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赫赫巍巍三十萬

字數:6645   加入書籤

A+A-


    大魏。
    吳地。
    文武列班,孫權高坐,君臨之態絲毫不遜色於曹操。
    不過整座大殿仿佛被無數股衝天的怒火所籠罩。
    孫權和吳國百官都被激怒了。
    豐神俊秀的周瑜大怒道:“他一個厚顏無恥的文抄公,喪盡天良的人屠,也敢妄自敕封主公和周某,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完全不把我吳國放在眼裏!”
    “主公,他當下正試圖吞並大清,曹操和劉備很有可能出兵,我們不如派出一路兵馬前去攻打徐家軍。”
    “一方麵可彰顯暫時和曹操、劉備休兵,支持他們入清壞李韜好事之意;另外一方麵也能減輕楚國的邊境布防,讓楚國得以派出更多兵馬入清。”
    張昭附和道:“公瑾所言甚是!那李韜和主公還是姻親,竟如此不把我吳國放在眼裏,妄想通過這種方式將吳國變成他的屬國,我們若是吞下了這口氣,必被天下人恥笑!”
    “對,是可忍,孰不可忍!還請主公出兵!”
    陸遜、呂蒙、太史慈、黃蓋等武將皆是蠢蠢欲動,主動請纓。
    其實,他們也想直接攻入大清,去分一杯羹的。
    奈何吳國剛立,曹操盯得太緊,劉備背後又有漢帝在鼎立支持,他們無法冒險。
    前去侵擾駐守在楚國邊境,扼守大唐東部的徐家軍,無疑是上上之策。
    若是徐家軍有失,那麽李韜將不得不分兵馳援。
    考慮到唐宋的戰事很膠著,唐清的戰事又太過複雜。
    無論李韜從哪個方麵分兵,都會影響全局。
    到時候肯定夠李韜喝一壺的。
    “李韜當真是真小人,妄為人君!”
    魯肅先隨大流貶低了李韜一番,然後又朝著滿朝文武劈頭蓋臉地潑冷水道:“不過他把清帝給逼到了這份上,也足見其能耐,我們萬不可小覷。”
    “若魯某沒有猜錯的話,他既然選擇在這個時候故意激怒我們,想必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
    “你休要在這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體態魁梧,戰力彪悍的韓當第一個站出來反駁道:“未戰而先怯三分,非大丈夫所為!他現在把所有的賭注都押在了大清,還能拿出什麽對付我們?”
    “這……”
    魯肅無言以對。
    不過直覺告訴他,李韜必有後招。
    目光沉毅,氣息內斂的孫權冷聲道:“李韜不顧姻親之好,欺孤,辱孤,若孤視而不見,如何向我吳國百姓交代?”
    “不過子敬言之有理,那李韜素來狡詐,絕不會隻為激怒孤而出此下策,宜小心為上。”
    說到這,他不免歎息道:“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若是她心中還有吳國,又怎會讓李韜做出如此無禮之舉?”
    百官都知道他說的是孫尚香。
    她現在可是大唐巾幗軍的主將之一,聲名在外,又深得李韜的恩寵。
    按理說唐吳兩國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可惜了。
    不過他們也不好多說什麽。
    呂蒙一語道破道:“主公,以臣之見,李韜這應是對我吳國立國後,不主動和大唐結盟怨恨在心,想要以這種手段來逼我們屈服。”
    孫權點頭道:“子明言之有理。看來你沒有忘記孤的叮囑,自掌管軍中事務後,願潛心讀書和用心琢磨了。”
    魯肅亦是道:“以子明如今這般見識和才略,已不是吳下阿蒙也!”
    呂蒙笑了笑道:“對於有誌氣之人,分別了三日之後就應另眼相看才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都是莽夫,他還縐起來了……”
    韓當向前一步道:“那以呂將軍之見,李韜會用什麽手段讓我吳國屈服?”
    “這個……咳咳!”
    呂蒙重重地咳嗽了兩聲,大有一息被打回原形之感。
    他真沒想出來。
    不過眼下大王和魯肅都沒想出來,那李韜又從不按常理出牌,這家夥不是存心為難他嗎?
    見呂蒙很尷尬,孫權主動幫忙解圍道:“想讓我吳國屈服,並非易事。如今大魏三國鼎立的局麵已經形成,呂布和張燕又歸順於他伐清去了,他能利用的無非還是曹操和劉備。”
    韓當開始鑽牛角尖了:“可曹操已被他戲耍如豬,又怎會再和他聯手?至於劉備,更無可能!雖然相距甚遠,漢帝鞭長莫及,但他也會利用劉備阻止李韜吞並大清。”
    “……”
    孫權臉上的尷尬之情比剛才呂蒙的還要濃些。
    這是直接讓他下不了台啊!
    偏偏他還不好多說什麽。
    太史慈看不下去了,大聲嚷嚷道:“韓將軍何必在此刨根究底,我們先率軍去侵擾徐家軍,到時李韜必會露出馬腳。朝中有主公和這麽多能臣在,肯定能夠想到化解之道。”
    “也是!”
    韓當又自己繞回來了,看向孫權道:“主公,臣願前往!”
    “很好!那你們就帶六萬精兵前往,切記,隻侵擾,勿要纏鬥,那徐世勣可不好對付。”
    “臣明白。”
    韓當和太史慈一起離開後,孫權以手撐額,恍然有種韓當還在鑽牛角尖的錯覺。
    李韜會怎麽做?
    以他之智和滿朝文武之能,竟然想不出來。
    倘若傳出去,也是一件很丟人的事。
    韓當和太史慈到校場點兵,尚未出發便得到消息,曹操派出曹彰、張遼和夏侯惇率領大軍攻打黑山軍轄地,明顯是要在收服魏土後,到大清去壞李韜好事。
    而劉備也是讓關羽和劉封率領大軍攻入大清。
    局勢對吳國極為有利。
    太史慈大笑道:“這真是天助我也!我們這就回去請主公再加一萬兵馬,說不定咱們能一舉滅了徐家軍,趁著大唐內部空虛,直搗長安!”
    韓當也是兩眼放光:“甚好!甚好!這可是不世之功啊,沒有什麽能比這更能洗刷李韜施加給我們的屈辱了!”
    “駕……”
    兩人正聊著呢,魯肅騎馬而來道:“兩位將軍,主公有令,再加一萬精兵,並讓魯某隨行。到時能打則打之,不能打則要確保七萬大軍萬無一失。”
    太史慈和韓當看了他一眼,有些意興闌珊:“也罷,兵貴神速,我們當急行軍,以免出現變數!”
    他們晝夜疾馳,途經楚國兩郡。
    不出他們所料,楚軍並沒有阻攔。
    很顯然,楚軍看出了他們的意圖,並且很有可能磨刀霍霍,隨時準備和他們一起絞殺徐家軍了。
    到達大唐邊境後,魯肅道:“二位將軍稍等,且容魯某去探探虛實,這也是主公的意思。”
    太史慈詫異道:“他們若是把你扣押了……”
    “無妨!”
    魯肅擺手道:“李韜若徹底和我吳國決裂,對他有百害無一利,他……”
    話剛說到這,兩個斥候慌裏慌張地跑來道:“三位將軍,大事不好了,有大批兵馬從兩翼包抄而來。”
    “什麽?!”
    三人驚魂未定,隻見正前方塵土飛揚,緊接著他們便看到烏壓壓的全是兵馬,估計有十萬之眾!
    看清是“徐”字旗後,韓當眉頭緊縮道:“他們是徐家軍,那兩翼是?”
    魯肅慌忙看向兩個斥候:“你們可看清兩翼有多少兵馬?”
    一個斥候咬緊牙關道:“看那陣勢,大概有十萬!”
    “十萬???”
    魯肅、太史慈和韓當無不驚出一身冷汗。
    他們才七萬兵馬,對方二十萬。
    而且天下皆知,李韜登基後已經將大唐兵馬給打造成了能征善戰之師。
    連蒙恬大軍對上他們都幾乎全軍覆沒了。
    要說麵對人數占據絕對優勢的唐兵,他們不膽寒,那是自欺欺人。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另一斥候又顫巍巍地補了一句:“是一翼十萬,兩翼大概二十萬……”
    “二十萬!!!”
    魯肅兩腿一軟,險些跌倒。
    太史慈和韓當也是麵色如土。
    三人的腦袋像是瞬間炸裂了一般,相顧無言。
    此地不就駐紮著一個徐家軍嗎?
    怎麽會有三十萬兵馬!
    剩下的二十萬大軍是從哪冒出來的?
    他們出發前,可是將當前大唐的兵力部署了解得一清二楚啊!
    李韜即使又募兵了,也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覺,而且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募那麽多兵馬……
    他們正百思不得其解呢,已經被團團包圍了。
    徐世勣策馬而出,大喊道:“三位將軍,可敢前來一敘?”
    看到和架勢,韓當終於想通了,怒聲道:“李韜這是妄想以大軍讓我吳國屈服,三十萬大軍又何妨?本將……”
    眼見魯肅和太史慈像看瘋子一樣看向他,他說不下去了。
    若是吳國立國已久,拚就拚了。
    問題是眼下三國正爭鬥不休呢,吳國也剛有了立足之地,要是把這七萬精兵都給拚沒了,吳國會元氣大傷的。
    徐世勣既然要談,那說明李韜並無滅吳之意。
    那就先談談再說吧。
    韓當攥起拳頭道:“本將前往,他若出言不遜,本將就殺了他祭旗。”
    魯肅苦笑道:“他是讓我們三人同去,你覺得我們還有選擇?”
    太史慈攥緊寶弓道:“走吧,匹夫一怒,血濺三尺!量他也不敢在和我們交談時耍手段。”
    三人一起策馬來到徐世勣麵前。
    徐世勣捋著胡須,先看向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的太史慈,又看向被陛下稱為‘吳地虎臣’的韓當,眯起了雙眼道:“陛下向來喜歡直來直往,既然已經刀兵相向了,那麽本將也不和你們拐彎抹角了。”
    “陛下敕封吳王和周瑜,是讓你們撿了大便宜,你們卻得了便宜還賣乖,興兵偷襲,若不是看在孫皇妃的麵子上,今天你們誰也別想活!”
    韓當暴跳如雷道:“你們如此欺辱我吳國,還揚言我們撿了大便宜?真是豈有此理,今天本將就是豁出這條命……”
    “韓將軍息怒!”
    魯肅急忙向他使了個臉色,然後道:“徐將軍,凡事都要有個說法,敢問唐帝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