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竊符求趙
字數:4730 加入書籤
長平長平!
魯仲連道“庶以為,春申君必不此見也!方今天下,諸侯殘破,惟秦獨完;諸侯並力則能勝秦,分則必敗。此天下之勢也,智者所共知。春申君寧不計之?楚與趙合縱,天下皆知,坐視邯鄲降秦,楚何利之有?夫魏者,萬乘之國也。戰於境外,兵隻十萬;若自保其境,則人自為戰,雖百萬亦非難者,豈楚十萬之眾所能滅乎?楚以殘破之餘,糾兵十萬以援邯鄲,此其極也。安得複舉大兵而北?春申君逡巡不前者,蓋以魏軍居蕩陰,恐楚深入邯鄲,陳反為韓魏所侵奪也!”
信陵君道“先生之言,固揣度之也,非萬全之策。願得其所全者。”
魯仲連道“魏、楚互疑,正秦之所幸也。今秦援在道,四方而至;而邯鄲被兵經年,鄉野殘破,民多死傷;其所餘者,皆饑饉寒凍,疲不能支也。苟無外援,邯鄲必破,趙國必降。而魏已至鄴,必首被其兵!公子其得善其後乎?若魏軍北援,秦軍必敗。縱楚生異心,魏、趙並力而南,大梁可存,而陳地難安。春申君焉得計此乎?”
信陵君道“善!願先生與吾同說於王也!”
魯仲連道“謹奉公子命!”
然而,信陵君還是碰了釘子。任魯仲連口若懸河,舌吐芬芳,魏王隻有一句話“寡人不敢以社稷、宗廟托之不測也!”
魯仲連隻得星夜趕往陶城,麵見春申君,再次協調。
魯仲連隻隔了一天就回來了。告訴信陵君春申君同意由景陽率主力北上,但魏軍必須在楚軍北上後,立即北上,否則楚軍即停!
站在楚國的立場上,春申君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信陵君再次與魏王見麵,報告春申君的最新意見。魏王堅持說,魏軍已經到達鄴城,離邯鄲近在咫尺,而楚軍尚在陶,遠離邯鄲。楚軍先鋒必須接近邯鄲了,魏軍後軍才能繼續前進。
隨後,消息傳來,楚軍前鋒數萬已經拔營北上三十裏安營。信陵君再見魏王,希望魏王立即讓晉鄙進兵。魏王仍然堅決不同意冒險。最後信陵君急了,道“若王不進兵,臣願引門下至邯鄲,與趙同死!”
魏王也有些勃然道“卿欲死趙,願獨死,勿與魏俱也!”兄弟倆人再次不歡而散!
信陵君回到府中,立即與門客們商議。門客們皆道“既不能得之於王,盍直入軍中,矯王命而得其軍。縱不得其軍,說晉鄙出軍,亦有可為。”信陵君道“矯王命而得其軍,逆也,當族!”
門客道“勝則歸其功於王,王必釋之!況公子,王弟也,王何族?”
仲嶽先生道“楚軍已發,事機已動;若魏軍不發,楚必疑也。疑則有變,未可緩也!”
信陵君於是趕到聚賢莊,征召門客;把自己目前還有的車騎都整備起來,共有百餘乘,都送到聚賢莊中。各種武器、弓箭、甲胄也都準備齊全,一副要出兵打仗的架勢。
準備工作持續了一整天。信陵君趁著這個空閑,驅車前往夷門,來見侯嬴。
信陵君道“孤數諫王,欲王進兵,王不從。吾度終不能得之於王,誓不獨生而令趙亡。願以門客百餘乘以死趙。來辭先生!”
侯嬴道“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
信陵君道“今吾且死,而先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
侯嬴道“公子非死趙也,必有所謀!”
信陵君道“誠如先生之言,吾將矯王命,說晉鄙以進兵,然事在未可,故拜先生!”
侯嬴把信陵君引到後宅,悄聲道“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力能竊之。“
信陵君道”如姬,王之寵姬也,吾何以命之?“
侯嬴道”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如姬。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道“然則當以何道見如姬?”
侯嬴道“公子姑俟之矣,嬴且往市而辦之!”遂出門,叫一名門客自煎棗湯待信陵君,自己搖搖擺擺,前往市集而去。信陵君心神不定難道侯嬴連兵符這樣的東西都能弄出來?哪豈不……
胡思亂想之中,喝了幾盞棗湯,天氣漸晚。信陵君等得有些不耐煩,便要派人去找侯嬴。但去集市轉了好幾圈,都沒有找到侯嬴所在。信陵君隻得耐心等待。
一直到集市關閉,侯嬴才緩緩步入家門,身後還跟著一名高大的壯漢。
信陵君迎上前來,侯嬴暗示信陵君不要多言,三人一起進了後宅,侯嬴從懷中取出一物,正是一枚兵符。信陵君頓時覺得渾身直冒涼氣。
侯嬴指著身後的那名壯漢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公子即合符,恐晉鄙不授公子兵,事必危矣。朱亥,力士也。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
信陵君一聽,眼淚幾乎下來了。侯嬴冷冷道“公子畏死邪?”
信陵君道“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
侯嬴道“破秦之機,係於一發,公子未可以婦人之仁!”
信陵君收了淚,與朱亥見禮,道“敢以先生之勇與智矣!”
朱亥道“此臣效命之秋也。”
當夜就留於夷門外。侯嬴與信陵君、朱亥一直商議到半夜才入睡。最後侯嬴道“臣宜從,老不能。請數公子行日,至晉鄙軍,北向自剄,以送公子。”
信陵君道“未可!無忌有疑,願以谘先生!”
侯嬴道“臣以老憊,辱公子數訪,是以為公子驅使!公子至邯鄲,複有毛公、薛公,但有疑,可谘之!”
信陵君道“毛、薛二公何許人也?”
侯嬴道“毛公,博徒也;薛公,賣漿者也。身居賤地,而天下之智士也!”
信陵君道“謹奉教!”
次日,門客車乘從南城聚賢莊,繞至夷門,與信陵君匯合後,先後渡過濟水和黃河,沿大道直往蕩陰而來。在門客中,信陵君意外發現一個特殊的人物,梁尉公子。張輒道“吾等不能兵事。大梁尉故,武卒散,公子閑居家中。聞公子將赴軍中,願以效!”
信陵君道“幸得公子之力,事必諧矣!”
信陵君一行全是車乘,所行又都是通衢大道,隻用了五天就到了蕩陰魏軍營地,見到了晉鄙。晉鄙將信陵君接到大帳,敘禮畢,問道“公子夜來軍中,何事?”
信陵君道“王命救邯鄲,命吾宣令以代將軍。”從懷中掏出半截虎符,交給晉鄙。晉鄙也取出自己保留的半截,果然對上。
晉鄙道“同行者誰何?”
信陵君道“獨吾耳!”
晉鄙正色道“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公子單車來代之,何如哉……”言猶未畢,就感覺後腦被重重一擊,隨後什麽事都不知道了。黑暗中,朱亥手握一柄粗大的鐵椎,在晉鄙身後影現。晉鄙的侍衛大驚,各出戈戟,將信陵君一行圍住。信陵君手執合符後的虎符道“符既全,吾即為將也。晉鄙不從將令,以律斬!”
梁尉公子道“汝等速擊鼓聚軍,至帳前聽令!”那群侍衛一下了懵了,自己護衛的將軍一言不合就被殺死,然後這群人還要對自己發號施令?
梁尉公子從這群人中,一眼就看出了那名卒伯,對他道“信陵君,王弟也,汝皆知之!賢名聞於天下,非亂濫之人。符既合,公子即將也,晉鄙違令,自當斬之!又何疑焉!今公子初至軍為將,將報於諸軍也,何不擊鼓聚之?”
那名卒伯似乎也知道信陵君,對手下道“既信陵君至,必無虛也。當從其命!”於是一群人於營前擊鼓聚軍。
時已深夜,突然聚軍,眾人皆不知何意,匆忙之間,各列行陣。十萬大軍,部列極廣。目前分為前、中、後、左、右五部。前部二萬已至鄴城,左右二部各在二十裏外安營。在蕩陰安營的,隻有中、後部四萬人,那也把蕩陰鄉邑都給占滿了。
聚軍鼓起,這四萬人皆起列陣。各營、校、偏依次上報,直到軍將。再由軍將至大帳報告。
等軍將、偏裨來到大帳時,赫然發現立於帳前的不是晉鄙,而是魏公子信陵君無忌。隻見信陵君身旁兩人,一人手執虎符,一人手執鉞,皆表情嚴肅。等四將八偏裨到齊,梁尉公子出前道“王命公子領軍救邯鄲,晉鄙抗命,為公子所斬!今軍已聚,皆當聽令!”
那些軍將、偏裨聽說晉鄙已經被殺,倒吸一口涼氣。凡魏國朝野皆知,魏王與信陵君貌合神離,兩人表麵上和睦,其實很不對付!魏王絕對不可能派信陵君來領軍。但信陵君的大名,諸軍都是知道的,他絕對比魏王更加開明,更有能力。在出兵了兩個多月,無所事事之後,信陵君領軍,也不是一件壞事。隻經過短暫的遊移,諸將、裨皆行禮道“謹奉公子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