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新式農場

字數:5214   加入書籤

A+A-


    一場秋雨一場冷。

    古人總結出來的自然規律,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長安城上空下了一場秋雨之後,氣溫就明顯開始下降了。

    不過,從廣州飛鴿傳書而來的一個消息,卻是讓李承宗的心情大悅。

    “陛下,這諸葛布帶領的冒險船隊,真的從美洲找到了高產的糧食了嗎?”

    褚遂良、馬周、許敬宗等人全部都來到了李承宗身邊。

    無他,    實在是這個消息太過於誇張了。

    雖然很久以前,李承宗就跟大家說過美洲那邊有高產的莊稼。

    但是大家對此都是半信半疑的態度。

    這麽幾年過去了,大唐出海的船隊也是越來越多。

    但是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帶回來李承宗說的那種高產糧食。

    現在出海探險的隊伍,更多的是去到南洋和倭國等地進行貿易。

    這樣子掙的錢,顯然更加穩定,風險更加的小。

    那些傳說中的金礦銀礦,高產糧食,    香料群島,    通通都還沒有影子呢。

    “從目前他們匯報的情況來看,諸葛布應該是找到了土豆和地瓜了。

    雖然玉米這種高產的糧食沒有找到,但已經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突破了。

    按照他們的行程,過年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到長安城。

    明年開春,大唐就能正式的開始種植土豆和地瓜。

    到時候讓渭水書院農學院的教諭和學員好好的研究一下這些作物的種植方法。

    與此同時,也看看能不能對這些作物進行一些改良。”

    很顯然,李承宗是完全相信手中收到的消息的。

    他之前雖然說過土豆和地瓜的一些具體情況,但是諸葛布這一次傳回來的消息,描述更多的內容。

    再說了,這樣子的謊言,是經不起推敲的。

    畢業於渭水書院的諸葛布,在大唐有著光明的前途,他完全沒有必要在這種事情上說謊,毀了自己前途。

    “有了大量的種子,明年試著種植一年,    後麵就可以大規模的推廣了。

    上五年後,    我大唐百姓的吃飯問題,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得到解決。

    陛下,    這真是天大的幸事啊。”

    許敬宗覺得當初自己選擇了太原郡王府的拉攏,實在是最聰明不過的選擇了。

    要不然的話,指不定許家就跟杜家、房家、程家一樣,家主腦袋開花,家中子弟被貶到了嶺南。

    “糧食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有了土豆和地瓜,固然是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但是要想所有的百姓都有飯吃,還是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啊。”

    李承宗生怕這幫大臣有了土豆和地瓜之後,覺得大唐再也沒有什麽值得擔憂的事情,開始享受生活了。

    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場景。

    “確實如此,不過我覺得渭水書院農學院那邊可以結合土豆和地瓜的種植,可以跟新式的農業工具聯合起來。

    以前的田地,都是各個農夫自己負責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如果可以使用一些農具,形成大規模的農場,對於提高糧食種植麵積和提高糧食的總產量,應該是很有幫助的。”

    褚遂良提出了一個有點不一樣的觀點。

    曆朝曆代,基本上大家都沒有往這個方向去發展。

    但是從打穀機出現之後,    褚遂良就開始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

    “要想大規模的耕種土地,那就需要讓這些土地都集中在一起,或者是直接集中在一家一戶手中。

    這對於朝廷抑製土地兼並的目的來說,是不是有點矛盾?”

    馬周倒也不是故意要反駁褚遂良。

    而是他生怕因為褚遂良的這個提議,導致大規模的土地兼並出現。

    這就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場景了。

    “我大唐的人少地多,隻要不斷的開荒種地,開拓疆土,幾十年內,土地是不缺少的。

    不過馬周的擔憂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土地如果過於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中,顯然不是什麽好事。

    但是如果是集中朝廷手中的話,情況就不同了吧。”

    李承宗別出心裁的提出了一個新觀點。

    “陛下,土地如果到了朝廷手中,那麽出產糧食的效率,很可能會更低的。”

    馬周這話倒也不是危言聳聽。

    不過,李承宗顯然也是有這方麵的對策。

    “這個問題好辦,民部可以專門成立一個負責種植糧食,經營農場的下屬機構。

    這個機構可以盡可能多的管理一些農田。

    對於這個農田裏頭出產的糧食,如果超過了平均產量。

    那麽可以給所有的人一些獎勵。

    這樣子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大家磨洋工……”

    李承宗洋洋灑灑的跟大家聊了十幾分鍾,為的就是推廣新式的農場。

    “陛下,關內各地,土地基本上都是有主的。哪怕是要開荒,位置也不一定會很好。

    微臣倒是覺得是不是可以在隴右道和河東道、河北道等地推廣這個新式農場的方案?”

    許敬宗雖然隻是工部尚書,但是新式的農場使用的各種器具的生產和研發,都跟工部息息相關。

    所以他自然也是要發言的。

    再說了,在李承宗麵前你都不說話,那麽平時你做了再多的事情,又怎麽能讓大家知道呢?

    “在隴右道等地修建新式農場,好是非常好的,但是那些地方的安全形勢比較嚴峻。

    如果單純的在那裏修建農場,裏麵的農夫和管理人員,很可能會被周邊的蠻夷給洗劫。”

    馬周提出了一個大家不得不麵對的現實問題。

    雖然大唐現在很強大,但是這個天下並不是沒有人不敢摸老虎屁股的。

    一旦這些農場出產了大量的糧食,那麽會招來附近蠻夷的覬覦,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有相應的武力保護自己了。

    但是為了一個農場就安排駐軍,顯然又不是一個好辦法。

    所以馬周才會把這個課題拋出來。

    “我大唐如今實行的是府兵製,我們完全可以在新式農場裏頭,把它跟府兵製結合起來。

    這些農場的農夫,既是農夫,也是府兵。

    農閑時刻,就組織他們進行軍事訓練,朝廷發放武器給到他們。

    農忙時刻,他們就是農夫,負責種田,看護莊稼。

    當然了,最關鍵的是要讓關中等地的百姓有積極性去到隴右道等地,加入到新式農場之中。”

    李承宗說的,其實就是類似於後世生產建設兵團的組織形式。

    對於新加入到大唐的領土,不管是未來的草原還是遼東,亦或是西域。

    生產建設兵團存在的意義都是非常大的。

    這一點,曆朝曆代的人倒也不是沒有想到過。

    那些屯田的方案,本質上也是從這些地方考慮的。

    但是真正的落實下去的時候,卻是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各種問題。

    李承宗現在要做的就是結合後世的生產建設兵團的方案,找到一個適合大唐現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