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始開邊城(下)

字數:3833   加入書籤

A+A-


    燕寧撥弄著桌上的糕點,最近吃多了糕,似乎蝴蝶酥這樣的配著茶吃味道也不錯,隻是這茶比起秦傾尋的扶桑茶還是似乎滋味要平淡一些。

    “這事我自然全權交給你去辦,鎮北王府的暗棋暫時不能動,以後還有別的用處,需要他們埋得更深一些,此事就辛苦小舅舅些了”

    謝元慈打開手上的折子仔細看著,眉頭並沒半點舒展,“這事兒其實不難辦,拖上一個月我還是有辦法的,隻是,第二道折子,你是什麽意思,你要再開邊貿之城?這可是一件大事,你想清楚沒有,邊城一開,可就不隻是邊貿之事了”

    取過他手中的折子,輕點著,眼中滿是認真之色,想了想,沾了些茶水,在桌上比劃道,“你們來看,如今兩國共開放了四個榷場,分別在新州、雲州、逐州、瀛洲,都在燕北,榷場的貿易全部由燕北直接管轄,然後向朝廷結算,這個是燕雲之戰之後就定下的,每年僅茶葉一項四個榷場的所得就有四十多萬兩白銀。若是開放邊城,深入地推促兩國通商,那可推動燕北整個十六州的繁茂”

    “榷場的管理畢竟是幾十年前就定下的,如今的陛下羽翼未豐,所以暫時不會來爭奪榷場的管轄之權。但若是新開邊城,那這件事情勢必需要皇帝陛下去做裁決,現下國庫不豐,開放邊城,這邊城的管轄之權隻怕不會在燕北手中了,第一充裕的便是國庫,金陵朝中一旦穩定,第一反撲的就是燕北”

    謝明霞定睛看向她,眼中滿是擔憂,第一次費了自己的腦子想了事情,即使是燕寧也有些詫異得帶著些讚許地看著她,邊城一開,就是繁複貿易往來,朝中一旦有了更多進項,就更麻煩複雜了。

    擺了擺手,燕寧倒是很是淡然,“你們難道忘了,邊城開的地方可是在燕北。既是在燕北,我還能讓他們翻出天了不成。州知府無大過是不會隨意撤職的,父王還在那裏,正值壯年,陛下現在不會和燕北撕破臉的,北地的官,他沒膽子換,再說了,他也知道邊城一開,他的進項不在少數,不會輕易斷了自己的財路。那最多也就是派一個親信專程來負責邊城商貿事宜,這也沒什麽可懼的。至少開邊城有兩個好處,我現下看下來,哪怕隻有這兩個好處,那也是利大於弊。”

    迎著謝明霞好學的目光,燕寧笑著說道,“第一,雙邊貿易往來更多,對於兩國的經濟發展都有好處,這座城開在燕北,對北地繁榮有極大的作用,從中獲利的,獲得大頭的,隻怕不是金陵朝廷,燕北的百姓,商人,甚至我們鎮北王府從中獲利都不在少數,未來局勢不明,若要起事,銀錢之需不在少數,隻有燕北更加繁盛,才具備更大的抗衡之力”

    謝明華點了點頭,邊城一開,茶葉、絲綢、馬匹、珠寶、鹽鐵等等,諸多細項,其中利潤不下數百萬,從中可攫取十分之一二,也是極大的進項了。

    雖然這些年鎮北軍都是燕北自己養的,但養兵這件事情誠然是極費財力的事情,多準備些錢也好更好地為未來所求鋪路。

    謝元慈輕扣著桌麵,順著她的話開口說道,“我來猜猜你說的第二點,這邊城一開,那就在北周和金陵的朝局中撕開了一道口子,官場並非至清之地,這樣大的機緣,想要從中掘一桶金的不在少數,抓住了他們,反而能讓局勢向著三足鼎立的方向去發展,於燕北益處更大”

    打了個響指,“正是這個道理,與其藏著掖著地怕他們在燕北安插人進來,不如就光明正大得迎接他們進來,暗中監控,更加妥當一些,也可以在他們的聯絡中看看是不是有清剿中的漏網之魚,經年埋伏的老樁,一旦啟用,可能會給燕北帶來致命一擊。我就明明白白地擺這麽一出,我就不信,陛下他經得起這個誘惑”,燕寧的眼中盡是篤定之色。

    似是察覺到一絲異常,畢竟在人心的掌控上,謝元慈是極有天賦的,他感覺燕寧似乎對金陵那位的性格,摸得很準,“似乎我們阿寧對金陵那位很是了解”

    燕寧眼中微頓,隨即輕笑了一下,“這還不好猜嗎,當今陛下是位守成之君,野心有餘,血性不足,多疑多慮,能力不足,這樣一本萬利又不用他多做攪和的事情,他自然是高興的。”

    “另外,我會在謝閣老上完折子之後,讓父王遞幾道折子上去出言阻止,極力反對在燕北開邊城。到時候還必要請謝閣老做個兩相爭執的樣子,而且呢,這道謝閣老的折子,一定要遞在今上對他有所懷疑或者有所動作的時候,最好是科舉舞弊案告一段落的時候。這樣還可保他多幾年主事,至少,再撐三年,再去提請告老還鄉了”

    她心底盤算的極為仔細,環環相扣。

    謝元慈點了點頭,今上多疑,以開啟邊城的提請來與燕北明麵上劃清界限雖不能讓陛下徹底相信謝閣老,但至少,這幾年是動不了他了,如此也好,給他們一點時間布局,還能輸送一些新人紮根金陵的朝堂之中。

    燕寧想了想,仔細盤了盤,應該該做的都討論吩咐掉了,看了眼隔壁,又接著說道,“小舅舅等會兒先走吧,我待會兒要去看看秦傾,與他一道回府,畢竟是一起出來的”

    “今天的事情不一定瞞得過他,秦傾世子手眼通天,我在幽州即使小心,但他依舊可能知道”

    燕寧擺了擺手,“這個我知道,這世上能瞞住他的事情畢竟也是少數,小舅舅盡管走就是了,他知道了也沒事。我巴不得他往上頭遞帖子,若是他上書反對,陛下一定第二天就下令開邊城,若是他上書支持,那也沒什麽,這件事情怎麽想關鍵都是陛下的看法,影響他的看法的,隻是燕北的態度,我們把反對的態度做到底了,陛下他最終都會同意的”

    “不上書建議邊城具體選定的城池?我以為你把薊州差得這樣仔細,是想著選薊州開這座邊貿之城,薊州這位置倒確實是個好地方”,謝元慈搖了搖手上的折子。

    燕寧與他相視一笑,“小舅舅覺得呢?”

    室內傳來爽朗的笑聲,唯有謝明霞摸不著頭腦的看著都帶笑的眾人,悄默默問著閻清風。

    “喂,你說他們在笑什麽啊”卻沒得到半點回應。

    謝元慈想著,他們家小阿寧,如今做事越發滴水不漏了,過猶不及,這座城還是需要金陵自己去選,兩國接壤的無非一個燕雲十六州和一個西京城,西京城畢竟是曾經的王都,開了邊城隻怕舉國嘩然,那他會選的無外乎燕雲十六州中接壤的州府中選出一個城池。

    重點是這件事情做下去了,至於具體在哪裏做,反而不重要了。

    謝元慈收好了手中的兩封折子,最終看著她,眼中滿是深意,“秦傾此人,心機深沉,離他遠一點,此人非你良配”

    好像很是詫異他會這樣想,燕寧極為誠懇地說道“我從未想過與他有什麽兒女之情。”

    誠然兩世糾葛,她對秦傾總是格外包容一些信賴一些,但這些包容,大不過她的燕北萬民和她的天下大業。他若是自己知道的,她藏不住瞞不了騙不來,畢竟偌大一個月令宮不是擺設。

    但她這個人一向是極為清醒冷情的人,縱然現在他們擁有盟友的默契,但若是最後為的都是坐在那把椅子上,那最終也都是敵人,即使中途短暫的結盟過,這個事實,她早就認清了。

    謝元慈應了一聲,算是知道了,心下稍安,好似想起什麽,臨走的時候還是回頭看了一眼,看得燕寧都有些莫名其妙,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既然燕寧對他沒有心思,那當初他從謝府換出去了什麽也沒必要說了,除了心機深沉,秦傾這個人隻怕是天不與壽之人,以防她未來神傷,很多事情還是處理在事前比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