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草廬衛廷(一)初入營地

字數:4306   加入書籤

A+A-


    

    若不是那帶路之人言之鑿鑿,說這正是衛君暫居之地,於正還以為自己是來到了後世的難民集中營呢。不,比之還遠遠不如,簡直更加雜亂、肮髒。

    營地門口,目之所見,臨時搭建的幾百間草廬、窩棚無序的排列著,各種破爛東西、稻草柴薪橫七豎八地堆積著,給人無從下腳的感覺。

    因為營地不大,人們的吃喝拉撒也全擠在一起,炊火之旁便有小孩在拉屎撒尿,味道極重。

    營中人數也早已不隻最初的五千餘人了,衛境之人聞得新君在此即位,多有穿山過林前來投奔的,導致營地之中人數劇增,如今卻是突破了萬人大關。

    營地內人口日多,問題也就越多。原本此地不過是曹國邊境漕邑的一塊邊郊荒地,眾人雖開辟出了一片空地駐紮、建屋,但周圍山林畢竟長久荒蕪,故而常有虎嘯狼吟之聲傳來,惹得人心惶惶。

    另外營地中的糧食供應也是大問題。衛君和諸大夫逃難而來,家中的巨額財貨和堆積如山的糧秣卻都便宜了狄人,如今卻隻能依靠著諸侯們的援助為生。

    以齊國為首,齊國國內如今物阜民豐,兵強馬壯。齊侯不僅讓公子無虧率領三千兵甲戍衛,給剛建立的衛國小朝廷一絲喘息之機,又調來了大量糧秣、物資以供衛君和士大夫們度過難關。其餘宋、魯、曹等諸侯國同樣援助了一些,不過因冬天大雪難行的緣故,有的已經送達有的卻還沒運抵。

    齊國的物資主要囤聚在齊國公子無虧的軍中,畢竟他統帥著三千兵甲,首要的便是保證自己軍中糧草無虞。而且公子無虧覺得,齊國此番出人出物,養著衛國的士大夫們已是仁至義盡,卻是沒必要浪費物資連他們的子民也一道養了。不過耐不住衛國君臣幾次三番的糾纏,他最終還是開放了每日的少許賑濟,不過也隻願意以營中最初五千人的額度供應。

    糧食不夠,難民們隻能自想它法。可如今正是寒冬時節,野菜難尋,林獵不多,唯一能提供些穩定食物來源的便是邊上的漕河了。為了活著,難民們隻得忍著嚴寒,不時下到漕河之中去捕魚。為了給家人一口吃的,家中頂梁柱卻下河凍死之事也時有發生。

    車隊在難民營中緩緩前行,不時便有人上來乞討一口吃食。於正所見,這些勉強活著的人盡是麵有土色,雙目無光,甚至看見一切活物都有覬覦之心。若非三千齊軍就駐紮在旁,每日不時巡邏,或許營中早已動亂。

    許穆夫人見好不容易到了漕邑,家國的父老卻是如此慘狀,心中如何能夠好受。當即命人卸下從許國帶來的糧秣,開始原地賑災起來,另一邊則派侍從前往國君處通報自己歸來的消息。

    於正見此,隻得安排手下甲士步徙們現場維持起秩序來,防止難民們蜂擁而上哄搶糧食,甚至發生踩踏事故。

    “計察,你帶人讓他們排隊,就像我這幾日教你們操練地那樣,排成四列縱隊,有序領糧。”於正吩咐完計察,又對身邊的西門吉說道“西門吉,你帶手下人馬巡察隊列,維持秩序,阻住插隊、搶奪之事發生。”

    “是,公子。”

    手下二人得令趕緊帶著各自的一“兩”人馬行動起來。果然,在武力“鎮壓”之下,施糧處總算是有了些秩序。

    不過隨著施糧的持續進行,見識了難民的各種慘狀,計察、西門吉二人的心卻在不斷下沉“來之前便知道衛國處境艱難,卻不想艱困到如此地步。國君所在之地民眾尚且如此熬命光景,這衛國真的還有複國的希望嗎?”

    這是他們第一次對於正的做法有了疑慮,覺得他之前畫下的大餅未免有些太想當然了。手下心腹之人尚且作如此之想,更遑論其他人了。

    跟隨許穆夫人車隊而來的難民們自入營中便早已心涼了半截,同樣暗自埋怨自己太過輕信,數日跋涉來投,卻將妻兒老小反帶入了困境。不少人已經起了離開此地,再去逃難的心思,畢竟四周野菜都被挖盡了,糧食又不夠吃,自己等人又如何能活得下去。

    不久,國君處得了消息,便有使臣奉命前來迎接。不是別人,正是從齊國請兵回來的衛公子辟疆,也就是許穆夫人最小的弟弟。

    於正見了這位辟疆公子卻是眼前一亮,其人雖身著素淨布衣卻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五官雅而不媚,略有幾分俊秀之氣。

    “果然是親姐弟啊,長得都這般好看。”

    想起這家人的曆史,於正心中暗自推測道“看樣子這兩人必是遺傳了母親宣薑的美貌,隻是可惜不能一見宣薑的容顏。”

    宣薑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文薑的親姐姐,說來這兩姐妹都是天下絕色的美人,然而後世風評卻都不好。因為姐妹倆一個禍亂了衛國,一個禍亂了魯國,皆屬於紅顏禍水之類。

    《列女傳》裏提到宣薑“五世不寧,亂由薑起”,說衛國的五世之亂都是宣薑一人引起的。

    這樣把所有過錯都推在一個女人身上的做法,於正自然是不恥的,憑什麽男人們自己不行最後卻要女人來背鍋。

    於正讀過春秋,看過東周列國誌,文薑、宣薑二人也算是其中較為濃墨重彩的一筆,故而對衛國公室這段的家史也算熟悉。

    “阿姊!”公子辟疆對著這曾經最疼愛他的姐姐哽咽呼喚道。十二年不見,當年那位才色雙絕的少女如今做了婦人打扮,卻是沒了當年的明豔之色,臉上多了些愁苦之情。

    “辟疆!”許穆夫人眼眶濕潤地回應道。十二年不見,當年那位纏著自己的少年郎,如今也已長成了英氣逼人的七尺男兒,再不是從前稚嫩模樣。聽說他還從齊國搬來了救兵,保證了衛室最後的生機。

    姐弟倆相顧梗咽,明明都有許多話要說,卻又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卻有不識眼色之人在旁出言打斷“夫人歸寧,可是從許國帶來了援助物資。”

    一同前來迎接的華龍滑大夫見許穆夫人一來就散糧救濟,以為是許國的援助物資到了,因而出言相問,也好做接收的安排。

    聞聽此言,許穆夫人卻是麵上大愧,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是好。還是一旁的公子辟疆見微知著,見車隊之中並無隨行的許國大夫,護衛的甲士也皆衣甲破爛,猜想其中恐怕另有隱情。

    故而公子辟疆卻是立馬接過話頭,柔聲言道“此事先不急。阿姊,還是先隨我去見過國君吧,二哥聞聽你回來的消息也很高興。”

    公子辟疆大手一揮,示意眾人讓路,領著許穆夫人的車隊緩緩穿過散亂的外圍窩棚區,又穿過裏麵布防嚴整的齊軍衛戍區,不一會兒便看見內裏一些還算規整的草廬,成“品”狀布局分布。

    跟前麵的窩棚區不同,這數十間草廬明顯是用了大木做梁,規製得也很齊整,有些門口還站著戍衛的甲士。不用說也猜得到,這便是如今衛君和大夫們的營地所在了。

    【作者題外話】注宣薑本是齊國公女,本來要嫁的是當時的衛國太子伋。隻是衛宣公是個荒淫之人,見兒媳婦長得漂亮起了歪心思,將兒子伋打發出去出使,自己卻娶了兒媳婦。

    而宣薑的哥哥齊襄公也是個跟自己的妹妹文薑私通的渾人,見此不以為怒,反而覺得妹妹提前做了衛國的國君夫人也挺好,反正是達到了諸侯聯姻的目的。

    之後宣薑與衛宣公生下公子壽、公子朔兩個兒子。宣薑為了幫助公子朔繼位,卻害死了公子壽和太子伋兩位有德之人,而後公子朔正式繼位為衛惠公。不久衛國發動政變,衛人趕走了衛惠公,立了公子伋之弟黔牟為衛國國君。後來衛惠公從齊國搬兵,趕走了衛君黔牟,再次上台。

    為了安撫衛國國人,齊襄公出了一個餿主意,作主把妹妹宣薑改嫁給了故太子伋的弟弟公子碩也就是衛昭伯。

    於是宣薑又跟她曾經的庶子衛昭伯生下三子二女長子公子齊早亡、次子公子申、三子公子辟疆;長女宋桓夫人、二女許穆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