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迷霧中的契機】
字數:2925 加入書籤
皇城,景仁宮。
劉賢望著吳太後神情溫和的麵龐,畢恭畢敬地說道:“母後,等過幾天穀梁和蕭瑾出京之後,兒臣屬意讓裴越暫理西府軍務,不知此舉是否妥當?”
吳太後微微一笑,淡然地道:“有何不妥?”
劉賢心中鬆了口氣,略顯尷尬地道:“兒臣明白朝中一些大臣的擔憂,隻是西府軍務繁重,僅靠那些舍人無法處置。再者,兒臣一個人的精力著實有限,且對於兵事並不擅長,如果沒有裴越的協助,這段時日難保會出現紕漏。”
吳太後從女史手中接過茶盞,輕輕吹拂著茶水,不緊不慢地道:“皇帝不必如此小意,哀家從未懷疑過裴越的忠心,否則當初也不會在先帝跟前屢次幫他說話。隻不過,你應該逐漸開始培養自己的心腹,無論朝中還是軍中,一家獨大總不是好事。”
這便是曆代君王都必須掌握的製衡之道,劉賢雖然覺得心裏有些別扭,倒也不會公開與自己的母後爭執。
如今朝局漸趨穩定,幾項關鍵的變法也在逐步推行,太醫館的改革雖然阻力很大,但在裴越插手相助之後,至少州府一級可以順利實施。農桑監依靠裴越所寫的《齊民要術》以及係統性的方略,兼之從民間懸賞征集到各種改良耕種的良法,正在形成一整套的利農之術,已經在京畿、靈州和南境五州多個地方設點試驗。
明年開春時便會大規模推廣。
兩條輻射大陸東西南北的官道正在先期研究中,官辦學校的增設亦進行得如火如荼。去年南周賠償的兩千萬兩白銀,除去將士們的封賞和撫恤之外,還留下一半有餘,因此今年朝廷的這些改革和變法,並未動用國庫裏的存銀。
如此令人振奮的景象,恰如裴越私下所言“萬物競發,生機勃勃。”
隻要邊境安穩無憂,大梁境內的發展便能日新月異,這也是劉賢支持裴越那個提議的原因——實際上,吳太後起初並不認同,因為行營節製並非普通軍職,朝中隻有寥寥數人可以勝任。母子二人意見相左,在經過反複商議之後,最終雙方各讓一步,吳太後同意劉賢的想法,卻堅定地要將裴越留在京都。
劉賢能夠理解母後的擔憂,所以此刻聽完吳太後的勸誡之後,他溫順地點頭道:“母後放心,兒臣自當徐徐圖之。”
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劉賢微微皺起眉頭,宮中曆來規矩森嚴,母後這邊竟然有人這般魯莽?
內侍省少監侯玉邁著小碎步走進來,十月份的天氣裏竟然額頭上沁著大顆汗珠。
吳太後凝眸道:“何事如此驚慌?”
侯玉連忙跪下,吞了口唾沫顫顫巍巍地說道:“啟奏太後、陛下,今日衛國公攜夫人探望廣平侯,一炷香前從廣平侯府返回,出興業坊進永仁坊之時,於古水街上遭遇一名刺客的偷襲,衛國公身受重傷!”
劉賢霍然起身,雙眼瞪圓。
侯玉又道:“衛國公在親兵的保護下返回國公府,然後緊閉大門,任何人都不能進入!”
劉賢隻感覺自己的雙手控製不住地微微顫抖,他轉過頭無比複雜地望著吳太後,眼中極其罕見地湧起憤怒之色。
吳太後輕斥道:“皇帝,靜心!”
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劉賢腦海中立刻浮現兩個月前同樣在這座景仁宮裏,自己與母後之間的那番密談。
“裴越最大的弱點便是他自身,他沒有王平章那樣深厚的底蘊,萬般榮辱係於一身。隻要他一死,以京軍北營為核心的裴係勢力便會土崩瓦解,因為除裴越之外其他人沒有支撐大局的實力和資格。”
言猶在耳。
但是對於劉賢來說,他永遠都無法忘記當初還在爭儲時,和裴越在沁園裏的那番剖析心誌。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他對裴越給予極大的信任,無數次展望未來,希望能夠君臣聯手打造出煌煌盛世之景。
吳太後沒有理會戰戰兢兢的侯玉,望著劉賢依舊不曾柔和的表情,不禁輕輕歎了一聲,道:“皇帝信不過哀家?”
劉賢微微一窒,旋即行禮道:“兒臣不敢。”
吳太後鳳目環視,宮人包括侯玉在內立刻退了出去。
她輕聲道:“皇帝,哀家雖然不讚同你對裴越毫無保留的信任,但是哀家明白對於大梁來說最重要的便是穩定。你登基時日尚短,威信尚未建立起來,朝中不能出現動蕩之勢。莫說一貫忠心耿耿的裴越,便是他那位參與了謀害你父皇的嶽丈,哀家暫時也不會對他下手。”
劉賢徹底愣住,喃喃道:“母後,你說什麽?”
吳太後直視著他的雙眼,一字字道:“哀家是說,穀梁參與了南薰殿的刺駕案。”
劉賢猛地後退一步,搖頭道:“這不可能!母後可有證據?”
吳太後麵無表情地笑了一聲,緩緩道:“哀家並無確鑿證據,但這件事並不需要確鑿的證據。”
劉賢隱約覺得她這句話裏還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但此刻接連受到衝擊,無法冷靜下來細思。
吳太後繼續說道:“哀家若要對付裴越,怎會隻派一名刺客?皇帝,你應該比誰都清楚裴越的能力,區區一名刺客怎能殺死他?即便武道修為再高明也做不到。”
劉賢問道:“那會是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