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肅清山河
字數:4128 加入書籤
大殿內氣氛肅殺,皇帝的殺意已經近乎凝結成實質。
秦檜最善揣摩聖意,立即起身,語氣幹練凜冽,大聲回道“臣在!”
“此次變法,簡直是我大宋國殤!官紳勾結,貪汙,徇私枉法,以至於國家新政幾成鬧劇。江南富庶之地,田畝不及嶺南瘴氣叢生之所。”
“究其原因,是朝廷對士大夫縱容過度,台諫有司,不能肅清風氣,正士大夫廉政之風。”
“但亡羊補牢,尤時未晚!朕決議從徹查此次變法開始,正大宋官場新風!”
“台諫不能秉承朕意,自今日起,廢除台諫,設立督察院,卿擔任督察院左都禦史!向大宋二十四路,分派二十四路監察禦史。”
趙桓深吸一口氣,掃視一片沉寂的大殿,向所有恭敬低頭的公卿宰執們語氣肅殺凜冽的說道“從今日起,二十四路監察禦史,徹查此次變法中貪汙官吏,及橫行鄉裏,作威作福,隱匿土地的豪強士族!”
“凡官員貪汙超過千貫者,立斬!”
“凡隱匿土地超百頃者,抄沒全族,所有族人流放萬安軍!(海南最南邊)”
天子一怒,血流漂櫓!
趙桓殺意凜冽,勢要把這次鞭法改革辦成堪比洪武四大案的靖康大案。
一次性誅殺數以萬計的官員、胥吏、士大夫,以徹底肅清大宋士大夫們成風的習慣,整頓吏治。
朱元璋能一次性誅殺“直省諸官吏係數萬人”,趙桓也不介意在大宋殺掉數萬官吏。
大宋的與明朝的有根本性不同。
明朝是因為官員們俸祿微薄,不幾乎活不下去。
但大宋不是。
大宋官員的,隻能歸咎於大宋朝廷對他們的縱容。以至於官員們百無聊賴,覺得不好像缺點什麽,反正不會任何後果,閑著也是閑著,那就貪汙玩玩吧。
一次讓所有人刻骨銘心的反腐大案,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雖然無法根治那些天性貪婪的官員,但對於絕大數普通官員能起到深刻的警醒意義,斬斷他們伸向雷池的不安分之手。
縱然預料到官家會大開殺戒,宮殿內的一眾宰執還是大驚失色。
隻要國策定下,天下二十四路必然會瞬間掀起腥風血雨。恐怕“元功宿臣,相繼盡矣”。
可是沒人敢站出來反對。
以官家當前的威望,是絕對意義上的口含天憲,言出法隨。
如果官家現在說出一句“盡屠天下姓秦者”。三個月內,大宋境內將再找不出一個姓秦的活人。
秦檜鄭重地拱手,說道“臣必率監察禦史,為官家整頓所有貪官汙吏,肅清所有豪強劣紳。開辟我大宋官員廉政新風!”
聽聞秦檜表態,殿內所有宰執們皆無奈的低下頭,深深的閉上眼。
這位曾經的禦史中丞,如今的督察院左都禦史,是打定主意了要把這案子辦成鐵案,整飭官場,重設風憲。
再沒有任何人能更改這項國策。
四方流血漂櫓,已成定局。
秦檜低下頭,嘴角微微上揚。
自己多年如一日的揣摩聖意,終於在今日獲得了最豐盛的回報。
全權執掌風憲部門,肅清官員,重整風紀,自己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禦史大夫。在秦漢魏晉,這就是三公之一。自己辦案辦的越嚴,將越具威望,越讓官員畏懼。自己在朝廷的威望自此甚至可能超過當朝宰相們。
現在就算是官家讓自己去殺盡士族,秦檜也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在皇權強大的軍隊麵前,不要說現在,就算是曹魏這種分裂政權,士大夫強盛時期,士族們也不敢反抗,掀不起任何水花。
眾所周知,曹魏的國策貪殘暴虐。
這其中魏明帝曹叡的士家製度政策更是苛刻無比,甚至後人看了義憤填膺,恐怕稍有血氣的平民也無法接受,恨不得拔劍而起,衝冠一怒。
士家製“諸士女嫁非士者,一切錄奪,以配戰士”。“錄奪士女前已嫁為吏民妻者,還以配士”。
也就是士族女子嫁給非士族者,全部錄奪,用以獎賞給軍隊戰士。
凡是士族女子嫁給吏民為妻的,全部錄奪,用來配對獎賞。
以為僅此而已?
不,還有跟過分的。
朝廷允許士族們買賣奴隸戰俘,用與妻子年紀、顏值相當的來替換其妻子。(“聽得以生口年紀、顏色與妻相當者自代”)
也就是,你老婆顏值好看,征用了!其中最好看的一批充進後宮。剩下的按顏值發給軍士、將軍。除非你找一個年紀和顏值一樣的生口(奴隸或者戰俘)來換。
結果逼得士大夫、百姓們“貴買生口以贖其妻”,把奴隸價格炒的非常高。
曹魏家愛人妻不是什麽新鮮事。曹叡更是其中佼佼者,不但愛人妻,還愛幼女,所以被評為“多占幼女,或奪士妻,觸情恣欲,至是彌甚。”
皇帝不僅強奪士大夫人妻,還玩弄士大夫們的幼女,宮室人口以至過萬。
這種事,哪個男人能忍?
但唯獨士大夫們能忍。曹叡在位期間,曹魏社稷穩如泰山,老烏龜司馬懿都老老實實,不敢有任何野心流露。
在皇權、軍隊麵前,這些士大夫的軟弱、卑劣總能突破常人以為的下限。
這可是無數士人們最向往的魏晉!九品中正製確立後的,世族最高光時刻。
麵對皇權,士大夫們都軟弱成這模樣。
在大宋他們還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秦檜甚至巴不得有幾個不長眼的跳出來,為督察院的赫赫聲名立威。
廷議結束,秦檜沉著臉走出宮殿,天空大雪倒卷,寒風從他身後吹向遠方。
大宋朝廷肅殺凜冽的意誌,也從他這裏迅速向天下四方席卷。
首當其衝的毫無疑問就是浙東路。
督察院甚至連京畿路禦史都還未設置,就先挑選了精兵良將,組建了浙東路監察禦史。
禦史們為天子耳目,堅定的將天子肅殺凜冽的意誌貫徹到了江南。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