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查到皇帝頭上
字數:4580 加入書籤
六部尚書離開後,蔡文姬望著李韜出神。
李韜看了眼正在認真整理奏折的武則天,直接把蔡文姬拉到懷裏,讓她坐在自己的腿上道:“你是不是有什麽問題想問?”
蔡文姬臉色微紅道:“正處理國事呢……”
“誰規定朕處理國事的時候,就不能和愛妃親熱了?”
“陛下!”
稍微掙紮了一下,發現他摟得太緊,而武則天仿佛已經司空見慣時,她索性挪了挪圓翹的臀部,在他的腿上找了一個既契合又舒服的地方坐好道:“臣妾覺得陛下先前讓包大人遭受萬民唾罵是有意為之。”
武則天附和道:“媚娘也有這樣的想法。他以前遭受了多少謾罵,現在就迎來了多少盛讚。在大唐,這種情況還從來沒有發生過。”
李韜循循善誘道:“那你們覺得,朕為何要這麽做?”
武則天托著香腮道:“媚娘以為陛下是有意通過在商報上刊文,讓包大人和雜交、嫁接和逆時培育等捆綁起來。”
“而隨著包大人被陛下重用後斷案如神,越來越受百姓敬仰,那麽百姓愛屋及烏,可能在不知不覺間也就更願意接受雜交、嫁接和逆時培育了。”
“好一個愛屋及烏!”
李韜情不自禁地拉起武則天那嬌嫩的玉手道:“你的這番話說到點子上了!你們應該也看出來了,百姓對雜交、嫁接和逆時培育很排斥,而且這種排斥是萌發於骨子裏的。”
蔡文姬點頭道:“即使沒有敵國細作在暗中推波助瀾,百姓也容易將它們和悖逆綱常倫理、四時之序等聯係起來。”
“陛下若要強推,恐會激發民憤。若像在天啟嫁接黃瓜一樣,以一個個成果讓百姓接受,耗時又太長。所以陛下便利用包大人,采用了這種迂回之策。”
李韜大笑道:“你們倆已頗有朕的女宰輔之姿了!包拯是朕選中的大才,朕甚至還親自幫他搭建了班底,朕相信自己的眼光。”
“這麽說吧,他在六部掀起風浪,隻能算是小試牛刀,他的名聲逆轉也是剛剛起步,精彩的還在後頭。”
“隨著他代天巡狩各地,為民做主,替民申冤,百姓會越來越認可他,對雜交、嫁接和逆時培育這三種新技術也會越來越認可。”
說到這,他看向兩人道:“朕倒是頗為好奇,你們對這三種新技術難道沒有絲毫疑慮?”
武則天搖頭道:“隻要於社稷,於萬民有利,綱常倫理也可違,祖宗之法亦可變!”
“說得好!”
李韜衝她挑了挑眉道:“待時機成熟,朕立一國,讓你當女帝如何?”
若是尋常女子聽到這話,估計會嚇得半死。
武則天卻是既激動,又好奇道:“像是在大隋立許國那樣嗎?”
“嗯。”
“如果陛下支持媚娘,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那麽媚娘自然義不容辭。隻是媚娘現在要學的還很多,今後還請陛下多教教媚娘。”
“當然可以!”
李韜伸出手指勾了一下她的香腮,看向淡若清風的蔡文姬道:“你不覺得震驚?”
蔡文姬莞爾一笑道:“陛下乃非常之君,無論做出什麽樣的事都不會讓臣妾覺得意外,而且媚娘確實非尋常女子可比。”
“隻是陛下,那雜交、嫁接和逆時培育,臣妾到現在也是一知半解,能否請陛下詳解?”
以朕的理論水平,詳解它們也很困難。
不過大差不差地說一下還是沒問題的。
他權當傳道受業,以一些實例進行講解。
兩人大概聽懂了。
蔡文姬道:“如此說來,有人提及人和畜生是在故意將雜交置於人神共憤之地,其心可誅。”
李韜意味深長道:“大霧終將散去,太陽自會高懸!當這三項技術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後,質疑聲會越來越小的。”
說到這,他笑道:“包拯算是成功逆轉名聲了,朕也該有所表示了,這樣方能稱得上是雙管齊下。”
“朕準備將‘豹房’給改成‘長安動物園’,低價銷售門票,讓百姓得以進去觀賞,你們覺得如何?”
其實,說是改成不準確。
因為豹房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動物園來設計的。
隻不過特別建造了他可以觀賞和遊玩的地方。
目前豹房中有老虎和豹子。
他打算讓東西廠出動,弄來更多的動物放進去,以供百姓觀賞。
“動物園?”
武則天一臉新奇道:“陛下真是點石成金呀,媚娘覺得一定會有很多孩童想要進去看的。”
“你想不想去?”
“媚娘自然也想……”
“哈哈哈,你怎麽還害羞了?每個人都有童心未眠的一麵,更何況你本來年紀就不大。待裏麵的動物多了,朕帶你們進去好好逛逛!”
說著,他看向了門外。
蔡文姬迅速站起身。
她知道曹正淳要進來了。
李韜把曹正淳召至麵前,將動物園的諸多事宜交給他之後,他也沒耽擱,火速去辦。
轉眼間又是五六天過去了。
包拯辦案的風潮不僅沒有散去,而且越飆越高。
這也讓他一舉成為大唐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連公孫策、展昭、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等都已被百姓所熟知。
登聞鼓被敲響的次數明顯多於以前了。
李韜先前雖通過率眾鬧事,讓登聞鼓避免成為擺設,但在那不久後他便禦駕親征了。
沒有他在長安坐鎮。
又沒有性格強勢的重臣主掌此事。
想告禦狀的不少百姓也就持觀望態度了。
現在不一樣了。
包拯成為了他們眼中的“青天大老爺”,而且又擁有先斬後奏之權。
他們有了底氣。
包拯辦差的地方並不固定。
之前是刑部。
當前是大理寺。
狄仁傑身為新晉的大理寺卿,也是全力配合。
李韜也想聽聽他們近來的辦案成果,遂在這日升朝的時候召見了他們。
包拯朗聲道:“陛下,臣這有一件要事要稟,本欲進宮求見,如今既來朝堂,臣懇請先說此事。”
這是查案查魔怔了?
恐怕跟案子有關吧?
李韜不動聲色道:“說!”
包拯道:“據臣所查,漢王李元昌有一門客在武德四年的時候曾奸殺一有夫之婦,後嫁禍給一書生,致使那書生被冤殺,那門客也不知所蹤。”
“昨日展護衛和白玉堂在製糖坊於萬年縣的分坊中,發現了他的蹤跡,已經將其抓捕,他已招供。”
“隻是展護衛和白玉堂在製糖坊附近蹲守的時候,發現漢王李元昌和荊王李元景在二更時分出入,他們還曾去過印刷坊,並在其中逗留許久,運走數十箱錢財,所以臣有理由懷疑他們官商勾結。”..
聽到這話,李韜眉頭一緊。
這是查到他這個皇帝的頭上了?
真特麽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