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打牢基礎
字數:5207 加入書籤
董大苟的事情給朱舜提了一個醒,應該開始健全法律了。或者說以前的大明律已經跟不上如今的這個時代了。
人生路上有時候回頭看看才能讓一個人走的更遠,一個國家的發展更應該是這樣,回頭看看政策的得失才能讓國家更好更快地發展。
尋找專業的人才進行製定新的法律法規已經是勢在必行了,在晚上和王承恩一起閑聊的時說起了這個,他給朱舜推薦了一個已經快要被忘記的人,顧炎武、黃宗羲等人。
以前因為他們的身份原因,早早來到天津的幾人並沒有得到朱舜的重用,反而一直在基層待著,但是王承恩知道朱舜清除的是儒教而非儒家,所以就給朱舜提起了這幾個已經快被朱舜遺忘的曆史名人。
“臣等拜見王爺。”
第二天朱舜就見到了這一群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們現在都還很年輕,一二十歲的年紀對於世界正是熱情似火的年紀,幾人看起來很是精神,但是眼中的火熱出賣了他們的年齡。
對於曆史名人,朱舜是免疫的,因為碰壁的次數太多,所以早就沒有了激動和仰慕的心思,反而幾人對於大名鼎鼎的信王充滿了好奇以及崇拜,是的崇拜,就好似後世狂熱粉絲一樣,這讓朱舜有些不自在。
“嗬嗬,不用那麽客氣,大家都做,今天叫你們來就是想聽聽你們對於民生的一些看法,不要太拘謹。”
朱舜笑著和他們打著招呼,是一種人落座。
其實朱舜真的很不善於交往,往往與人談話的時候,他是說的少,聽得多,所以在待人接物上,他還不如普通的百姓。
朱舜的話讓幾人麵麵相覷。
他們能來到天津,一是因為學習,畢竟他們嚴格上來說並不算是儒生,在聽說諸子百家的後人齊聚朱舜的麾下時,他們對於信王就好奇的緊,後來在聽說天津的一切時,他們的第二個目的就是想來看看這個迥異於大明其他地方的天津究竟有什麽魔力,讓百姓們向往,讓有誌之士趨之如騖。
“謝王爺。”
回過神來的幾人在謝過朱舜之後,紛紛落座,其實對於他們今天來見信王,也是一頭霧水,現在朱舜的問話,讓他們還以為就是想問問基層的一些情況。
“現在百姓們人人有飯吃,家家有錢賺,可以說比以前好太多了,這些都是王爺的功勞的。”
年齡最大的是黃宗羲,今年已經二十出頭,相比於其他的幾人,他不僅年齡最大,職位也是最高的,現在已經是天津下麵一個區的區長,要知道這裏的區長和後世的縣長是沒有什麽區別的。
“現在可以說是大明盛世也不為過,這些都要感謝王爺。”
黃宗羲說完帶著幾人站起身來給朱舜行了一個大禮。
“你們這些人最討厭的就是這點。”
說到這裏朱舜停頓了一下,示意大家坐好,他才繼續開口說道。
“大明是大家的大明,不是我一個人的,更不是老朱家一家的,大明有現在的繁華景象我一個人做不到,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沒有你們的努力,哪有大明的現在盛世繁華?”
喝了一口王承恩給他準備的好茶,朱舜繼續說道。
“你們在基層待得時間長,與老百姓接觸的最多,我就是想好好了解一下現在基層的一些情況,其他的就不要再說了,都是年輕人,應該爽快一些。”
說完這句話,朱舜就不再多說,他最反感的就是好沒意義的歌功頌德或者一些很官方的辭令,說一些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事情,那才是他的最愛。
“王爺,恕罪,是下官……”
“咱們都是年輕人,就應該有年輕人的樣子,別婆婆媽媽的,讓人難受,自己也不自在。”
看見朱舜的麵色有些不悅,他們幾人就不再繼續剛才的廢話,反而開始沉默起來。
他們知道王爺雖然高坐在廟堂之上,但是民間的一些事情比一些幹了幾十年小吏都清楚,畢竟每一個出自王爺的政令都能恰到好處的解決當前的民生問題,如果不是那麽了解,王爺能做到這一點?
“王爺,我先說說我的感覺或者說一點疑惑吧。”
是年輕一些的顧炎武打破了沉悶的氣氛,在看到朱舜點頭示意他繼續的時候,他才侃侃而談。
顧炎武說的事情是有關於賠償的問題。
天津這幾年發展的很快,相應的建設就很多,特別是政務院規劃出來的住宅區、商業區、交通運輸區等,可以說建設就一直沒有停下來過,這就引發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在顧炎武的管轄區內,就出現了這樣一例情況。
根據天津政務院的統一規劃,他們的那一片區域要建設成為商業區,所以轄區內的百姓都需要搬走,這個朱舜在整頓天津的時候就有了先例,那就是置換,也就是把那些需要搬走的百姓房屋置換到其他地方,這個是根據有效的住宅麵積置換的,庭院一般上是不在考慮範圍,因為算上庭院的話,麵積就太大了,不過可以給與一間幾十平米的小屋子作為補償,其他錢財方麵的補償,這個是沒有的,但是搬家費用都會是政務院根據市場情況來給與。
問題就出在這裏。
這幾年隨著天津的經濟高速發展,有些地方的官員為了圖省事,直接給予百姓們經濟補償,不給他們建造房屋,這個朱舜知道,在查看過補償款之後,他發現百姓們用那些補償款可以在天津的中等區域買一套房子,他也就沒有在意,但是現在不行了。
經濟的高速發展,讓百姓們聚集在城市裏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首先一條就是房屋的價格飆升,就像後世的房地產一樣,出現了炒房現象,也就是說百姓們拿著補償款買不到房子,兩方麵一是補償款太少了,沒有根據市場行情走,二就是房源緊張,有些人手裏捏著多套房屋不願意出售,這就造成了很多糾紛。
“現在百姓們拿著錢買不來房子,多次找政務院,讓人很是無奈。”
顧炎武說到這裏臉上就有些愁苦,畢竟這樣的事情不僅是百姓們為難,就是政務院的工作人員也為難,不能違反政策,還不能從百姓手裏搶房子,這個朱舜是深有體會的。
“還有就是就業問題。把這些百姓遷走,他們的生計就成了一個大問題,畢竟沒有其他手藝的百姓。離開了自己的土地,就沒有了經濟收入。”
說到這裏顧炎武的神情就更加的憂愁。
“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經濟的發展有時候需要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朱舜的話讓顧炎武麵色一變,他沒想到他崇拜的王爺會說出這麽不負責任的話。
“但是有關於老百姓的事情咱們還是要謹慎考慮,畢竟百姓的事情無大小,能解決的盡量解決,不能解決的咱們想辦法也要解決,畢竟咱們幹的就是這個事情。”
聽到這裏顧炎武的麵色才好看一些,朱舜看到後隻是一笑,接著說道。
“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諸位聽聽怎樣?有什麽不合適大家討論一下。”
“第一還是置換,不賠償,經濟這個字眼太刺目了,有時候政策會有些拖後,但是經濟的發展可沒時間等待,所以置換房屋這個辦法相比較來說靠譜一些。”
“第二就是培訓,辦一些技能培訓班,讓老百姓來學習,這樣就算搬家以後也會有一門手藝,能讓他們有繼續生存下去的本錢。”
“第三這條就需要慎重了,這個想法也不是太成熟,大家參考一下。”
說到這裏朱舜停頓了許久,畢竟第三條的後續影響太大,一個不好不僅害了百姓還會苦了一些商人。
“那就是安置,在新的住宿區內為他們找到合適的工作。”
“安置?合適的工作?”
幾人聽的麵麵相覷。
“嗬嗬,我是這樣想的,現在的天津的發展已經不能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了,可以說分分鍾鍾都在變化,大量的工廠、商鋪以及其他商業上的新東西出現,就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咱們是不是考慮一下,把那些人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麵,這樣一來不僅能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還能穩定民生。”
其實這個方法朱舜也不敢太肯定,第一誰也不知道這個企業能開多久,如果企業倒閉了,那麽就會造成新的問題,第二就是人性問題。
人心是最難捉摸的,百姓們的依靠心理,狐假虎威心裏都要考慮清楚,要不然就會為企業造成很大的麻煩,所以對於第三條,他的疑慮很多。
“就怕這樣一樣來造成百姓們的依靠心理。”
不愧是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黃宗羲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第三條所存在的問題。
“所以說第三條需要大家討論一下。”
朱舜讚賞的說道。
“民生問題是頭等大事,咱們怎麽謹慎都不為過,同時為了要有依據的解決民生問題,打牢基礎,就需要製定新的法律法規,這樣以來,第三條實行起來就不會太艱難。”
放下茶杯,朱舜才說出今天請他們來的目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