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這麽貴?

字數:5018   加入書籤

A+A-




        李綱教學水平怎麽樣,李承宗沒法評價。

    反正這幾天他是每天早上先給一幫皇子皇孫洗洗腦,然後就開始夢遊。

    下午直接找個借口溜走。

    李綱親自去找李淵投訴過好幾次,不過有一次直接碰到李承宗跟李淵、封德彝、裴寂打麻將。

    那場麵……

    氣的李綱心中發誓再也不管李承宗的事情了。

    這倒是遂了李承宗的心願了。

    “世子,在作坊裏頭設立蒙學,代價可是非常高的,我們真的要這樣做嗎?”

    渭水新城裏頭,馬周很是震驚的看著李承宗。

    如果李承宗隻是給這些流民的孩子提供讀書識字的機會,那麽勉強還能接受。

    畢竟流民都是青壯為主,小孩相對較少。

    但是現在李承宗是想要給所有的人提供學習的機會,這事就不簡單了。

    “蒙學主要就是教授大家識字而已,能有多大的代價?”

    李承宗有點不理解馬周的反應為什麽會那麽大。

    “筆墨紙硯,單單這一塊需要的錢財就不是一丁點。

    然後要讓人學習的話,肯定要購買大量的書籍,這又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世子,要把這件事情搞起來,至少需要花費幾萬貫錢。”

    “什麽?你說多少錢?”

    要不是知道馬周不是貪墨的人,李承宗都要懷疑他是不是想要借著這個機會中飽私囊了。

    幾萬貫啊!

    相當於後世的幾個億了。

    就隻夠一萬多人學習蒙學的啟動費用?

    這是讀蒙學嗎?

    “世子,要讓大家讀書,至少人手一本書,這不過分吧?”

    “不過分,沒有書怎麽學習。”

    “好了,這一下就至少沒了一萬貫,甚至沒了兩萬貫!

    然後要練字,肯定要買筆墨紙硯吧?

    給每人都準備一套的話,至少一萬貫又沒了,這還是按照最低標準去準備的。”

    “再有!白天學習的話,耽誤幹活;晚上學習的話,照明的花費也是難以承受的。

    這些不用考慮嗎?”

    馬周一個手指一個手指的在那裏掰扯,表明自己說的幾萬貫錢,絕對是往少了說的。

    “不說持續幾年,這樣的蒙學,隻要堅持幾個月,哪怕是我們水晶作坊日進鬥金,也要吃不消。”

    馬周的話,讓李承宗意識到了讀書在這個時代,是多麽奢侈的一件事。

    普通百姓,根本就沒有機會讀書。

    哪怕是所謂的寒門貴子,其實也不是普通百姓。

    人家祖上至少也是出過大官,隻不過現在沒落了,所以才叫寒門。

    可不是後世說的農村子弟就叫寒門貴子。

    “紙張和書籍為什麽會那麽貴?”

    “造紙難,印刷書籍難,價格自然就貴了!”

    “這樣,在渭水河邊,在修建一個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外麵那貴,那我們就自己去生產。”

    “啊?世子,您是認真的?”

    “當然!你招募一些相關的匠人,然後到時候我跟他們好好探討一下新式造紙和印刷的方法,看看能不能把紙張的成本給降下來。”

    造紙,李承宗不是專業的。

    但是以前旅遊的時候,參觀過土法造紙的作坊,也算是知道一點點工藝。

    剩下的就要靠匠人們琢磨了。

    很多時候,工藝的進步,並不是發生了什麽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是有人把某張紙給捅破了。

    ……

    “哈哈,笑死我了!”

    “無忌,什麽事情那麽開心?”

    “屬下剛剛打聽到一個消息,皇長孫異想天開的要在渭水新城開設蒙學,讓所有的匠人和他們的孩童都能有機會識文斷字,這是典型的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啊。”

    長孫無忌負責秦王府的情報消息,很多事情他甚至比李世民都還要早知道。

    “他在渭水新城做出了一點成績,就天真的以為什麽事情都是很簡單。”

    一旁的杜如晦對李承宗很是不爽,有點陰陽怪氣的在那裏嘟囔。

    “承宗雖然年紀小,但是我觀他最近幾個月的做事風格,一點也不像是孩童。

    這讓匠人們讀書識字,莫非他還想讓匠人也有機會參加科考?”

    李世民沒有笑。

    他總覺得李承宗做這個事情,應該不是心血來潮。

    “不可能吧!陛下雖然已經恢複了科舉,並且錄取的士子比前朝要多了不少。

    但是科舉的難度可是一點都不低,不說匠人們連報考的資格都沒有。

    哪怕就是讓他們去考試,也是不可能考中的。”

    房玄齡有點不大確定的說道。

    雖然他覺得李世民的這種猜測不大可能發生,但是李承宗做事,畢竟還是不能以常理推導。

    “會不會他隻是單純的想要收買人心?”

    將心比心,長孫無忌覺得李承宗最需要做的就是收買人心。

    從小開始積累聲望,到時候他這個皇長孫,就能畢竟順利的成為皇太子。

    “收留城外的流民,就已經是收買人心了,他沒有必要再花費重金去讓流民讀書識字。”

    “大王說的沒錯,讓流民識文斷字,這絕對不是花個幾百貫錢就能搞定的,皇長孫不大可能隻是單純的為了收買人心。”

    房玄齡皺了皺眉頭,覺得這個事情好像很難解釋了。

    “長安城售賣筆墨紙硯的鋪子,基本上都是各個世家大族旗下的。

    如果皇長孫真的想要給那麽多匠人識文斷字的機會,那麽世家大族旗下的鋪子,估計可以掙一大筆錢財了。”

    杜如晦這話,有點酸,不過心中有莫名的有點喜悅。

    京兆杜氏,那也是不比五姓七望差多少的世家大族。

    杜家自己就有造紙作坊和書譜,到時候豈不是也能從東宮掙一筆錢?

    “東宮現在有精鋼和水晶佛像的生意,可謂是日進鬥金,借著這個機會消耗一點他們的錢財,對我們來說也算是好處。”

    長孫無忌隻能這樣子來安慰自己了。

    “拿那也是,如果我們也能搞到水晶製作的技術就最好不過了。”

    杜如晦可是很清楚水晶佛像到底有多掙錢。

    說是搶錢也不過分啊。

    最關鍵的是,現在市麵上除了水晶佛像,還出現了水晶駿馬,水晶生肖相等各種製品。

    可以說,隻要你想送禮,總能找到一款水晶製品。

    “長安城沒有我們太大的發揮之地,等這次父皇壽辰過去之後,我們繼續去河北平叛吧。”

    李世民發現回到長安城的這段時間,自己一點也不快樂。

    倒不如幹脆在外麵征戰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