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一十三章 很有意義
字數:3103 加入書籤
“這也不僅僅證明了古代‘隻’,‘亦’二字的韻母近同,同時根據古代典籍記錄的反切資料,也證明出‘石’的中古讀音。”
“我們隻需要將soeng的聲母和jik的韻母進行的組合,讀出來的音就是sik,這個讀法和粵語的‘石’的讀法也完全一致,而類似普通話的‘色’。”
“這就完全可以從古代韻書和方言裏的古語留存推導出‘石’字在古代的讀音了,而後漸漸訛化成了現在普通話裏shi的讀音。”
“因此在古籍當中,這個字正式的讀法其實就隻有一個讀音,換到現在的普通話裏,如果我們讀的是古籍,那這個字的正式的讀法,自然就應該是shi,而不是dan了。”
“那為啥又會有這麽多人讀成dan呢?”
“這就涉及到古代文字的另外一個問題了,假借字,”周至笑道:“就是人們時常會用一些簡單的,通俗的,或者簡化的漢字,來代替複雜的漢字。”
“這個現象普遍性地出現在宋明時期,宋明時期文字的傳播開始世俗化,市井裏識字的人多了起來,也有了使用文字的需求,但是囿於知識水平,他們很多人隻能書寫一些簡單的文字。”周至笑道:“這樣的做法,在宋代張擇端,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圖》這種描寫市井生活的繪畫上,都能夠看到。”
“石在古代就是一個重量單位,比如漢代太守以上的高級官員,都叫做‘兩千石’,一石等於十鬥。先秦時期一石為固定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漢代約合六十,至宋代與斛的換算關係發生調整,變成了以體積計量糧食多少的關係,形成一石等於兩斛,十鬥,並衍生出鬥、升、合等細分單位。”
“而宋代以後,一石一百二十斤,剛好是兩籮筐糧食,而兩個籮筐的稻穀,在當時江淮漕運地區就稱作‘一擔’。”
“誒,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石和一擔,就變成了當時人認知中一個相同的概念。”
“因此到了後來,大家就在書寫的時候,習慣用筆劃簡單的‘石’,而在說話的時候,則習慣用俗稱的‘擔’,再發展到了後來,‘石’就成了‘擔’的假借字,再進一步發展,‘石’在近現代漢語,就成了一個多音字了。”
“也就是說,如果是明朝以後的書籍,用來表示重量的時候,我就讀dan,而在明代以前的書籍中,用來表示重量的時候,我就讀shi?”
“哈哈哈哈……”周至笑得不行了:“也不是這個意思了,如果讓我個人來提倡的話,那就該把‘石’取消多音字的讀法,就讀成shi就好,因為這才是正字正音,絕對不會有錯。”
“如果在明代以後的書籍,那也得是記錄俗字用法的時候,比如在和古人記錄生活的筆記裏,乃至民國的書記報紙當中,用作重量單位的用法時,則讀兩個音都沒問題。”
“的確,好像這樣才比較嚴謹。”沙馬日聰是老師,對於周至的嚴謹表示佩服:“這個好像還可以給學校的語文老師說一說,讓他跟同學們講講。”
“現在你們知道我博士論文是幹什麽的了吧?”周至說道:“就和推定‘石’這個字的古代讀音相類似的方法,利用古代書籍記載和現代方言古語遺存,結合起來推擬出每個字在古時候的發音,糾正現在研究古代聲韻的一些跑偏了的現象。”
“什麽跑偏了的現象?”
“嗯……就好比老楊剛剛說的,‘石’在古代聲韻書籍上標誌為‘常隻切’,常在現代讀chang,如果不了解‘常’這個字在古代讀作粵音的soeng的話,那囫圇吞棗,就會認為古籍上的記載的‘常隻切’應該讀成chi,這就是在前提條件發生錯誤的情況下,依據正確邏輯得到錯誤答案的經典案例。”
“最讓人感到好笑的,是這種現象在現代學者研究推擬古代聲韻的學科中,變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這也是聲韻學從清代學者‘閉門造車’的研究方法中繼承過來的錯誤方式。”
“但是清代學者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他們隻能這麽做,畢竟不是每個學者都有條件像徐霞客那樣滿世界旅遊,進行全國範圍的田野調查的。”
“但是如果現代人有了這個條件還繼續沿著古人的路子走,不知改進,那就是我們的不對了。”
“肘子你真棒!”何詩情對周至豎起大拇指:“你做的事情非常有意義。”
“還是說回假借現象吧,其實類似的用法在古代有很多,用著用著,甚至還被用成了正式的用法。”
“你又舉個例子呢?”
“嗯,比如‘支解’這個詞。”周至說道:“這個詞最早的詞義,其實是中國古代一種將人體四肢分解的刑罰,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該詞在《戰國策》《公羊傳》等典籍中均有記載,常與‘車裂’等酷刑並列出現。”
“所以這個詞最早其實應該是‘肢解’才對,不過很快就多了‘枝解’,‘支解’兩種寫法。”
“第一種寫法,在古代漢語當中,叫做訛化,所謂的訛化,其實就是一個錯別字,但是後來大家都習慣性地用成了正式用法,錯字‘轉正’了。”
“第二種用法,則是簡化,古代用刀用筆記錄文字,常常使用一些簡化字來代替正字,反正不造成理解錯誤就行了。”
“結果到了後來,支解在漢語中出現的頻率,遠比‘肢解’還要高,原因就在於‘支解’在表達‘分割整體事物’的比喻用法的時候,顯然要比‘肢解’顯得文明得多。”
“可惜我不是中文係的。”梁紅表示遺憾:“剛剛的內容,如果加上詳細的考證,可以當一篇本科的畢業論文了吧?”
“那肯定可以了。”周至倒是不客氣:“至少在古畫裏邊尋找當時畫家用寫實方式留下的街坊店招,馬車上的廣告,行人背著的賣貨小旗上的假借用字的資料,這已經屬於跨學科的研究了,現在做這種論文還會得到加分呢!”
“要不你給辛夷或者葉欣打個電話?”
“這樣作弊不好吧?”何詩情皺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