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勞煩皇爺爺駕崩

字數:8881   加入書籤

A+A-


    大唐皇宮。
    李淵一邊和李道宗對弈,一邊道:“他這次明顯低估了曹操、孫權和楊廣,被他們這般反將,現在倒成他騎虎難下了!”
    李道宗拿起一枚棋子,遲遲沒有落下。
    太上皇所言不假。
    曹操、孫權等人祭出徐氏乃陛下棋子之說,楊廣又大敞國門。
    陛下接下來若是無法有力應對,將會功虧一簣。
    而他這兩日反複琢磨,陛下目前看起來已經很難采取立竿見影的手段了。
    曹操、孫權等人相當於蛇打三寸,打廢了徐氏這枚棋子。
    聽聞吳國百姓對陛下的怨念很大。
    現在當真不好收場啊!
    李淵見他舉棋不定,歎了一聲道:“人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世人都說他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但吾對那小子太了解了!”
    “他所用之策不少都是心血來潮,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在吾看來,他利用徐氏做文章,走的就是一步爛棋,估計就是圖人家美色,暗中抬高她的聲望,然後再把她納入後宮,再添一位奇女皇妃!”
    “……”
    雖然李道宗也認為那徐氏早晚會成為皇妃,但在這種事情上麵,他哪能多嘴啊!
    他頗為隨意地放下棋子道:“陛下總能力挽狂瀾,興許這次也可以。”
    “你輸了!”
    李淵捏著一枚棋子,指了指棋盤道:“現在魏、蜀、吳、楚、隋等國的局勢就像咱們這盤棋,雜亂無章。不過最終總會分出勝負,吾也希望他能勝,隻是這些天吾冥思苦想,也是想不到破局之法!”
    他話音剛落,李韜負手走了進來道:“皇爺爺和任城王好興致呀,朕都快愁死了,你們竟然在下棋!”
    “快幫朕想想辦法,不然這兩局,朕恐怕都要玩砸了!”
    “哼!”
    李淵扭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剛提到你,你便來了。你和楊廣對賭之事,吾不好插嘴,畢竟經商賺錢乃你擅長之事,你又富可敵國,想往大隋砸多少,還不是看你心情。隻要你別被楊廣下狠手,血本無歸就行了。”
    “至於徐氏那枚棋子,我們也是愛莫能助,你自求多福吧!”
    “別介!”
    李韜連忙道:“實不相瞞,徐氏就是朕臨時起意想的一步閑棋,下著玩的,當時根本就沒想那麽多。”
    果然!
    被吾猜中了!
    李淵哭笑不得道:“這可是事關你兵不血刃地掌控東吳,並且動搖魏蜀的大計,你怎能這般隨意?依吾看來,除非徐氏羽化登仙,變成神女,不然此局無解!”
    李道宗若有所思道:“能否再借徐氏之口進行占卜預言?”
    “沒用的!”
    李淵搖頭道:“隻要曹操和孫權一口咬死徐氏是他的棋子,受他驅使,妖言惑眾,除非占卜說他駕崩了,不然天下百姓,尤其是東吳百姓是不會相信的。”
    這就是作繭自縛。
    占卜駕崩了還不行,還得真死!
    隻是這哪能啊?
    再怎麽玩,也不能以玩死自己為代價呀!
    哪曾想他就是這麽隨口一說,李韜忽然兩眼冒光,猛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道:“皇爺爺所言甚是,朕怎麽就沒有想到呢?”
    李淵大跌眼鏡道:“你還真要駕崩?”
    李道宗也是滿臉驚悚:“陛下,使不得,萬萬使不得啊!”
    此計不成,那就大軍壓境,將魏蜀吳楚一鍋端了便是。
    吳地本就是孫氏三代盤踞的地盤。
    先前在曹操治下的時候,曹操想盡辦法想要架空孫權,實現對吳地的徹底掌控,可一直到大魏三分都沒能實現。
    由此可見,想要兵不血刃拿下東吳的難度極大。
    犯不著因為攻心之計不成,就把自己給搭進去。
    當然,李道宗也覺得他把自己往死裏玩的可能性不大。
    隻是“駕崩”這種事對於整個大唐而言太過敏感。
    他最好不要在這種事情上麵有任何的想法。
    不然很容易動搖帝國根基,造成帝國大亂的。
    李韜無視了他們的表情,異常興奮道:“駕崩好啊!這可太有玩頭了!皇爺爺,早知道朕就不挖空心思自己想了,直接來您這得了!”
    “你你你!”
    李淵嘴角直抽道:“其他的事,你想怎麽玩都可以,但在這種事情上麵,不準胡來,哪怕玩假的也不行!”
    “駕崩肯定要玩假的!”
    李韜勾起嘴角,向他麵前走了兩步道:“不過不是朕駕崩,而是勞煩皇爺爺駕崩一次,不知皇爺爺意下如何?”
    “你讓吾駕崩?”
    李淵一怒而起,指著他不停轉圈道:“混賬,混賬!你爹不在長安,你是不是想逮著吾往死裏禍害?你真是古往今來最有孝心的皇帝!”
    朕早就孝出強大了好嘛!
    你怎麽到現在才發現?
    李韜笑著安撫道:“老李他現在沒啥存在感,又要忙著對付楊廣,不然朕一定讓他薨了,再怎麽著也不會把這點子打到您頭上。”
    說白了,老李薨了沒價值。
    你駕崩才能震動天下!
    朕也是從實際效果出發,不是恩將仇報!
    李淵卻從他這話中聽出了一些東西,怒氣更盛道:“聽你這意思,你在來找吾之前,是不是就已經決定讓吾駕崩了?”
    李韜幹笑道:“這不是咱們爺孫倆想到一塊去了嘛,英雄所見略同!既然朕不能駕崩,也抽不出身來駕崩,那隻好由您老人家代勞了,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鬼的順理成章!
    李淵差點氣得原地駕崩。
    李韜繼續安撫道:“皇爺爺息怒,朕連您的陵寢之地都給選好了,那裏是一塊風水寶地,朕會讓閻立德和閻立本設計建造,建成之後就命名為‘獻陵’吧!”
    內心極度淩亂的太上皇目瞪口呆地想著孝子,看著賢孫,生無可戀:“你這是讓吾真駕崩?罷了,你還是直接賜死吾得了,吾再也不想見到你這個好孫兒!”
    好孫兒耐心開導:“駕崩自然是假的,朕怎麽舍得讓皇爺爺駕鶴西去呢?隻是您乃大唐的開國之君,修建陵寢之事也該趁機提上日程了,朕會自掏腰包,修到您滿意為止!”
    自掏腰包?
    李淵嘴角抹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學著他的語氣道:“你的心剖開來一定是黑的!你這是想讓吾帶著眾妃住在永無天日的陵寢裏?”
    “你們自然還是住在皇宮,而且朕還會讓人對皇宮進行修葺,保證讓您住得比現在舒服。”
    “你也是自掏腰包?”
    “當然!你今後還可以心無旁騖地給朕多造些皇叔,朕絕不欺負他們。朕還會讓人選一批美人送入您的宮中,好生侍奉您!”
    李淵麵無表情地看著他,故作高冷,沒有吭聲。
    “差不多就行了!”
    李韜直接拆穿道:“不然朕就讓三王齊薨,他們三個若是一起死了,帶來的震動和衝擊估計也很大。”
    “但不會有這效果。”
    李淵反將一軍:“這可是讓吾駕崩,不讓你多出點血,吾心有不甘。”
    李韜以手扶額:“今後你宮中的一應開支包在朕身上。”
    “吾等的就是你這句話。還有,吾要轉居幕後多久?不用永遠駕崩吧?”
    “永遠駕崩?哈哈哈……”
    實在憋不住了,李韜仰天大笑道:“朕的手段,您又不是不清楚。隻是暫時委屈您一下而已,哪裏用得了永久?”..
    “呼!”
    李淵吐了一口粗氣道:“這樣也好,吾今後終於可以安享晚年,不用替你擔驚受怕,也不用幫你處理國事了。”
    “嗯,您隻需要隨時做好詐屍的準備就行了,其他的朕都會給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小崽子!”
    即將駕崩的太上皇也顧不得一把年紀了,追著自家孫兒就打。
    李韜一邊閃躲一邊道:“朕也知道此舉大逆不道,會遭天譴,所以朕會讓徐氏在占卜中加上朕會遭受無妄之災!”
    李淵打破砂鍋問到底:“怎麽個無妄法?吃鯉魚被魚刺卡個半死?”
    “……”
    李韜滿臉黑線。
    看來他對他允許百姓吃鯉怨念很大啊!
    第一個想到的竟是這!
    平心而論,此計可行。
    奈何不具“觀賞性”,百姓也看不到。
    他重重地咳嗽了一聲道:“還是讓朕把頭裹成粽子,躺著為您送葬吧,到時候百姓都能看得見。”
    可能是受到這個好聖孫潛移默化的影響,李淵也徹底放飛自我了:“行,到時吾站在望天閣上,吃著佳肴,喝著美酒,看著你們為吾送葬,記得讓嗩呐吹起來!”
    “這這這……”
    李道宗早就看得大腦空空,雙眼模糊了。
    來真的?
    陛下荒誕不經,啥事都幹得出來,想出這種法子,他尚能接受。
    隻是太上皇怎麽也竭力配合起來了?
    這可是天大的事!
    而且相比於徐氏這盤棋,收場的難度簡直直飆天際!
    他完全看不懂,此時也不好插嘴。
    如果可以的話,他寧願像天下的百姓一樣被蒙在鼓裏。
    這太毀認知了!
    李淵留意到他的表情,主動替李韜答疑道:“吾也知這太過荒誕,但相比於以眾多大唐兒郎的性命為代價拿下東吳,朕更願‘壽終正寢’,這可是無上功德!”
    “而且吾也累了,退居幕後,好好地享樂一番沒有什麽不好。陛下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完成滅清吞宋的壯舉,靠的就是這些不符常理,讓人意想不到的手段。若吾駕崩能助他再滅幾國,別說假死,就是真死,吾也願意!”
    李道宗連忙躬身道:“太上皇聖明!”
    “皇爺爺!”
    李韜也是抱住他道:“有你這般支持,這天下朕是要定了,而且你放心,朕一定會讓你長命百歲,看到獨屬於大唐的盛世繁華!”
    “另外,咱們都聊到這份上了,朕也不妨多透露一點。如果僅是對付魏蜀吳的話,朕還不至於這麽做。”
    李淵最喜歡聽到的就是這樣的話。
    他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迫不及待地詢問道:“你的意思是?”
    “隋!”
    李韜吐字如箭道:“目前來看,那楊廣是要跟朕玩大的,朕有信心利用此事,在掌控東吳,吞並魏蜀之餘,再讓隋國天下大亂!到時那楊廣縱使有百萬兵馬,恐怕也無濟於事!”
    “好好好!”
    李淵大笑道:“吾就知道你一定能再給吾帶來驚喜,你從未讓吾失望過。”
    聽到這話,李道宗咧嘴尬笑。
    剛才下棋的時候,他可不是這麽說的。
    這純屬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後的有感而發。
    不過不得不說,陛下擅布大局。
    目光似乎從未局限在一國一城上。
    他原本以為大隋和魏蜀吳是兩盤棋局。
    如今看來,並非這麽簡單。
    陛下恐怕早已在暗中穿針引線,將它們聯係在一起了!
    半個月後。
    齊州坊市中出現了一行血字:“唐帝遭無妄之災,上皇遇駕崩之數!”
    徐月嫻之名墜在最後。
    這行血字猶如驚天之雷,瞬間傳遍世間。
    無論相信的,還是不信的,都被震驚到了。
    而且百姓都看得出來,徐氏這是不滿自己被大唐搜捕,和大唐徹底杠上了!
    選擇在齊州留下占卜之言就是明證!
    要知道齊州地處建功以東,原本是大明國土,後被侯君集、李君羨、趙雲等人連帶著孟州、騰州一起拿下。
    齊州現在是不折不扣的大唐疆土。
    徐氏在逃出吳地後,並沒有遠離大唐,反而在此地出沒,而且新的占卜之言還是直接針對李韜和李淵,並以血字書寫的,無疑是赤果果的挑釁。
    百姓們都不免對徐氏乃李韜棋子的說法產生了質疑。
    那李韜再荒誕不經,但誰不知道他和李淵關係甚篤?
    他不會,也犯不著用李淵駕崩的命數來向天下人證明徐氏不是他的人。
    而如果徐氏的占卜之言再次應驗了,必然如同驚濤駭浪衝向大唐。
    對於魏蜀楚隋的百姓而言,他們都希望應驗。
    大唐百姓則是憂心忡忡。
    李淵和李韜爺孫倆無疑是帝國的兩根擎天之柱。
    如果他們一個駕崩,一個遭受無妄之災,那麽大唐將麵臨空前的危機。
    消息傳入孫權的耳中,孫權難以置信:“怎會如此?”
    張昭也很懵:“難道徐氏並非唐帝的人?隻是這樣一來,我們暗中推動的計劃,恐怕就要前功盡棄了。而且倘若那占卜之言真的應驗了,東吳百姓恐怕會對他們爺孫倆……”
    剩下的話他就沒說了。
    因為那是最可怕的,也是他們最不願看到的。
    百姓無論是心生同情也好,還是感念他們掃滅瘟疫的恩德也罷,對於主公而言都很不利。
    孫權攥緊拳頭道:“勿要慌張,先讓朕靜靜,先讓朕靜靜……”
    大魏。
    曹操也很錯愕:“李韜再怎麽著,也不至於對自己和親爺爺下手,看來我們判斷有誤啊!如果那占卜之言應驗,徐氏當為這世間神女也!”
    他話音剛落,一宦官連滾帶爬地跑來道:“大王,大事不好了,郭祭酒投井而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