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呼吸急促的朱元璋
字數:3368 加入書籤
徐妙錦回府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皇宮和錦衣衛及五城兵馬司。
然而在這個時候,五城兵馬司和錦衣衛抓捕的人數,已經達到了三萬多人。
這天的錦衣衛和五城兵馬司的人,已經是抓紅眼,到後麵不單單是跟牙行有關的人員。
但凡是有點涉黑的,基本上毫不留情,全不逮捕。
除了牙行,還有一個重大涉及到女性的行業,如青樓,妓院,窯子。
這裏麵為首的,也沒有絲毫麵子可言,大範圍進行抓捕。
大牢這等地方,隻要進去了,沒得交代就別想出來。
而且在這個節骨眼上,誰來都不好使,任憑誰的麵子都沒用。
包括最底下的巡捕,衙役,也不敢在這個時候收受賄賂。
這可是真正的大事件。
消息抵達五城兵馬司和錦衣衛後。
蔣還有張義都指揮使,立即火速趕向皇宮複命。
他們現在主要的問題,是要向陛下以及長孫殿下請示,那些已經抓捕的人,該如何。
若是這般剛剛抓了,就馬上放了,顯然會對官府的威信力造成損失。
有時候,放不是那般好放的。
還有關於封鎖城門的事情,目前宮裏沒來通知,誰也不敢說事情結束了,就把城門給開了。
皇宮內,朱元璋對大孫笑嗬嗬說道:
“這個女娃,還真是迷糊得很,自個啥身份不知道嘛,這般離家出走,一旦消息都不給,也不知道徐輝祖那小子,擔心成什麽樣子了。”
“給京師掀起這般大的波瀾,這女娃呀,往後可得長點心了。錦衣衛跟五城兵馬司的牢房,這個點都快被填滿了吧。”
聽到這話,朱英笑著回道:“孫兒看來,這倒是個不錯的機會,平日裏這些坑蒙拐騙的混子們,
尤其那些做大的。”
“這幕後,不少勳貴都有參與,關係盤根錯雜,五城兵馬司那邊往常要也不敢隨便動。”
“錦衣衛這邊來說,又是殺雞用牛刀。”
“現在倒是好了,想必沒人敢在這上麵搭手,現在京師的街麵上,怕是要比任何時候都幹淨。”
“這些個混江湖的,談什麽豪情仗義,說到底還不是在欺負老百姓,從百姓的身上榨取油水。”
“抓了挺好的,多少百姓想來因此歡欣鼓舞,恨不得點上幾根炮慶祝。孫兒想著,既然人都抓了,不如就好好審審。”
“沒什麽事的,就放了,那些已經犯事的,該如何便如何了。”
朱元璋聽到這裏,認同的點點頭。
在底層長大的他,對於這些蠅營狗苟之事,最是清楚了解,什麽綠林好漢,不過都是些欺世盜名之輩。
“好,既然開了這個頭,那就把事情做下去。大孫說得很有道理,咱這裏是京師,大明的國都,容不得這些苟且之事。”
朱元璋讚同的說道,對於大孫心中能夠時刻裝著百姓,比較欣慰。
這說明大孫執政後,定然是個明君。
且以大孫的性格,也不缺乏雷霆手段,這樣的繼承人,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對比曆史各朝代的皇帝,向大孫這般出色的,真沒幾個。
從前看來,大孫流落在野,似乎很是缺失帝王之道的教育。
但是現在看來,流落民間也有流落民間的好處。
至少更加明白民間疾苦。
“爺爺,關於老兵退役的事情,現在兵部那邊的章程可是出來了。”
朱英問道。
在此之前,朱英就提出過一個方案,對於縣城的分權而治。
在大明如今,知縣又被稱為縣太爺。
太爺這個稱呼,在以宗族為單位的百姓裏,是很高的尊稱,同時也體現出知縣在縣內至高無上的地位。
而現在朱英提出來,就是將知縣的權力進行分散。
這倒是不是什麽很難理解的事情,如同是對比京師這般。
為何說京師政治清明,其實不單單是天子腳下的緣故,而是有著完整的管理體係。
司法有刑部,抓捕有五城兵馬司,還有錦衣衛這等如同檢察院一般的存在能夠上狀。
在地方上,就是知縣一套班子人馬,管理偌大的縣城,跟土皇帝沒啥區別。
朱英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地方上的武裝力量,給抓到手裏。
也就是後世耳熟能詳的公安係統,不過現在朱英準備成立的叫做治安署。
治安署的建立,將分走知縣手中的緝捕權等武裝職能,跟京師的五城兵馬司大同小異。
往另一個方麵說,相當於五城兵馬司下屬機構。
這個事情,是獲得了老爺子的同意的。
在朱元璋看來,收走知縣手中的兵權,也算是個不錯的法子。
更加利於兵權的集中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