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霍安留下的錦囊(一更)

字數:4255   加入書籤

A+A-


    燕寧說完之後,楚清河卻並沒有第一時間附和她,反而是有些為難地看向她。

    如果燕寧要親下疫區,這個事情就不是這麽簡單的。

    即使她對燕北並不十分熟悉,涉燕北未深,也知道鎮北王唯一的女兒,燕北唯一的小郡主,對於燕北的意義,那是北地最為尊貴的金蓮花。

    如果出了什麽閃失,那這燕雲大地都將被愁雲籠罩。

    洛雲生就直接多了,冷凝著眉眼,注視著她的目光滿眼不讚同。

    冷聲說道,“不行,我不同意”

    “燕寧,秦傾讓我來做你的隨行大夫,就是把你的安危交給了我。準許你進入陽川已經是非常冒險的事情了,我到現在還提心吊膽的,每日兩遍平安脈還總擔心有所不足的”

    “你居然還想著要去疫區,難道真的瘋了不成!”

    眼裏蘊著怒氣,罵得燕寧摸了摸鼻尖。

    她還真沒想到,第一個把她罵得劈頭蓋臉的,居然是洛雲生。

    “這病症,現在有沒有人真的接觸有病的人而染病,是不清楚的,就算看著再溫順無害,那也是瘟疫,是瘟疫啊!尤其是你要去的是疫區,是病灶,更是危險。”

    “這不是簡簡單單的小傷寒,躺兩天就好,這可是瘟疫啊!瘟疫凶險,屆時連我都不一定有機會救得回你的命!”

    見燕寧還想說些什麽,洛雲生直接拒絕。

    “你不用再和我爭論些什麽了,我的使命是保護好你,如果你出了什麽意外,我沒辦法給秦傾交代,他對你的心思,你知道的,如果為了這一城的百姓,把自己陷入危險,我想,他會讓你永絕後患”

    眉眼沉了沉,這事讓秦傾知道,怕是什麽一城的百姓,什麽瘟疫流民,通通付之一炬,最好再也不要打擾到她的才好。

    佛骨仁心的秦傾,骨子裏比誰都冷血,不曾想,反而是這位金尊玉貴高高在上的燕寧郡主,卻裝了一份讓人覺得可笑的軟心腸。

    亂世之中,最要不得的,就是善良。

    “屆時,反而得不償失。秦傾已然是一副破落身子,你若真的多擔憂他幾分,怎麽舍得他遠在琴山,依然為你提心吊膽!孰輕孰重,你自己掂量”

    場麵一時僵持了起來,閻清風也不讚同地看向燕寧,他隻是隱隱覺得危險,可剛剛洛雲生連秦傾都搬出來了,就為了阻止燕寧。

    看來燕寧此行是真的危險至極了。

    這件事情他會無條件站到洛雲生這邊。

    “還請郡主別忘了自己的身份,你是這燕雲十六州的主人”,洛雲生冷冷盯著眼裏,眼裏滿是認真的神色。

    他的腦中動得飛快,又思忖著補充說道,“你讓韓柱告訴吳效的是,我和楚清河是你放在韓柱身邊的眼線,為了查探各州情況,尤其是陽川的疫情。打動吳效的也是我們兩個醫者一起出城,就能一網打盡,掩蓋實情”

    “如果出城的是你和楚清河,他一定會起疑的。你好不容易布下這麽一個局,忍心就這麽打草驚蛇嗎?”

    燕寧冷哼了一聲,雖然她明白所有的一切源自他們對她的關心,但,她還真想問問洛雲生,他這最近的所有腦子,是不是都用在了阻止她出城這件事情上麵了,居然還能想到這個層麵。

    正當場麵徹底沉寂下來的時候,韓柱突然輕呼了一聲“啊,我想到了!”

    所有人齊齊看向他。

    韓柱趕忙說道,“在薊州的時候,霍安姑娘走之前,往我這塞了一個錦囊,說如果因郡主執意以身犯險而發生爭執,猶難不絕之時,就讓我將這個錦囊交給郡主,讓你看了之後再做決斷”

    “她還真是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怕不是術士出身吧”

    燕寧嘟囔著說道,心底其實很是驚奇,因為霍安一向極有分寸,為人又有些懶散,很少幹預她的決定,尤其是與她負責的事情無關的決定。

    霍安的字一如她之前送來的那一封金葉傳書上頭的,力透紙背,筆鋒裏都帶著些冷意。

    信紙有些長,她輕挑了挑眉,倒是難得見霍安花功夫寫上這麽一封長信。

    “燕寧郡主安

    霍安心知郡主威嚴甚重,薊州上下無不信服,若有需安此信參與決斷,必是郡主不顧安危執意以身犯險之際。

    我與郡主自高台論學相識,從錦城郡尋覓燕歸巢到共赴薊州清查薊州貪腐案,處理旱災等,經曆頗多,托大地說,應算得上一句既有君臣之誼也有朋友之義。

    承蒙郡主不棄,將鎮北王府命脈的暗度司托付於我,霍安定不辱使命,但臨走之際,心中竟憂思至極,依然有幾句話想寫與郡主參謀,望郡主猶豫不決之時,可見此信,而後做出決斷。

    先請郡主恕我大不敬之罪。

    植此危機四伏之際,北周屢屢試探,犯我燕北,金陵城中,陛下除燕北之心久矣。既是亂世,望郡主棄愛護小家之仁德仁心,取殺伐之果決,為大局計,以快刀斬紛紛之亂麻。

    諫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還望郡主猶疑之時,多思此言,此其一也。

    其二,我與郡主相伴月餘,見得郡主對薊州別樣關懷,事事上心。

    此事霍安既然見得,天下百姓自然也見得。

    吾從不擔憂郡主的仁心,但深切憂心郡主能夠對除了薊州之外的所有百姓一視同仁?

    不說天下萬民,即便隻說燕雲十六州,逃不過治理一方先治人心的道理,天下人心,不患寡而患不均!

    郡主日後或長待薊州,每每決斷之前,還望多思,此事若不在薊州,又該如何決斷,方能得出公正清白之決斷。

    為上者,切莫因心之偏跛影響決斷之清明。此其二也,望郡主多思。

    其三,郡主聰慧過人,乃人中龍鳳。

    但治天下者,非僅主君也,更有群臣,君明臣直方為社稷之幸也。

    以燕北軍防為例,鎮北王身為燕北五十餘萬雄兵之帥,也斷沒有凡戰必上陣殺敵,深陷敵軍之理,以陷陣之誌,統籌帷幄,方保戰役之勝利。

    選賢與能,方為君主之決斷,不必事事親為,反失主君之德,此為天子道。

    郡主常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然,若真如郡主所言,則郡主隻需固本守中,決策明斷,其餘諸事有諸君代為操勞。

    燕北之未來皆係於郡主一人,此非貪生怕死之行,實乃知人善用之斷,因臣之差異,委以信任,任不同職,方為君主之責。

    此其三也。

    凡此三條,雖有大不敬,卻乃霍安肺腑之言,還望郡主無論做何決策,思及此三條誠諫,三思而後行”

    看完了信之後,燕寧沉默了許久。

    久到場中的四個人麵麵相覷地交換了幾遍眼神,才聽得燕寧略有些沙啞的聲音響起。

    聲音微啞,眼底卻是一片清明。

    “洛雲生,之前,你問我的問題,現在我有新的答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