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最要命的官位
字數:4880 加入書籤
大明的鳳南糧倉被燒了!
鳳南糧倉乃大明四大糧倉之一,同時也是供應應天府的關鍵糧倉。
它被燒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朱元璋在朝堂上看到奏報後,暴怒而起道:“朕早就下令,重兵把守。現在雪災侵襲,災民遍野,你們卻告訴朕糧倉燒了,你們是嫌腦袋不夠砍,還要被剝皮填草嗎?”
“臣等惶恐!”
文武瑟瑟發抖地跪了一地。
這事太突然了。
他們也很懵。
自從他下令之後,鳳南糧倉的守軍增加了一倍。
方圓五十裏內都不準有閑雜人等靠近。
眼下又正值雪災蔓延之際,不易走水。
糧倉怎麽就燒了?
若說是被炸了,他們還能第一時間想到大唐。
現在……
雖說李韜的嫌疑很大,可是他們目前並沒有掌握到什麽證據啊!
“廢物!”
“廢物!”
“朕怎麽養了你們這麽一群廢物!”
……
朱元璋走到他們中間,連踹了十幾人,莫名地有點懷念李善長、胡惟庸和宋濂了。
李善長和胡惟庸是心術不正,但做起事來還是讓他頗為放心的。
至於宋濂那個叛臣,能力也是冠絕眾臣。
前有劉伯溫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擄走,而後成了天啟的又一尊所謂的“天尊之徒”,深受大明災民的愛戴。.
現在鳳南糧倉又被燒。
這不是送給李韜更多災民,讓他填充天啟嗎?
而且現在本就國庫拮據,糧草吃緊,賴以支撐大明的四大倉還燒了一個……
前線的將士們吃什麽?
百姓又吃什麽?
糧價還不漲到天上去?
而在鹽價、布價都早已高企的情況下,如果糧價再漲,他有預感大明的所有東西都會跟著漲。
到那時他將麵臨的境遇,很有可能要比這雪災可怕十倍,乃至百倍以上。
他越想越氣,雙眼欲裂道:“來人呢,將鳳南糧倉的大小官員一律給朕斬了!不,夷三族!”
“告知其他三大糧倉,若是再出現任何差池,朕夷了他們九族!”
“喏!”
新任錦衣衛都指揮使範橫唯恐殃及自身,領命後迅速離開。
朱元璋遍掃諸臣道:“此事定是那李韜所為,他是鐵了心要禍害我大明。你們可有良策?”
十國互燒糧倉之事雖然時有發生。
但像這麽大的糧倉被燒,還是頭一遭。
他越來越覺得有必要再次清掃內部了。
李韜的人就是老鼠,無孔不入,如果沒有明人在暗中配合的話,他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得手。
隻是此事牽連甚廣,他需要有人來牽這個頭。
想到這,他看向了南雄侯趙庸。
趙庸能征善戰,在大明開國之戰中屢建功勳,隻是先因私納奴婢,不得封公,後因涉及胡惟庸一黨,差點被殺。
朱元璋特意留他一命,也是想留個關鍵時候能夠挺身而出,而且在必要的時候能夠替他背黑鍋的臣子。
李韜那個黃毛小兒在這方麵都玩得爐火純青。
他又豈能落於他後?
大難不死的趙庸很有眼力勁,慌忙道:“陛下,臣以為攘外必先安內!李韜在我大明境內屢屢得手,必有內應,當把他們悉數揪出來,格殺勿論!”
“說得好!”
朱元璋借坡下驢道:“此事朕就交給你去辦,而且隻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臣遵旨!”
趙庸也是趁勢道:“臣現在就奏請殺一人!”
此話一出,滿朝嘩然。
他想幹什麽?
這也太快了!
朱元璋波瀾不驚道:“殺誰?”
“錦衣衛都指揮使範橫!”
“為何殺之?”
“劉伯溫被擄和鳳南糧倉被燒,皆和大唐的東西廠脫不了幹係。他上任之初揚言要斬斷東西廠伸向我大明的所有毒手,結果反讓東西廠更加猖獗,理應斬之!”
“準奏!”
他這是要殺雞儆猴。
範橫也該死。
朱元璋自然願意順水推舟。
不過難題也來了。
近一年已死了三任錦衣衛都指揮使了。
前兩任乃東西廠所殺。
這一任被他親自斬殺。
錦衣衛都指揮使儼然成了滿朝最要命的官位。
接下來該任命誰來擔此大任?
朱元璋瞥向江陰侯吳良,頓時有了注意。
吳良是齊王朱榑的老丈人,又是軍伍出身,對名聲、女色、錢財、權利等都不看重。
如果由他執掌錦衣衛的話,那必然能夠讓錦衣衛煥然一新。
這樣也利於對付大唐的東西廠。
趙庸留意到他的眼神,連忙道:“陛下,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人。眼下大唐東西廠咄咄逼人,欺人太甚,急需一員大將執掌錦衣衛,以決戰之心和他們明爭暗鬥。臣覺得此人非江陰侯莫屬!”
朱元璋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看向吳良道:“不知吳愛卿可願為朕分憂?”
吳良麵無表情道:“臣乃明臣,陛下但有所托,臣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隻是臣懷疑暗中在我大明搗鬼的可能不止東西廠。”
朱元璋急切道:“愛卿的意思是?”
吳良道:“應該還有一股強大又隱蔽的勢力在暗中作祟,它恐怕也隸屬於唐帝。”
“你從何得知?”
“在陛下禁絕精鹽後,眼下大明的精鹽反而更多了,這可不是一人,百人能夠做到的。而東西廠皆是高手,往往被唐帝用在刀刃上,估計不會做這種販賣精鹽之事。”
“愛卿所言極是!”
朱元璋的麵龐登時又冷了幾分道:“朕禁精鹽,他卻偏要在大明掀起搶購精鹽之潮,這分明是和燒糧倉相互呼應,都為禍亂我大明。朕絕不會讓他得逞,接下來還望你助朕滅了他們。”
吳良沉聲道:“臣義不容辭。”
執掌錦衣衛,也就意味著他要拋卻這一身功勳了。
而且很容易得罪滿朝文武。
不過他也看得出來,眼下的大明甚是危險。
如果他在這種時候隻想著明哲保身的話,那也就有違當初追隨他建立大明的初心了。
趙庸和吳良可都是百戰之將。
所以退朝後便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雷厲風行。
僅用十天,趙庸便殺了上千人。
吳良也搗毀了鼠盟的十幾個分部,查獲了大批精鹽。
而前線也傳來捷報。
隨著湯和、傅友德和沐英率領三十萬大軍馳援,明軍已經成功奪回了孟州,目前正在齊州大戰。
這些無疑讓滿朝文武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