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貫穿鐵路

字數:3797   加入書籤

A+A-




    朕即大宋第一百九十五章貫穿鐵路

    駐軍在塞外,難的從來不是軍事層麵上,而是後勤補給層麵。

    漢代的護匈奴中郎將看起來牛哄哄的,實際上隻有漢兵千餘人。

    大堂的安西都護府盛極一時,軍隊人數兩萬四千。

    對中原而言,統治難度大部分不在武力上,而在於怎麽保證補給以維持這支武力。更準確地說,是以可以承受的,相對較低的代價,保持武力存在。

    所以趙桓說完之後,嶽飛就關注的對蘇黛問道:“蘇教授,要駐軍漠北,鐵路能提供多大的運力?”

    對這位大宋軍神,蘇黛是仰慕欽佩不已的。靖康年間,她還是垂髫稚子,就聽過嶽太尉勇冠六軍,摧鋒陷陣的事跡,在之後直到入宮之前,她年年歲歲都能聽到民間關於嶽相公在東京之戰中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的典故。

    所以她立即態度端正無比的回道:“按目前火車的運行情況,一輛火車頭可以運輸四百五十名士兵或者拉載兩千石貨物。一天一夜行進約兩千餘裏。”

    “這個數字雖然還不夠完美。但可以依靠增加火車頭來解決。”

    “按保守估計,太學院有信心在幾年內將火車頭數量提升至四千五百輛以上。”

    “並且太學院會持續改進火車頭,提升單列火車的載貨量。”

    廷議的所有公卿聞言都震驚的幾乎不能自已,紛紛左右顧盼,直到看見彼此眼中的不敢置信,方才確認,自己沒有聽錯。

    太學院研究火車項目,這是大宋高層眾所周知的。

    畢竟年年數以億貫的財政砸下去,這麽龐大的支出,已經堪比六部的財政預算了。

    每年太學的度支審計,也有極大的篇幅在匯報這個鐵路項目。

    眾人都清楚,鐵路是大宋集舉國之力研發的國之重器,將取代馳道,成為大宋最重要的運輸途徑。

    可是沒有人想到這剛一問世的鐵路就能有這麽強大的效果。

    嶽飛意氣振奮,說道:“若是能如此,單列就能運兵四百五十人,那前線根本無需駐軍太多。十輛火車就能在幾日內將近五千軍隊運往漠北。一百列火車甚至能運送一個精銳野戰軍。”

    “一日一夜兩千裏,豈不是半旬之間,朝廷就能從南向北,從東向西跨越數千裏,運送幾十萬將士?”

    趙桓讚賞的點頭,不愧是嶽飛,轉瞬間就明白了鐵路的重要軍事意義。

    曆史上德意誌可就是靠著強大的鐵路網絡,才敢雄心勃勃的設計施裏芬計劃,打算快速在國境的東西兩側機動八十個師。

    大宋暫且先不用機動八十個師,機動八十個指揮就足夠了。

    四萬精銳野戰軍,帶著火槍大炮足以打崩任何遊牧鐵騎。

    計相李綱則快速盤算了一下後勤運力,說道:“一次運送兩千石物資,足夠四千人吃半個月了。即便遇到戰時,十輛火車運送過去兩萬石物資,也已經足以發動一場大規模進攻。”

    通過簡單的盤算,張浚說道:“臣以為有火車軌道,在漠北築城已然可行。駐軍四千,就足以震懾當地遊牧部落。”

    “隻是初代火車頭就有這種效力,國家可以先初步展開宏圖,等候火車進一步改進。”

    蘇黛小心的舉了一下手,說道:“張相公,我解釋一下。其實不用擔憂火車頭改進的事情,你們可以一次性的從全局上規劃道路方案。”

    “鐵路運輸的關鍵在於鐵軌,軌距確定之後,基本上幾百上千年也不會變動。後續的火車頭改進,雖然蒸汽機和形製上會大有變化,但軌距是不會變的。”

    見有人還是不太懂軌距跟鐵路,很多官員一臉疑惑,蘇黛一句話概括道:“也就是後續改進的火車頭依舊能夠在現在的鐵軌上運行。”

    蘇遲問道:“那豈不是立即就可以著手向漠北修建鐵路了?以後同一條鐵路的運力隻會提升,不會下降。”

    蘇黛點頭,說道:“是這個道理。”

    趙桓看向蘇遲,問道:“那關於首條鐵路卿有什麽建議?”

    蘇遲說道:“既然鐵軌鐵路鋪成之後可以沿用百年,臣建議直接就從東京開始向北修,走河北,地勢平坦,然後經過河間府、北京繼續向北,經過臨潢府路向西,然後進入漠北。”

    這不是一條東南向西北的直線,而是從東南有點偏東北,然後從東北向西急轉,貫通整個草原。

    趙桓好奇的問道:“怎麽走了這麽一條路線?”

    蘇遲說道:“若在漠北築和林城,那整個北方就再沒有敵對勢力。可以說西遼、東遼、秦國作為藩籬,將遊牧部落隔絕在了域外。”

    “這北方直到冰洋,都盡為我朝所有。普天之下,皆為王臣。”

    “那在軍事意義之外,這條道路還要兼顧行政、經濟意義,將極北地區緊密聯係到一起。”

    “走這條路線,可以將燕雲以北的經濟區域聯係到一起,路上極少經過高原荒漠。而從東京直往和林城,中間大概有兩千餘裏的荒原地帶,無論價值還是維護成本都不能與之相比。”

    經濟區域這個詞就很精準。

    出了燕雲北路,北麵真的就沒有什麽經濟重鎮了。

    當地苦寒,土地僵硬,搞種植基本上是沒什麽前途。以往這裏不被中原所重視,就是因為隻能打打獵,擼擼樹。

    但是運輸成本又讓人望而生畏。就算是一塊虎皮帶到中原,其價值減去大量馬匹提供的運力,也沒有剩下多少財富。

    但有了火車就不一樣了。

    所謂要想富,先修路。

    有了火車軌道,將來這裏的優質林木,皮革草藥,人參寶石就能大量送往中原了。

    尤其是高大林木,中原古代的奇觀建築已經快要把高大樹木砍光了,巨木要麽存在於南洋,要麽存在於東北。

    把這些資源輸送到中原,可以換回大量的財富,反過來提升當地的發展。

    在這一帶其實還是有不少少數族裔部落的,他們人數幾千,沒有什麽爭霸的野心,也沒什麽存在感,遊蕩在北極圈附近。

    往北修鐵路,可以立竿見影的籠絡他們進入大宋經濟體係,安心從事生產,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可以用賣樹木、賣皮革換到的錢,新建房屋,購買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