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三國伐金
字數:3746 加入書籤
通常人以為的兩國談判即兩國綜合實力的較量,兩個軍事集團意誌的碰撞。
但趙桓實在是太清楚,在這個通信不暢的時代,談判結果完全取決於使節的那張嘴。
不論是趙桓前世看過的史書,還是這一世親自經曆的宋金海上之盟。基本上談判的走向就完全取決於使者的態度與能力。
這也是為什麽這個時代的使節在敵國都倍受尊敬、親戴。
如三國時期,蜀國派往東吳的使節,都被東吳君臣所親切,其亡故或者回國,孫權甚至為之流淚。
如大隋派往突厥的使節長孫晟,甚至在突厥中間具有當世無人能比的崇高威望。
因為這些使節的溝通,真的能解決這個國家大部分的需求,一如友好和睦或者互市貿易。
一個親善兩國的使者,能從中斡旋,消弭大部分紛爭,使兩國求同存異。
這也是為什麽外交官在後世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而回歸到當下,西夏與宋朝兩國對國家的掌控都算不得多麽強力。說兩國意誌的強烈碰撞,那是對這兩個國家的抬高。
除非兩國外交政策分歧極大,大到南轅北轍的地步。否則隻要還在談判,談判的結果就要靠使節去影響。
宋金海上之盟基本上就是這麽談下來的。兩國皇帝多次對談判底線嚴重衝突,例如西京、平州、營州等地的歸屬問題,但最後竟然在使者趙良嗣斡旋下稀裏糊塗的談出了結果。
所以趙桓十分關切這位西夏使節謀寧克任的信息,問道“朝廷對謀寧克任情況了解多少?”
梅執禮回道“西夏使者有三十餘人,一路來朝廷官員與其多有接觸。據言西夏參照我朝體製,所以禦史大夫也是虛職,地位崇高而不掌實權。”
“據皇城司密探賄賂來的情報,謀寧克任與其國主李乾順主張大不相同。李乾順推崇我朝文治,而謀寧克任強烈主張武備。”
“據聞其曾數次上書言西夏立國西陲,射獵為務,今國中養賢重學,兵政日弛。建議李乾順既隆文治,尤修武備,毋徒慕好士之虛名,而忘禦邊之實務。”
趙桓不禁為儒家的感召能力而驚歎。似乎隻要接觸中原的胡人政權,都忍不住要學習儒家的文治。
西夏也是找了個好學習對象,居然學大宋重文輕武,兵政日弛。難怪這些年被大宋打的那麽慘。
“據此看來,這位謀寧克任就是西夏國內舊黨領袖了。強烈主張備戰,對我大宋敵意極高?”趙桓總結道“西夏國主既然要談判,為何要令這位舊黨成員負責談判事宜?西夏國主究竟什麽態度?”
梅執禮說道“臣已與謀寧克任交談過,確定了西夏的談判主張,他們不肯歸還我朝土地。”
趙桓麵色冰冷,眼神中有殺意流露。既然西夏不識好歹,那就別怪天朝犁庭掃穴了!
“官家且先莫要動怒,情況與官家所想可能大不相同。這也是臣推斷,為何西夏會派這位主戰派大臣前往東京的緣由。”
“恩?”聞言趙桓頗為意外,有幾分好奇。情況與自己想的大不相同?
梅執禮解釋道“西夏並非輕視我朝,怠慢我朝要求。事實相反,西夏舉國皆極為驚恐。據使節所言,西夏已經撤回進攻我朝定邊軍與德靜砦的軍隊。欲與我朝消弭兵戈。”
“混賬。他西夏占了我朝數千裏山河,便宜占盡,然後想跟我朝彌兵消戰?他西夏君臣腦子裏都在想什麽?這天下好事都是西夏的?”
“所以他派一位主戰派大臣過來,是想向朕示威?”
梅執禮平靜的搖頭,說道“臣以為並非如此,派這位主戰派大臣過來可能是西夏君臣在虛張聲勢。我朝在前幾年剛在戰場上打得西夏幾近亡國滅種,恐懼籠罩在西夏全國上下。”
“今年又大勝金軍,斬首兩萬餘級,重創女真主力。”
“所以在西夏看來,我朝軍威之盛,已非一國能敵。西夏不欲重蹈海上之盟的覆轍,打算聯金抗宋。”
趙桓這回是真的驚住了。沒想到那兩萬顆首級的威懾力如此強大,已經強大到扭曲了西夏的認知!
如今的大宋內憂外患,可真的沒有西夏想象的那麽強。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隻有軍隊了,而且即便軍隊也隻有神武右軍在東京招募的那一萬市民算是戰力卓越。如今還在南方平叛。
除此之外,無論是神武左軍還是靜塞軍都是新軍,而且也沒有特別強烈的保家衛國思想,他們打打叛軍還不在話下,但遭遇女真主力,就完全不是對手了。
二戰何其強大的德意誌都倒在了東西兩線交戰的困境中,趙桓可不想大宋重蹈大明覆轍,軍隊一會兒調往陝西決戰,一會兒調往遼東禦敵。
對對抗金國這個幅員遼闊,且正當開國,銳氣正盛的國家,不應該是宋朝獨自承擔的重任。
嶽飛的戰略才是最明智的,金國統治不得人心,對內可以聯絡金國境內義軍,對外可以連結渤海、高麗等國一同進攻。
趙桓甚至想過聯盟西遼、西夏,三國伐金。
可即便如此,趙桓也不會用割地來與西夏求和。
趙桓說道“若西夏意圖挾金人自重,那朕寧肯玉石俱碎!絕不會使其猖獗得誌。”
官家的反應在梅執禮意料之中,官家向來剛烈,哪怕數十萬百姓因為守國土而死,將陝西被打成一片白地,也不會將土地白送給西夏。
趙桓對這個時代最大的改變就是,朝廷上公卿都是主戰派大臣。
梅執禮對趙桓的態度十分讚同,因而說道“臣亦以為應當立即義正言辭斷絕西夏企圖。讓西夏立即交還國土,否則兩國立即兵戈相見。”
“隻有堅定主戰,才有可能真正促成和談,在後續談判盡數收回這數千裏山河。”
“恩?到如今局麵,左相還以為談判能夠收回土地?”
梅執禮堅定的點頭,說道“臣以為概率極高。因為土地對西夏而言並非最重要物資,數千裏土地能提升的國力其實微乎其微。”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