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汝與曹賊何異
字數:8923 加入書籤
蕭綜還以為唐梁大軍在大隋吃了敗仗呢,神色緊張道:“大軍……敗了?”
聽到這話,李韜當即斜了他一眼,真想說你是不是傻?
唐梁大軍可是由李元霸、李存孝率領,李靖坐鎮。
區區一個韓擒虎,若是能把他們給掀翻了。
他恐怕早就攻入大梁了,還需等到這個時候才發威?
這一看就是因為別的事。
他古井不波地看向大唐斥候,流露出的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氣度瞬間讓那斥候鎮定了不少。
斥候吞了口唾沫道:“陛下,大隋突然出現了天花,導致大隋兵馬和唐梁兵馬皆有感染而死者。”
“更為可惡的是,大隋有官員故意在暗中唆使,讓那些患病的百姓闖入大宋,說天下神醫皆被陛下給擄到了大唐,唯有那些神醫施以援手,他們方有一線生機。此舉讓不少南部的百姓也跟著中招了……”
“天……天花?”
蕭綜嚇得說話都不利索了。
他知道此疫猛如虎,恐怕連那些神醫也束手無策。
三國兵馬皆有染疫者,說明此番天花波及甚廣。
死亡隻是剛剛開始。
他猶記得十年前大梁、大明和大清都曾發生過天花。
三國死亡人數加起來達到了百萬以上。
那時候他年紀尚幼,僅是聽人描述便有種天要塌下來的感覺。
如今身為帝王,勢必要全力麵對,可他還是如十年前那般,腦子嗡嗡響,完全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做。
他手忙腳亂地上前一步,抓住李韜的衣袖道:“李兄,這該如何是好?若是任由此疫在軍中擴散,唐梁幾十萬大軍恐怕要毀於一旦。”
“而且那大隋可真會禍水東引,竟讓染疫者南下。你剛拿下大宋,民心未穩,百姓若是聽說了必會大亂。”
“慌什麽?”
李韜歪頭看了他一眼道:“此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曹正淳!”
曹正淳連忙道:“老奴在!”
李韜有條不紊道:“你先帶人日夜兼程前往白袍軍中,告訴陳慶之,讓他率領白袍軍南下,迅速給朕清理出一條隔斷帶來。”
“至於具體怎麽做,朕會在信中詳細說明,讓他務必嚴格執行,若是白袍軍中有一人染疫,朕撤了他的主將之職!”
“隨後,你再去十萬大山,把在山中的名醫全都請來,朕會在大梁邊境等待他們。”
說著,他讓人拿來筆墨紙硯,寫滿數張紙,交給了曹正淳。
曹正淳不敢有任何耽擱,立即道:“老奴這就去辦!”
李韜擺了下手,又寫了一封信,交給雨化田道:“你這就帶著信前去李靖軍中,把此信交給他,他看到信後自會知曉該怎麽做。”
“喏!”
雨化田也迅速離開。
李韜又看向蕭綜道:“你需與朕一起下旨,征招兩國南部郎中,特別是靠近邊境的郎中,讓他們盡快趕到。”
“考慮到世人多懼天花,我們需恩威並施,在讓各地官府強力征招的同時,以百貫錢財和加官進爵誘之。”..
“另外,還需讓各地官府下發安民告示,就說朕能滅此疫,你我二帝將一同前往邊境,親自坐鎮滅疫。天花不滅,我們誓不還朝,讓百姓勿慌。若有趁機哄抬物價者或者為禍作亂者,一律嚴懲不貸!”
“親……親自坐鎮?”
蕭綜頓時腿都軟了:“這種事就不需我們親臨了吧?”
“對啊,兩位陛下皆是萬金之軀,天花又太過凶險,怎可以身犯險?”
“此事萬萬不可啊,還請陛下三思!”
“那裏可是大隋邊境,且不說如今天花肆虐,萬一大隋興兵攻打,兩位陛下豈不是有性命之虞?”
……
大梁的官員們瞬時都炸了,爭先恐後地勸諫。
大唐的官員勸諫的就很少。
因為他們早就摸清楚李韜的秉性了。
他決定的事,沒有人能夠改變。
而且既然他說他能夠滅疫,那肯定是已經想到了辦法。
李韜懶得和他們多費口舌,一把抓住蕭綜的手腕道:“時間緊迫,隨朕啟程,朕何時坑過你?”
坑?
雖然對這個字如此用很是陌生,但蕭綜覺得它在此處的意思應該跟“害”差不多。
他這已經不是有沒有坑過他的問題了。
而是一直在坑,從未停止啊!
他苦著臉道:“李兄,李兄……”
大梁官員也是一起追:“陛下,陛下!”
李韜扭頭瞪了他一眼,深有意味道:“不能同患難,自然別想共富貴,你確定不去?”
又威脅上了!
得,咱去還不行嘛?
你真是朕的老祖宗!
蕭綜強壓著對天花的恐懼,長吐一口粗氣道:“去去去,我願前往!”
“小樣,朕還收拾不了你?瞧你那慫樣,一個天花都把你嚇成這副德行,若是今後沒朕罩著你,你能在跟嬴政、劉徹、楊堅等人的較量中活過三年,算朕輸!他們可比天花可怕多了!”
李韜嘀咕了一句,拍了下他的肩膀,大聲道:“出發!”
一行人馬不停蹄地趕到隋梁邊境一帶。
出乎蕭綜意料的是,他以為的到處烏煙瘴氣,生不如死的畫麵沒有出現。
不僅唐梁幾十萬兵馬被分級管控了起來,百姓也是如此。
四周安靜得可怕。
他頗為好奇地看向李韜道:“這些都是李兄所教?”
李韜沒搭理他,先和李元霸、李靖和李存孝議事。
三人皆是用藥水浸泡過的布塊裹住口鼻,站在大帳外,和李韜等人保持足夠的距離。
李元霸還是那般大大咧咧的,有事沒事揮舞著他的那對大鐵錘,對天花既不畏懼,也覺得自己沒啥能做的。
李靖則是把最新的情況匯報了一下:“陛下,您在來信之前,臣已讓軍中郎中把軍中染疫者分割開來,確定有一千兩百多人,和他們同吃同住,接觸極為密切的也已分割,另外,所有在這一帶的大唐兵馬也已擇地安營紮寨,沒有臣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隨意走動。”
蕭綜驚訝道:“才一千兩百多人?我大梁兵馬呢?”
李靖直言不諱:“李某對兩國兵馬一視同仁,奈何有一些梁將不是陽奉陰違,就是胡作非為,亂中出錯,導致天花在梁軍之中快速擴散,目前已有近萬人染疫。”
“什麽?該死!該死啊!”
蕭綜暴跳如雷道:“來人呢,現在就把他們給朕宰了!”
“這就是朕讓你來的原因。”
李韜沉聲道:“殺了他們,震懾震懾那些不聽話的將士也好!對付天花,如同打仗,大意不得,更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
說到這,他又衝著帳外詢問道:“百姓的情況如何?”
李靖道:“無論是大唐百姓、大梁百姓,還是大隋百姓,隻要在這一帶染疫,我們都按照陛下所說給予集中管治,並加以施救。”
“而自從陛下要親臨的消息傳開後,最近湧來不少大隋百姓,聽說原大宋南部邊境湧進的更多。”
“據臣所知,目前大隋這臨近五州都已是天花肆虐,大隋地方官府行動遲緩,大隋朝廷也束手無策,這麽下去,湧來的百姓隻怕會越來越多。”
這樣下去,肯定不是辦法啊!
那天花,一傳傳一窩。
萬一讓幾十萬大軍都給染上了,那麽大唐和大梁的損失可就太大了。
蕭綜有些心驚地看向李韜道:“李兄,我覺得咱們現在應該完全阻止大隋百姓湧入,先消滅軍中天花,然後再去救治百姓。”
李韜風淡雲輕道:“為何不能同時進行?”
“人太多了!而且這天花傳得太快了!”
“就因為傳得太快,才更需以雷霆手段,標本兼治,染疫之人同治。”
天花標本兼治?
我信你個鬼!
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名醫因為此疫而心神俱疲。
你就是有神仙手段,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其控製,更別說消滅了。
咱不要在這種時候,還想著籠絡大隋的民心,覬覦大隋那五州之地了,行嗎?
蕭綜在心裏瘋狂吐槽,奈何嘴上連個屁都不敢放。
畢竟大梁將士染疫嚴重。
李韜若是怒而把他們給撇到一邊去。
那他得不償失。
“陛下聖明!”
帳外的李靖畢恭畢敬道:“目前大量藥材正從各地運來,而隨軍郎中按照陛下所給的方子,熬製藥湯給染疫之人喝下後,他們有不少已大為好轉,甚至有一些已經痊愈,隻是為了穩妥起見,郎中還在對他們進行觀察。”
聽到這話,蕭綜極為愕然地看向李韜道:“李兄竟精通藥理,還知天花藥方?這這這……”
李韜現在看他就跟看傻子一樣,再次沒理他。
他衝著李靖道:“朕那藥方雖好,但天花乃烈性傳染病,染疫者容易出現嚴重的病毒血症,死亡率很高。這次唐梁兵馬出現非戰鬥減員恐怕在所難免。”
“種痘之事進行得怎麽樣了?”
曆史上,中原比較清晰且成熟的種痘技術出現於明代。
這種種痘技術又稱“人痘”,即從得了天花的病人身上取得病毒活體,植入人體後,獲得免疫。
也就是說,用一次得小病的代價,獲得對天花的終身免疫。
在天花流行時,常見的做法有將天花病毒稀釋以後再用水苗法),以及將少量的活體病毒從鼻腔植入鼻痘法)。
天花不流行的時候,便將活體病毒放在玻璃瓶中,埋於底下進行保存。
古人將保存活體病毒的方法稱之為“養苗”。
現代的疫苗說法便是據此而來。
由於古時沒有實驗室啥的,活體病毒保存又極為不便,像稀釋天花病毒這種操作都需要在每次天花來臨時反複嚐試。
所以這整套種痘技術的成熟經曆了漫長的歲月,不知道多少郎中做出了貢獻。
李韜是因為係統的獎勵,精通醫術。
屬於拿來主義,直接將古人實踐成熟的種痘技術拿來用。
而軍中郎中多是經驗豐富之輩。
他們看到信中所說的操作後,先從感染天花的人身上獲取病毒,然後再對病毒進行稀釋接種,出錯率要低很多,做起來也會更得心應手。
“種豆?”
蕭綜難以置信地看向李韜:“李兄,這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想著推廣種植你的土豆呢?”
“……”
此種痘非彼種豆啊!
你好歹也是一國之君,怎麽可以這麽蠢?
朕看你還是去多宰幾個梁將吧!
不然你待著朕身旁,朕隨時都有捅了你的衝動!
大帳卷簾是放下的,李靖可看不到兩位皇帝迥然不同的表情變化。
他大聲道:“啟稟陛下,目前軍中郎中和一些從附近趕來的郎中,已能熟練掌握您所傳授的種痘之法,正在給軍中將士和一些百姓種痘。”
“最先被種痘的那一批將士已被分派各處執行任務,截止臣來之前,尚未聽說有人染疫,郎中們皆是信心大增,正在竭力推進種痘。”
聽他這麽一說,腦袋卡殼的蕭綜總算反應過來了。
他以手扶額,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好好的人痘之法,他是怎麽想到種土豆的?
幸虧隨行的人很少。
不然他恐怕要貽笑大方,從此抬不起頭了。
不過他這會兒對李韜的頂禮膜拜也是真的。
這麽快就開始搞種痘了?
此法他倒是有所耳聞。
但從染疫之人身上獲取病毒和稀釋病毒難度極大,當初饒是大梁的名醫以此法給人種痘,也導致很多人身亡。
所以大梁很多人怕種痘,跟懼怕天花差不多。
那時正是蕭衍主政時期。
他一氣之下殺了幾個名醫泄憤。
從此大梁連談及此術的郎中都屈指可數。
等等!
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急忙詢問道:“李大將軍,我大梁軍中是不是有人阻止你種痘?”
李靖苦笑道:“若非唐梁兩國兵馬早已隔開,李某擔心你大梁將士不僅不願種痘,恐怕還會慫恿我大唐將士不要種痘。”
“實不相瞞,郎中本就不多,他們又百般推搡,萬般阻撓,目前大梁軍中無一人種痘。”
“這幫混賬東西!”
蕭綜一站而起道:“朕要把他們統統宰了。”
李韜冷不丁地來了一句:“朕可以讓我大唐將士把唐刀借給你,你盡管宰!”
“李兄……”
蕭綜眉頭緊縮道:“眼下十萬火急,您就不要再消遣我了。他們這麽做,可能跟十年前大梁的那場天花有關,這該如何是好?”
“很簡單。”
李韜言簡意賅道:“你帶頭種痘不就好了?你真以為朕帶你來是種土豆的?”
“這……連這都想到了?”
可能還是因為十年前的那場噩夢,蕭綜對於種痘這種事也是畏之如虎。
雖然說軍中郎中按照他說的方法,已經取得了成功。
但人數還是太少了,萬一出現差池,他豈不是要成為清帝、明帝之後,又一個去見閻王的皇帝了?
見他嚇得麵色如土,李韜強忍著笑容道:“放心,朕這種痘之法失敗的可能性很低,萬一被你攤上了,汝國吾轄之,汝妃吾養之便是!”
蕭綜瞠目結舌地看向他,真想質問:“汝這說的是人話嗎?汝與曹賊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