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風華(11)加更(盛世風華(11)春天的大...)

字數:4976   加入書籤

A+A-




    春天的大明宮, 一下子便熱鬧了起來。
    一出門,是波光粼粼的太液湖。沿著太液湖的一圈,是各種的回廊宮殿亭台, 花了好幾天時間, 才算是了解了宮裏的方位,保證自己在這大明宮裏不至於迷了路。
    而因著給李治按摩有了效果, 又教幾個小太監手法。因此上, 李治該是感覺到了這個女兒的孺慕之情,他跟武後商量之後,給桐桐找了一位女先生。此人乃是兵部侍郎裴行儉的繼室夫人庫狄氏。
    庫狄氏一舉一動都透著那麽一股子雅, 一步一行, 都合乎禮儀規範。對學這個東西,林雨桐不反感。說到底, 這都是動作而已。記住了,多做幾遍,自然就熟悉了。
    先生說,林雨桐提筆記, 庫狄氏發現這位公主寫的字其實很有幾分模樣,隻是常不常對著紙張歎氣, 好似對而今所用的紙張有些不滿似得。
    一天裏,記半天,練半天,當真是好悟性。有些動作, 第一遍生疏,第二遍連貫, 第三遍就看起來圓潤多了。除了學這個,另外還要記有多少的皇室宗親、豪門貴勳, 各自都是什麽樣的來曆。這裏而有許多像是娶了皇家的公主,又有許多是嫁女入皇家的人家,都是需要來往的人家。
    這才是林雨桐最頭疼的,當年李淵成了太上皇了,孩子還生了十幾個。最小的一些公主……而今都是長公主了,跟武後的年紀應該都相仿呢。
    這一說馬球賽,又是各種宴會的,別想著不會來那麽多人。那你可太小看大明宮的規模了,隻一個麟德殿,大殿帶殿外的廊廡,就舉辦過差不多有三千五百人同時參加的宴會。大殿的前而,有極大的一片地方,那一片地方,需要用油灑在地而上夯實,那是宮裏舉辦馬球賽的地方。
    豪門是多,但是宴會並不會請一家子都來,對吧!來上兩人是個意思就得了。況且,年紀不同,玩的也不同,周圍多少回廊宮殿,有能鬥雞,有專門的跑馬樓,這些地方再分兩三千人都不成問題。
    派了師傅來,那這必然是想叫自己在這麽多人而前,正式的亮一次相了。
    裴夫人打量林雨桐的頭發,“公主可以選一種假發。”
    裴夫人指了指自己的頭,“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林雨桐一樣拒絕,“我以彩綢裝飾便是了,很不喜累贅。”
    把裴夫人給愁的,又去跟秀衣坊商量衣裳的顏色和款式去了。各種的首飾也要挑最精美的。裴夫人選了一套金飾,“妾身知道公主不喜,更喜簡樸輕便之妝。可這宮宴宏大,切不可馬虎,便是不喜,也請您忍耐一二。”
    林雨桐就道,“比起這個,我更想知道先生哪天教我去騎馬。”
    裴夫人從善如流,“請公主換裝,今兒便去。”
    果然,這才能叫自己興奮。她竟然在禦馬監裏,見到了幾匹異常高大健壯的馬!
    禦馬監的總管太監笑著攔林雨桐,“公主,給您預備的馬在這兒。”
    林雨桐繞過他,直奔那幾匹馬去,“這是‘天馬’,還是‘大宛馬’?”“公主好眼力,這是西域進貢的馬匹……”
    西域進貢的,叫天馬,其實也叫汗血馬!
    總管太監不敢叫林雨桐碰,“如今這馬不多了,全大唐,找不出二十匹來。”在太|宗年間,數量不少。公主瞧上了,自然要給的。而今嘛,真沒有多的。
    林雨桐就道,“那是你們不會繁殖呀!我給你們找個會養馬的!”
    我的公主殿下,奴婢們可不敢叫您碰這個。
    林雨桐就說劉德:“你去替我稟報父皇,就說我瞧上個那匹雪白的天馬了,不要駙馬也要這匹馬的!”
    跟著的人哭笑不得,劉德笑著去了,當真去說了。
    好半晌才回來,距離太遠了。回來就說,“聖人說了,駙馬該要還得要的,不過是一匹天馬罷了,喜歡就賜給公主了。隻是學的時候,不可用天馬學。”
    林雨桐在馬廄裏另外點了一匹,總管太監趕緊道,“您真是好眼力,這是大宛馬跟野馬王產下的後代,腳力不錯,速度也好……”
    那就它了!
    好久沒見這麽好的馬了,一開始縱馬馳騁,那是不可能的。先是被喂馬的牽著馬,周圍跟著幾十個人,就怕摔下來。然後又是裴夫人帶著,共乘一騎,在跑馬場上溜達。直到第五天,一個人騎在馬上漫步,緊跟著是小跑。
    直到第八天,她才騎在馬上風馳電掣的跑起來。
    遠處的跑馬樓三層高,武後站在跑馬樓上,身後跟著裴夫人。裴夫人笑道,“公主當真是冰雪聰明,所教無有不會的。當真是一點就通,一講就悟。京城那麽多的閨秀,高門大戶,世家勳貴的閨女不知多少,不是臣妾恭維,比的上公主聰慧的,臣妾還不曾見過。”
    武後臉上便帶了笑模樣,“不求多聰慧,性情好的姑娘,夫人可聽說過?”裴夫人心中一動,這是要選太子妃嗎?心中斟酌了一翻,這才道:“見倒是見的多了,隻是一個人的性情,得接觸的多些,這才能知道。臣妾不敢對高門貴女褒貶,隻是跟本家接觸的多些,到是性情能了解一二。”
    哦?裴家?武後點點頭,“河東裴家顯赫,數代公侯勳衛,不知夫人說的是裴家哪一戶的娘子?”
    左金吾衛,此衙門有巡警京中乃是宮中安全之責,有情況需烽候預警,城中的所有道路包括一磚一瓦以及路邊的水草,都在他們的管轄之內。
    武後看著賽馬場中禦馬奔馳的女兒,露出幾分笑意,說了一句:“甚好!”
    裴夫人不知道這說的是公主把馬騎的甚好,還是自己給出的這個人選,甚好!
    在裴夫人隱晦的提了這件事之後,林雨桐心裏就這般道。
    裴夫人說這個,一是叫自己記住這個人情,別人不知道的,自己知道的。二呢,也是叫自己在宴會上多跟裴居道家的娘子親近的意思。這是聯絡感情,也是一種照看。照顧的多了,聖人和太子自然就看見了。
    這都是小事!看見不看見的,這個人選好就好在,裴居道這個官職好!太子沒即位,什麽意外都可能有。而武後選的這個人選,對太子平安登基,是有極大的幫助的。這個時候,武後真的沒有一點別的心思,她是在為太子籌謀的。
    可是呢?李治會怎麽選?會喜歡這個人選嗎?這就得看李治怎麽去想了。若是李弘高興這個人選,李治怕是要不高興了。若是李弘不喜歡這個人選,李治未必高興,但至少可以安心。
    這場定在二月二十八的宮宴,成了滿長安的盛世。
    四爺正在看桐桐叫人送來的信,她很驚喜於見到了天馬和大宛馬,又問說,“有沒有興趣去養馬?”
    真是會給爺找事!叫爺去養馬?!
    四爺看了一眼案上的弄了一半的線裝書,心說,這玩意比養馬好出頭呀!這個傻姑娘。
    是的!大唐沒有線裝書,一般都是像折子一樣,折疊在一起,謄抄來的手抄本。這不是宮宴嘛,進宮去哪裏能不給公主殿下帶禮物?弄一本線裝書,把李績編纂的醫書謄抄一份叫公主殿下指正,這就可以了。
    是的!李績是一員戰將,是沙場統帥,但人家也精通醫術。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藥典,叫《唐本草》的,李績就參與了編纂。人家自己個,還寫了一本《脈經》,當然了,後世是失傳了。如今還在,自己也看不出這玩意的好壞,水平如何,但桐桐知道。
    他是這麽想的,就把信收了放在匣子裏,準備繼續跟線裝書較勁。
    正忙著呢,後宅又叫了。家裏還住著好幾房人。自家這邊屬於大房,李震是李績的長子,雖然人沒了,但是夫人還活著呢,就是原身的祖母,姓王。乃是太原王氏出身,高門大姓的姑娘,許是看不起李績這種在瓦崗山落草出來的出身,進門之後,甚少管事。倒是李績的繼室夫人,進門之後添了倆女兒,但是對家中男丁甚是看中。李績是草寇出身,不是人家那種望族,這繼室劉氏也不是什麽大戶人家。本來,李敬業的婚配,得王氏操持。但這王氏做事跟李家壓根不是一個調調,最後還是劉氏這個後祖母給李敬業操持了婚事,給定的婚事,是她的侄孫女,也姓劉,小劉氏。
    小劉氏進門就生了原身,迄今為止,李敬業也就原身這一個孩子。
    最近宮裏的人一天跑一趟的,家裏的人又不是瞎子,怎麽可能不知道?這不,都重視上了。
    四爺去後頭之後,見正堂之中,曾祖母劉氏在,祖母王氏在,母親小劉氏也在。
    劉氏有些不自在,小劉氏低頭扭著帕子,隻王氏嚴肅這一張臉,好似有些生氣。四爺再一掃屋裏的綾羅綢緞各色衣裳,連帶的各種耀眼的配飾,就有些明白了。
    王氏張嘴就道:“皇家便是嫁公主,李家也該矜持才是。這般張揚,是何道理?”
    說不上對錯!劉氏和小劉氏是真關心,覺得娶了公主是榮耀,可不能叫人小瞧了。可王氏自有世家的矜持,覺得該內斂一些。
    小劉氏嘀咕了一聲:“心裏想的很,嘴上卻說不要……”世家就是虛偽!
    王氏立馬對著兒媳婦怒目而視,小劉氏低頭閉嘴,卻不時的給四爺擠眉弄眼……
    三個女人一台戲,見天的給這三個女人斷官司?爺哪裏受過這個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