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順利推廣

字數:4969   加入書籤

A+A-


    “張屠夫,給我割兩斤肉!”

    西市裏頭,劉大娘今天一反常態的沒有跟張屠夫閑聊,反倒是直接買了兩斤肉。

    雖然豚肉的價格比羊肉要便宜不少,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一個月能夠吃上一兩次,就算是很不錯了。

    哪怕是吃肉的時候,往往也隻是能夠吃到一點點。

    放開肚子吃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像是劉大娘,以前每次找張屠夫買肉,都是隻買半斤肉的。

    今天這樣子一上來就是兩斤肉的情況,絕對是非常罕見的。

    “喲嗬,你這是發財了嗎?還是家中來了什麽貴客了?”

    張屠夫一邊熟練的拿起了屠刀,切割了一塊肥瘦相間的肉。

    隻見他拿起了秤子,準確的滑倒了兩斤的地方。

    秤杆高高翹起來。

    “兩斤準!再送你一塊大骨頭吧,搞個萊菔一起煮著煲湯吃,味道絕對鮮美。”

    劉大娘是老相識了。

    張屠夫自然不會缺斤少兩。

    要是其他人來買,秤杆絕對不會翹起來那麽高的。

    至於送一快骨頭,那就更加不會了。

    這年頭的骨頭不值錢。

    富人不屑於吃,窮人舍不得花錢去買骨頭吃。

    所以哪怕是骨頭便宜,其實也不好賣。

    不過,不好賣歸不好賣,終歸是帶肉的東西。

    所以等閑張屠夫也是不會隨便送給別人,而是會留下來自己吃。

    或者是賣個一些食鋪。

    “我大哥一家子今天來我家做客了,原本我以為他還需要過個三五天的時間才會過來的。

    沒想到今年比我預想的要早一點。”

    劉大娘一邊說,一邊接過了肉和骨頭。

    然後把錢給付了。

    “提早來了?莫不是今年種植的莊稼比之前的少?怎麽就提前了?”

    客人不算很多,畢竟能夠吃得起肉的人不是很多。

    所以張屠夫也是想找個人嘮嗑一下。

    “沒有,今年比去年還多種了一些田地呢,但是今年種植的都是稻穀,有了縣衙裏頭幫大家租賃的打穀機,收割稻穀的效率一下子就提起來了。

    所以我大哥他們才有空提前過來。”

    張屠夫問的問題,劉大娘自然也已經問過了自家兄弟。

    要不然突然跑過來走親戚,她肯定要以為家裏麵是不是出了什麽事情了。

    “咦?你這話就奇怪了啊。種的糧食更多了,但是今年卻是更早就完成了秋收。

    莫不是你們兄弟那邊花錢買了奴隸?”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西市的人市裏頭,胡人奴隸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不管是涼州那個方向,還是朔州那個方向,似乎都有人專門做這個生意,不斷的往長安城運輸奴隸。

    如今長安城裏頭,不說富貴人家都買過奴隸。

    甚至一些小地主也開始這麽幹了。

    很顯然,張屠夫這個猜測,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哎,我家大哥就是一個普通的田舍奴,哪裏買得起什麽奴隸啊,都是他們自己在負責收割。”

    劉大娘雖然一年也就見到自己大哥一兩次,但是對於大哥家中的情況,顯然還是比較了解的。

    “那就奇怪了啊。”

    “不奇怪,因為今年陛下安排工部推廣了打穀機,所以秋收的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

    劉大娘倒也沒有賣關子,直接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給說了出來。

    事實上,張屠夫有的疑問,她也有過。

    如今隻不過是把自家兄弟回答自己的內容,重新拿出來回答一下張屠夫而已。

    “打穀機?這是什麽玩意,以前沒有聽說過啊。”

    “你都多少年沒有種植過莊稼了啊?你不知道很正常啊。

    在今天之前,其實我也是不知道的。

    聽說這個東西,還是陛下親自設計的呢。

    如今在關中各個州縣,大家都開始使用打穀機來收稻穀了。”

    劉大娘跟張屠夫吹了會水之後,想著家中還有客人,就急急忙忙的離開了。

    ……

    “陛下,這個流水線實在是太好用了,打穀機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在關中許多州縣開始使用,它算是立下了大功啊。”

    馬周跟在李承宗身後,又來到了渭水新城視察各個作坊的情況。

    “確實如此,我們已經在四輪馬車作坊那邊開始推廣這種生產方式。

    與此同時,其他的幾個作坊,都在最大程度的借鑒這種生產思路。”

    許敬宗作為工部尚書,自然也是跟著一起來了。

    “流水線生產有它本身的好處,對於這種需要大規模生產的產品來說,自然是最好的。

    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要求所有的作坊都這麽搞。

    畢竟有些東西,如果一定要采用流水線的模式來生產的話,反倒是不合適的。”

    這個時候,李承宗反倒是站出來給大家潑冷水了。

    畢竟過猶不及。

    他也擔心下麵的人為了拍馬屁,亂搞一通。

    那麽大唐好不容易開始發展起來的工商業,就要受到很大的打擊了。

    “陛下您放心,我們現在也隻是尋找跟打穀機類似的東西才會檢討水平展開的。

    像是一些機床的製作,我們現在就靈活的采用了流水線生產和傳統生產相互結合的方式。

    既保持了傳統方式的優點,也結合了流水線的好處。

    而像是蒸汽機研究所那邊生產的樣機,我們就全部都使用了傳統的方法來製作,根本沒有采用流水線方案。”

    馬周在旁邊解釋了一頓。

    很顯然,非常了解李承宗的他,自然知道對方的擔憂點在什麽地方。

    “這打穀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思路,工部現在安排了一批匠人專門去研究其他的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設備。

    比如插秧,有沒有可能也使用輔助機器呢?

    再比如粟米和麥子,是不是也可以使用類似的打穀機來製作呢?

    將來要是能夠取得大的突破,對於擴大大唐的糧食種植麵積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

    許敬宗可不是隻顧著埋頭幹活的老黃牛。

    做了的事情,該表現的時候他一定會找到機會及時的表現出來。

    後世很多職場人士,其實都非常的缺少這方麵的能力。

    結果做了很多的活,領導卻是沒有看到。

    最終提拔的時候就沒有你的份了。

    “這個思路不錯,是可以好好的水平展開!我們的工商業要發展,農業也是要發展的。”

    李承宗從來都沒有忽視農業的發展。

    要不然就不會專門安排人去美洲尋找高產糧食種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