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嶽飛的行軍路線
字數:3672 加入書籤
聽完國相的安排,耶律懷義心中一沉,顯然國相並不打算讓契丹人輕鬆的置身事外。
為了平衡力量,穩固統治,女真人一定會堅決的驅趕契丹人進入東京與宋人血戰。
耶律懷義低垂著頭,不動聲色的回道“臣謹遵國相吩咐。”
見契丹人還算溫順,粘罕嚴厲冷峻的目光有所緩和,安撫道“不會讓招討孤軍奮戰,我隨後會下令,讓四壁上的渤海人、奚人以及投降我大金的漢人義勝軍一同下城。”
耶律懷義這才稍稍舒了口氣,隻要有人進城,就能壓製一下宋人的氣焰。不管他們是不是女真人,都能極大緩解自己的壓力。
隨著粘罕的命令,在東京周圍的金軍全麵開動起來。
行動最迅捷的自然是超級名將完顏婁室,他早在前一日便率領本寨精兵萬餘一路向西開拔。
因為範致虛提兵二十萬東進,所以西京洛陽以西,又湧現了大量宋朝義軍。這些人依山傍澤,憑山野而戰。
完顏婁室需要掃清這些星羅遍布的義軍,增強潼關守軍與東京大營的聯係。還要打敗二十萬陝西步騎,他的任務最為艱巨。
其次便是斡離不的東路軍,大量軍隊被調動,要前去圍攻宗澤的軍隊。
而在東京城內,一批一批的金軍走下四壁,開始與東京市民展開慘烈的巷戰。
在金軍緊鑼密鼓的排兵布陣時,趙桓的布局同樣也開始迅速展露效果。
範致虛的二十萬步騎離趙桓太遠,而且被潼關所阻隔,趙桓影響不到。
但在黃河北岸,大宋副元帥宗澤卻因為趙桓的詔令深深受益。康王趙構的軍隊被下令調撥給了宗澤。於是宗澤手中的部隊,增加到了三萬人。
這個數字已經能深刻影響戰場局勢,宗澤甚至有了足夠的實力與金軍部隊大規模正麵交戰。而無需避實擊虛,在黃河沿岸遊弋。
隻是這三萬人還未全部到位,宗澤需要按兵守在開德府,等侯康王的軍隊前來集結。
而被剝奪了兵權的趙構,卻沒有失去影響力。他還在一路向東轉移,一邊轉移,一邊匯聚大宋勤王義軍。
金人並不清楚康王趙構是在一路逃竄,眼見他一邊東進,一邊匯聚義師,還以為他要獨當一麵,率軍到東方威脅金軍側翼。
而在這些風雲人物的波瀾壯闊下,雙方數十萬大軍都沒有注意到,一位不起眼的將領帶著四百騎兵一路浴血揚旗而進。
誰也不會想到,這位年紀輕輕,一臉陽剛之氣的青年軍官,竟然是趙桓最為關鍵的一手布置,將會以無比堅韌之軀,來挽救這個風雨飄搖的末代王朝。
隻是此時這支軍隊中,無數人充滿了疑惑。
趁全軍在河邊休整打水的時間,帶禦器械徐衛帶著軍中將領張憲、王貴、徐慶等人圍住主將嶽飛。
徐衛疑惑重重,問道“嶽太尉,官家正在翹首以盼,將士們也都忠義奮發。此時正應該高歌猛進,一路殺進東京,讓東京守軍見到援軍抵達,從而振奮士氣。但嶽太尉卻帶著我等一路圈圈繞繞,在這外圍對著金人猛殺猛打是做什麽?”
王貴也摸不著頭腦,自家哥哥那是赤膽忠心,武藝、軍略俱是當世無雙。用話本裏說的,那就是不世出之名將。
就算金人營地是龍潭虎穴,那也敢奮長槊重鎧,殺出一條血路。可如今怎麽一直帶著寶貴騎兵,在金軍外圍猛攻金軍?
“哥哥,怎一直帶著我等往東進軍?這不是步了那兵馬大元帥的後塵?”
嶽飛在河邊洗了把臉,迎著陽光起身後,身軀站的筆直。
所有人看向這個氣質陽剛的青年,都仿佛看到了大宋軍人最形象、最正值的模樣。
“我嶽飛是除了一把破劍一無所有的粗魯軍人。”嶽飛從容說道“蒙官家信重,托以重任,我雖粉身碎骨亦要盡忠報國。”
“但正因如此,我更不能辜負官家厚望,必要奮武籌策,匡濟國難。”
隨後嶽飛望向眾人,說道“但以諸位之驍勇,認為若我軍度過黃河後,徑直南下,能否一路殺穿金軍四十裏連營,突入東京城?”
張憲慎重的搖頭,金軍以鐵騎、弓矢與堅忍而聞名天下。一旦發現己等,必然圍追堵截,日夜不休。縱然有幾名悍將能突破重圍,但顯然大部分將士要戰死沙場。
“那我等一路向東是為何?”王貴奇怪的問道。
“為了給康王造勢。”嶽飛語氣堅定。
“康王?”徐衛來自京城,對河北義軍情形了解不深,想不清楚怎麽會跟康王扯上關係。
張憲卻瞬間明白了此間深意,向徐衛解釋道“咱這位兵馬大元帥,膽氣不大,主意卻是不少。之前也是一路轉進,挨不住宗爺要揮師救援京城的苦勸,便分給宗爺一支偏師,讓宗爺獨自南下。卻要宗爺宣稱他在南下勤王軍中。”
“如今嶽太尉也是一路東進,對沿途金軍猛烈進攻。潰敗的金兵絕對不會相信,擊敗他們的隻是一支四百人騎兵。會誤以為,我等是康王先鋒。”
徐衛立即明白了,這是想將這支騎兵的戰績轉移到康王軍隊頭上。讓金軍誤以為,康王的軍隊也在向東京方向猛烈進攻,從而迫使金軍進一步分兵向東防禦,從而減輕東京城守城壓力。
“如此說來,嶽太尉是想從東方突入京城?”
嶽飛跨上戰馬,倒提長槍,堅定的說道“不,繼續南下,我們去南京(河南商丘)!”
徐衛連忙拉住戰馬的韁繩,焦急的勸道“怎麽又要去南京?官家正在東京等候嶽太尉前去勤王,嶽太尉卻一路繞圈,這豈不是如同康王一般,三軍籍籍,謂不返京師而迂路?”
嶽飛意氣奮發,說道“斷然不同!”
“康王大軍行進緩慢,是為三軍藉藉。而我等鐵騎,隻攜帶十五日糧草,輕裝簡行,行動迅急,一日可行數百裏。即便繞路到南京,亦隻不過多耗費一日時間。”
“但從南京突入,意義卻大不相同,甚至足以影響全局形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