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九百九十九章 彩林
字數:3709 加入書籤
馬隊沿著山脊朝原始森林走去,很快就進入了彩林區。
這裏不光風景變得漂亮,物產也變得豐富,就連野生動物也多了起來,密度是這段時間裏大家所見到最高的。
幾乎走不了幾步就可以看到一種。
除了最多的鬆鼠,野兔,還有很多中型的鳥類如大山雀,喜鵲,烏鴉之類,天上樹上還盤旋駐立著好幾種鷹隼。
這些都讓小夥伴們大開眼界。
“這裏就好比方圓百裏的一處大糧倉。”周至說道:“現在又是所有動物瘋狂攝食儲備脂肪準備過冬的時候,因此過來吃東西的動物自然就特別多了。”
“明白,貼秋膘嘛,和人一樣的。”閆霄笑道。
“應該是人和它們一樣吧。”梁紅笑道:“畢竟我們人類也是這樣過來的。”
“現在還不是動物最多的時候,因為動物們都習慣在早晚進食,這個時候基本都躲起來了,避免自己成為肉食動物的加餐。”周至說著就指了指天上,現在大家的頭頂正盤旋著幾隻老鷹。
才說話間,楊宏輝的馬側突然飛出來一個黑影,驚得楊宏輝的馬兒猛甩了一下脖子,差點人立了起來。
“靠!”楊宏輝出於本能猛然夾緊馬腹,撒手就將手裏搖蕩著把玩的引韁抽了出去。
引韁是用來聯接馬隊的繩索,楊宏輝和閆霄的騎術現在已經可以了,所以可以獨立騎乘,引韁沒用了,就成了他們手裏玩弄的鞭子。
就聽“啪”的一聲,引韁的頭子正中那黑影的腦袋,那東西一聲不吭就跌落在了楊宏輝的馬前。
黑龍剛剛不知道上哪兒去了,這時候才從樹叢裏鑽出來,圍著那獵物嗚嗚叫喚起來。
“我……我這沒有犯法吧?”楊宏輝都傻了,因為進山前周至才給他們強調過紀律,山裏的動物,那是長得越怪判得越快,現在竟然給自己打死了一隻,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是一隻十分好看的鳥類,羽色鮮豔華麗,頭頂棕褐色,眉紋白色,眼先和眼周裸出皮膚緋紅色。
脖子是藍黑色,反射著綠色的金屬光澤,與橘色的腹部和紫褐色的背部,有一道白色的環紋相連接。
加上長長的黑褐間雜的尾巴,整個鳥兒顯得十分的漂亮。。
周至下馬,將鳥兒檢拾了起來,指著那道寬寬的的白色環頸說道:“這是野雞,因為脖子上這道白環,所以得名環頸雉。”
“是三有野生動物,不過還沒列入保護動物的行列。”說完笑道:“老楊手腳好麻利啊!這都能被你打下來。”
“我……我純屬自衛。”楊宏輝還給自己找理由:“我這是本能反應……”
說完甩鍋給黑龍:“都怪它!是它把野雞攆出來的!”
“不至於怕成這樣。這個鄉場上時常都見到鄉親們在賣,”閆霄將野雞接了過去,交給女生們傳看:“今晚可以加個小煎雞了。”
女生們好奇地看著漂亮的野雞,周至卻在想楊宏輝說的是不是事實,搞不好這隻野雞真就是黑龍給自己搞的加餐,可問題是它為啥不自己動手,還知道楊宏輝身懷絕技,可以幫它把野雞打下來呢?
“野雞好漂亮啊,它會不會帶著小雞啊?”就何詩情還有點罪惡感。
“那倒也不至於,因為這是公鳥。”周至笑道:“小雞都是母鳥帶,不過老楊抽這一下,山裏多了五六個寡婦是真的。”
“啥意思?”梁紅問道。
“因為一隻公野雞一般都占著好幾隻母野雞的交配權。”周至笑道:“這隻野雞起碼有三斤重,在野雞裏算是很大的了,搞不好有上十個老婆!”
“那咋辦?”
“還能咋辦?山裏公雞多的是,另找就是了。”楊和笑道:“多少公雞等著頂替呢。”
“對,所以山裏有句話,叫做‘打公不打母’,就是狩獵一些雄性獵物,對種群繁衍是沒有什麽大的影響的。”周至說道,然後歎了口氣:“男人啊,就這命!”
一句話把大家都逗樂,因為打死野雞的不安也就煙消雲散了。
從打死這隻野雞開始,馬隊就已經從山脊下到了山側,算是正式進入了彩林區。
大家都好像進入了一個大自然的調色盤,周圍全是深深淺淺的綠色、褐色、黃色、橙色、紅色……可謂五光十色,光怪陸離。
周至之前曆數的那些樹種,在這裏就能夠看到不少。
很多樹木還帶著果實,比如柿子,栗子,銀杏,都處於結實的時候,此外還有一些城裏人很少接觸到的樹木果實,諸如橡子,麻櫟,拐棗,野酸棗。
野酸棗夾川沒有,這是北方植物,不過沿著秦嶺和大相嶺傳播來到了這裏,不多,但是僅有的幾棵結了不少。
這種作物低矮,果子味道很一般,不過酸棗核可以製作手串,隻不過過程很麻煩,上千粒都挑不出一串精品,周至沒打算告訴小夥伴們。
不過這裏有好幾種樹木卻值得隆重介紹一下。
第一種神奇的樹木是樺樹,樺樹打孔後可以用小管引出樺樹汁,樺樹汁有淡淡的甜味,可以作為一種不錯的天然飲料。
樺樹皮的作用更大,泡軟刮得平薄後,可以用來製作各種容器,水壺,酒杯,大的甚至可以製作出獨木舟。
不過南方很少這樣的樹種,也沒有這樣的習俗,這裏能夠見到,還是因為非常特殊的氣候條件。
這裏有兩種原生樹種也非常厲害。一種是鹽膚木,顧名思義這種木頭表麵會分泌出鹽水,幹後會在樹枝上形成一層白色的殼子,其成分就是鹽。
“真的是鹽巴味道呢!”聽完周至的介紹,閆霄好奇地從樹上摘下了一根樹枝,用舌頭舔了一下上麵的白色物質,然後分別掘成段交給大家:“老楊,楊和,你們也嚐嚐,和鹹鹽一個味兒!”
“還挺甜的,一點苦味都沒有,純鹹。”楊宏輝嚐了一下,甚至還覺得這玩意兒味道挺不錯。
“在以前缺鹽的時候,山民往往會收集這種木頭上的鹽分作為鹽的替代品,”周至說道:“但是這種鹽是鉀鹽,不能長期替代真正的食鹽,要不然身體會出問題的,所以隻能臨時救急用,沒法形成經濟價值。”
“不過因為鹽膚木具有從土壤裏吸收鹽分並且通過樹皮釋出的能力,因此具備非常強的抗鹽堿能力,作為治理沙漠戈壁鹽堿灘的樹種,也是有研究價值的。”
“這也夠神奇的,這世界上還有能夠長鹽的樹。”閆霄笑著看著樹枝上糊滿了白色鹽殼的小果子:“可惜了這果子不是花椒,要不然就是天然的椒鹽味兒了!”
這腦洞開得不小,大家都給逗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