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解圍困
字數:6771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我妻薄情 !
張鶴等人裝扮成清平的兵卒,引出了埋伏的苗人。
天公作美,雨也停了。
謝玄英愛惜兵力,也知道沒有受過訓練的兵卒很難調動,放棄近距離交戰,令弓箭手提前準備好弓與箭矢。
苗人攻城攀梯,他就命人放箭。
前後兩輪箭矢夾攻,鐵打的也受不住。
苗人察覺中計,派出左翼阻斷謝玄英的隊伍。
山林作戰,靠的就是地勢。
謝玄英先占據了地形之利,苗人雖更熟悉山地的環境,可武器方麵十分弱勢。
他們勇猛矯健,能迅速在密林中穿梭,可鐵劍脆弱,無法與精兵利器抗衡,藤甲都未穿透,刀刃上已經坑坑窪窪。
數百人的隊伍上前,卻如泥牛入海,反倒被拖進了泥潭。
可苗人也不是沒有自己的法子。
他們很快找來一些奇怪的草垛子,點燃後丟入林間。
霎時間,刺鼻的白煙飄散,眼睛火辣,嗆咳不止。
謝玄英立即戴上口罩,蒙住口鼻。他的口罩是程丹若親自縫的,裏層有一層碾得極碎的炭末,不止能過濾空氣,還有淡淡的香味。
其餘人也同樣照做。
自鼠疫後,謝家護衛除卻刀劍、水囊之類的行軍物品,也都配備了口罩,雖然沒有炭,卻是雙層布料,同樣具有一定的防護效果。
“散開。”李伯武指揮眾人,“陣型不可亂。”
謝家的護衛還能保持鎮定,可收攏的殘兵卻有潰散之兆。他們被嗆得鼻涕眼淚直流,無法視物。
負責統領他們的護衛見狀,以刀柄敲擊鎧甲:“不要亂跑,到這裏來。”
沒辦法,謝玄英的這支隊伍不是正規軍隊,連鑼鼓都沒有,隻能這麽湊合。
好在效果不差,亂跑的殘兵聽見聲音,往他身邊聚合。
謝玄英耐心等了會兒,整頓人馬,下令進攻。
第一次叢林作戰,他多有不習慣的地方。從前可倚仗騎兵的衝擊,但在山裏,跑都跑不起來,反倒是步兵巨多。
所以,隊形就成了關鍵。
謝玄英讀過很多兵書,其中不乏一些文人武官的記述,其中提到過山地作戰的模式,和打倭寇仿佛,三人一組,均手持藤牌。
兩人持槍出擊,一人舉牌掩護,並割首級,其軍功由三人平分,如此避免士兵貪功而錯過進攻之機。
護衛們平日有相關訓練,倒也有模有樣,衛所與寨堡的軍士卻不然。
很多人雖然從軍,卻壓根沒操練過,能用槍箭已經不錯,哪能配合默契,沒一會兒就散開,各顧各的。
好在謝玄英收攏這些人,也不是作為主力,說白了湊人頭而已,顯得己方兵馬眾多,靠的還是私兵。
短兵相接,殺聲震天。
謝玄英始終在後方,冷靜地評判著戰局。
等到苗人的軍隊呈現潰相,立即招手,後方戰鼓起,通知將士們乘勝追擊。
此時,城門打開了條僅供一人過的縫隙,約莫幾十人手拿兵器魚貫而出,加入戰局。
謝玄英聽到苗人在呐喊,他沒有完全聽懂,但捕捉到了“水”這個詞,猜測他們發現,城內並沒有被水淹沒,起了退意。
“攔住他們。”
苗人一旦進入山林,便如放虎歸山,後患無窮,今天好不容易引他們出來,絕不能放走。
他解開油紙包裹的弓箭,拉過弦,確定沒有受潮,方才拿出箭矢,搭弓瞄準。
苗人中,有個體型彪悍的男子,皮膚黝黑,臉頰上繪有圖紋,十分醒目,且驍勇善戰。
若是能解決他,必能大大挫其士氣。
謝玄英想著,呼吸逐漸變得平緩,心跳放慢,意識仿佛沉入河流,靜默無聲。
人在動,對方的動作很快,短短幾個交手便突出了包圍。
胸膛隨著微風起伏。
幾乎同一瞬間,黎哥頸後寒毛直豎。他察覺到了無法言說的危險,就好像在山林中被伺機偷襲的虎豹盯上。
他沒有思考發生了什麽,遵循本能就地一滾。
箭矢擦過臉頰。
一絲猩紅的血液淌落,溢出鐵鏽的腥氣。
黎哥抹了把麵孔,舉頭四顧。
他對上了一雙略顯詫異的眼睛。
謝玄英沒想到會失手,對方敏銳的直覺出乎他的預料。但沒射中也就沒射中,沒什麽大不了的。
他隻記住了黎哥的樣貌,便轉開視線。
精銳的護衛如洪水湧向了苗人。
黎哥大聲道:“退!”他招呼族人後退,自己卻留下斷後,幾刀便砍翻一個普通兵卒。
如此驍勇,難免令許多沒見過血的兵卒膽寒。他們手舉著□□,卻畏縮不前。
“我去會會他。”李伯武請示。
謝玄英頷首。
李伯武抄起□□,驅馬上前,手中的槍連續突刺,挑、壓、刺、擋,氣勢亦是銳不可當。
黎哥力戰許久,與他打了數個回合,漸有不敵,被李伯武一個挑刺製住。
“服不服?”李伯武笑問。
黎哥氣喘如牛,幹脆丟了手裏坑坑窪窪的刀,說:“你們不能殺我。”
苗人潰兵已大半逃竄入山林,李伯武不趕時間:“不服再來。”
黎哥強調:“你們不能殺我,你們的大官答應了要給我官做。”
“噢?”李伯武見他為族人斷後,自己被擒,頗講義氣,不由多問兩句,“清平知縣許了你什麽好處?”
黎哥說:“我有信。”
李伯武手腕抬起,略微鬆開抵住他脖子的槍尖:“拿來看看。”
黎哥鎮定地掏出了一封信。
李伯武接過,轉手遞給了謝玄英。
謝玄英狐疑地展開信件,然後——看到了自己的印。
他:“……”
分開三天,她就開始費神了。
不聽話。
“這是你們的大官。”黎哥說,“你們可不能不認。”
謝玄英不動聲色:“信裏隻說談判,可沒說答應了不殺你。”
“我們願意談。”黎哥狡猾地說,“你殺了我,我就不能和他談判了。”
謝玄英沒有戳穿他的把戲:“把他綁起來。”
“是。”
黎哥沒有反抗,他以為信起了效果,自己的命暫時保住了。
勝負已分,清平知縣見圍困已解,不由長鬆口氣,命令人開城門迎接。
謝玄英遣田南帶一隊人先去,檢查過縣城內外,確認無異常,方才領兵入城。
知縣率領縣衙上下,與若幹書生一道迎接。
“見過謝參政。”他們齊齊問候。
“不必多禮。”謝玄英擺擺手,言簡意賅,“把俘虜全都關進大牢,派人收攏屍身,立即焚燒。”
知縣恨不得什麽事都有人擔,別說是這些小事,現在讓他當眾舞一曲求雨都沒問題,連連應下:“是是,下官這就
去。”
然而,一個年輕的書生忍不住,指著黎哥問:“此賊殺了我們好些將士,大人何妨將其處死,以振士氣?”
“大膽!”李伯武嗬斥,“你是何人?怎敢在此喧嘩?”
知縣嚇得要死,忙道:“大人息怒,這些都是書院的學子,呃……”他把蠻夷之地的解釋咽回去,委婉道,“一腔熱血。”
“你安撫民眾,不要讓人在城中亂跑。”謝玄英示意下屬把俘虜全都送走,三言兩語吩咐,“你隨我來,清點一下人數與糧草。”
知縣:“是是。”
謝玄英檢查了清平縣的情況,不好也不壞,最大的問題是沒糧。但貴州動兵,兩湖必然會押送糧草支援,一定會過清平,問題不大。
他心中有數,便吩咐田南:“你帶人在周圍巡視一圈,若無異樣,把夫人和馮四奶奶接來,路上小心。”
田南如何不知道他對程丹若的重視,肅然道:“公子放心。”
--
程丹若一夜沒睡好,今天很早就醒了。
她吃過早飯,繼續和眾人做藥,手上有活計,心裏便不那麽焦灼。
挨到午時,田南來了,簡單說了清平縣的情況。
程丹若鬆口氣,又有些無語,沒想到黎哥看著四肢發達,頭腦卻並不愚鈍,竟然能鑽到空隙。
她心裏惦記,迅速收拾好行李,緊趕慢趕的,終於在晚飯前到達清平。
兩人見到對方,張口就是:
“你沒事吧?”
“你可安好?”
謝玄英頓了頓,唇角浮現一絲笑意:“我並不曾受傷。”
程丹若卻有點尷尬:“我能有什麽事……苗人退兵了嗎?還是會卷土重來?”
“他們損失不小,兩三日內,怕是難以再次襲擊。”他思索道,“我不想和他們耗太久,你可有主意?”
程丹若遲疑:“你還沒問他們嗎?”
謝玄英道:“沒有,總要先殺一殺他們的威風。”
“也好。”她道,“我確實有個想法,但不知道合不合適。”
他道:“你同我還有什麽不能說的?”
“我還沒想清楚呢。”程丹若白他一眼,道,“其實,苗人最深惡痛絕的,是邊牆寨堡帶來的田產侵占——不能在這事上給他們個交代,他們就算退去一時,也會不斷有苗寨加入叛軍的隊伍。”
謝玄英道:“有理,你想從此下手?”
“對。”她道,“朝廷建寨堡,原是為了屯田震懾,可你也知道,時間久了,這事便易變味,如今反倒成為苗人反叛的源頭,長此以往,大夏與苗人隻會越來越對立。”
謝玄英品出了她的未盡之意:“你想上疏,取消寨堡?”又搖頭,“這事萬不可能成的。”
“我的意思是,讓土司管理寨堡。”她道,“以蠻治蠻。”
其實,貴州大部分地界,就是苗人管苗人,土司即是朝廷官員,又是各部族的首領。當然,這種方式便於管理,卻會使得大夏的控製力下降,說是改土歸流,實則年年艱難。
因為在皇權不下鄉的年代,想控製西南之地,幾乎不可能。
“我是這麽想的,寨堡本身是為防生苗叛亂,方才屯兵,是漢兵還是土兵,其實無傷大雅。”程丹若道,“假使苗民叛亂,便問罪管轄的土司,令他們派土兵平叛,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