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送別】

字數:3096   加入書籤

A+A-


    鄭誌榮走後,裴越在那間偏廳裏獨自思考一個多時辰,在日落時方才推開屋門走出來。
    “少爺。”一直守在門外的王勇上前行禮。
    裴越微微頷首,平靜地說道:“隨我走走。”
    夕陽下的煤場呈現出一種後現代主義的美感,與這個世界顯得截然不同。礦工們忙碌一天之後,終於能回到住處洗漱再換上幹淨的衣服。雖然他們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身體很疲憊,但絕大多數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裴越買下首陽山之前,這裏隻是一片荒地,等若是在白紙上作畫,於他來說顯然不難。礦工們的住處規劃得非常合理,一排排簡單堅固的房子組成生活區。每兩排迎麵相對的房子盡頭便有一個澡堂,每日不間斷供應熱水,畢竟這裏是煤場,蜂窩煤用之不盡。
    生活區旁邊便是管理區和食堂,食堂內部非常寬敞,足以容納數百人同時用餐。
    夕陽西斜,飯菜的香味從食堂內飄了出來,礦工們興高采烈地排隊打飯。夥食不算特別好,但遠比他們在自家裏吃得好,最重要的是管飽。
    裴越一路看過去,偶爾回頭看一眼王勇,心中十分滿意。
    他手下的親兵中,能力和天賦比王勇強的大有人在,但誰都無法像王勇一樣,幾乎完美地不打折扣去執行裴越的命令。
    兩人順著小路走到數十米高的煤山上,望著山下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裴越開口吩咐道:“有幾件事,你記一下。”
    “少爺請吩咐。”
    “我會讓鄧載帶著其他人過來,從明天開始,你要領著莊戶們守好煤場這裏。馮毅會幫你處理好煤場賬務上的問題,你則帶人擴大巡哨警戒的範圍。如果有人來鬧事,不必管對方是誰,全部給我打回去,後麵的事情我會處理。”
    “是。”
    “押運蜂窩煤入京的任務從明天開始交給鄧載,莊子那邊不需要再留人了。”
    “是。”
    “接下來這段時間不會很輕鬆,你肩上的膽子很重,不僅要防著外麵人來鬧事,也要盯著煤場內部,尤其是原料儲備那塊地方,不能讓人鑽了空子。”
    王勇單膝跪下,沉聲說道:“少爺將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我,絕對不會出任何紕漏,否則我甘願領受責罰。”
    裴越並未立刻讓他起來,反而用很罕見的鄭重語氣說道:“我不想罰你,因為出了事的話,後果很嚴重,明白我的意思嗎?”
    王勇神情愈發嚴肅:“少爺,煤場這邊一定會萬無一失。”
    “好,起來罷。”裴越滿意地看著他,想了想問道:“這邊可有什麽困難?”
    王勇絲毫不理會膝蓋上的煤灰,搖頭道:“沒困難。商號那邊每個月底按時將銀子送過來,礦工們有飯吃有工錢拿,他們就會站在我們這邊,誰也蠱惑不了他們。”
    裴越轉頭看著山下路邊那抹清冷孤傲的身影,微笑道:“你說的沒錯。相對而言煤場這邊很單純,沒有那麽多利益糾葛。隻要對這些礦工們好,他們自然會記在心裏,不像有些人永遠都喂不飽。”
    王勇最缺乏的便是急智,他隱約聽出來少爺是在說那些貪得無厭的大官,可似乎還有別的含義,隻不過一時間想不明白。
    裴越並未解釋,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好好做,將來的事情暫且不提,明年我幫你尋摸一個好女子,讓你風風光光地成親,也免得你老子娘擔心下去。”
    王勇今年十八歲,換成大戶人家的男子早就有了孩子,他的父母自然比較著急,已經跟桃花暗示過好幾次。
    “不用送了,忙你的事去。”裴越擺擺手,走下煤山,與等候在路邊的葉七匯合,簡單聊了幾句後,便在親兵的簇擁下快馬奔向京都。
    ……
    翌日清晨,京都南郊十裏亭。
    十餘位隨從領著馬兒在旁邊的山腳吃草,亭中兩個年輕人對麵而坐。
    穀範比起去年更英俊,最近去廣平侯府拜訪的勳貴內眷愈發多了起來,話題總是離不開尚未婚配的穀家四少。他的大哥和二哥都已娶妻,家眷都跟在南邊,平時休假的時候也能見上一見。穀三哥則在西境邊軍,比穀範也隻大兩歲,暫時壓根沒有娶妻的打算。
    “商號這邊有麻煩,我卻得去南邊,你一個人能撐得住嗎?”穀範難得地正經起來,臉上的表情既擔憂又帶著歉意。
    裴越微笑問道:“信不過我?”
    穀範看了一眼他放在旁邊的單刀,莫名歎了一聲:“有些人要倒黴了。”
    裴越不理他,話鋒一轉問道:“穀伯伯在南邊還順利吧?”
    穀範登時沒好氣地說道:“你問我?我老子給你的信比家書還要多!”
    裴越尷尬地撓撓頭,到現在他已經分不清當初穀梁說的是真是假。關於當年那個名叫淩平的書生,也就是穀梁口中裴越的親生父親,他這大半年也打探過,然而卻沒有任何結果。不光是淩平仿佛不曾存在過,就連他的生母也查不出什麽消息。
    然而葉七又能證明,曾經確實有淩平這個讀書人,他和葉七的父親葉敢立下婚約。
    就算穀梁有所隱瞞,葉七總不會說謊,所以裴越根本無法判斷,到底淩平這個讀書人身上有什麽秘密,自己是不是他的親生兒子?
    縱如此,穀梁對他的照顧卻做不得假,這九個多月來從南邊寄來八封長信,雖然沒有涉及軍事機密,卻將南邊的風土人情詳細介紹。裴越通過這些書信,對大梁的南邊已經非常了解,尤其是邊境上的局勢和地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