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炒菜那些事兒(上)

字數:4409   加入書籤

A+A-


    畫月搬來一張月牙凳,湊到周鈞身邊,開口說道:“用火泥來鋪築路麵,需要這幾樣東西,分別是水、石灰、煤渣、沙子和碎石。”

    “水、沙子和碎石,這三樣就不多說了。”

    “石灰煆燒法,根據大食圖書館中的記載,本就是東漢時的工藝,大唐自然也就有了,我也不說了。”

    “至於最後的煤渣,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雜,將未燒成白灰的煤渣,用浮選法先挑出雜質,再將剩下的煤灰密封裝實。”

    “使用時,先將石灰和煤灰混合成臼,再用清水緩緩倒入。”

    “待得水灰相合變成泥狀,先用木棍不停攪拌,再靜置觀察,接著攪拌,再觀察,不停往複,待火泥合出,開始失去塑性即可。”

    “整個過程可能需要五個時辰,甚至更多。”

    周鈞聽到這裏,有些疑惑:“要五個時辰?這麽長時間?”

    畫月點頭道:“嗯,從和水開始,到火泥失去塑性,這個過程非常漫長。”

    周鈞聽了,心中尋思,這羅馬火泥看起來,還是和現代水泥有些區別。

    畫月又說道:“待火泥、沙子、碎石全部鋪築完成之後,記得要用軋輥趟滾路麵,排出氣泡和雜液。”

    “待全部工序完成後,路麵在太陽下曬上半天,就算大功告成了。”

    屈三翁聽了之後,連連點頭,說道:“大致的意思卻是懂了,不過原料配比和鋪築手段上,小老兒還是要多試試才能上手。”

    周鈞:“要鋪築的路段並不長,隻有最泥濘的那一段,隻要能保證大車無礙通過即可。”

    屈三翁站起身,朝周鈞說道:“二郎放心,小老兒這就去篩選煤灰,待諸事齊備,明日清晨就去鋪路。”

    說完,屈三翁帶著兩個兒子,走向了庫房。

    周鈞又將頭轉向站在一旁的春娘,開口道:“且來說說,那膳房之事。”

    春娘猶猶豫豫的走了過來,坐了半邊的凳子,低聲說道:“許是春娘蠢手蠢腳罷了。”

    周鈞擺手說道:“自責的話就不多說了,某想問問,究竟是怎麽個說法。”

    春娘遲疑片刻,說道:“玉萍娘子做的帶餡兒蒸食,形狀別致,風味獨佳。春娘雖是學了,但一上鍋,皮就破了,餡也跑了。”

    周鈞在金鳳娘家中吃過飯,玉萍做的蒸食,皮薄餡多,不僅菜肉美味,就連湯汁都鮮美。但是,這種蒸食的製作,非常考究廚師的功底,沒有個三五年的訓練,短時間的確學不來。

    周鈞想到這裏,又朝春娘問道:“那往日在家中,你又是如何做膳的呢?”

    春娘:“煮,烤,偶爾也會炸物。”

    周鈞:“炸物?用的是什麽油料?”

    對於周鈞的這個問題,春娘覺得有些奇怪:“自然用的是胡麻油。”

    胡麻油?

    周鈞自從到了大唐,在市坊裏看到有店家賣炸物的時候,心中就朦朦朧朧有個問題。

    如今,這個問題總算是浮出了水麵。

    大唐明明有人以食用油去炸食物,卻為什麽無人去用這油炒菜?

    周鈞隱約記得,炒菜真正盛行開來,是在宋朝的時候。

    而且,會炒菜的廚師,在那大酒樓中可都是像寶貝一般供著,生怕技術被別人學了去。

    按道理說,隻要油料用對,佐料放好,炒菜根本就不是什麽難事,為什麽這個烹飪技巧,會如此晚才麵世?

    周鈞想到這裏,對春娘說道:“走,去膳房看看。”

    周鈞帶上好奇的畫月,跟著領路的春娘,一路走到了外苑的膳房。

    春娘打開存放胡麻油的陶罐,周鈞湊上前一看。

    好家夥。

    這胡麻油和周鈞印象中,大相徑庭。

    氣味雖香,但油腥味也重,而且顏色還深。

    周鈞找春娘仔細問了一番,才明白這其中的緣由。

    原來,唐朝時期的胡麻油,和前世的胡麻油,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唐朝時期的胡麻油其實就是芝麻油;而前世裏的胡麻油實際上是亞麻籽油。

    那麽,新的問題來了。

    唐朝時期的胡麻油(芝麻油),可以用來炒菜嗎?

    周鈞仔細回憶了一番,在前世的時候,好像還真沒看過,有哪個人去用香油炒菜,一般都是用香油去涼拌菜,或是滴個幾滴在湯中起香。

    周鈞朝四周看了看,接著擼起袖子,對春娘說道:“生火。”

    畫月在一旁傻了眼:“你要做什麽?”

    周鈞:“燒菜。”

    等待灶火漸旺,周鈞先是在鍋中倒了少許的胡麻油,待油滾熱,接著取了一把藿葉(豆苗葉),扔進了鍋裏,拿著木勺就著熱油開始顛炒起來。

    幾分鍾後,周鈞又向鍋中加了少許的鹽和醬,便將炒好的菜盛了出來。

    取來筷子,在畫月和春娘的注視下,周鈞吃下了一口剛剛炒好的藿葉。

    菜剛剛入口,周鈞就皺起了眉頭。

    不好吃。

    芝麻油在高溫下,失去了原有的香氣,反而溢出了一種莫名的油腥味。

    這股油腥味完全蓋住了食材本身的味道,給人一種反胃的油膩感。

    周鈞放下筷子,心中想道,原來前世裏不用芝麻油炒菜,是有原因的。

    畫月見周鈞停了筷子,心中好奇,自己也跑過去嚐了幾口,居然說味道還可以。

    春娘聽罷,也嚐了一口,也點頭讚了一聲。

    見她們二人的模樣,周鈞心中可沒有半點高興的念頭。

    她們之所以覺得好吃,是因為從來沒有吃過真正適用於炒菜的食用油。

    周鈞坐在膳房的土坎上,開始回憶起前世炒菜所使用的油。

    前世超市裏大致常用的,有這樣幾種食用油,它們分別是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和大豆油。

    花生油就別想了,花生1530年才進入中國,現在根本就不可能找得到。

    葵花籽是向日葵的果實,原產地是南美洲,在明朝的時候,才傳入中國,所以也可以直接跳過。

    至於橄欖油,雖說史書中有記載,從漢朝開始,中國南方就有種植橄欖,但那些大多都是食用型橄欖。真正用來榨油的橄欖,是一種被稱為油橄欖的經濟作物,這會兒還掛在歐洲的橄欖園中。

    最後,隻剩下大豆油。

    大豆在古時候被稱作『菽』,它的原產地就是中國,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有史料提及,到前世那會兒,差不多已經有五千年的曆史。

    周鈞心中納悶,為什麽在唐朝的時候,沒有人嚐試著用大豆油來炒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