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朱英的處理手段
字數:4330 加入書籤
五城兵馬司張義都指揮使,趕到皇宮後,得到的命令是,繼續清掃罪惡實力,所有已經抓捕到大牢中的人。
除開確實沒有犯罪的,其他的嚴肅處理。
在朱英看來,這就相當於一次大規模的掃黑行動了。
錦衣衛蔣瓛這邊,抓捕的人也是同樣,但在此之上,還多了項任務,那就是監視五城兵馬司。
放人的程序,須得經過錦衣衛的審核後才能通過。
“大孫,這般幾萬人中,咱看呐,不少人估計都是被冤枉的,可得要仔細查清楚了。”
朱元璋在之前,並沒有說這句話,等人走了後,才叮囑說道。
屈打成招這樣的事情,不要太過於簡單。
朱元璋甚至能想象到,五城兵馬司的人的胡亂抓捕,必定有冤屈在裏麵,所以朱元璋很少對於百姓,哪怕是混子這般大規模抓捕。
因為這樣一來,根本無法一一去分辨。
“爺爺放心,這次孫兒將會親自去一趟兵馬司的牢房看看,對於刑罰這塊,孫兒想要減弱一些。”
“現在大明安定,過於嚴苛的刑罰,隻會讓百姓害怕多於中忠誠。”
朱英說道。
這話說出來,旁邊的劉和都不由哆嗦了一下。
要知道陛下定下的嚴酷刑罰,從來沒人敢於多說的。
現在長孫殿下就這般輕描淡寫的直接提出來,著實讓人有些感到驚駭。
朱元璋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
和曾經不同,現在的朱元璋有大孫的陪伴後,在心態上要好了很多,沒那般暴躁,甚至有點佛係的感覺。
當然,這是隻有大孫在身邊的時候,才會給人的錯覺。
對於大孫,朱元璋有著非常高的耐受度。
要知道很多嚴酷的刑罰,並不是在大明之初就有的,而是在馬皇後,朱雄英去世後,朱元璋的性格越發暴躁。
人也變得極為狠厲起來,這樣的狠厲心情,直接就體現到了不斷修改的大明律上。
曆史上,朱允炆都是登基後,才敢去廢除這些酷刑。
“大孫的想法多得很,咱都是支持的,在刑罰這塊,大孫想要如何做,那便就如何做吧。”朱元璋笑著說道,沒有半點被冒犯到的感覺。
一旁的劉和,心中的石頭落地,眼神中甚至有些微微的激動。
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陛下如此。
朱英聞言,心中驚喜。
這般來說,等於立法權在老爺子的金口下,他已經到手了。
對於修改大明律這個事情,朱英很早就想接觸,但他怕引起老爺子的反感,或者說他還不清楚,自己在老爺子的心中,究竟有多麽的重要。
“謝謝爺爺,孫兒定不會讓爺爺失望。”
朱英鄭重說道。
“傻孩子,你我爺孫說這些幹嘛。”朱元璋笑嗬嗬回道。
古代的監獄,到底是個什麽模樣?
當朱英還未走入大門的時候,就感到極為辣眼睛。
這哪裏是什麽監獄,分明都是糞坑好吧,用臭氣熏天都不足以形容,這種味道,完全是經過了時間的沉澱,才能醞釀出來。
這一刻,朱英有些後悔來監獄視察了,這完全是精神層麵上的攻擊。
硬著頭皮進入後,裏麵的獄卒還在啃著雞腿,這難道沒有一種吃翔的感覺嗎?
顯然獄卒,也不是這麽好當的。
“殿下息怒,這些日子抓捕的人多了些,所以才這般偏重了點,平日裏沒這般厲害的。”
一旁陪著的都指揮使張義,連忙解釋說道。
牢房裏的犯人,自然不可能出去上廁所,基本上就是一個木桶,大小便都在這裏。
僅僅一夜過去,可以想象整個牢房都成了什麽樣子。
要知道一些大的牢房,可不是一個人,多得有十來個。
在這些牢房前,還有許多駭人的刑具,常人隻是看上一眼,就得嚇得肝膽俱裂。
這種場麵,對於曾經生活在後世的朱英,很難想象。
即便這輩子前麵十年,在西域那邊,刑罰的次數也不多,邊疆那邊基本上都是直接砍殺了。
“也虧你想得出來,在本王的麵前作秀,張義呀,你好大的膽子!”
朱英冷哼一聲,直接對張義訓斥說道。
隻是兩眼,他就看出了個中的貓膩。
顯然張義早就傳訊到了大牢這裏,這般惡臭,甚至是獄卒恰好吃飯這些,基本上都是演給朱英看的。
最大的目的,就是想要將朱英逼走,最好不進牢房更好。
這其中的細節,就在於桌麵上的雞腿,隱約還有點熱氣,明顯是剛到不久。
而後便是上麵的咬痕,所有的飯菜幾乎沒啥動,雞腿也不過一兩口的模樣,從那幾名獄卒中,朱英看到其對雞腿的惡心。
若真是長期在這般環境下就食的,絕不可能是這樣。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四處都是破髒,很拉胯的手段。
或者說換了別人,類似於朱允炆這般長大的,還真會有不菲的效果。
之所以如此,概是因為於徐妙錦的事情過後,兵馬司的人,頓時就意識到,發財的機會來了。
朱英的本意,是不要放過真正的罪犯,而兵馬司包括各指揮使在內,都是想著怎麽能撈上一筆。
這般多人,一人榨出點東西來,都夠五城兵馬司的巡捕官吏們發上一大筆橫財了。
且在監獄之中的剝削手段更加黑暗、殘忍、滅絕人性。
“殿下誤會呀,臣隨同殿下一起,哪有時間安排這些,且臣陪同殿下一起過來,這這路上也未曾跟任何人說過三言兩語的。”
“殿下,牢房裏的情況,臣知道的汙了殿下的眼,隻是這兩天人太多了,真的有些管理不過來才會如此,這都是臣的過錯。”
張義聽到這話,身子不由抖了一下,然後馬上開始叫冤。
朱英冷眼看向張義,包括張義旁邊的各指揮使官吏們,十多人都是戰戰兢兢的。
五城兵馬司在京師,真就是一個特別小部門。
像是張義這樣的都指揮使,也不過是正六品的官員,放在地方是有足夠的份量,但在京師,皇室勳貴大臣遍地,真不過就是個芝麻綠豆大的官。
正二品的尚書,指不定哪天就是豎著上朝,橫著回家,像正六品的,近些年頭,死上一批都沒人關心。穀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