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聖人之道
字數:5759 加入書籤
朱舜的經驗隻是前世十幾年的基層工作經驗,對於現在的民間情況還是有差別的,特別是後世的人們見識更加廣闊,想法也是五花八門,不像現在百姓們的想法單純了許多。
有了顧炎武的開頭,其他人都說了一些在基層的所見所聞,這讓朱舜對於民間的情況有了大致上的了解。
“現在就是百姓們迫切富裕的期望,與經濟緩慢的發展有些矛盾。”
朱舜手指有節奏的叩擊著桌子,一臉的若有所思。
他們幾人的訴說其實總結成一句話就是現在的百姓們想暴富,但是那可能嗎?
一夜暴富隻存在幻想和想象當中。
“恩,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百姓們太急功近利了。”
黃宗羲也是有些歎息,誰能想到以前還吃不飽的百姓,在剛吃飽飯沒幾年就會出現這樣的想法。
“這是好事。”
朱舜淡笑著開口說道。
“這件事應該分開來看。”
看著他們幾人疑惑不解的神情,朱舜想了想繼續開口說道。
“首先就是現在百姓們想富裕,也就是對於物質需求有很大的渴望。”
“王爺,什麽是物質需求?”
聽見新名詞的幾人都是一臉茫然,顧炎武開口問出了幾人的心聲。
“物質需求就是對於一些東西,比如說自行車、縫紉機等東西的需求,它的覆蓋麵很廣,衣服、食物、馬車、住房等,都可以劃分到物質裏麵,需求就不用解釋了吧,字麵意思理解就好。”
這就是穿越者的弊端,有時候在後世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語或者話語對於此時的人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書。
“想要滿足百姓們的物質需求,就首先要讓百姓們富起來,這個是短時間內無法滿足的,畢竟百姓們剛吃飽飯沒幾年,要想在這麽短時間內讓百姓們富裕很難,但是百姓們迫切希望富裕的想法很好,這證明他們看到了希望,富裕的希望。”
朱舜說的實話,放在以前哪個百姓會想這些,能吃飽就不錯了,還想著白麵饃饃,那可能嗎?活下去就是前幾年大明百姓們的期望。
“這個希望是咱們給的,但是並不長久。”
朱舜說到這裏停頓一下,組織一下語言,繼續開口說道。
“你們都是富裕人家出身,可能身在廬山,不識真麵目,但是現在諸位想一想,如果你們背後沒有強大的勢力,你們家會富裕嗎?敢富裕嗎?”
這也是朱舜為什麽停頓的原因,畢竟他的話真的不好聽。
但是他說的事實。
以前的百姓要想富裕首先就需要投效,投效誰呢?當然是那些秀才舉人,因為隻有經過他們的同意,百姓們才敢富裕,就像那些大地主,大商人一樣,如果他們背後沒有一個強大的勢力或個人支撐著,他們的財富和土地,隻會為那些貪得無厭的士大夫們做嫁衣。
這是朱舜後來才發現的,那時他才知道,這個時代的商人和地主真的很窮,因為他們每年都要給士大夫階層上交許多財物,要不然第二年他的家業就會莫名其妙的變成別人的。
“現在沒有人敢向百姓和商人伸手,究其原因是咱們不允許,但是咱們之後呢?誰能來繼續給百姓們做靠山?”
看到幾人都沒有說話,一臉若有所思的神色,朱舜繼續開口說道。
“王爺的意思是,將來百姓們的生活還會回到以前的樣子?”
王朝聘在一旁麵色難看,語氣有些苦澀,沒有人發現此時的他已經雙拳緊握了。
“如果大明律不改變的話,這樣的事情必然會發生,畢竟誰也不知道咱們的繼任者還會不會像咱們這樣對待百姓。”
王朝聘,朱舜並不熟,但是他兒子的大名,朱舜可是如雷貫耳,王夫之,和黃宗羲、顧炎武同名的存在,能記不住嗎?
王朝聘可以說命運多舛,這貨在朱舜剛穿越過來的時候被罷免官職,原因就是拒絕賄賂選官,可以說給剛走進仕途的他很大打擊。
“那就改變大明律!”
到底是年輕氣盛,顧炎武率先說出了這句話,讓其他人麵色一變。
“嗬嗬,無妨在我這裏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觀察到幾人的臉色,朱舜擺了擺手,示意大家不用緊張。
“在說這個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麽是聖人之治?別拿道德經裏麵的聖人之治無為之治來糊弄我。”
朱舜看見大家麵色稍緩,才拋出了自己的問題。
《道德經》第三章就是講述的聖人之治,這個在這裏不做多說,畢竟那隻是理想中的治世方針,比烏托邦還超前,但是這不妨礙他的治世思想成為後來華夏人衡量一個朝代的是否興盛的標杆。
“這個,王爺,聖人之治如果不是無為而治,那麽還能是以前那些文官提出的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樣一來就和以前沒什麽兩樣了。”
“嗬嗬,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難道學宋朝,讓他們不顧國家民族安危,殺忠臣,賣國家,隻求得苟延殘喘?還是想讓他們像以前那樣不顧國家利益,隻顧黨爭?”
朱舜冷笑著說道。
“但是現在王爺也不像在是實行聖人之治啊,畢竟使民無知、無欲才是聖人之治的核心。”
黃宗羲有些疑惑,畢竟現在大明實行的是全民教育,在他看來和聖人之治有些背道而馳。
“哈哈,你們呀,思想太局限了,再想想還有其他的嗎?”
朱舜哈哈大笑絲毫不理會黃宗羲的質疑,反而督促他們再想想。
“聖人之治民,度與本,不從其欲,期於利民而已。……”
這是韓非子·心度中的原文,其實這還是比較貼合朱舜的聖人之治思想,不過還是有些不同的。
現在的官員都知道信王不喜歡儒教,反而對其他的諸子百家比較感興趣,所以許多人在刨除儒家經義以外開始大讀特讀其他流派的書籍,不過具體能理解多少其中真意,那還真不好說。
“有些太嚴苛和理想化了,但是反過來想想,有些東西咱們還是能做到的。”
朱舜停了一下,待大家消化一下後,他繼續說道。
“民不爭和不從其欲,是否可以這樣理解,那就是告訴百姓那些東西不能爭,那些欲望不能有?”
“是人都有欲望,包括你我,我的欲望就是整天花天酒地,睡飽了吃,吃飽了睡。”
朱舜的話讓大家哈哈大笑,本來的一絲沉悶徹底的消失無蹤。
“你們也有欲望升官發財,百姓們幸福,就算是聖人也有自己的欲望,那就是讓自己的思想流傳百世萬年,要不然咱們也不會知道古代還有那麽多先賢,百姓的欲望更加的純粹和簡單,就是讓自己的腰包鼓起來,妻兒吃好穿好,稍微有難度就是再娶幾個美嬌妻等,這個都是免不了的。”
看他們若有所思的樣子,朱舜也不著急,喝一口茶之後,把其他人的茶杯添滿,繼續開口說道。
“既然都有欲望,咱們就禁止不了,就算是能禁止,將來也會出大問題的,所以還是不要禁止的好,那麽就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怎麽解決?”
“堵不如疏,大禹治水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就沒有人想著運用到治國方麵嗎?”
“律法是堵,那麽什麽才是疏呢?”
“問得好,哈哈。”
朱舜哈哈大笑。
“疏,就是引導和告誡,引導就是引導百姓什麽該做,這樣做會有什麽樣的好處,告誡就是告訴百姓什麽不能做,這樣做會受到什麽樣的懲罰。”
朱舜的話很簡單,但是也讓幾人若有所思起來。
“這個話題就又回到了教化萬民的事情上來了,因為隻有教會百姓們識字,他們才能看得懂那些律法,同時也更加的利於咱們引導百姓,畢竟現在人多了,許多事情不再是口口相傳就能告訴大家的,有時候口口相傳反而會壞事,但是報紙上文字的宣傳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在看得懂法律之後,百姓們就知道什麽事情能做,什麽事情不能做,在看得懂報紙之後,就會知道做什麽事情會得到表揚,做什麽事情會遭到懲罰。”
朱舜放下茶杯,看著幾人才說出了他對聖人之治的理解。
“什麽是無為而治?無為而治就是在法律的條條框框之內的無為而治,也就是把一些不好的事情,人們不能做的事情用文字標注出來,告訴百姓在這個範圍之內,他們是自由的。”
無為而治並不是真的無為,畢竟是人都有思想,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沒有法律的條條框框限製,那麽就不是無為了,那是無知。
“關鍵還在律法,隻要有一個合理的律法,那麽才是真正的無為而治。”
朱舜有時候感覺自己真的是老了,這句話,唉,年輕人,你還要多學習,律法還需要人來執行。
“這位是法家的當代傳人韓陽,同時還有一些法家的弟子會參與到這一次新的大明律製定當中,你們在基層多年,有什麽想法和意見都可以給他們說。”
朱舜讓人把早已經來到這裏的韓陽介紹給幾人,同時也把下一步的任務告訴他們。
什麽是聖人之道,聖人之道不是為而不爭,更不是什麽必降爾自卑,是要教化萬民,是要敢為天下先。
內聖,並不是無為而治,更不是和什麽狗屁的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是製定好規則以後,給百姓最大的自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