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朱重八的悲戚與野望
字數:5235 加入書籤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回到皇宮後,立即用被褥和毯子把自己裹得像個粽子一般。
宦官往屋裏搬了三個火爐後,他還讓繼續加。
太冷了。
他已經不記得大明有多久沒這麽冷了。
好在他這次出京也是所獲甚豐。
不僅以雷霆手段平定了各地的騒亂,而且還禁絕了李韜賴以禍亂大明的精鹽。
範增那老匹夫先前勸他切莫衝動行事,正中李韜的下懷。
那時肯定是對的。
但此一時,非彼一時。
他再不出兵鎮壓,大明可就亂了。
當了那麽多年的皇帝,他什麽世麵沒見過,其實根本不怕一時半會的民亂。
他怕的是大明在這個時候亂。
眼下正是大明和大唐咬得最緊的時候。
誰先鬆口,誰先泄力,誰便輸定了。
那李韜不是牛氣衝天,多線作戰嗎?
他要活活咬死他!
拚國力和耐力,他朱重八還從來沒有怕過誰。
待身子暖了,他大聲道:“來人呢,宣皇太孫、傅友德、徐達、湯和、沐英覲見!”
很快,朱允炆帶著四個大將來到了寢宮。
瞧見他的須發更白了,人也蒼老了許多,朱允炆坐到榻邊,抓住他的手道:“皇爺爺,您就該讓孫兒去的,這天寒地凍的,您實在不宜再奔波勞累了。”
“好孫兒,朕這身子骨硬朗著呢,不用你操心。”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看向四將道:“如今各地的‘鹽亂’總算平息了。那小兒妄想以民亂來掣肘朕,讓朕不能全力攻打大唐,朕又豈能讓他如意?”
“如今魏、楚等國已與我大明訂立盟約,暫不互相攻伐,我大明的兵馬都要壓到大唐去!朕要讓他好好嚐嚐惹怒朕的滋味。”
說到這,他看向徐達道:“徐達,朕再給你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給你十萬兵馬,前去璉州,馳援三國兵馬。失去序州後,曹操有點後繼乏力,這樣下去,會給嶽家軍和呂家軍可乘之機,你務必要幫朕咬住!”
徐達雙眼發紅道:“多謝陛下,罪臣萬死不辭。”
“你是天下公認的良將,朕也深知你的能耐,勿要因為建功一戰而畏首畏尾。”
朱元璋叮囑了一句後,又看向傅友德、湯和和沐英道:“你們三人各率十萬兵馬前往孟州,滅了趙雲、侯君集、張亮、李君羨等人,幫朕奪回孟州和齊州,然後再攻康州,劍指天啟!”
天啟之戰不僅讓他見識到李韜手中王牌之多,也讓他意識到曹操和項羽已不如往昔。
所以他決定獨攻天啟。
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它建成。
目前商賈被殺和流民潛伏的計劃,進展得很順利。
隻待他兵臨城下,裏應外合。
那天啟即便是銅牆鐵壁,也一定會被拿下。
另外,他這麽做還有一層考慮。
秦漢隋三國兵馬正在大宋邊境和大唐的數十萬精銳力戰。
那些精銳中有飛龍軍、白袍軍和李家軍。
他若大軍壓境,必能分散他們的兵力。
到時秦漢隋再加把勁。
大唐必定顧此失彼。
他期待的局麵也就出現了。
湯和略微猶豫了一下道:“陛下,有句話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元璋搖頭道:“老夥計,你怎麽也整得跟那幫文臣一樣?有事就說!”
湯和輕咳一聲道:“眼下天寒地凍,馬匹凍死無數,不宜出動這麽多兵馬。臣也知道眼下戰事吃緊,可趙雲、侯君集等人拿下孟州後,再想拿騰州,難於上青天。”
“依臣之見,不如等來年天氣轉暖,再興重兵伐唐。如今災民太多了,可令各地放糧,賑濟災民。”
“你這話,朕不愛聽。”
朱元璋繃著臉道:“朕已將眾多災民納入軍中,也讓放糧了,朕不想再被那李韜牽著鼻子走。”
“而且他大唐兵馬能夠不分地方,不分季節地大戰,我大明的兵馬又為何不可?”
湯和道:“據臣所知,李韜在攻打吐穀渾和吐蕃時,讓每個兵卒都隨身攜帶了一種名為紅景天的藥,讓他們不至於出現窒息的情況。”
“他們的戰馬也被保護得很好,那醫道聖院還專門為它們研製了一些藥物……”
至於將士的裝備。
他刻意給省略了。
他相信徐達比他更清楚。
李韜是不惜錢財地往裏砸。
原本大明將士的裝備,即使不能說是傲視天下,也可以說是傲視東方諸國的。
現在……
因為布料漲價,他們的衣物要比往年單薄。
偏偏今年冬天還那麽冷。
徐達見他戛然而止了,咬了咬牙,把他省略的給說了出來。
朱元璋臉色鐵青道:“你們為何不早說?”
朱允炆道:“皇爺爺息怒,今年多災,災民太多,您已經數次讓國庫撥款,賑濟災民了,國庫……”
雖然不能說空虛,但餘錢真的不多了。
大明還要熬過這個寒冬,他們必須要省著點花。
朱元璋明白了他的意思,臉色更難看了。
倒不是生他們的氣。
而是恍然意識到李韜登基還沒到兩年呢,已經讓大唐變得如此之強了。
大唐自他登基以來,鮮有不打仗的時候。
今年更是連續大戰。
結果大唐的一切都井然有序。
尤其是國庫。
前些年,李淵因國庫空虛而節衣縮食之事,可是傳遍諸國,鬧了笑話。
現在一直這麽打,卻沒聽說大唐的國庫沒錢了。
即便李韜耍詐,也不會拿大唐幾十萬在外征戰的兒郎和國運來耍啊!
這極有可能意味著大唐今年的國庫收入,達到了讓人難以想象的高度。
他揉了揉太陽穴,又捏了捏眉心道:“傳旨,朕將帶頭為我大明將士捐款,朕寧願自己受苦,也絕對不會讓他們凍著、餓著。”
“以舉國之力反攻大唐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你們隻管去征戰,去廝殺,所有的問題朕來解決,朕不會讓你們有任何後顧之憂。”
“陛下聖明!”
這番話讓徐達、湯和等人大為觸動。
他們已經很久沒有這麽勠力同心,鬥誌昂揚了。
縱然是戰死,他們這次也要凱旋而歸。
“下去準備吧。”
朱元璋揮了揮手,目送四將離開,忽然弓著腰劇烈咳嗽了起來。
朱允炆慌忙拍打著他的後背道:“皇爺爺,您這是受了風寒?禦醫,快傳……”
“無礙!”
朱元璋迅速製止,隨後拉著他的手語重心長道:“朕這次離京才意識到朕真的老了。朕本想給你留下一個睥睨天下,四方鹹服的江山,現在看來已經不可能了。”
“朕希望你能夠快點成長起來,像你父親一樣把政事給打理得挑不出半點毛病。萬一哪天朕倒下了,你要扛起我大明的龍旗,絕對不能讓其倒下!”
“皇爺爺!”
朱允炆淚流滿麵道:“您千萬不要這麽說,大明和孫兒都需要您……”
“別哭!”
朱元璋笑著給他抹了把眼淚道:“這是天下人最向往的一條路,也是天下間最難走的一條路。朕不可能一直陪著你,你要多學著點,朕相信你會成為一個好皇帝。”
朱允炆攥緊粉拳,忙不迭地點頭。
數日後。
徐達、傅友德、湯和和沐英率著大軍離開。
沒過幾日,一件震動大明朝野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