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囊中羞澀真君子
字數:5467 加入書籤
“微臣宇文化及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宇文化及帶著眾人走進大廳後,當即麵朝李韜行三叩九拜大禮。
“代王何須如此大禮?”
李韜不動聲色地將手掌往上一抬道:“眾愛卿都平身吧。”
“多謝陛下!”
眾人自覺退到一旁,隻留宇文化及一人伏拜在禦前。
宇文化及情緒激動地朗聲道:“若是沒有陛下的提攜和栽培,哪裏會有微臣的今天?微臣早就想在禦前盡人臣之禮,奈何被五州之事所拖。”
李韜沉聲道:“代王不必拘謹,快快請起。”
大家都是逢場作戲。
不用太過了。
想當初夷男可比你會當臣子。
就是蕭綜,現在也比你會做人。
來日方長。
你這顯然還沒有完全進入唐臣的角色。
朕會牽著你的鼻子,慢慢調教的。
雖然調教老狐狸不似調教美人,挺無趣的,但為了江山社稷,為了更好地惡心楊廣,朕可以把無趣當成惡趣味。
宇文化及知道自己麵前的這位少年天子,心機有多深。
早在出使長安的時候,他就切身領教過了。
所以他如履薄冰地站起身,唯恐出現半點差錯道:“謝陛下隆恩,微臣今後一定為陛下,為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八字為臣名言影響都這麽大了?
可惜諸葛亮不在這。
不然他的表情一定會很豐富。
當然,也不排除宇文化及是做了充足的功課來的。
知道這種用語在唐臣之中很時髦。
唯恐落於人後。
李韜忍俊不禁道:“看來咱們的代王也‘入鄉隨俗’了,甚好,甚好!”
“陛下說笑了!”
宇文化及稍稍鬆了一口氣,躬身道:“陛下,依微臣之見,那楊廣應是利用了楊堅。他城府極深,又擅統兵禦將,如果微臣沒有猜錯的話,他接下來一定會大肆擴充兵馬,攻打五州和靈州……”
說到這,他一臉渴望地看向李韜。
說來也奇怪,他不懼楊堅,但有點怕楊廣。
可能是因為這個人的心思讓人難以琢磨。
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個人一旦瘋起來,什麽都不顧。
根據他所掌握的情報,楊堅是被楊廣毒殺的,楊勇是被楊廣手刃的,獨孤皇後也被囚禁了。
這樣一個狠辣無情之人,如果在瘋狂擴兵之後,直接劍指他的話,他肯定會陷入險境。
好在他現在尊李韜為帝。
這也是一個瘋子。
瘋子對瘋子!
很容易變成兩大帝國之間的你死我活。
如此一來,他也就不用再獨自麵對了,風險也就降到了最低。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李韜竟輕描淡寫道:“他就是擴兵百萬又如何?天欲其滅亡,必使其瘋狂,這恰恰說明大隋離亡國不遠了,你和成都冷靜應對即可,朕相信你們。”
“當然,倘若他虛張聲勢,攻勢太緊,你們又確需馳援的話,也可及時告訴朕,朕會讓賀若弼和高熲率軍前去,助你們一臂之力的!”
賀若弼和高熲?
宇文化及隻覺一陣胃疼!
他們倆若是率軍去了五州,那還有他這個代王什麽事?
這個賊帝啊!
擺明了是要利用他們父子倆消耗楊廣呢。
可悲的是,他們還沒有任何選擇。
為今之計,唯恐隻有退而求其次了。
他咬著牙道:“多謝陛下信任,微臣一定死守五州。隻是現在微臣麾下兵馬麵臨糧草和兵器匱乏的窘境……”
李韜笑了笑道:“今後別再說五州了,那是朕立的許國,地域可不小,而且你們隨時可向大隋辟土!”..
“至於糧草和兵器,朕也想有求必應,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啊!你可能有所不知,現在大唐執掌國庫的是內閣,他們基本上把錢花在了百姓身上。”
“朕南征北戰的一應費用皆是朕從自個兒的小金庫裏掏的。朕雖囊中有錢,但那也是曾經,在滅清吞宋,又抗擊天花之後,朕也是囊中羞澀。”
我信你個鬼!
你真是比傳說中的還要摳!
標準的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
許國怎麽就攤上了你這樣一個主子?
當真不是親生的啊!
宇文化及氣得一陣眩暈,隨後打臉充胖子道:“陛下誤會微臣的意思了,微臣也知陛下有難處,所以微臣會想方設法籌措購買糧草和兵器所需錢財,唯望兵部官員能早日到許國操勞。”
李韜站起身道:“那就有勞代王了,朕稍後自會派兵部官員與代王商議個中細節。你們遠道而來,今晚朕要設宴好好款待你們,與你們不醉不歸。”
眾人又是一陣感恩戴德。
不過心中無不暗自叫苦。
前有楊廣那等瘋子。
後有李韜這種賊帝。
他們今後處境堪憂哇!
這就是命運被別人捏在手裏的代價!
眼下多說無益。
他們唯有不斷地證明自己,才能避免被棄之如敝履……
一個半時辰後,李韜帶著他們入席。
席間觥籌交錯,倒是沒有發生任何不快。
待酒宴散去,李韜在曹正淳和雨化田的陪同下,來到了那座熟悉的大院前。
女神醫還在院中忙碌。
不過更多的是為老弱婦孺治病,而且這些病都和天花無關。
目前天花疫情已經基本上被控製住了。
接種之事自有“痘師”負責。
大唐已經組建了一支規模非常大的痘師隊伍,根本用不著她插手。
曹正淳略微猶豫了一下道:“陛下,這位神醫估計很快就會離開煥城了。”
李韜點了點頭,隨後道:“待宇文化及率眾離開後,你攜旨告訴賀若弼,讓他坐鎮靈州,高熲稍後隨朕去汴京。”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龐統和戲誌才雖能力出眾,但若論治國安邦,還需高熲這等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老臣來。”
“他和諸葛亮一個治理宋地,一個治理清地,朕也放心。而且有他統籌後方,又有司馬懿於十萬大山中經略,賀若弼在靈州也能遊刃有餘。”
這是要班師回朝的征兆。
看來他不準備一鼓作氣拿下大隋了。
想想也是。
楊堅雖然死了,但大隋國力仍在。
而且和大隋緊挨著的是大秦和大漢。
唇亡齒寒。
如果大唐真把大隋給逼到了亡國的境地。
大秦和大漢必然重兵壓境。
到時不免又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惡戰。
還不如讓楊廣自己先折騰著呢。
有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跟他耗,又有賀若弼和梁山泊兵馬掣肘於他,大隋早晚會變得奄奄一息。
那時必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整個隋地!
不得不說,他這張弛有度,一國一策的爭霸之路,拿捏得太好了!
曹正淳心服口服道:“老奴遵旨!隻是不知梁山泊兵馬那邊……”
“你倒是提醒了朕!”
李韜微微一笑道:“傳旨,梁山泊兵馬晉升為梁山軍,乃我大唐精銳軍團之一,梁山泊一百零八將皆在梁山軍中各司其職,早日將其操練成一支戰無不勝的無敵之軍!”
說到這,他壓低聲音道:“至於糧草和兵器供應,參照飛龍軍、李家軍、嶽家軍和白袍軍,不能有任何虧待。另外,再從朕的小金庫中撥出一百萬貫,犒賞梁山軍!”
曹正淳輕咳道:“陛下,這若是讓宇文化及知道了……”
李韜不以為意道:“親生的和放養的能一樣嗎?那一百零八將可都是朕的人,宇文化及卻野心猶在!他饒是知道了也無妨,除了幹瞪眼,啥也做不了。而且他要對付楊廣,還需仰仗朕的梁山軍,說不定後麵他還得給梁山軍送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