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仁君跪降亡國魔咒

字數:10161   加入書籤

A+A-


    可能是源於心慌,也有可能是源於心虛。
    回到皇宮後,爆炸聲每響起一次,趙禎的心就會跟著顫一次。
    他發現自己對上李韜後,竟可憐得像個喪家之犬,連求生的欲望都是飄浮在空中的。
    以前可不是這樣的。
    猶記得李韜登基後,聽聞他做的那些荒誕不經的事,他都是嗤之以鼻,然後當朝直言李淵這是要親自葬送由他開創的帝國,而李韜也必成亡國之君。
    如今時過境遷。
    從李韜破了呂夷簡在大唐的布局,到在大宋千裏奔襲,而且還連破三道獵殺線,再到強留大宋使臣,隨後又公然貶他為宋王……
    當然,最讓他難以忘懷的是,李韜通過那預言瓷瓶,預言他將斷子絕孫。
    而就是在那個時候,他那剛出生沒多久的皇兒夭折了。
    他自是不信這種惡毒的預言。
    從那以後親近女色,流連後宮。
    在他的辛勤耕耘下,又有了皇兒。
    可接連兩個皇兒皆是夭折。
    正對了預言瓷瓶所說的連失三子。
    這沉重的打擊讓他的身體每況愈下。
    預言也像是一根鐵鎖,快把他勒得喘不過來氣了。
    他已經徹底分不清這到底是李韜惡毒的詛咒,還是本就命該如此了。
    如果說對一個帝王而言最悲壯的是成王敗寇的話,那麽最無情的便是這帝國爭霸。
    他自認登基以來勤勤懇懇,體恤為民,從未有過半分懈怠,並由此開創了大宋的盛世之景。
    說實話,他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遊離於亡國的邊緣。
    這在他眼裏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哪怕大宋是在各大強盛的帝國之間,夾縫生存,他也是這麽認為。
    蒼天怎麽會讓一代明君,一個愛民如子的仁君變成亡國之君呢。
    然而,大清滅亡將他徹底潑醒。
    朱元璋駕崩讓他神魂激蕩。
    他恍然意識到,在這帝國並立,諸雄爭霸的時代,可能最不缺的就是像他這樣的明君。
    反倒缺少像李韜這樣荒誕不經、特立獨行的“昏君”。
    空前的危機感,讓他允許秦漢隋派出更多兵馬進入大宋。
    他本來以為合四國之力,那麽多的兵馬,一定能夠蕩平梁山,攻入大唐,拿下天啟,從此遏製住李韜的崛起,讓其變成亡國之君。
    結果……
    他現在都產生了李韜有神明相助,不可戰勝的錯覺了。
    無論他想什麽,做什麽,李韜總能把他給掐得死死的。
    這太讓人無力和絕望了。
    曹皇後見他似乎越來越沮喪,急忙安撫:“官家,這個時候您一定要振作起來。唐軍的攻勢是很猛烈,但隻要熬過了今晚,那麽汴京便能轉危為安,屹立不倒。”
    她覺得以現在城中的亂象,不宜再說守五六日了。
    還是一天一天地來,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地守。
    隻要能夠一直堅持下去,等來援軍,那麽汴京便能保住,大宋就還有希望。
    “愛妃!”
    趙禎一把抱住她,剛想說自己很後悔重文輕武,但又忽然覺得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世上沒有後悔藥。
    而且眼前這困境,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重文輕武就能夠囊括的。
    大清尚武,大魏、大明、大楚亦是如此。
    結果一個亡,三個傷。
    恐怕要怪就怪李韜太強了,簡直不是人!
    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似乎特別得漫長。
    趙禎無比煎熬。
    縱使困意洶湧,他也不敢閉眼。
    等到天空發白,而爆炸聲逐漸減少後,他有些激動地拉著曹氏的手走出了大殿。
    天要亮了!
    李韜率軍攻了一夜,也該暫時休整了吧!
    “轟!”
    他腦海中剛閃現這個念頭,一道響徹天地的爆炸聲突然響起。
    整個皇宮都隨之晃動了起來。
    他兩腿一軟,倒在了曹氏的懷裏,蒼白得像個紙人。
    曹氏的神情也很難看。
    她慌忙道:“速派人去查看,看看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很快,披頭散發,很是狼狽的晏殊、富弼和文彥博一起提著官袍,小跑而來。
    趙禎瞳孔急縮道:“城……城門失守了?”
    “噗通!”
    三位大臣重重地跪在地上,不停磕頭:“是臣等無能,北門被炸出了一個缺口,如今唐軍正魚貫而入。”
    “他們人數太多,士氣高昂,而城中又有大唐安插的細作在趁機作亂,汴京怕是要守不住了!”
    “……”
    趙禎再次癱坐在了地上。
    快!
    太快了!
    這種破城的速度,真是讓他無語凝噎。
    不過想到是李韜親臨,又帶著十五萬兵馬而來,用的還是威力那麽大的炸藥,城中還有那些該死的細作在搗亂。
    他又覺得哪怕汴京這會兒沒被攻破,恐怕也熬不過今天了。
    隻是,他還沒有做好自殺或者被俘的準備……
    這對於堂堂一個帝王來說,簡直是天大的諷刺。
    他一邊淚流滿麵,一邊捶地苦笑:“三位愛卿,朕現在又該當如何?”
    三人伏地不語。
    對方占據兵馬優勢,援軍又無法及時趕到。
    接下來勢必是異常慘烈的城中大戰。
    考慮到禁軍士氣低下,對方今天就有可能攻到皇宮。
    見他們都不說話,趙禎又轉頭看向了曹氏。
    曹氏剛要說話,一個宦官慌裏慌張地跑來道:“官……官家,東城門也被攻破了!”
    趙禎嘴角一抽,瞬間麵如死灰。
    雖說兵敗如山倒,可這倒的也太快了。
    守城的可是大宋最精銳的兵馬。
    怎麽如土崩瓦狗,不堪一擊?
    曹氏按著佩劍,銀牙緊咬道:“官家,那李韜的妃子可以上陣殺敵,臣妾也可以,臣妾請戰!”
    趙禎一把抓住她,搖了搖頭。
    他馬上就要失去江山了,不想再失去她。
    很快。
    太子趙宗實率領東宮的大小官員哭聲震天而來。
    隨後百官相繼痛哭而來。
    看著沒用的養子和跟娘們一樣哭哭啼啼的文臣,趙禎的心髒像是被自己人用羽箭給射得千瘡百孔。
    半個時辰後。
    大殿外跪著的烏壓壓的全是人。
    就在這個時候,讓人肝膽俱裂的喊殺聲突然消失。
    沒過多久,一將火速趕來道:“官家,唐軍停止進攻,唐帝說……”
    趙禎連忙道:“他說什麽?”
    那手臂還流著血的將軍道:“他說官家乃仁德之君,必不希望看到城中屍體橫陳,成為人間煉獄。所以他下旨暫停進攻,給官家一炷香的時間。”
    “若是官家在一炷香之內帶著文武百官,走出皇宮,獻上傳國玉璽,他必不會為難官家,亦不會徒增殺孽。不然他會屠……屠城!”
    “官家,不可啊!那李韜向來嗜殺,而且言而無信,您萬不可上當。”
    “眼下我大宋還有幾十萬兵馬,怎能如此投降?”
    “清帝寧死不降,若是官家降了,會被天下人恥笑的。”
    “你們既如此義憤填膺,敢問可有退敵之策?如今唐軍可是已經攻入城中了,你們這幫酸腐的老家夥,醒醒吧!”
    “混賬,你這亂臣賊子,必是大唐奸細,竟如此迫不及待地投降,還出言不遜,如此羞辱我等,請陛下誅他九族!”
    ……
    眼見投降派和反對派吵得不可開交,趙禎龍顏大怒道:“都給朕閉嘴!”
    百官噤若寒蟬。
    趙禎目光掠過晏殊、富弼、文彥博等人,他們皆是愁眉不展,相顧無言。
    他又看向太子。
    趙宗實還是少年。
    他咬著牙,瑟瑟發抖道:“沒有選擇了……”
    趙禎剛要訓斥,又一將趕來道:“官家,東城門的守軍降了!”
    這!
    百官一片嘩然。
    曹氏當即抓緊趙禎的手道:“無論官家作何抉擇,臣妾都會陪在官家身邊,死生無悔。”
    趙禎緩緩地握緊她的玉手,沉默良久,隨後兩眼空洞,低聲喃喃道:“也許這就是天命吧,朕也不想再看到城中百姓枉送性命,看到大宋兒郎死在沙場。”
    “去告訴李韜,朕願投降,還請他一言九鼎,善待我大宋子民!”
    “官家!”
    百官聞言,再次嚎啕大哭。
    沒過多久,城中禁軍紛紛放下武器。
    趙禎手捧玉璽,帶著百官和妃嬪走出宮門,伏拜於地。
    李韜在雨化田等人的簇擁下,走到他們麵前後,負手而立,什麽也沒說。
    雨化田拿出聖旨,封趙禎為宋公。
    嗯,比宋王又降了一級。
    趙禎也無話可說。
    雨化田派人掌控皇宮後,將他們暫時安置在皇宮,不準任何人打擾,然後整合禁軍,安頓百姓,構築防線。
    跟在李韜身邊久了,又有了滅清的經曆,他做起這些來可謂輕車熟路。
    汴京很快大安。
    趙禎命令各地投降的聖旨也如秋風般掃遍大宋南北。
    宋人無不錯愕。
    他們都沒有想到汴京這麽快就被拿下了。
    官家這麽快就投降了。
    原本尚在抵抗的宋軍聽聞後,紛紛投降。
    不過也出現了例外。
    王信心有不甘,率領王家軍和其他人馬共十三萬人,投靠大秦,歸於李信帳下。
    李信大喜過望,立即率軍直奔大宋南部,前去搶占城池。
    他開了這個頭以後,衛青和宇文化及也不甘人後,迅速南下。
    李靖見狀,沒有任何遲疑,讓白袍軍和盛唐軍清掃汴京以北。
    他則帶著李家軍攻入汴京以南。
    而聚集在梁山一帶的梁山泊兵馬都要急瘋了。
    “陛下怎麽還不封禪?”
    “馬上這滅宋大戰就要結束了,真是急死我了!”
    “我們何時才能出戰啊?我寧願不要這封賞了。宋帝已經降了,咱們不能讓秦漢隋兵馬趁機分食大宋南部那半壁江山呐!”
    “你們這幫大老粗,沒聽說陛下在準備封禪的間隙,又親自率軍拿下了汴京嗎?他從汴京趕回來需要時間,估計也就這兩天了!”
    ……
    他們正熱火朝天地議論著呢,龐統笑著走來道:“陛下有旨,一個時辰後,舉行封禪大典!”
    此言一出,歡呼震天!
    回來了!
    終於回來了!
    這位陛下可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沒有人能猜到他在哪裏。
    而且他當真用兵如神。
    固若金湯的汴京那麽快就被拿下了,直接讓大宋走向滅亡……
    梁山峰頂。
    身穿明黃龍袍的李韜負手而立,眺望波光粼粼的八百裏梁山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他剛收到八百裏加急,雨化田在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汴京後,又按照先前部署,和那位“假帝”一起成功接管了汴京南方的四個重鎮!
    有了這四個重鎮,那麽大唐在汴京以南的勢力範圍,可以前推數百裏。
    既可以保汴京萬無一失,也可在接下來與秦漢隋的混戰中遊刃有餘。
    必須得說,雨化田和假帝一起率軍奇襲汴京,比他預想中的要順利。
    待徹底拿下大宋,肯定要重賞他們。
    當然,他這段時間雖然在這條大通道裏沒有現身,但一直在暗中指揮李家軍、飛龍軍和白袍軍。
    遲遲沒有讓梁山泊兵馬出戰,也是他有意為之。
    這會兒的梁山已是旌旗獵獵,人山人海。
    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將皆是屹立在李韜的身後。
    封禪大典的禮儀其實是很繁瑣的。
    不過李韜特意讓龐統和戲誌才化繁為簡了。
    他按照流程,一項項地完成了封禪大典,隨後冊封龐統為軍師中郎將,梁山侯,冊封戲誌才為軍師中郎將,焦城侯。
    秦懷玉、羅通、尉遲寶林、程處默、程處亮、李崇義等等皆被封賞。
    人數太多了。
    這就是一項體力活。
    待封賞完畢,他看向早就蠢蠢欲動的眾將,開懷大笑道:“朕知道你們已經等待很久了!去吧,那投靠大秦的王信就交給你們了,絕對不能讓他活著出現在大秦!”
    如果說此番滅宋美中不足的話,大概就是王信率著十幾萬人馬投靠大秦了。
    李信本就驍勇善戰。
    如今又把王信納入麾下,那麽大秦在大宋南部的爭奪戰中將占據兵馬優勢。
    雖然他一開始製定的就是分食大宋的計劃,覺得在秦漢隋都摻和的情況下,獨吞大宋已經不現實,所以還拉了蕭綜一起分食。
    但眼下汴京以北,已經基本在大唐的掌控之下。
    汴京以南,又因拿下四個軍事重鎮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種大好的局勢下,於南部攻下的城池自然是越多越好。
    而他有意吊了梁山泊兵馬那麽長時間。
    就是讓他們一出擊便如狼似虎,氣吞山河。
    攻打李信和王信所率領的秦軍,顯然非他們莫屬。
    “臣等遵旨!”
    眾將皆是鬥誌昂揚,發了瘋一樣地下山出擊。
    龐統看到這一幕,笑道:“將士們都憋壞了……”
    戲誌才道:“看這樣子,王信必死!”
    “最好把李信也給朕殺了!如此以來,秦帝連失兩將,得不償失!”
    李韜補了一句後,沉聲道:“走吧,朕還有一些政事和軍務要處理,順便等曹正淳幾天,他正從十萬大山趕來。”
    說到這,他看向龐統閑聊道:“朕真是沒想到這封禪大典化繁為簡後,還這麽麻煩。朕本來還準備在大宋南部的閎山也舉行封禪大典的,看來得讓‘分身’來代朕舉行了!”
    聽到這話,龐統和戲誌才頓時無言以對。
    他們還以為他不再舉行了呢。
    沒曾想竟打算讓假帝代勞。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多此一舉?
    真讓人想不通。
    古往今來,是有些帝王沉迷於封禪。
    但像他這樣,短時間內舉行兩次,而且還都遠離帝國腹地,恐怕從未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