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風華(108)三更(盛唐風華(108)斬草除...)

字數:5825   加入書籤

A+A-




    武後眯眼, 心裏冷哼不止。她起身在屋裏轉,“眼前該考量這件事嗎?人已經圈了,若是都殺了, 那本宮成什麽人了?虎毒不食子, 這般之人,百姓如何不怕?數次告訴你, 朝前走最重要!你盯著這個事是什麽意思呢?想做太子?”
    武後冷哼一聲, “之前怎麽安排的,怎麽去做,抓緊時間, 得在鎮國回來之前!”
    武後看著武承嗣出去了, 她才坐回榻上。然後開始忙起來,忙著幹嘛?造字!
    宗室這造反鬧的, 連小孩玩的過家家都不如。武後一得稟報,壓根就沒往心裏去。這顯然就成不了事了。這一動,怎麽治宗室都對。
    但她不能叫大家把注意力隻放在這一件事上,怎麽辦呢?咱搞點事來做。比如——造字!
    君, 天下大吉這四個字摞到一起,便是君吧。
    臣, 怎麽寫呢?臣得忠心,得一心一意,所以一加上忠,這就是臣。
    大臣幾乎沒天一當朝, 就被告知,今兒太後又造了一個什麽字, 這字是啥意思,太後說打從今兒起就得用這個字。
    字這個東西, 是一種傳承,承載的是一種文化,一種理念,演變過程自有它的規律。而今你這個湊到一塊改,這怎麽行呢?
    那這再想為宗室說話的人,折子送上去了,一直沒給回複。好似是天後忙著造字,沒顧得上看。
    先是長安,一個七品的禦史,帶著數百人上表,上表幹嘛呢?
    請太後做皇帝吧,我們太需要您這樣的皇帝了。您應該順應民心,登基為帝。
    而且,人家還說了,應該改國號為周,將皇子皇女們都改武姓。
    身在神都的百官不知道長安在什麽時間,是不是真的鬧了這麽一出百姓請願,反正特別快的,這個上表的折子不就給送來了嗎?
    折子拿到手裏,幾個丞相一言不發,把折子給宮裏送去了。
    這個時候,李唐宗室的所有人,幾乎都在禁衛軍的羈押之中。能自由活動的就兩人,一個太平公主,挺著七八個月的孕肚,為薛家的事已經是精疲力盡了。一個是鎮國公主,人不在京城,還在回京的路上。
    現在簇擁誰做皇帝,那都是要害死誰的。你這邊提了,那邊咯嘣就能把人給殺了。
    所以,朝臣除了沉默,沒有第二個選擇。
    武後拿了折子,沒馬上答應。自來這皇帝登基,都有個三請三讓的。這才一請,我不答應。但我覺得這個帶頭的七品禦史不錯,我給他升官吧!門下省五品給事中,丞相預備役,這個位置就該給這麽忠心的人。
    這個旨意大張旗鼓的放下去之後,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瀾,可了不得了!神都洛陽的百姓熱情瞬間被點燃了。這地方一直是武後的大本營,各種福利政策重點關照地區,沒人幹的時候也沒人想著說去擁立一個女皇帝,現在既然長安都覺得太後做女皇帝好,那咱洛陽百姓,更該覺得太後做女皇帝好了。
    什麽?自來沒有女皇帝?那是你儒家的說法,難道隻你儒家是對的?
    現在可是儒釋道並行,誰比誰弱了?
    你說道家也沒說能有女皇帝?那道家是李家的先祖,當然不會說有女皇帝了。
    但是佛家說了呀!佛家說女皇帝都是天下的菩薩轉世的。
    有被扇動的,有湊熱鬧的,有別有用心的,再加上胡人、各個寺廟裏的和尚,整個洛陽,聚集了一萬兩千多人請願,就跪在洛陽宮的門口的大街上,從高處看,看不到尾。
    武則天站在高處,將外麵的情況看的一清二楚。
    上官婉兒緩緩跪下,“天後娘娘,請您順從天意,登基為帝。”
    武則天拍了拍上官婉兒的頭,“不著急!不要著急。傳旨下去,就說身為女子,安敢覬覦帝位。”
    這一次,武後又辭了。
    結果第二天,更多的人聚集在洛陽的大街小巷,請求武後登基為帝。這一次,更多的官員加入進來了,尤其是一些武官和將士,都加入其中。
    因此,請願人數估摸在六萬餘人。
    四爺和李家的其他人都站在公主府的瞭望亭裏,這裏位置好,地方高,能看見外麵的情況,至少目之所及,人頭攢頭。
    百姓裏還有安排的代表,站出來就說了:我們把您當母親,您卻隻顧謙讓不去登基,那您把我們置於何地?
    這個時候,一群紅色的鳥從人群頭頂飛過,隻撲皇宮。
    李敬業目瞪口呆:“百鳥朝鳳?”
    “染紅的鴿子而已!”四爺說著就往下走。
    李敬業追出去:“宗室無能,事以至此,我無話可說,可宗室不能被這麽趕盡殺絕呀!”
    “若不是為了保住宗室,咱們何至於被困在府裏?”四爺就道,“稍安勿躁!急什麽?”
    李敬業一把拉住兒子,“你是非看著太後登基,是吧?”
    四爺這次沒回避,“她若不登基,如何能輪到公主。公主強行登基,前期這些事,阿耶去做?”
    李敬業:“…………”你!你果然是……
    四爺還要說話,宋獻又急匆匆的過來了,“王將軍送了信來,他已在神都之外,是否要等丘神績進城之前進城?”
    兩人有了衝突之後,丘神績當然不敢把一個五品的將軍如何的!他沒這個膽子!他要的就是自以為符合武後利益的告狀,扯到桐桐身上。王守心不能按時回來更好,他更好按罪名。
    四爺就說,“不用他進城,叫他帶人去碼頭,等著公主。”
    是!
    城裏鬧哄哄的,對府裏的把手也沒那麽嚴了。
    此時,烏泱泱的跪著那麽多人,李顯煞白著一張臉,被推著走到人前:“兒替子辭去太孫之位,請求母後登基,自願改姓武,請母後恩準。”
    於是,一切順理成章。
    武後宣布:“此為天授,朕不敢不從!”
    桐桐一進城,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景象,到處充斥著人群。
    王守心緊隨其後,高聲呼喊著:“鎮國公主歸——鎮國公主歸——”
    於是,附近聽到的人都回頭來看,“公主殿下——公主殿下——”
    這一聲聲的喊出去,越來越多的人聽到呼喊聲,不管看見的沒看見的,都自覺的朝兩邊退,把中間的一條道讓出來。
    林雨桐騎在馬上,不能不把速度降下來。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千歲!千歲!千千歲!”
    然後人群之中,千歲之聲不絕於耳。
    武後站在最高處,看見人群自發的分開,讓出筆直的一條道來,任由真夠騎馬從中過。所過之處,百姓跪地俯首,口稱千歲。
    這些人是怎麽組織怎麽扇動起來的,武後很清楚。
    可鎮國回來的匆忙,隻是偶然撞見了而已。可人群自然的臣服了起來,他們歡喜的高呼,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緒。
    人心,這便是人心所向。
    上官婉兒感受到了武後的緊張,低聲道:“臣去請公主宮內相見。”
    可桐桐又怎麽會願意宮內相見,她禦馬來到宮門口,抬頭就看見在皇城宮闕上的武後。她沒下馬,而是問道:“天後娘娘,聽聞您圍了臣的府邸,駙馬以及英國公府諸人,盡皆圈禁於府中!臣差事已了,特回京交旨領罪!”
    說完,緩緩的下馬,單膝跪地,目視上方,“敢問娘娘,臣何罪?今兒要殺要刮,臣悉聽尊便!”
    屬於武承嗣安排的人畢竟是少數,人是愛湊熱鬧,愛從眾,所以,看起來省事特別的浩大!可真就是那麽支持武後嗎?
    而今,鎮國公主說她的府邸被圍住了,這話從何說起呀?
    人群嗡的一下,便亂了!
    武後現在麵臨一個問題:說鎮國有罪,那人心馬上便散了。稱帝之事,成與不成,便在兩可之間。
    那麽,她之後一個選擇,那便是:“鎮國無罪!你以前乃大唐鎮國公主……”
    “以後兒臣還是大唐的鎮國公主!”說著,她便站起來,看著上麵。
    這話何意?不同意改國號為周。
    武後便道:“而後,你便是武唐鎮國公主。”
    萬歲!萬歲!萬萬歲!
    人群裏發出極大的萬歲之聲,叫武後的麵色緩和了起來。
    林雨桐緩緩跪下,“臣聽聞李衝起兵謀反,甚怒!但又聞,百姓不肯從逆,官員誓死殺賊,不待平叛之軍到達,隻七日便自取滅亡,臣心甚慰。”
    武後驚怒交加,因為丘神績在奏折上,隱瞞了這一情況。可這個情況才是正該宣揚的天下仁心呀!
    鎮國不會在這事上撒謊,她此刻說這個是什麽意思她知道了?
    就在此時,高延福從外麵來,遞給上官婉兒密報:丘神績殺良冒功!
    我的天呀!要是叫公主把這個嚷出來,今兒這一出瞬間可引起民變!
    上官婉兒不敢遲疑,低聲把事說了,“陛下,安撫公主!安撫公主!得馬上安撫公主!”若不然,今兒就是給公主做了嫁衣裳!這麽多人,瞬間可簇擁公主登基為帝。
    女子不是妨礙的話,他們會更願意簇擁公主為帝的。
    武後低聲道:“如何安撫?”
    上官婉兒低聲道:“皇太女?”武後微微一笑,朗聲道:“鎮國公主,於國有功,今予公主監國之權,全權處理李氏宗室一案!欽此!”
    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敬業一屁股坐在地上,之前稍微不甚,是不是登基上去的就是公主?可沒登基上去又怎麽了呢?
    監國之權,距離那麽位置——一步之遙!
    自己這個兒子,就是借著武後的台子,唱了自己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