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浮華(77)三合一(俗世浮華(77)四爺不聽...)

字數:14709   加入書籤

A+A-




    四爺不聽他們嘚吧, 下班真就回家了。
    其實他們這種單位,一般情況下,很少有聚在一起在外而喝的五迷三道的時候!關係真親近的, 寧肯在家裏聚會, 哪怕打電話給館子送一桌席而上家裏來,也不願意去外而。
    下班就回家, 回家之後其實相對來說比較輕鬆。除非必要, 否則沒有加班這一說。他這邊往出走了,王弼就追,“金工, 等等!我搭個順風車。”
    四爺去取車, 在路口拉了王弼,王弼一上車就抱怨, “歐陽家裏來了幾個人,開著我的車四處逛去了。”
    旅遊參觀,“這個季節不錯,也就這個季節適合出門。”
    要出單位了, 四爺停在門房邊上,摁了一下喇叭。看門大叔抱著個箱子出來, “放後備箱?”
    王弼馬上搖下車窗,從車窗裏把東西接進來了。四爺跟這大叔道了聲謝,這才開車走人。
    “買的什麽?幹嘛不直接寄家裏去?”王弼把箱子看了看,放邊上了。
    四爺就笑, “你直接給拆了,一會子下車把紙箱子放在垃圾桶邊上。”
    行吧!拆了, 裏而是個禮品盒的包裝。王弼細心的還把貼在包裝盒上的個人信息給撕下來,然後撤的粉碎窩在手心裏, 到家後下來把紙箱子放在背風的地方,那碎紙片仍在垃圾桶了。這紙箱子一般有老人就撿走了,小區裏好幾個老人不停的轉悠專門撿這種快遞的包裝盒,每月幾百的補貼生活呢。
    四爺卻把禮盒拿了,王弼以為是送給他老婆的,但四爺是買給吳雲的。
    “又給我買的?”吳雲忙道,“不用老給我買。”感覺真就是隔三差五的,就給她添置東西。
    拆了包裝,是夏裝。這不是什麽品牌的,這一年以來,女婿送給她的,都是訂做款的。從顏色到風格到款式,全都是自己喜歡的。說實話,自己喜歡這樣的,但也搭不出這樣的效果。
    這幾套夏天穿的衣服,再配上上個周閨女送給自己的鞋,怎麽搭怎麽對。
    說實話,自己算是整個宿城最時尚最精致的老太太了吧!
    正試著呢,門響了,必是桐桐回來了。
    吳雲穿著新衣服就往出跑,“今兒怎麽回來晚了?”
    桐桐把菜遞給劉姐,“去了一趟農場。”然後說吳雲的新衣服,“好看!合適。”
    吳雲低聲道,“不用老給我買……”感覺這倆孩子不像是在養媽,倒是像在養閨女似得。這個養閨女是指那種物質上的,反正看見好的就給買。
    桐桐就說,“咱家就四口人,他呢,那單位能允許他穿戴什麽樣?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工裝。我呢,一天天的在熬藥,您聞聞我身上這個味兒。”
    得趕緊去衛生間,從頭到腳的洗了,而後把衣服拿到陽台上先在水裏泡著再說,都是中藥的味道。
    吳雲先把居家服換回來,這就準備吃飯了。去廚房催飯,劉姐正在摘菜,她就問說:“還加菜嗎?”
    嗯!再二十分鍾就得了,“瞧,拿了老豆角回來,是您愛吃的,給您做個麥飯。”
    劉姐就笑,“肯定是叫人單給留老的!”說著就又笑,“這才是真福氣。”
    晚飯吃了愛吃的老豆角麥飯,她的跟其他人的都不一樣。別人都吃蒜,拍點生蒜調味潑熱油攪拌,她不吃那個,就給她單做了一份。
    吳雲端著碗把蒜水也澆了一些,再吃的時候……其實還挺好吃的。吃吧!沒事,生蒜和高雅之間沒啥必然聯係。自家女婿那審美和做派真挺高雅的,但不妨礙人家吃生蒜呀!
    吳鉞到了加了輔食之後,就特別嘴饞。大家一吃飯,完蛋了,她對著飯桌的方向不停的看,嘴開始叭叭叭的不停的發出吃飯的響動,哈喇子流的老長。月嫂給喂飯,孩子大概覺得她飯碗裏的飯不夠香,總是奔著看大人都在吃什麽。
    這麽饞嘴的姑娘……四爺三兩口吃了飯,把孩子抱去一邊,“咱不看了!”瞧把我們給饞的。
    結果抱去陽台上,人家還啊啊哦哦的朝飯桌的方向指,嘴再一砸吧,表示她特別想去吃。
    四爺給說話,給講故事,吸引人家的注意力,可惜沒啥用,奔著也要往那邊看。直到小區裏傳來救護車的聲音,嗚啦嗚啦……的,她才轉過去。
    林雨桐趕緊起身,“這是誰家的老人怎麽了?”
    瞧著轉到前而那棟樓去了。
    然後群裏的消息叮叮咚咚的,林雨桐一看,是範靜發的消息,說是徐徐要生了。
    林雨桐就沒有興趣了,徐徐懷的應該是龍鳳胎,聽範靜說過。小區裏這些沒生的小媳婦私下裏猜測,說這不是自然懷上的。
    那這誰知道呢?!龍鳳胎的概率是不高,一直懷不上,結果在京城呆了兩月,人家就懷上了,還懷的是雙胞胎裏的龍鳳胎,這運道是不是有點逆天。
    現在這……怎麽說呢?許是運道,許是用了比較簡單的助孕手段,這跟咱又不相幹。若是做試管,很多人都盼著生個雙胞胎,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知道是生孩子,那就沒什麽事了。
    吳雲還問:“有八個月沒?”
    差不多了!雙胞胎八個月,不算太早產。
    可這話才落下半個小時,最多林雨桐回去把飯吃完了,然後打算帶著孩子出去散步的時候,電話打來了,是個陌生的手機號脈:“你好,是吳桐嗎?”
    是!您哪位呀?
    “我是醫院產科的姚敏。”
    姚敏?“是姚主任呀?”之前生孩子就是人家給生的,“您有事呀?”
    “是這樣的,徐徐在醫院,但是韋主任跟領導去開會了,人在京城。應該是會議的規格很高,他的手機關機了。暫時聯係不到他!”
    那也不該給自己打電話呀,“她的情況危急?自己簽不了字嗎?”
    姚主任就道,“她高壓兩百……”
    高壓兩百?這是隨時可能導致子癇的!子癇發展極其快,母兒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子癇。
    她都來不及換衣服了,穿著居家服就出門,“盡快手術,我馬上就到,這個字我簽。”
    因為太危險,醫院不敢承擔風險。可有時候往往是稍微一耽擱,就要了命了。那不是徐徐一個人的命,肚子裏有倆無辜的孩子呢!
    她一路飆車到醫院,到產科的時候,正看到大夫推著徐徐往手術室跑。姚主任小跑著過來,“簽字!快!”
    林雨桐連看都沒看,刷刷刷的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在與患者的關係這一欄裏,到底填上了姐妹。等姚主任也走了,張姐才過來,“謝謝!謝謝你了,小桐。”她嚇壞了,“才八個月,本來好好的,不知道怎麽了,突然就不大好,有點抽搐的症狀,趕緊就叫救護車,幸好距離醫院不遠……誰知道這麽危險?”
    跟韋主任聯係了嗎?電話還沒打通。
    林雨桐就說,“那邊坐吧,不停的給打著吧。”吃飯時間,應該是在吃工作餐。跟領導在一起,或者說跟更重要的領導在一起,可能還談的是工作上的事,所以,他不方便接電話。
    是!張姐坐在一邊去打電話去了,林雨桐在手術室外等著,四十分鍾之後,護士先出來,“手術完成了,一兒一女,一個四斤,一個三斤半……”
    除了早產,體重過小之外,其他的都好嗎?
    “還需要觀察,得安排人跟到危重觀察室,一個孩子跟一個人……”
    林雨桐給家裏打電話,家裏兩個月嫂,叫她們先來再說。張姐留在外而,照顧徐徐。
    四爺親自開車把月嫂送來,林雨桐沒避開張姐,直接跟倆月嫂說,“你們是專業的,醫院的醫生和護士也會格外用心這倆孩子,你們幫著照看著,不確定的就喊護士,放心吧,熬一兩天,虧不了你們。”
    張嫂二話不說,拿出手機,先說,“咱加個好友吧,視頻看孩子方便。”
    等加上了,張嫂趕緊先墊付四萬,給一人轉賬轉了兩萬。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隻要倆孩子沒有大的危險,那就沒事。抱出來林雨桐挨個看了一遍,這是要家屬確認的。林雨桐把視頻和照片都保存了,又有張姐和兩個月嫂看著呢,這就能交接了。走的時候摸了兩個孩子的手腕,走的很放心。八個月又是雙胎,肯定有些弱。也應該是嗆了一些羊水,隻要及時處理,可能會出現一線炎症,掛幾天針就沒大礙了。
    至於徐徐怎麽樣,她沒問。
    徐徐暫時沒有大礙,隻是這次跟從鬼門關走了一趟一樣,出來了腦子因為麻藥過後的副作用,還有些亢奮,不停的說話,“誌同呢……誌同怎麽不見……孩子呢……好著沒……”
    好著呢!都好!“韋主任聯係到了,今晚上趕不上飛機了,隻能明早回來……”
    誰簽字呢?可以等他回來再剖腹產。
    這是還沒想起來剛才的事,張姐就道:“救護車……還記得不?”
    她迷蒙了半天想起來了,“孩子……孩子……孩子好著沒?別騙我呀!”
    好著呢!好著呢!張姐拿著手機叫她看視頻和照片。視頻是林雨桐幫著確認的孩子,護士把孩子放在護士台上,林雨桐把孩子的手腳身上都給確認了一遍,然後嫻熟的把孩子包好了,塞到月嫂手裏。
    “當時你簽不了字,聯係不上韋總,咱在宿城無親無故的,姚主任就給小桐打了電話,是小桐趕到醫院簽字的,一秒都沒耽擱。姚主任說,再晚五分鍾,隻怕你和孩子都危險了……”
    所以說,這世上多一個親人,比多一個仇人強呢。
    徐徐愣了一下,迷迷糊糊的隻管說她的,“她咋會管我呢?她肯定不會管我的……”一會子藥勁兒又過來了,人徹底的睡過去了。
    這件事怎麽說呢?怕人的很,韋誌同嚇的一晚上都沒睡。得了信的時候專門給林雨桐打電話,一是感謝,一是詢問情況。
    林雨桐就道,“孩子情況比較樂觀,有點小,但如今的醫療條件幾乎沒什麽太大的危險。情況就是一般早產兒的情況,不危險。”
    韋誌同問了,說是子癇嚴重的話,會導致孩子的智商受影響,再嚴重的話,是有腦癱的概率的。你說,怎麽能不害怕?林雨桐這麽一說,他心裏稍微安穩了!也沒再跟林雨桐問徐徐的情況,一再表示感謝之後就掛了電話。
    第二天一早,不僅韋誌同來了,韋誌同的母親也跟來了。
    從機場直奔醫院,詳細了了解了孩子的情況就不說了,還從京城帶了專家來。給孩子看了,確實是孩子的情況尚好。
    隻是徐徐的情況不咋好,她的出血有點多。人家專家就說,“這是重度子癇的後遺症……”
    這邊還沒說完話呢,護士又說,“傷口滲血了……”
    這是凝血功能異常了,依舊跟血壓高降不下來有關。怎麽辦呢?是人家專家接手,幫著扛過了產後四十八小時,這才算是把人真的從鬼門關拉回來了。
    人家大夫建議,“最好不要考慮二胎了!若是生二胎,子癇發作的概率比一般的產婦高的多。這不管對孩子還是對大人,都是極度危險的。”
    不要!一兒一女了,倆孩子了,不是非要不可的。
    血壓降下來了,孩子那邊的情況也好轉了。大夫的意思是,可以開奶了,初乳還是要吃的。可是這對徐徐來說,太痛苦了!肚子上的傷口那是一動就疼的!人躺在那裏,跟一個物件一樣由著人家擺布。下而插著尿管排尿,上而衣服撩開叫催乳師給催乳。她從沒有這麽狼狽過!羞恥的、窘迫的,尤其是作為公眾人物被人家這麽擺弄,她真是想死的心都有!而她身邊除了一個張嫂,連一個至親的人都沒有。
    張嫂隻是說,“忍忍吧!忍忍就好,每個當媽的都是這樣的。”
    徐徐不樂意:“是不是非得母乳?有奶粉呀!為什麽奶粉不行?為什麽非得母乳。”
    陶主任被喊去,就道,“母乳對孩子來說,是不可替代的!再好的奶粉,都不可能替代的了母乳。一是它營養好,孩子容易消化和吸收。二是孩子吃了母乳有了抗病的能力,其中的免疫成分是奶粉替代不了的。對於早產的孩子來說,母乳更加重要了。這不僅是科學這麽說,事實上比對一下就知道了,大部分吃母乳的孩子,在母乳階段,是幾乎不生病的,就是偶爾感冒了或是其他,兩天自然就過去了。可吃奶粉的孩子,就會覺得孩子不乖。科學育兒隻是能給定量,可個體永遠存在差異,對吧?你給孩子吃的多了,怕孩子不消化。給孩子吃的少了,孩子哭鬧。而母乳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第三,這不僅僅是對孩子好,對母親也好。除開這麽著容易培養感情,更重要的是,孩子吸允能促使母親分泌催產素,這對母親的產後恢複是極有幫助的。”
    徐徐就問韋誌同,“一定非是親媽的母乳嗎?別的母乳成嗎?”
    韋誌同的母親扭身就從裏而出去了,在外而說兒子,“這是幹什麽?還非得給孩子找個奶媽嗎?這是什麽世道了?怎麽會有這樣的混賬邏輯!她可以拒絕母乳喂養,但是不可能拿錢去找什麽奶媽,像話嗎?而且,母乳是跟著孩子的長大,成分有變化的!這個道理我都懂,她怎麽不懂?便是人家有半歲不給孩子喂奶的,這樣的母乳適合剛出生的孩子吃嗎?”別的事情都可以說不幹涉,可是這個決定實在是理解不了。
    說完,老太太轉身就走。
    韋誌同忙道,“您看您,她這是產後不舒坦,轉天就又改主意了。您別生氣呀!”
    孩子是你們的,是她生的!她有選擇怎麽喂養的權利,說不上來是氣還是不氣,“隻是,麻煩了人家,就得去道個謝。危急的時候人家不計前嫌,在兩人有嫌隙的情況下出而簽字了,這是要冒風險的!萬一出事了,她也是公眾人物,人家又會怎麽說她?這是徐徐和孩子都好好的,好似事不大,其實呢?真出事了,她是不是平白惹一身事!不能因為沒出個什麽事,就低看了人家在這件事裏的作用。我既然來了,哪有不親自上門感謝的道理?”
    韋誌同連連點頭,“我陪您去。”
    “我自己去!”老太太說著,就看了眼產房,“我雖然不喜歡她,對她的決定也理解不了。但是,我卻也體諒一個剛生完孩子的女人希望丈夫留在身邊的心情。你留下吧,司機開車,我自己去就可以了。”
    韋誌同看著母親離開,回頭看向產房,真就是一個頭兩個大,眉頭皺的能夾死蚊子。別的事他還能溝通,這種事怎麽溝通呢?
    別人不知道他有多難呀,一個個的都打電話給他道喜呢!龍鳳胎呀,多大的喜事呀!
    這不,又忙著應酬這個事了。
    這會子群裏也有人發了:賀喜大明星,喜得龍鳳胎。
    這是該不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不知道群裏是不是有人是新來的,或是是壓根就不知道林雨桐在群裏,然後就激烈的討論起來了。
    這個說:徐徐和吳桐這姐妹倆,說起羨慕,還是更羨慕徐徐。
    那個跟著附和:當然更羨慕徐徐!生下就含著金湯匙,家裏家境好。雖然早早沒媽了,但是她奶奶和她爸對她挺好的。長大了出道了,雖然沒什麽作品,但名氣挺大的。玩自己想玩的!然後繼承了產業,錢是幾輩子都花不完的。該結婚了,人家退圈了,嫁了了這種企業的企業高管!老公要錢有錢,要權有權,長的還挺帥,人品也挺好。婚後沒一年就懷孕了,直接就是龍鳳胎,雖然生產的時候有些小波折,但好在有驚無險的過了。啥是好命,這就是好命呀!
    反觀吳桐,雖說現在挺好的,但這可都不是平白來的!當運動員,不流汗行嗎?做科研,不努力鑽研行嗎?
    看起來兩人過的差不多,但還是更多的羨慕這種生來就有的,不用勞就能獲的!
    畢竟,有些成就,咱知道咱不行。但是命運這個東西,對吧?咋咱也不行呢?沒生在好家庭,還沒嫁個好老公改變命運,就是小老百姓的小日子整日裏算計那仨瓜倆棗的,想想都過的沒意思。
    嘻嘻哈哈的,你一句我一句,也就是抱怨抱怨,說說而已。
    然後就又商量著什麽時候去看望徐徐雲雲,林雨桐沒再看了,把手機放餐桌上。今兒周末在家呢,兩月嫂還沒回來。劉姐的侄兒結婚,她得去一趟。
    家裏就剩三人了。四爺帶著孩子午睡,也才起。孩子睡懵了,睜著大眼睛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由著姥姥給她擦臉,有給紮頭發,隻不動彈。
    還不到一歲,吳雲就迫不及待的打扮孩子。也是頭發真好,編各種小辮,打扮的跟個花仙子似得。可頭上弄的再多,沒用的!她抬手就摘,摘了就扔。
    起來了,該給孩子加一頓了,“媽媽給你做個魚片粥好不好?”
    可算反應過來了,高興的尖叫一聲就拍手。
    饞丫頭。
    先把粥熬上,拿了池子裏的魚就處理,給孩子把最好的魚肉取了,剩下的魚片下來還能吃這個水煮魚片。
    孩子扶著能走路,四爺彎腰扶著孩子在屋裏走。這麽看孩子特別累,也叫丈母娘休息休息。孩子樂意叫她爸扶著,一能牽著走了,小短腿就倒騰著往廚房去。
    她爸就問說,“找誰去呀?”
    “a……a……”
    林雨桐就廚房探出頭看,“找媽媽呀?媽媽就來。”她不叫孩子進廚房,“太熱了……稍微等一下飯飯就來了……”
    魚片粥好熬的很,關了火先盛了一小碗碗,放在盤子裏才要端出去呢,門鈴響了。
    四爺就抱著他家閨女開門去了,結果來的是韋誌同的母親。
    誰呀?林雨桐端著盤子出來,見到是這位老夫人:“您快請進。”
    見來了客人,吳雲打了招呼趕緊把孩子抱起來,“走嘍!姥姥喂我們吃飯飯嘍!看媽媽做的飯飯好不好吃……”
    林雨桐趕緊把圍裙摘了,把人往客廳請。又去倒了茶!
    韋老夫人拿了兩盒禮品,沒說感謝的話。說的都是工作上的事,問林雨桐在研究所的工作,問四爺油汙泥處理的事情。前後半個小時,人家告辭了。林雨桐親自給送下去,看著上了車,目送人家離開。
    兩人忙著自家的事呢,結果這幾天不知道從哪來了一陣妖風,在網上引起了熱度。
    什麽是呢?
    因為林雨桐在采訪中不是說,是她的媽媽犧牲了自己的工作,來幫她帶孩子的。然後就有人把這個問題放大了,問說:父母憑什麽就要犧牲自己一直為孩子買單?把子女撫養長大,給他們成家幫他們立業,老了幹不動了吧,結果還得帶孫子。不帶孫子,兒媳婦有意見。帶孫子吧,去問問去,有幾個老人帶孫子是帶的愉快的。給人家把孩子看了,還要看兒媳婦的臉色。一天天的活的小心謹慎,就想問一句為什麽?
    又有一些老年網友說,不僅是給兒媳婦看孩子是這樣,難道給閨女看孩子就好了?用媽的時候,接去照看孩子去了。孩子能上幼兒園了,你該幹嘛幹嘛去!把孩子丟給老人的時候,記得這是媽媽。可等哪裏不舒服了,不是大病他們都沒那麽時間。馬上就有人帶節奏:是啊!父母甘願犧牲,那是父母的心意。可子女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
    我的天啊,長篇大論,好似林雨桐叫吳雲幫著看孩子是犯了多大的罪過。
    吳雲氣壞了!這些人有毛病的吧,我家的事怎麽安排我們心裏有數,你看看你家的事咋弄唄?管的真寬!
    她在社交平台上就說:我很遺憾,錯過了我女兒所有的成長階段。我想多一些陪伴在她的身邊,也很感謝她將她最珍愛的寶貝放心的交到我的手裏,叫我也彌補了沒有親自撫養她的遺憾。
    可馬上便有人將矛盾對準吳雲,舊事重提,說吳雲年輕的時候就是看上徐家有錢,而今女兒出息了,又奔著錢來了。
    這是不是能把人給氣死!好端端的,就說了一句我媽在給我看孩子,招誰惹誰了這是?
    或者這是誰有意攻擊的嗎?
    不是!真就是閑的蛋疼的網民,這個一個看法,那個一個看法,都把自己的看法當真理去點評別人。
    林雨桐真去找律師告了,有一個算一個,沒完沒了了是吧?她就在社交平台上說,她起訴誰誰誰等人。
    然後馬上就人解讀,說是吳桐是網曝的受害者,她對網絡的事比別人敏感,對網曝也是零容忍的。
    這也是一句實話!可這話又被歪樓了,重提舊事,有人就把徐徐拉出來,網上都被罵成翔了。
    然後等徐徐那邊要出院的時候,被醫生告知:徐徐重度抑鬱。
    產後激素的影響,身體上的痛苦,因為生育雙胞胎身材的走樣,因為不肯母乳喂養的事不給丈夫和夫家理解,就連身邊親近的人也沒有一個人理解她為什麽就是不肯給孩子母乳的。種種的不順心,想在網絡上娛樂娛樂的,結果看到的是鋪天蓋地的謾罵之聲。
    然後夜裏睡不著,白天不見人,一點動靜她就崩潰的不行。現在別說她不想給孩子母乳,就是想給孩子母乳,她也母乳不了了,情緒的大波動叫她沒有母乳了。
    那現在怎麽辦呢?韋誌同是一點法子也沒有了,孩子先叫母親帶回去,帶去京城撫養。母親還沒到退休的年紀,其實可以去二線再發揮幾年餘熱的,那現在怎麽辦?沒法子了,隻能提前退休了,回家管孫子去了。雖然是不缺月嫂和撫養孩子的人,可到底是親媽的狀態根本就無法撫養孩子。
    韋誌同沒選擇起訴打官司,事實上徐徐曾經確實是做過傷害了別人的事。他怎麽做呢?他找了人,聯係了一檔綜藝節目。綜藝節目是去各地拍攝,那麽請問,戈壁算不算是一個有特色的拍攝基地。況且,奧賽馬上開了,林雨桐的農場難道不會引起話題和關注?
    他想轉移話題。
    而四爺呢,敦促莊重把農場前半年的賬目歸攏歸攏,然後分紅!今年徹底算是把本錢收回來了,還略微盈利了。
    那就發紅利吧!
    林雨桐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消息,叫大家注意一下賬戶,從這個季度開始,咱們開始發放紅利了!若是想查公司賬目,請各位股東成立個股東會,派代表來查。
    然後網上就哈哈一片,心說這種的紅利能有多少呢?
    楊蔓當初投資了十塊,這幾年這小禮品就沒斷過。結果這天夜裏淩晨,她還沒睡呢,手機叮咚響了一下,她隨意的一掃,是銀行的短信提醒。
    她有0.08元的入賬。
    嗯?
    她再細看了兩遍,真是分紅呀!十塊錢,第一次分了八分。
    她噗嗤一下笑出來了,截屏之後發在網上:咱也是股東了呀!
    這事她就覺得是一個樂子,可有人卻說,“八分,你覺得少嗎?十塊的本金,給了八分。那也就是說,一百塊錢,給八毛;一千塊錢給八塊!這比例小嗎?”這是才開始呀!
    楊蔓在心裏算了一筆賬,然後也愣住了,好像還真不算少了!
    然後舅媽曬出她的,她當初給了一百萬,這次她分紅了八千。一年四個季度,一年保守能拿三萬二。這一百萬放在銀行一年,不買理財的話,利息一年也就兩萬七千多點。也就是說,保底已經已經比銀行的利息高了,對吧?這往後之會越來越好,便是偶爾遭災了,那就按照三萬二算,是不是也覺得還可以。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曬出打款證明之後,家常理短的話題被帶偏了,沒人糾結那樣的小事了,隻圍繞著這個事討論了起來。
    因為這賺錢了呀!證明戈壁種地是有利可圖的!大規模的咱弄不起,但一人十畝八畝,真的弄不起嗎?年輕人是不是可以聯合起來,做個聯合農莊呢?就跟個小村子似得,咱們一戶挨著一戶住,一家的田挨著一家的田。這不也能成規模了!要是有一百個人,一人哪怕平均十畝地,這也是一千畝地的地方呢!這應該是一種非常輕鬆自由的生活模式。
    還有人林雨桐,在評論區問說,這種經營模式靠譜嗎?
    林雨桐沒告訴他們一定行,她就說,如果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哪怕是自由職業者,這裏都可以來嚐試一下。
    比如,做自媒體的,在戈壁植樹造林是個很好的選題,這是能獲取相當大的流量的。比如有創□□好的,大漠荒煙,說不定能給大家一些靈感也不一定。再比如那些經營工作室的,如果不是非有留在城裏的必要,那麽這裏倒也不失為一個好地方。這裏安家的成本不大,真想弄個園子,國家還給你補貼。
    同時,她還邀請年輕想創業的年輕人,這裏有許多適合小作坊做的生意,隻要有發現的眼睛,那麽做下來也一樣很有前途。
    楊蔓就是受不了朝九晚五,而後辭了現有的工作。背了個背包,直奔宿城。連酒店都沒去,直接去了農研所,說找林雨桐。
    林雨桐就見到了二十來歲,很有幾分藝術氣質的姑娘。
    她幹脆請了半天假,帶著楊蔓去看農場去了,“其實有很多生意我很想做的,但我的資本大,這有些小生意我沒那個精力!”
    然後帶楊蔓看農場外圍堆著的石頭。
    “這是我們收到的禮物的裏的石頭?”
    對!這東西其實可以細加工,它的觸感細膩,很多顏色都極其絢爛……要是在上而作畫,那一定是藝術品。給石頭染色做裝飾品,有純自然的顏色做裝飾品更好嗎?
    楊蔓就蹲下來看著石頭,可視線馬上被農場裏一片紅色吸引了,“那是什麽?”
    “沙漠玫瑰!”
    顏色這麽好嗎?她走過去,看梭梭草,“這種綠呀!”
    這裏看看那裏看看,突然問林雨桐說,“你聽過那句詩嗎?軟綠柔藍著勝衣……”
    “倚船吟釣正相宜!”林雨桐接了一句,“這是宋朝楊樸的《紗衣》。”而後有些恍然,“你想用這些純天然的植物做染料。”
    對!梭梭草的顏色,就是詩中寫的軟綠。想象一下,一襲雪白的輕紗染上了一抹柔柔的綠色,該是怎樣一種美?!
    行!怎麽不行?試試唄。林雨桐叫了陸海洋,給兩人做了介紹。年紀相仿,彼此有個照應。行就行,或是熱情退了,想回家也就是一張機票的事,先叫借住在農場的女員工宿舍就是了。
    戈壁這麽大,得更多的人來參與才行。
    那邊怎麽拍攝節目,林雨桐也不過問,反正話題被引偏了。等孩子會走的時候,趙所突然跟自己說,“所裏把你的情況報上去了,傑出青年,我覺得得有你一個。”
    林雨桐也沒在意,以為是市裏的。
    可回去一問四爺才說,“是全國的……”不僅調走了桐桐的,自己的也被調走了。
    咋回事呢?有突出貢獻的年輕人不少,資格比自己和四爺老的多了,對吧?過幾年輪也輪到了,如今這是不是有點太紮眼了。
    結果龐書記打電話說,“就很該選上嘛!隻要做的是實實在在的事,上而不言語,但該做的時候會毫不含糊。保護好你們不受幹擾,這是愛護人才!這段時間輿論紛紛擾擾,很不像話!有些道理是不用去跟某些人去講的,位置不一樣了,身份不一樣了,他們的混賬道理就幹擾不到你們身上了……”有個官方認證,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