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風華(77)一更(盛唐風華(77)不答應...)

字數:6346   加入書籤

A+A-




    武後抬起頭來, 看桐桐,“桐兒,我是你阿娘。”
    桐桐點頭, 而後歎了一聲, “阿娘,兒也就是仗著您是阿娘, 這才敢說這個話。”
    李治心裏一鬆, 桐桐就是這樣,她會示弱!會臉不紅心不跳的給對方臉上貼金。皇後此刻哪裏是誰的母親?她沒把她當做是賢兒的母親,連太子都能廢黜恨不能一殺了之, 那一個鎮國公主, 還不是養在身邊的孩子,她此刻能是一個慈母嗎?能叫事情就因為一句阿娘而功虧一簣嗎?
    但桐桐不硬頂著去揭這個臉麵, 事情再血淋淋,她樂意給上麵蓋在一層遮羞布。這其實是一個成熟的政客該有的樣子。
    一萬次的遺憾,桐兒若是跟賢兒易地而處,今兒, 就不是皇後廢了賢兒,而是桐兒將皇後逼回後宮。
    他沒言語, 也沒再為賢兒說什麽話。事到了如今,自己希望賢兒為太子本就奢望!皇後沒有留絲毫退路,她是不會再叫賢兒做太子的,她得防著賢兒反噬。自己之前不答應廢太子, 為的也不過是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能保住賢兒的性命。
    今兒你皇姐為你爭取到什麽,你就先領受什麽。最好是別走遠, 留在京城最好,若不然,你這條命依舊是保不住的。
    武後指了指邊上,“桐兒和英國公都坐吧。”
    四爺馬上拱手,“您要這麽說,臣隻能回國公府了!今兒這旨意是宣給駙馬的,今兒來的也隻是駙馬!”
    武後滿意的點頭,要的就是你這個態度。而後,她才看向女兒,“桐兒,鎮國公主,若無英國公府,何意鎮國呢?”
    林雨桐就笑,“鎮國靠軍權嗎?不!鎮國靠的是兩個字,一個是‘公’,一個是‘正’。一心為公,不存私念,不求私情,以公心求公正,以正氣求公平,得來的是什麽?是人心!天下子民信鎮國公主,朝中大臣敬畏鎮國公主,我的話他們信!我說太子是被冤枉的,那明兒就有禦史敢撞死在大殿上也會為太子伸冤的。母後,兒靠的從來都不是軍權。”
    武後的眼睛眯了起來,打量這個女兒。
    桐桐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來,“可是母後,兒不是所有時候都公正的!就拿這件事來說吧,兒若真公正,兒就該隱而不發,您不能今晚就殺了太子,對吧?您還是得叫人審問結案的,最好再把這件事做的跟真的似得,比如,把那些鎧甲弄去大街上,當著天下人的麵,給一把火燒了,然後坐實了太子意圖謀逆的罪名。這得是需要時間的!這點時間,兒若真公正,兒會做什麽呢?兒會登高一呼,告知天下真相。可兒……沒有這麽做,兒進宮了,兒坦誠的告訴阿娘,兒不答應!
    在這事上,兒得說一句,兒是偏著母後的,兒並沒有做到絕對的公平。說實話,兒不懂母後非廢賢兒是什麽道理。其實,他才多大呀?二十來歲的人,上有父皇母後,下有同胞手足,他長的太順利了,吃的虧太少。再長幾歲,有父皇母後保駕護航幾年,他會成熟起來的!他和皇兄,比之史書上的許多儲君,好了何止一層?母後能贏,靠什麽呢?靠您是他的生身之母,他防備誰都沒防備您呐!兒屢次跟賢兒說,母後能走到如今,是如何的不容易。賢兒體諒您,可您這個最該我們信任的人,卻狠狠的捅了一刀來!
    在明知道太子無大錯的情況下,兒選擇讓一個很好的太子被廢!那您說,兒所堅持的公平在哪裏呢?而今,兒不過是要求,給賢兒一個體麵的結果……阿娘,就連這個您也不願意嗎?”
    上官婉兒擔憂的看了李賢一眼,這件事直到現在她都覺得是在做夢!她伺候在武後的身邊,但她卻並不知道事情是怎麽發生的。
    這會子,能保的也隻能是太子的命。
    而在鎮國公主說完這番話之後,她知道,太子的命保住了。
    鎮國公主很軟的話裏,其實有威脅的意思在裏麵的!她把她下一步要做什麽,給擺在了明麵上!她說今晚若是皇後不妥協,那麽除非她死,否則她就把真相公布出去!
    是的!不管是百姓還是朝臣,都會信公主的!便是有些人懷疑,但反對皇後者呢?他們平日裏隻怕找不到借口攻訐皇後,而今有這樣的借口了,他們會衝在最前麵對皇後而來。
    皇後不能隻圖眼前不想以後呀!今晚公主從慈恩寺回來,這瞞不住人!除非今晚就這麽把公主也給殺了!可公主是那麽好殺的?
    其一:駙馬就是英國公,這不是說駙馬強調說今晚來的是駙馬,他就隻是駙馬。
    其二:禁衛軍知道公主之能,真要叫他們把刀斧加在公主身上,禁衛軍不顧忌公主,也得顧忌聖人。公主若和聖人聯手,矛盾激化,皇後麵臨的可就不是功虧一簣了,而是滿盤皆輸。其實聖人未必不想跟公主聯合,但聖人更知道,公主是做女兒的,強迫女兒謀逆母親,公主也難從命。所以,聖人不逼迫,他希望取一個平衡。而皇後必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她不會把事情推向最糟糕的方向。
    其三,公主勇武,逼急了,等侍衛進來之前,隻怕公主都有能耐把這一大殿的人殺了。
    把這些因素都考量進去,她可以篤定,皇後必然會妥協的!
    皇後長長的歎了一聲,“本宮……也不知道所謂的謀逆到了哪種程度了。得到消息的時候,本宮是又驚又怒。”
    林雨桐垂下眼瞼沒有說話!太子謀逆?說句實在話,聖人身體不好,還能活幾年?便是活著,大權也盡量朝太子傾斜,太子是吃飽了撐的,靠幾百幅鎧甲謀逆?便是太子看武後不順眼,那等他登基了,名正言順的要求太後歸權,這不是勝算更大?李賢隻是性子直,並不是腦子有問題,這樣的事情,你竟然說你又驚又怒?
    東宮那地方,要麽從皇城內入東宮,要麽從延禧門入東宮,把手的那麽死,是怎麽把鎧甲運進去,還不驚動人的?
    真的!從太子的動機到太子這個所謂的謀反過程,糙的不能看。
    武後將其歸結為當時又驚又怒,然後就把事給辦成這樣了。
    然後呢?
    然後武後就道,“事……左不過是那麽些事!賢兒心無提防,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同一個跌倒,那是真不適合太子之位。今兒這事,說起來,顯兒難逃其責!可還是那句話,顯兒贏了!顯兒許是平庸,但帝王平庸些能做個守成之君,他是個能牢牢坐在皇位之上的人。”說著,就看李治,“帝王難道不是先得坐穩帝位,才能想其他嗎?與之相比,賢兒與顯兒,誰更合適呢?”
    算計哥哥這事,在皇家沒法說!李世民還殺了親兄弟呢?
    選皇帝不是選道德完人,他有這個奪儲位的能耐,有守皇位的本事,為什麽不行呢?
    這是武後開出的條件,不治罪李賢可以,但李顯得為下一任太子。
    桐桐才要說話,四爺一把摁住了桐桐的手。
    果然就聽李治說,“可!”
    這個字才一落下,武後就揚聲道:“宣英親王即刻進宮。”
    林雨桐心裏歎氣,這次李治把武後給看錯了!李治以為武後是想找個好操控的傀儡帝王,而武後卻想的是,李顯這般的最好處理!立他難,但廢他卻容易。
    李治以為武後是想做個扒著權利不撒手的皇後乃至皇太後。可武後想的是,一個孤女出身的女子都敢稱女帝,我的權勢到了能輕易廢太子立太子的程度了,我憑什麽不能稱女帝?
    這點認知上的誤差,叫李治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武後的要求,要冊立李顯為儲君。
    武後扭臉看桐桐,“這事……你也不答應?”
    林雨桐歎氣,其實冊立李旦為太子也行,可真要冊立李旦,武後會覺得麻煩!李旦特別識時務,是絕對不會跟武後爭的!不爭就不犯錯,不犯錯反而難處理!拉李旦進來純屬送人頭!想想那個一直活的謹小慎微的孩子,何必拉他進來呢?
    況且,武後拉李顯做儲君,隻一個原因,他犯錯了,他為朝臣所不恥。她想進一步,就得找個能隨時廢黜的帝王!
    既然注定是被廢的命運,那桐桐為何要爭執呢?
    林雨桐看武後,跟武後對視。
    武後明白了,自己這個女兒知曉自己的目的,也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她有句話還是說對了,那就是她還是支持自己這個阿娘的!在謀劃這樣的大事上,她不做攔路虎。
    但桐桐也有要求,“這件事,得有一個說法!”
    武後沉吟了一瞬,“太子突發惡疾,夠嗎?”
    李賢一下子笑出聲了,他一臉的淚,卻笑的歡暢!就見他從李治的手裏硬是扯回了手,站起身來:“天後娘娘,您這不是要孤的命,您這是要孤一家的命呀!知道為什麽皇兄和皇嫂迄今不要孩子嗎?那因為他們知道,廢太子這一脈,便是有子孫,那也是子孫的噩夢!而今,便是保住孤的命……能保幾日呀?或早或晚不還是一死嗎?天後是知道這個結果的!做過太子,這一脈不死絕,別人豈可放心?您是打從一開始,就沒給孤,沒給孤的後人留活路呀!早知今日,您為何要生我們呢?是呢!若是沒有您,就沒有我們,就沒有我們的今日。可同樣的道理,若是沒有我們,您以為父皇能容您到今日?今日之事,孤懂了!要孤性命的,一直都是孤的生母,是您天後娘娘!沒錯,孤的這條命是您給的……那今兒,兒還您便是!”說著,拔了頭上的發簪,猛地朝脖頸刺了進去!
    林雨桐抓了案幾上的杯子就扔,裝在了李賢的手上。李賢一愣,一點猶豫都沒有,轉臉就朝大殿裏的柱子撞了過去!林雨桐飛也似得撲過去,心都快涼了,他這是真心求死的。
    她身上常帶著針,因著給李治和武後針灸,一直隨身攜帶。這會子急忙下針,堪堪吊住李賢的性命。
    此刻的李賢滿頭滿臉的血,大口的喘著氣,“……阿姐……阿姐……”
    林雨桐的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不要說話!不要說話!聽話,阿姐能保住你的命!聽話。”
    “阿姐……命還給……還給她!”
    還了!還了!她生你九死一生,你這也是九死難保你一生,你真還了,“不許再尋死了!不許再尋死了。”
    李賢咧著嘴喘著氣對著桐桐笑,“阿姐……世間皆苦!生不被喜,死被其厭。母子反目,兄弟成仇……弟生於至尊至貴之家,受盡至寒至苦之刑……阿姐,弟無所留戀。”
    李治一口血噴了出來,“混賬——混賬東西——為父還活著,你竟是要棄為父而去?”
    林雨桐摁壓著李賢的穴位,“別往窄處想,阿姐在一日,阿姐保你一日。別說話,阿姐這就送你去皇兄那裏……”
    李賢搖頭,“不去給皇兄惹麻煩了……弟弟再求你兩件事……”
    嗯!你說!你說。“活,活不好,活不成……死,死不起……送弟弟出家,弟弟去慈恩寺出家……”李賢狠命的握著桐桐的手,“阿姐……弟有家不若無家,無家哪來牽掛……無所牽掛,唯出家一途……弟弟出家之後,膝下三子,過繼遠宗,長留京城不求富貴,但求溫飽……”
    林雨桐一下子就哭出來了,哽咽不能言。
    “弟弟還有一才出生尚在繈褓之中的女兒……乃侍妾難產所生,生母身死,弟怕她少了人看顧難以活命,幫弟送於皇兄膝下,求皇嫂代為撫養……”
    滿大殿都是低低的飲泣之聲,上官婉兒跪在地上,手指摳著地上的毯子,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掉,眨眼濕了一片。她第一眼看到的太子,是個挺拔英俊的青年。她再了解的太子,是個正直溫和的好人。他是婉兒偷偷放在心裏的人,而今,這麽一個人不堪受辱,成了那副樣子。沒來由的痛鋪天蓋地的襲來,她悔恨,她惋惜,是不是自己仔細一些,用心一些,提前預警,事情就不會變成這個樣子。
    就在這個時候,外麵通報:英王殿下來了。
    林雨桐給李賢行針,勉強的吊住命,就看到縮著肩膀進來的英王。她蹭的一下站起身來,英王一看這樣子,不敢上前,林雨桐一步步過去,他縮著脖子一步一步的朝後退,林雨桐一巴掌扇過去,“違逆君王,是為不忠;陷父母於兩難,是為不孝;為私利挑事,害無辜者喪命,此為不仁;背叛兄弟,是為不義;愚蠢而不自知,是為不明;靠邪佞以謀天下,是為不智。爾一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明不智之徒,安敢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