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君臨(八)天下紛擾
字數:2724 加入書籤
“許國迫而降楚,齊國以此欲要二次伐鄭。因而齊侯遣使於我,命我邘國入盟,參加今年春季的伐鄭之會,諸君以為如何?”於正坐於上首主位,頗具威嚴地對著手下家臣們問道。
雖然隻是在位幾個月,但是國君該有的威儀於正也慢慢地展露了出來,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威勢和霸氣,令臣子們不敢與他對視。
這一方麵是久處上位所帶來的威勢,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禮製的約束,加強了這種等級感。國君比之大夫之時,往金字塔的頂端更進了一步。
今年是公元前653年,也是於正繼位後真正的第一年,後世更稱之為開創時代的“邘穆公元年”。
然今年一開年,便是多事紛繁的一年。
因為去年冬季楚國伐許,迫降了許國之事,齊侯大感麵上無光,有損自家霸主威望,因而剛一開年齊國便四處遣使,集合諸侯,準備在春季再伐鄭國。
春季冬雪初融,道路泥濘難行不說,再過幾月又是耕種的時節,若是耽誤了,國內很可能麵臨歉收的後果,因而諸侯征戰甚少有選在春季出兵的。
但如今的齊侯不惜耽誤春耕時節,拿出庫中大量糧食補貼各家諸侯,也要急匆匆出兵,足可見他對此事的深惡痛絕。另一方麵來說,與楚國的爭霸形勢也愈發激烈了起來。
宋國、魯國、衛國、曹國、陳國紛紛再次入盟,派兵出戰,而邘國新立,卻也在征召之列,遞補鄭、許兩國的空缺,這另於正是既喜又憂。
喜的是,通過此次盟會,邘國將正式與宋國、魯國、衛國、曹國、陳國五國締結盟約,得到中原諸侯們的認同,真正回歸到諸侯之列;憂的是,邘國畢竟底子薄啊,繼去年對抗鄭國大動幹戈之後,今年又要大舉兵事,以邘國的國力實在有些吃不消啊。
另一方麵,邘國國內的內政還未理清,割據勢力、舊君勢力都還在,卻要頻頻對外用兵,未免有些太過窮兵黷武了。
“此次伐鄭,寡人是否該入盟,又該出兵多少助戰,諸君可有主意?”於正看向下首,尤其是以三老為首的士大夫們。
“啟稟國君,臣下以為,此次是我邘國重新亮相於諸侯們麵前的大好機會,國君不該錯過才是。
且鄭國本就是我邘國的死敵,若是沒有此番齊國之事,或許鄭國便要在今年再次伐我。所以臣認為,此次我國不僅要出兵,而且要出大軍伐鄭,最好另鄭國元氣大傷,不敢窺我才好。”
三老大夫一貫沉穩,喜歡拾遺補缺後發言,因而六司之首的端木容卻是第一個起身出言的。
“是啊國君,鄭國將邊境的兵力回收,用以對抗諸侯聯軍,這正是適合我們侵攻鄭地的好機會。”西門吉也有些躍躍欲試,他一貫是主戰派的代表,他發言完畢,軍中士人便連連出言跟進,皆言主戰。
“我鄔氏也願出兵助戰,懇請主君恩準!”鄔氏家臣見時機差不多了,趕忙表明自家的心意。
“我暴氏亦願出兵!”
“我郲氏不甘人後!”
附屬各家族紛紛表態,那郲氏的郲邑本就在前線,那是想跑也跑不了的,卻也來賣乖表態,以示各家萬眾一心之意。
於正看著他們積極表態的樣子,臉上雖露出和善的笑意,但心中卻也有些感慨:
他的家臣團看似和諧一體,實際卻也難免有親疏遠近之分。親近的,像是邘氏的宗族子弟,這樣的公族勢力(日本戰國:一門眾),以及一直追隨、一路因功提拔上來的士大夫,這樣的士族勢力。這些人是最緊密的利益結合體,可謂是真正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故而最為忠心可靠。
稍近的,像是邘邑原本的士大夫之家,也是祖孫幾代累世服侍邘君的(日本戰國:譜代家臣),他們的家業都在邘邑,因而也算忠心可靠,但他們忠心的是在君位上之人。
稍遠的,比如那幾家異姓的附屬家臣,保有一定實力的地方實力派,他們更多會以自家的利益為重,忠心也是在不違背自家利益的基礎上。(日本戰國:外樣眾)
“‘三老大夫’,你們以為如何?”於正看向智計更為卓越的三人問道。
“三老大夫”,不知出於何人之口,初時有些嫌棄三人年老的鄙視之意,但之後隨著於正的日益重用,三老大夫倒有些“家老”的意味了,多了些敬重之意。
“臣以為當出兵,且速出兵,不給鄭國周旋的機會。”百裏奚道。
宮之奇也點頭同意:“不錯,鄭國國內除了親楚親齊兩派之位,還有為數不少的中間派士大夫。齊國此次攜怒而來,手下勢必不會留情,一旦這些中間派的利益切實會受到損害,他們便會為了保存自身利益轉而投向親齊派。屆時鄭國國內親齊實力必定大漲,或許又會重新回歸齊國陣營。
所以此次咱們不但要出兵,而且還要快,能收割多少利益、攻占多少城池,便全部收入囊中。這些不僅是戰後談判的籌碼,而且此次齊侯為了懲罰鄭伯,很可能會允許我們保留這些新攻略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