第272章 朕不打仗隻搞破壞

字數:5742   加入書籤

A+A-


    幾個禦前侍衛衝進殿中,手忙腳亂地將胤?給拖到一旁。
    而胤?還跟瘋狗一樣,逮人就咬。
    看到胤禛脖頸間還殘留有肉眼可見的齒印,而且鮮血直流,康熙立即召來禦醫給他診治。
    大半個時辰後,禦醫偷偷地看了眼八阿哥胤禩,小心翼翼道:“啟稟陛下,四阿哥並無大礙,休養一段時間即可痊愈。”
    “他呢?”
    康熙怒火中燒地指向胤?。
    胤?早已被五花大綁了,這會兒雙眼空洞地坐在大殿中,嘴中還念念有詞,整個人看起來神神叨叨的,仿佛他才是被魔鎮的那一個。
    禦醫湊到他身旁看了看,又給他把了把脈,眉頭緊縮道:“像是被邪物侵襲,又像是得了怪病……”
    胤禩趁機道:“皇阿瑪,一定是胤禔,他把十弟也給魔鎮了,其心可誅!”
    “是嗎?”
    康熙睜著極為銳利的鷹眼上下掃視了他幾遍,突然對幾個侍衛道:“把胤?的頭顱給朕砍下來!”
    幾個侍衛頓時懵了:“陛下,這……”
    “怎麽,你們想抗旨?”
    “奴才不敢!”
    一個侍衛拔出佩刀,高高舉起。
    九阿哥胤禟慌忙道:“皇阿瑪,使不得啊,十弟雖然傷了四哥,但原因尚未查明……”
    “閉嘴!”
    康熙指著他嗬斥了一聲,催促道:“給朕砍!”
    “喏!”
    侍衛抹了把額頭的冷汗,沉吼一聲,就要落刀,胤?忽然渾身一抖,來了精神:“皇阿瑪,發生什麽了?”
    “逆子!一群逆子!”
    康熙氣得捶胸拍案了一盞茶的功夫,然後怒目圓睜道:“胤?,你這是當朕老糊塗了,連你這點把戲都看不出來嗎?”
    “太子被廢、胤禔被禁足、胤祉已自暴自棄,朕又下旨不再立儲,你這是替老八不甘,臨時起意,裝瘋賣傻殺老四,見沒殺成,又想讓他斷子絕孫,從此無緣太子之位。如此則八爺黨獨大,朕無論立不立太子,他都最有望成為新帝!”
    “若是老八等不及了,甚至可以率眾逼朕這個廢人退位。而你隻要沒死,那麽便居首功!你對你的八哥還真是忠心耿耿啊,為了他連朕這個皇阿瑪都敢一起算計!”
    胤?汗流浹背道:“皇阿瑪,不,並非如此,兒臣真的……”
    “夠了!”
    康熙猛然咆哮道:“你們這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眼中隻有權利的逆子,讓朕怎麽放心把大清交給你們?明珠!”
    明珠連忙道:“臣在。”
    “八爺黨意圖謀反,將胤禩、胤禟、胤?、胤祥、滿都護、景熙、吳爾占、蘇努、阿布蘭、阿爾鬆阿、阿靈阿、佟國維、鄂倫岱、揆敘、王鴻緒、馬齊、何焯、張明德、魏珠、噶達渾、勒席恒等所有涉及官員,無論大小,一律下獄治罪!”
    聽到這話,十三阿哥胤祥咋舌道:“皇……皇阿瑪,朝野皆知,兒臣並非八爺黨!”
    康熙青筋暴起道:“那你是什麽黨?”
    “……”
    胤祥硬生生地吞了一口唾沫,隻覺手腳冰涼刺骨,甚至連看一眼他四哥胤禛的勇氣都沒有。
    胤禩、胤禟、胤?等人本來還想求饒的,但看到胤祥也被直接塞入八爺黨之後,他們心裏登時跟明鏡一樣。
    八爺黨完了!
    太子之爭也被鐵腕消除了!
    他這是在刮骨療傷啊!
    比當初對付三藩的時候還要狠!
    畢竟三藩都是外姓藩王,而他們都是他的親生兒子……
    他們心灰意冷地拱手道:“願大清江山永固,願皇阿瑪福壽延綿。”
    “帶下去!”
    康熙將手一擺,臉上已經沒有任何情緒波動了。
    三阿哥胤祉很有眼力勁:“皇阿瑪,如今生靈塗炭,社稷危急,兒臣願在家中抄寫經文,為我大清祈福。”
    “準!”
    康熙答應得很幹脆,然後看向周培公:“傳旨,封四阿哥胤禛為和碩雍親王,十四阿哥胤禵為多羅郡王。”
    “拜張廷玉為保和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升李光地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授隆科多為步軍統領,護衛京畿,任年羹堯為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
    說到這,他盯著阿桂道:“章佳·阿桂官複原職,加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
    “謝主隆恩!”
    阿桂痛哭流涕道:“臣一定拚了這條老命協助陛下收服故土,殺了那賊帝!”
    胤禛也是神情複雜:“多謝皇阿瑪,兒臣必視死如歸,守護大清!”
    ……
    “精彩!精彩啊!哈哈哈……”
    大唐帥帳。
    李韜看完密信後,將其遞給麾下眾將,隨後笑得前合後仰。
    他咬了一口果脯,津津有味地吃著道:“你們一定要仔細看,不要錯過任何細節,我大唐的戲曲恐怕都不敢這樣編排。”
    “那康熙當真是一個狠角色,也不失為一方霸主,這番殺伐果斷、六親不認的操作,看得朕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李道宗也是震驚道:“僅是半天的功夫,他便廢了太子,禁足大阿哥,然後一鍋端了八爺黨?看來大清的國本之爭遠比我們想的要激烈。”
    李孝恭笑道:“他直接下旨不再立太子,倒是頗讓人意外。看來我們看不到他們父子相殘,自亂陣腳了,也無法不戰而拿下紫禁城了。”
    “非也!”
    李靖搖頭道:“他固然雷厲風行,讓人大跌眼鏡,擺明了是要跳出陛下的布局,殊不知依然在局中。”
    “哦?”
    李韜饒有興致道:“李愛卿說說看。”
    李靖若有所思道:“據臣所知,自從陛下推出預言瓷瓶,說大清九龍奪嫡,五蟲四龍後,康熙便嚴令禁止朝野妄議。”
    “可自古國本之爭都是腥風血雨,不會因一紙禁令而消失。暗濤洶湧間反而可能會被激化。”
    “從太子被廢,到八爺黨被連根拔起,甚至還殃及四爺黨的胤祥,無不說明大清的太子之爭已經激化到不顧社稷存亡的地步了,這大概也是康熙決定刮骨療傷的原因所在,估計也是陛下早就料到的。”
    “說得好!”
    李韜放聲大笑道:“知我者,李靖也!”
    李靖躬了躬身,繼續道:“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康熙是很有氣魄,也很有手腕,他滅了八爺黨,又直接封胤禛和胤禵為王,一方麵源於此二人皆有文武之才,可堪大用,而且一個在外領兵,一個在紫禁城幫他處理政務,也能相互牽製。”
    “另外一方麵,既表明他決心對抗我大唐之誌,也以防萬一,為立儲君之事留有餘地。可這僅是他一廂情願而已,如果陛下出手破壞……”
    聽他這麽一分析,李孝恭、李道宗和嶽飛皆是撫掌大笑。
    他們也終於明白陛下為何一直按兵不動了。
    等的就是再補康熙一刀呢。
    現在絕好的機會來了。
    李韜開懷大笑道:“李愛卿不愧是朕之肱骨,說得無可挑剔。沒錯,朕等的就是這機會。康熙想孤注一擲,力挽狂瀾,朕偏要壞他大計,捅他一刀!”
    說到這,他看向李靖道:“李靖聽令,朕命你今夜率領三萬兵馬北上,和夷男一起剿滅盛京兵馬,而且必須要殺了剛被封為多羅郡王的胤禵!”
    康熙把十三阿哥胤祥強塞八爺黨,明顯是為了順手敲打一下同在京師的四阿哥胤禛。
    而十四阿哥胤禵屬於八爺黨,卻被封王,還統領至關重要的盛京兵馬。
    這儼然是要胤禵知曉他的器重和信任,也讓他別因八爺黨之事而心生異心。
    可以說,在消除太子之爭後,他又迅速讓兩個皇子達成了微妙的平衡。
    說不好,早在派胤禵前去盛京調遣兵馬時,他就已經想好太子或者八爺黨若有動作,那便痛下狠手,隻留老四和老十四了。
    他的帝王之術可謂爐火純青。
    但隻要破壞了這種微妙的平衡,大清將再次地動山搖。
    李靖心領神會,連忙道:“臣領命。”
    李道宗迫不及待道:“若是胤禵被殺,大清北部的半壁江山也將不保,而且胤禛成為大清新帝的可能性驟增,又驗證了陛下的預言,今後各國對陛下的瓷瓶預言必然更加敬畏!”
    嶽飛道:“除了這些,我們也有望不戰而奪下紫禁城了。一旦盛京兵馬失利,康熙必須得作出取舍。不過,他不僅重新啟用了阿桂和因事被免的隆科多,還重用了張廷玉、李光地、年羹堯等中原人,收攬大清南部民心的意圖很明顯。”
    “已經晚了。”
    李韜淡然一笑道:“那半壁江山很快將納入朕的掌中。倒是姚啟聖和施琅率領的大清水師佯裝敗退,隨後又反攻勝了大明水師一局,從而遲緩了朱棣大軍從臨海登陸的企圖,有點出乎朕的預料了。”
    “這對我們而言是好事。”
    嶽飛沉聲道:“若是能夠勸降大清水師的話,大清勢必會更快滅亡。”
    李韜幹咳數聲道:“話雖如此,但得知朱棣率領水師而來後,朕便再無勸降他們之意。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最終無論他們哪方取勝,我們都有利可圖,先讓他們耗著吧。現在就看孫權和周瑜在得知被朕敕封後,敢不敢鬧出點動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