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傳奇馬甲天下分量
字數:9892 加入書籤
月明星稀,炊煙嫋嫋。
雙方兵馬皆是造飯休整。
人是鐵,飯是鋼。
幹癟的口糧吃久了,戰力再強的將士也受不了。
更何況雙方大軍已經連續打了十天以上了。
很多時候是不分白天黑夜地打。
休整的時間實在有限。
而現在雙方都心知肚明,大軍進入疲倦期。
為了後續大戰,甭管願不願意,甭管琢磨著什麽陰謀詭計,眼下都得讓將士們吃些熱乎的飯,喝點暖胃的湯。
春寒料峭。
夜裏又那麽冷。
暫時恐怕沒有什麽比這更能提振士氣的了。
一身男裝的孫尚香拿著千裏鏡往遠處眺望了一會兒,又扭頭看了看將士們正在烹煮的烏漆嘛黑的東西,迅速回到營帳。
此時李韜已經換上了黑色為邊,護甲金黃的明光鎧,披著明黃戰袍,腰側別著寶劍。
看起來宛如天神下凡。
孫尚香三步並作兩步,走到他麵前道:“臣妾剛才用千裏鏡看了一下,和斥候所報一樣,四國聯軍正在生火造飯。”
“而將士們已經吃了口糧果腹,目前正隨意煮些東西迷惑他們,臣妾覺得陛下是時候現身,然後振臂一呼,率領大軍痛擊他們了!”
李韜勾了一下她的香腮道:“待會兒大戰的時候跟緊朕。”
“那是當然,臣妾還要保護陛下呢。”
“你打算拿什麽保護?”
“心……嘻嘻嘻!”
“好說,等打了勝仗後,你再用身補償就是。”
“……”
孫尚香本來是想在戰前皮一把,活躍氣氛的,誰曾想又要備好身子了。
她要不是自幼習武,經過最近這段時間的瘋狂搖擺,腰恐怕早就廢了。
她現在嚴重懷疑沒有耕壞的田,隻有累死的牛是騙人的……
“想什麽呢?隨朕出發!”
李韜朝著她那翹拔的臀部拍了一下,然後大步流星地走出營帳。
李靖、李存孝、陳慶之和李塤已經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上等候多時。
看到他在一幫東廠番子的簇擁下走來,都很振奮。
不過李塤在振奮之餘,還有錯愕。
陛下什麽時候來到軍中了?
他不是在焦城嗎?
“不錯,變得沉穩了!”
李韜走上高台,從他麵前經過的時候,稍作停留,上下打量了一番,隨後走到了李靖和李存孝的麵前。
將士們一直在關注著高台上的動靜。
如今看到這畫麵,哪怕那些從未見過他的兵卒,也能看出他的身份。
他們的嘴唇飛速張大,雙眼睜如虎豹,身體的每一寸地方似乎都沸騰了起來。
陛下!
是陛下!
<..
他們發自內心地敬畏。
雙腿不由自主地跪下。
喉間就要迸發出山呼海嘯的聲音,卻被製止了。
李韜先豎起手指,後指了指南方,再將手掌往上一抬,示意他們平身,沉聲道:“將士們,朕來了,得委屈你們再吃幾頓幹糧。”
“不過朕在此承諾,明天天黑之前定讓你們好好地飽餐一頓,吃著敵人的美味,喝著敵國的佳肴,再打一個更勝焦城的大捷!”
“現在,朕將親自帶著你們去衝鋒,去殺敵,去滅了他們的四十萬大軍!還望諸位抖擻精神,束緊腰帶,拿起兵器,隨朕衝殺!”
說到這,他走下高台,接過一杆銀槍,翻身上馬。
孫尚香、李靖、李存孝、陳慶之、李塤等人緊隨其後。
“殺啊!”
他將銀槍一指,聲如洪鍾,仿佛迸發出席卷風雲之力。
原本倦意盡顯的大唐兵馬,不僅士氣暴漲,而且戰力狂飆。
他們追隨著李韜以猛虎下山之勢攻向四國兵馬。
未幾,正聞著湯香,苦等飯食的四國將士便察覺到大地在顫抖。
一股股鋪天蓋地的肅殺之氣從北麵奔騰而來。
他們臉色大變。
有些弓著腰,捂著肚子的兵卒,氣得直接罵娘。
“特娘的,大唐的這些人都是牲口嗎?”
“連口熱飯都不讓吃,老子要宰了他們,宰了他們!”
“這幫王八蛋,分明就是故意的,讓我們看得見吃不著。兄弟們,和他們拚了!”
……
種世衡帶著李信、衛青等人急忙走出帥賬。
他豎起耳朵聽了聽,臉色鐵青道:“他們……他們這是看出雙方皆陷入苦戰,想搶在我們前頭發難!幾位將軍,這該如何是好?”
還能怎麽辦?
大軍已經近在眼前。
誰還有心思吃肉喝湯啊?
唯有迎戰!
衛青摸了下同樣在亂叫的肚子,氣沉丹心,大吼道:“傳令下去,迎戰!”
當四國兵馬像之前一樣對上大唐兵馬時,他們全都有種頭皮炸裂之感。
因為無論是唐軍的士氣,還是戰力,都遠勝首戰!
對,首戰!
那是雙方在這十來天裏,打得最為激烈的一場大戰。
傷亡總數估計達到了三四萬。
而按照常理來說,像這種消耗戰,特別是較為僵持,沒有任何一方潰敗的情況下,首戰時雙方的狀態一般是最好的。
唐軍這種情況顯然有悖常理。
除非他們受到了強力的刺激。
比如……
腦海中剛閃過這個念頭,他們便隱約看到一個穿著明黃戰袍的人,揮舞著一杆銀槍,在千軍萬馬之中如入無人之境。
連赫赫有名的飛龍將軍和白袍將軍都變成了他的兩翼。
這不用想也知道他是誰。
唐帝!
取得焦城大捷後,他又來到了這裏。
而且還是選擇在這個時候率軍猛攻。
這擺明了是精心算計好的。
想到李韜曾經那一係列輝煌的戰績,他們心下震顫的同時,主心骨也沒了。
腦海裏似乎隻有一個念頭在鬼哭狼嚎的呐喊:“逃!快逃!”
這是一尊無可爭議的殺神。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康熙擋了,身死。
朱元璋擋了,駕崩。
放眼整個天下,他已經成為最讓人懼怕的帝王……
別說他們,就是李信、衛青、種世衡等大將都是心頭一緊,脊背發涼。
糟了!
又被他搶了先機。
若是抵擋不住他的攻勢,後患無窮!
衛青沉著臉,竭力督戰。
李信率著兵,鉚足了勁廝殺。
種世衡知道這一戰必須得拚老命了,直接率著種家軍衝向李韜。
他肯定是要作出表率的。
不然秦漢隋三國兵馬怎肯賣命。
宇文成都看到李韜就兩眼放光。
如今天下最快,最能引起轟動的揚名之法,莫過於擊殺唐帝了。
他有這個實力。
隻是一想到傳聞他比李元霸還厲害,他便沒了膽量。
宇文化及轉頭看到兒子沒有意氣行事,很是欣慰。
想成大事,必須審時度勢,有所為,有所不為。
此子現在算是摸到門檻了。
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身為大宋絕對的精銳,種家軍殺向李韜後,猶如泥牛入海,雞蛋磕石。
僅是半個時辰的功夫,他便聽到種世衡被殺的消息。
李韜殺的!
這消息猶如橫空霹靂,狠狠地劈中了本就膽戰心驚的四國兵馬。
大宋兵馬率先開始亂了。
緊接著是有消極怠工嫌疑的大隋兵馬。
等到四更天的時候,秦漢兵馬在大唐兵馬一波又一波,如潮水般的衝擊下也扛不住了。
他們爭先恐後地往南逃竄。
李韜抓住機會,號令大軍追殺!
等到東方大亮,天空都被染成了血紅色,不知道有多少四國兵馬去見了閻王。
失去主將的宋軍於慌亂中苦苦支撐,擋在最前頭。
一方麵是別無選擇。
另外一方麵他們心裏很清楚,他們的身後不是秦漢隋兵馬,而是汴京!
若是放任唐軍向南奔襲的話,那麽汴京將危在旦夕。
“你們也該潰敗了!”
眼見大宋兵馬隻剩一口氣吊著,秦漢隋三國兵馬明顯已經有了別的意思,不再那麽賣命了,李韜繼續率軍猛攻。
兩個時辰後。
大宋兵馬如山巒倒塌,徹底潰敗。
秦漢隋三國兵馬隨之被殃及。
宇文化及根本沒多想,立即率領大軍往西南方向撤離。
衛青和李信是尚有抵擋之心,奈何麾下將士已無再戰之意。
而且撇開死在焦城外的那些援軍不談,從昨晚到現在,他們所遭受的兵馬損失是入宋作戰以來最多的。
這種規模的戰爭就是這樣。
一旦一方被打垮了,那麽很容易被收割。
更何況因為李韜親自披掛上陣,唐軍上下都殺瘋了。
也就是宋軍的人數最多,後來又頂在最前麵。
不然他們的傷亡隻會更慘重。
衛青和李信相互看了一眼,又瞥了一眼遠遁的隋軍,無奈歎息後,也往西南退去。
李韜趁機擴大戰果,率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往前奔襲。
等到傍晚時分,他兌現承諾,下令休整並和將士們一起吃肉喝湯。
孫尚香這次是殺過癮了。
她激動不已道:“陛下,這一仗打得真是痛快呀!而且不出你所料,四國兵馬並不同心,特別是隋國兵馬,感覺一直出工不出力。”
李韜勾起嘴角,邪笑一聲道:“那宇文化及可不傻。這裏是宋土,他們雖是聯合伐唐,但在大勢已定的情況下,他若是還讓兵馬拿命衝,回去肯定沒法向隋帝交代。”
“不過,我們依然要提防他們。他們僅是往西南方向撤離,尚未跨過梁山泊兵馬打開的大通道,目前離汴京還頗遠。”
“如果他們看到宋軍迅速整合,再次橫在我們麵前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再參與。”
李靖道:“種世衡已死,種家軍也損失慘重,如果臣猜得沒錯的話,那王信勢必不會再和雨督主糾纏,而是帶著王家軍收攏潰散之兵,重新布防,我們不能給他這樣的機會。”
李韜晃了晃碗裏的湯,笑了笑道:“給!”
“……”
李靖、李存孝、李塤、陳慶之,包括孫尚香都有些詫異地看向他。
在王信重新布防之前,將其滅殺不好嗎?
為何要給他這樣的機會?
李韜隻說了一句話:“讓雨化田騰出手來,又何嚐不是一件好事?”
他們似有所悟,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翌日。
他率領兵馬繼續往前橫推。
推進的速度越來越快。
宋軍一直都沒能組織起像樣的反擊。
四五天後,他們距離梁山泊兵馬打出的東西大通道已不足百裏。
王信聚攏兵馬,然後聯手秦漢隋三國兵馬和他大戰了一場。
然而,還是敗!
這種時候就要做出取舍了!
特別是援軍被梁山泊兵馬給攔在了通道以南的情況下。
偏偏這種事,王信還無法做主。
他硬著頭皮苦撐了兩天,終於等到密旨,立馬命令大通道以北的所有宋軍往南撤離。
秦漢隋三國兵馬隨之撤離。
大通道以被的廣袤疆土盡歸於大唐。
李韜率軍進入焦城後,隻留下李靖、李存孝等人,然後召見了龐統和戲誌才。
龐統見到他後,隻覺帝王之威迎麵撲來。
這是那奉旨冒充的假帝所沒有的。
他高興得伏拜於地,久久不願起身:“陛下,我等奉命入梁山,組建梁山泊兵馬,雖時間不長,但恍如隔世,如今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戲誌才嘴上話不多,可已經完全不受控製地咳嗽了起來。
李韜自然能夠理解他們的心情。
以新馬甲在敵國腹地闖蕩起勢,哪裏是那麽容易的事?
傳到長安的是一份又一份捷報,但捷報的背後隱藏了他們所有的辛勞。
自入宋以來,不管是他們這些歸唐之臣,還是羅通、秦懷玉那些將二代,他們從未言累,也從未畏懼。
愣是以梁山泊為據點,發動百姓南征北戰,打出了這樣一條橫貫東西的大通道,既牽掣了大量大宋兵馬,也有力消耗了大宋。
大宋也因他們而埋下了亡國的鍾子。
他不會忘記這些。
大唐百姓也不會忘記。
“兩位愛卿……”
李韜親自給戲誌才拍了拍後背,然後又扶起龐統道:“入雲龍、智多星,這些雖是你們的新馬甲,但也是你們在大唐,在天下的新分量,你們不僅沒有讓朕失望,而且還跳出了《水滸》,譜寫了遠超他們的傳奇!”
龐統熱淚盈眶道:“陛下謬讚了!這些全是陛下布局之功,我們一直因擔心無法完成而坐立不安。如今能夠等來陛下,真是長出了一口氣。”
戲誌才一字一頓道:“回想往昔,入梁山,反大宋應該是臣這輩子做的最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猶記得臣還在大魏時,看到《水滸》,感覺甚是荒誕,結果……”
現實更荒誕!
關鍵他們還荒誕地大勝,馬上就要讓大宋亡國了!
這確實早已超脫了《水滸》。
可能是太想看到大宋滅亡,盡快給梁山泊這出大戲來個完美的結局了,龐統急切道:“陛下,所有梁山泊兵馬五日之內便可趕到焦城來。”
“焦城距離汴京隻有四百多裏,臣以為……”
李韜搖頭道:“不急!急什麽?朕既然可以在大通道以北,給他們布防的機會,那麽在汴京以北,同樣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