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 能動手,誰還跟你講理啊?

字數:10054   加入書籤

A+A-




    

    

    曹誌強沒等太長時間,那名房屋中介就領著一個頭發有些發白的老年西裝男,恭恭敬敬的來到了他麵前。

    那名頭發有些發白的老年西裝男,名叫西村功,是這家房屋中介公司的分店長,也是能決定這棟樓房買賣的人。

    簡單來說,就是說了算的人。

    接下來的事情也不複雜,就是西村店長首先進行了確認,確認曹誌強真的要買整棟樓之後,立刻拍板,說隻要22億日元,就可以直接交易。

    至於那些已經預定其他房子的人,那都不是問題。

    想想也是,一套一套的賣,哪有一棟一棟的賣賺錢啊。

    所以就算有些麻煩,那都不是事兒。

    畢竟嚴格來講,因為這是新開盤的樓,加上價格還很貴,所以這棟樓的其他業主並不多,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打發。

    倒是曹誌強這種動不動就買一棟樓,而且還是一次性付現金的豪客不常見,必須得好好對待。

    正因為這樣,人家才給出一個22億日元的一口價,這已經很良心了。

    要知道,就算這棟樓裏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是價值過億,但其實相差並不大。

    如果完全按照市場價,怎麽也得23億日元。

    人家一下給你抹了一個億,不良心價格算啥。

    但這也說明了人家的誠意,以及好意。

    曹誌強本來是沒有打折的意思的,畢竟他的本意是賺返利。

    返利的意思,就是花的越多,他自己賺的越多,因此少花一個億,等於他少賺一千萬,肯定不樂意啊。

    不過當著中森明菜跟小泉今日子的麵,他也不能顯得自己太過與眾不同,於是連忙答應,就22億日元了。

    但是,曹誌強又提出一個額外條件,那就是他覺得一棟樓不夠,他要把這個新開的所有樓盤都買下來。

    這個條件讓西村店長有些為難。

    因為之前的那些樓盤,很多都賣的差不多了,有的人甚至都交錢了。這些業主的數量很多,如果把那麽多人都哄走,不好交待。

    不像曹誌強看上的這棟樓,一來是剛交付不久,上市時間不長,知道的人不多。

    二來嘛,這是一梯一戶式超豪華公寓,本身因為價值太高,能買得起的人也不多,所以訂購的人也不多。

    換言之,這棟樓之所以能痛快的賣給曹誌強,是因為這棟樓的特殊性,買家暫時不多所導致的。

    但其他樓盤麽,因為大都是普通大眾款公寓,相當搶手,加上售賣時間夠長,買家眾多,所以並不好解決退房問題。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

    比如西村功就先誠懇的把難點解釋出來,然後又跟曹誌強說,如果真的對這裏感興趣,可以把正在建設的預售樓都盤下來。

    西村功所在的中介公司,目前所代理銷售的這個樓盤,還有兩個項目在建。

    其中一個項目,就是這種小高層的豪華公寓,另外一個項目,則是豪華別墅。

    曹誌強買的這套房,或者說這棟樓,是其中那個小高層豪華公寓項目中的樣板工程,也正因為這樣,才能現在就開售。

    但其實隻是這個小高層項目,就還有八棟樓在建。

    如果曹誌強有意思,完全可以在建的八棟樓全包下來。

    要是能全款,那價格絕對可以好商量。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豪華別墅項目,裏麵主要是各種超豪華的獨棟別墅跟聯排別墅。

    別墅項目,共24棟。

    其中12棟獨棟別墅,12棟聯排別墅。

    總共是36戶。

    要是曹誌強也有意,同樣可以全盤下來,價格同樣可以好商量,絕對比市價便宜許多。

    曹誌強一聽就懂,這不就是所謂的預售房嘛。

    其實日本的房地產,此時已經存在預售房製度了。

    也就是說,很多房子還沒建完,甚至還沒開始建呢,隻拿著圖紙,就可以開始預售了。

    隻不過這種預售製度,目前在日本還不是主流,隻有在小範圍流通,也主要是小的房地產公司在搞,大公司一般不搞這玩意兒。

    畢竟日本人的消費觀念相對保守,就算能接受貸款買房,但預售房嘛,因為風險不確定,資金壓力大,日本的銀行一般是不給貸款的。

    沒錯,房屋預售製度在此時的日本之所以沒全麵流行,不是霓虹人本身保守,而是這裏的銀行保守。

    而大多數日本人買房,都是貸款買房,所以銀行不放款,自然就買不到便宜的預售房。

    因此,這時期的預售房雖然也有,但大多數都是全款,或者高首付,比如百分之五十的首付。

    這種情況,自然也限製了日本的房產過熱。

    日本預售房製度開始紅火的時代,是日元升值之後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日本的各大銀行開始放鬆管控,尤其是放鬆了預售房貸款,所以各大建設公司開始瘋狂建樓,瘋狂預售,而民眾則開始瘋狂貸款,瘋狂搶購,最終在短短時間就把日本,尤其是東京的房子給炒熱。

    後來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隨著1991年的金融泡沫破滅,房地產一蹶不振,讓日本經濟開始了漫長的經濟停滯甚至倒退。

    反正在曹誌強穿越過來之前,日本的gdp,已經跌落到世界第四,排在德國後麵,且眼看就要被阿三國超過,變成小五了。

    至於製造業更是拉胯,比如那些名牌企業,像東芝索尼之類,也都紛紛破產,就算還有一些老牌企業在苦苦支撐,也都是落日黃昏,風光不再。

    這裏麵,當然不能都說是因為房地產的緣故,更不能隻怪罪預售房製度。

    但毫無疑問,房地產的衰落,就是日本經濟衰落的象征,而預售房製度,毫無疑問就是推手之一。

    當然,預售房製度本身沒有太大問題,相反,這是一個刺激房市跟經濟的好辦法。

    隻不過,當市場不受控製,過於瘋狂的情況下,預售房製度就是真正的毒藥了。

    你說日本不知道麽?

    肯定知道啊。

    要不然,現在的日本各大銀行,為啥不放開預售房貸款呢?

    還不就是知道這裏麵的風險過大?

    另外,日本在整個七十年代的時候,gdp增長都是相當恐怖的,長期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可就算在這麽恐怖的增長情況下,人家也沒放開預售房貸款,由此可見日本金融精英,是知道房地產利弊的。

    隻可惜,殖民地就是殖民地,自己說了不算啊。

    當米國爸爸開始動真格的之後,日本也隻能低頭說是。

    什麽日本可以說不,都是扯淡呢。

    一個國內要資源沒資源,要能源沒能源,國土麵積狹小,農業不能自給,頭頂還有個爸爸的國度,怎麽可能真的硬氣,怎麽可能真的自己說了算呢。

    說白了,霓虹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飄。

    實際上,日本的經濟之所以能這麽好,完全是得益於經濟全球化,以及當初的東西方對抗。

    要不是米國為了自己的全球霸權,讓日本占據一個坑位,加上米國國內的產業空心化,給了日本很多機會,日本發展個毛啊。

    哪怕是現在,在製造業領域,第一梯隊還是米國跟歐洲,日本最多隻能算第二梯隊。

    隻不過日本製造價格便宜,又會吹,加上時代紅利,才讓亞洲很多地方的人,以為日本好牛逼,好厲害。

    其實日本這個國家,是很能吹的,也很能造價。

    早在七十年代,日本製造就開始大麵積造假了,很多數據全都是虛的。

    農業也是一樣,一邊自家瘋狂使用化肥農藥,一邊還到處宣傳日本農產品的自然無汙染,把一群不明真相的外國人忽悠瘸了,甚至連很多本國人都被忽悠了。

    可實際上,像日本這種地域狹小,耕地不足,能源資源也不足,九成靠進口的國家,根本不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大國。

    無他,底蘊太差,先天條件太差。

    尤其是現代社會,更加看重底蘊。

    想要成為大國,不是單純看你的人均gdp,而是看總量gdp,還有就是綜合國力。

    隻有地域麵積夠大,有足夠的戰略縱深,且本國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加自給自足的能源礦產,當然還要能口糧自給,這才初步具備大國之姿。

    而放眼全世界,能符合這些條件的,隻有中美俄這三個國家,除此之外的國家,全都不具備。

    比如日本吧,別看現在小日子過的不錯,但這是建立在經濟全球化的基礎上。

    一旦經濟全球化消失,各個國家開始閉關鎖國,或者開啟戰爭模式,日本的進出口途徑被掐斷,或者被掐斷大半,瞬間就要被打回原形。

    也正因為很了解這點,所以日本在發展未來能源的時候,很注重發展核能跟氫能源,就是因為核能跟氫能源,最符合缺乏能源礦產的情況。

    隻可惜,想法很不錯,現實很骨感。

    你的想法再好,有父上的控製,父上不同意,全都是空中樓閣。

    比如日本的半導體吧,其實很早就開始布局了,且發展到現在的八十年代,已經是非常厲害了,可以說占據了半導體的半壁江山。

    然而,米國一出手,看似紅紅火火,占據世界大半份額的日本半導體產業,立刻就分崩離析,直接就把大部分產業轉移給出去,就連光刻機這種東西,也轉去荷蘭了。

    其他的,還有電動車技術也是一樣。

    實際上,電動車技術,最早也是日本人先大力研發的。

    比如電動車最關鍵的技術之一,汝鐵硼永磁體,最早就是日本人佐川真人發明的。

    佐川真人在1982年的時候,就發明出具有世界上最高性能的燒結釹鐵硼永磁體。

    這種成本低廉,容易簡單,性能超高的燒結永磁體,也被稱之為稀土磁體。

    正是這種東西的出現,為大規模電動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所以這玩意兒的研發,當初還引起過轟動。

    而電動車技術另外一個最關鍵領域,充電電池技術,最早也是日本人先發明的。

    比如可充放電的鋰電池的最初版,鈷酸鋰電池,最早就是吉野彰先生在1983年發明的。

    而這種鈷酸鋰電池,本身是一種還算不錯的鋰電池技術,且成本也不高,隻是電容量不太好,可靠性也差一些。

    後來吉野彰繼續研發,搞了更加可靠的鋰電池,最終因為鋰電池技術,獲得了諾貝爾獎,以及鋰電池之父的稱號。

    除此之外,像電控技術,日本在此時也有很不錯的研發。

    可以這麽說,早在八十年代,日本就已經把電動車技術的難題,給攻克的差不多了。

    然而結果如何呢?

    結果卻是,電動車的各種技術,被米國輕鬆拿走,然後用種種非常規手段,壓製日本的電動車技術。

    原因也很簡單,米國此時掌控了石油,不想那麽早搞新能源革命,尤其是不能讓日本先搞。

    最終,美日在電動車技術上的爭端,給了中國機會,讓中國後來一躍成為電動車領域的佼佼者,跟米國並駕齊驅。

    所以說,日本後來之所以押寶氫能源,真不是他們不知道電動車技術的好,實在是這一塊兒已經被米國給坑了。

    也正因為被坑過,坑怕了,所以日本後來發展氫能源的時候,各種保密不說,還把能注冊的專利全給注冊了,讓米國一時也不好下手。

    然而,你就算技術先進,專利齊全也沒用,你小國寡民,沒有市場啊。

    在日本把氫能源技術搞的差不多的時候,世界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而在那個時候,世界的主要消費市場,基本都是中美兩國說了算。

    然後,中美看你氫能源專利多,可以,我們換賽道,聯手玩電動車,不玩氫能源,擺明了不給日本機會跟市場,坐等專利過期。

    沒了中美市場,日本的氫能源技術再牛逼也沒用。

    技術再好,沒有市場,也是白搭。

    其他的類似情況還有很多,大都是日本先一步把技術搞的杠杠的,結果因為沒有市場而衰落。

    說一千道一萬,這就是小國的悲哀,這就是沒有主權的悲哀。

    隻可惜,這世上沒有多少人能看透這一點,尤其是在這個日本經濟還十分強橫的八十年代。

    在1983年,日本經濟世界第二,汽車造船半導體等尖端行業也都處於領先地位。

    因此,很多人都以為,在未來二十年,日本將會真正的和平崛起,成為跟米國平起平坐的大國強國。

    這當然是癡人說夢。

    也就是說,和平崛起這個詞,是不是日本最先提出的不好講,但的確是先於國內提出來的。

    隻可惜,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和平崛起就是個笑話。

    因為和平崛起的前提,是你自己要有足夠強的實力。

    隻有本身實力夠強,強到對方不敢動你,你才可以說和平崛起。

    要是你本身就是個弱雞,人家隨便一動就能把你碾死,你還說什麽和平崛起,真當米軍是吃幹飯的?

    能動手,誰還跟你講理啊?

    就好比現在,米國就已經開始各種敵對日本,各種貿易戰打的如火如荼。

    什麽汽車製裁,家電製裁,農產品製裁,等等等等,都已經開始了。

    隻不過這種限製跟製裁,都還沒有白熱化,處於試水階段,所以日本各大企業還對米國充滿幻想。

    也正因為還對西方還充滿幻想,所以日本企業此時對進軍內陸的事情,並不熱心。

    真等全麵製裁開始,日本各大企業以及各種金融投資,才開始進入我國,尋求新的出路。

    不過要等到這一天,怎麽也得到1985年之後了。

    而現在這個時間段的日本,毫無疑問就是投資房地產的最佳時間。

    不為別的,就因為此時日本的金融政策太過保守,土地供應卻十分充足,導致整個日本的房產供大於求,價格自然也就十分低廉。

    低到什麽程度呢?

    哪怕是東京,隻要不是特別好的地段,房價甚至不如香江。

    沒錯,此時的東京房價,還不如香江的房價,這就很離譜。

    別的不說,就說曹誌強目前所在的這套豪宅公寓,由於地段位於港區的北青山,屬於東京政府當前的重點開發地段。

    這種地方要是放到國內,後來有個大家都聽過的名詞——開發區。

    沒錯,現在的港區,就是東京的開發區。

    這要到了九十年代,港區這邊就屬於黃金地段了,未來甚至會超過傳統意義的富人區——澀穀區跟世田穀區。

    而北山區,又是港區黃金地段裏的黃金地段,妥妥的寸土寸金。

    這種地方你要是放到兩千年以後,別說一億,三十億你都買不到。

    三十倍的增值,有幾個投資項目能比這高的?

    反正係統裏那個愛情基金的錢,閑著也是閑著,不如趁此機會直接變現。

    順便,這種預售包樓製,因為可以直接跟房地產公司談,私密性可以做到最高。

    在當前的情況下,還有比這更好的投資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