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炒菜那些事兒(下)

字數:5537   加入書籤

A+A-


    想到這裏,周鈞站起身來,朝春娘問道:“膳房之中,可有菽油(大豆油)?”

    春娘思考片刻,回道:“菽油?未曾見過,玉萍娘子許是知曉。”

    周鈞點點頭,轉身出了膳房。

    畫月跟了出去,走在周鈞身後,開口問道:“怎地忽就找起豆油來了?”

    周鈞一邊走一邊問道:“大食那裏,可有似我剛才那般的炒燒之法?”

    畫月點頭道:“有。”

    周鈞一愣,轉頭問道:“有?如何做法?用何油料?”

    畫月:“我在大食的時候,曾經吃過兩種炒菜,一種是白油炒蛋,另一種是智慧飯。”

    看見周鈞一臉迷惑的模樣,畫月解釋道:“白油就是白胡麻油,我記得大唐也有這道菜的。”

    “至於智慧飯,是清真寺中最常向信徒們提供的一道飯食。”

    “亞麻清淨無染,是神來之物,天神共享。而亞麻籽油,被稱為至純至真之油,用它與米飯相合,再加以炒製,就成了智慧飯。”

    畫月又加了一句:“在我的記憶中,每次做完禮拜,人們都會手持經書禱告起誓,接著再食智慧飯。”

    用麻油燒雞蛋?

    用亞麻油炒飯?

    周鈞朝畫月問道:“這兩樣菜好吃嗎?”

    畫月有些猶豫,開口道:“味道尚可。”

    看畫月那表情,周鈞就知道她言不由衷。

    說話之間,周鈞走出外苑,來到中苑,朝著玉萍住處一路趕去。

    到了院口,周鈞恰巧看見玉萍在院中曬搨坐席,便過去說道:“玉萍娘子,打擾了。”

    玉萍轉頭看見周鈞和畫月急衝衝的走進院裏,也是一怔:“你們怎地來了?”

    周鈞:“某有一事,還望請教。”

    玉萍連忙停下手中的活計,謙禮道:“請教二字不敢當,龐公在書房中拓字,二郎可去那裏尋他。”

    周鈞搖頭道:“與龐公無關,卻是有一物與膳炊相關,要向玉萍娘子請教。”

    玉萍愣在那裏:“膳炊?二郎何時理會起那庖廚之事了?”

    周鈞:“倘若此物尋得,必得珍饈無數。”

    畫月見二人在那裏來回繞圈子,早就不耐煩了,便開口問道:“玉萍,你可知道哪裏有豆油?”

    玉萍:“豆油?大豆曰菽,小豆曰荅,卻是哪種?”

    畫月:“大豆,就是那個菽油。”

    玉萍覺得奇怪:“膳房之中,菽乳(豆腐)倒是會平日裏煮些,這菽油本就少見,哪裏還會用在膳炊中?”

    周鈞:“菽油為何會少見?”

    玉萍走到院中的桌旁,示意周鈞和畫月也過來坐。

    待二人坐好,玉萍便坐下來說道:“菽油難榨,不如胡麻。”

    “在金府做活的時候,金家小娘吃不慣那市坊裏買來的胡麻油,總覺得色沉味苦。”

    “我便特意去了一趟榨油店,和店家買了些新鮮初榨的胡麻油。”

    “也是機緣巧合,恰巧有那藥材店,向榨油坊下了菽油的牙單。”

    “我見了,便隨口問了一句,為何市坊間看不到菽油有賣,卻是要下單預定,現做現賣?”

    “那店家便與我說了,這菽油的事情。”

    周鈞心知接下來玉萍說的話,乃是大唐少見菽油、也是宋朝之前炒菜烹飪法遲遲不曾麵世的原因。

    隻聽玉萍說道:“榨油一道,大多借助水力或人力,重物反複捶打,方有油料析出。”

    “菽豆油少,出油費功;胡麻油多,出油簡便。”

    “一斤菽油,往往需得二十斤菽豆,反複壓榨;一斤麻油,卻隻需五斤胡麻,一次出油。孰優孰劣,相較之下,立見分曉。”

    周鈞聽到這裏,愣在了那裏。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大豆出油似乎沒有那麽少吧?

    但轉念一想,周鈞很快就明白了這其中的玄妙。

    把芝麻放在指尖,你用指甲去按壓,很容易就能看到油漬;但如果把黃豆放在指尖,你不管怎麽去按壓,都是很難出油的。

    說到底,唐朝菽豆出油少,並不是因為菽豆本身油少,而是因為唐朝榨油工藝比較初級,沒辦法從菽豆中榨壓出全部的油料來。

    而胡麻(芝麻)的榨油門檻較低,用不了多大的衝壓力,就能將油料榨取出來。

    所以,唐朝這會兒的百姓人家和酒樓食肆,大多都使用胡麻來做菜,而不用豆油。

    但是,胡麻油一旦高溫加熱之後,油腥味太重,又不大適合用來炒菜。

    一步一步推論下來,原來唐朝之所以沒有炒菜,並不是因為烹飪技巧的問題,而是因為油料。

    想通這些,周鈞向玉萍問道:“某欲尋菽油,那榨油坊位於長安何處?”

    玉萍看了周鈞一眼,說道:“二郎倘若真的想要菽油,我這裏倒還有些,且拿去吧。”

    周鈞聽著麵色一喜,連忙說道:“玉萍娘子這裏有?”

    玉萍:“嗯,我那菽油,倒不是為了膳炊準備的,而是應對跌打燒傷的藥油。”

    周鈞先是一愣,接著回想起來,玉萍剛剛說話之間,好像說過藥材店向榨油坊下過菽油的牙單。

    原來,這菽油在唐朝,倒也用著,隻不過是一味藥材。

    玉萍轉身回了房間,片刻後,兩手抱著一甕繡球般大小的陶罐,走了出來。

    將陶罐輕輕放在桌上,玉萍說道:“都在這裏了。”

    周鈞打開陶罐的封口,看著裏麵的菽油。

    顏色要比前世的大豆油深一些,表麵漂浮著些許雜沫,但總的來說,差別不大。

    畫月也湊到陶罐口,挺著鼻子聞了聞,皺著眉頭說道:“不如胡麻油香。”

    周鈞重新封好陶罐,朝玉萍說道:“多謝玉萍娘子,此物與我有大用。”

    眼見周鈞轉身離開,畫月連忙跟上他。

    在路上,畫月滿臉狐疑的問道:“難不成你要用這藥油來炒菜?”

    周鈞嘴角含笑:“你現是嫌棄,等會菜出了鍋,怕是趕你都不走。”

    畫月不信:“這菽油一點兒都不香,就是一味外用藥材,用它燒出來的菜,哪能好吃?”

    周鈞也沒分辯,直接回到了膳房。

    讓春娘再次拱柴生火,周鈞乘著灶熱的檔口,先是取鮮嫩羊肚,生縷切如細葉。

    接著,又取來藿葉,切成散片。

    當灶火生旺的時候,周鈞倒入一些菽油,又以顛鍋回勺之法,將整個鍋麵覆了一遍油料。

    待鍋中之油起煙之後,周鈞將切好的羊肚絲,全部放了進去。

    一瞬間,菽油沸騰,畫月和春娘二人看著這場麵,一時之間俱俱睜圓了眼睛。

    周鈞輕抬鍋身,看了眼灶火,說了二字:“加柴!”

    春娘急忙又朝灶內塞了些柴火,一時之間,灶火大旺,有些甚至從灶腔中噴吐出來,看著駭人。

    那灶火觸了鍋麵,突然點著了裏麵的菽油。

    刹那間,整個鍋升起一團大火,直衝房頂,引得畫月尖叫起來。

    周鈞見怪不怪,隻是舍了木勺,抓住鍋沿,雙臂上力,用腕力翻抖鍋內的食材。

    翻抖了幾下,周鈞看那羊肚顏色變為金黃,便放下鍋身,又用木蓋滅了火,再次對春娘:“減柴。”

    待灶火變弱,周鈞朝鍋內,又放了少許石蜜(飴糖)、料醬、精鹽、豉椒(花椒),再次翻炒了一會兒。

    待羊肚再次變色為深紅,周鈞將先前切好的藿葉丟入鍋中,蓋上了鍋蓋。

    小火慢煮了一段時間,周鈞最後打開鍋蓋的時候,一股濃鬱至鮮的肉香,飄向了四周,將畫月和春娘饞的口齒生津。

    畫月看了眼周鈞,再得到後者的同意後,小心翼翼從鍋中夾了一片爆炒肚絲,放入了口中。

    隻輕輕一嚼,畫月頓時感覺幸福的想要叫出聲來。

    “從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菜!”畫月筷子不住,完全忘了矜持,一邊拚命吃著爆炒肚絲,一邊口齒不清的說道:“就連我父親的宮中,也不曾有過這般滋味的美食!”

    周鈞笑著搓搓手,心中大定。

    炒菜這事兒,算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