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太子將出監國政 麒麟再現封王府

字數:7465   加入書籤

A+A-


    

    皇帝的昏迷不醒,讓整個京城的氣氛變得詭異。此時不少人正在急切的關注著宮裏的情況,可惜賈珩強勢接管了宮中的防務,更是依照祖製,請了內閣坐鎮宮中。

    雖說這樣做讓京城的百姓心中不免惶恐,但總好過居心叵測之人趁機作亂。

    眼看天色將暗,首輔大臣尚洪元與內閣大臣包龍星正在商議把皇帝轉移到坤寧宮曹皇後那裏的事。

    畢竟裕輝宮隻是李淑妃的寢宮,內閣輔臣與賈珩要陪護在側,終究有些不方便。

    而且曹皇後也一直陪在皇帝身邊,太子等兄弟也要過來隨時探望,還是轉移到坤寧宮比較好。

    不過宋青書剛剛給皇帝和李淑妃施針,暫時不宜輕動。至少今夜是不能動了,尚洪元隻好與賈珩等人暫住裕輝宮偏殿。

    此時尚洪元正在與賈珩商議後續之事,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雖說大家都還不是很清楚皇帝什麽時候可以醒來,但內閣暫時可以以鈞旨掌控朝政,但有些事還需要宮中下發明旨。

    尚洪元喝了一口茶,疲憊的眼神中隱藏著憂慮。

    他與賈珩分坐兩側,陪坐的是包龍星和宋青書。

    四人忙了整整一下午,到現在都還沒有吃午飯。曹皇後派了宮女送來一些簡單的飯菜,可四人這個時候哪裏來的胃口。

    眼見飯菜都快要涼了,賈珩擔心內閣兩位老爺子身體出了狀況,最後還是勸說起來。

    “兩位相公還是先用膳吧,這事且還有得熬呢,可別到時候陛下醒來,您二位再出個什麽事。”

    尚洪元與包龍星皆是一歎,自然也聽懂了賈珩的意思。

    皇帝若是一直昏迷不醒,太子年紀尚輕,太上皇的精力身體也不能長時間掌控朝政。

    作為大周朝廷的權力中樞,內閣就需要長時間輔佐太子趙泓乾治國理政。

    如果此時內閣輔臣再出了問題,要是被奸人所趁,那就太對不起皇帝這些年的重用提拔了。

    宋青書探了探飯菜,發現沒什麽問題,這才把飯菜放到送來的小火爐上。

    這還是賈珩特意要求,一是防止禦膳房送來的飯菜涼了,讓這老爺子吃出病來。

    二是讓宋青書也隨時待命,保證入口的飯菜沒有問題。

    雖說尚洪元覺得賈珩這麽做有些矯枉過正,但人家是好意,自己等人也不能不領情。

    四人食不言寢不語,一會就吃完了晚飯,宮女收拾了餐具,宋青書隨後就著小火爐給眾人煮茶。

    賈珩讓人去請了太子過來,太上皇也跟著來了。

    一番請安見禮,太子扶著太上皇坐在首位上。

    太上皇趙旭往日這個時候,不是在欣賞歌舞就是和戴權下棋。

    可今日自己兒子昏迷不醒,自然沒有那個性頭。老爺子六十多歲了,身子骨經過先太子出事那年被人下毒,如今精力大不如前。

    他強忍焦慮與疲憊,特意跟著太子過來,就是想看看內閣和賈珩商議出什麽好的辦法沒有。

    無論是朝政還是皇帝的醫治,他都放不下心來。

    “珩小子,道尊還有多久能過來?”太上皇直截了當的開口詢問賈珩,他的話讓所有人的眼神都看向了賈珩。

    “聖人,說來也巧,前幾日臣家中有急事,需要師尊盡快進京相助,故而臣的大師兄宋遠橋已經攜帶書信前往臨清,估計以他的速度,這會師尊他老人家已經從臨清出發了。相信就這兩日,師尊定能到達京城!”

    賈珩心中也覺得幸運的很,沒想到無心插柳之作,竟然讓師尊早早從山東向京城進發。

    太上皇聽到賈珩的回答,連說三個好字。隻要張三豐盡快進京,以他神仙般的手段,一定有辦法讓自己的皇帝兒子早早醒過來。

    他已經失去一個優秀的兒子了,實在不想再有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事情發生。更何況這個兒子,還是他選擇的帝國繼承人。

    尚洪元見到太上皇剛好在這裏,覺得有些事情還是趁機定下的好。

    隻聽他開口說道“聖人,陛下如今昏迷不醒,雖說內閣可暫時處理國事,但有些軍政要事,最好還是由宮中下旨為好,不知聖人可否暫時臨朝,或是讓太子殿下監國攝政?”

    太上皇搖搖頭,他深知退位的太上皇再次臨朝,會讓某些人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勾起不必要的。

    而且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根本不能再操勞國事了。

    看到堂中眾人都在看他,於是他指著趙泓乾說“朕的精力大不如前,還是讓太子監國吧,他也大了,是時候承擔些責任了。而且有你們這些忠臣良將輔佐,朕也能夠放心。”

    隨後他又對趙泓乾叮囑道“乾兒,這幾年皇帝對你悉心教導,此時就是檢驗你學習成果的時候了,切記少說多學,內閣諸相與冠軍侯等人都是你父皇信重之人,你要跟著好好學習治國理政之法,明白了嗎?”

    趙泓乾正是年輕氣盛的年齡,聽到皇祖父的話,立馬昂首挺胸。

    隨後向太上皇躬身一拜“孫兒謹遵皇祖父旨意!”

    太上皇看到趙泓乾的態度,心中很是滿意。

    於是他又轉頭跟尚洪元、包龍星以及賈珩說道“太子年紀尚輕,雖說這些年朕與皇帝也算悉心教導,但他還未處理過具體朝政事宜。你們要多多教導於他,特別是內閣這邊,明日開始,就讓太子去跟著學習處理朝政吧。”

    眾人起身,皆是向太上皇躬身“臣謹遵聖人旨意!”

    可能是事情暫時有了結果,太上皇強打的精神隨著眾人的承諾逐漸消失。

    太上皇靠在椅背上嗯了一聲作為回應,隨後疲憊的閉上眼睛。

    賈珩等人看到太上皇的狀態,心知最好還是讓老爺子回去早點休息為好。

    於是讓宋青書給把了把脈,隨後宋青書說隻是精力消耗過大,隻需好好休息就行。

    戴權讓人抬來軟轎,太子扶著老爺子上轎後幾人告別,親自送太上皇回了龍首宮中。

    穀<spa>  賈珩看到夜已深,便正要安排眾人先去休息。可惜天不遂人願,勤政殿這邊,王拓送來了龍禁衛的密奏。

    尚洪元與賈珩看過密奏,麵麵相覷。

    剛剛才把太上皇送回去,難道又要把老爺子請回來?

    而且隻看剛剛老爺子的狀態,便知道他已經不能再操勞了。

    尚洪元把密奏遞給包龍星“包兄,你也看看,此時該如何處置?”

    包龍星打開一看,瞬間眉頭緊鎖。他是個眼裏不容沙的人,此時心中怒火衝天,這忠禮王趙曙與北靜王水溶,平時看著還算安穩守己,一副賢王模樣。

    可宮中剛一有變,他們就耐不住寂寞了。

    而且賈珩在出事後第一時間封鎖了宮城,他們是哪裏來的消息,竟然早早得就開始串聯。

    包龍星悶聲說道“以我看,還是咱們自己處理為好,所說有些僭越,但聖人的身體……”

    賈珩也覺得包龍星說的不錯,以太上皇現在的狀態,怕是經不住再有兄弟鬩牆的事情了。

    雖說趙曙現在還沒有真的動手,可這舉動,若說兩府串聯與宮中之事無關,誰都不會相信。

    尚洪元一時有些拿不定主意,這件事實在捅破了天。若是皇帝醒著還好,哪怕隻要能開口說話,內閣做起事來,都能方便許多。

    他轉頭看向賈珩,這位可是有麒麟金牌的人,手握京城最強的兩衛兵馬,而且有權在特殊時期調動大周文臣武將。

    “君侯,你怎麽看?”

    賈珩苦笑一聲“大相公這是為難晚輩啊!”

    尚洪元聽出了賈珩的意思,這事確實有些不地道,可他隻是文臣,有些事隻能賈珩出頭。

    “這不是沒辦法,內閣終究有些名不正言不順,陛下此時無法言語,聖人又不宜驚動。再沒有聖旨的情況下,如今隻能靠君侯的麒麟金牌了。”

    賈珩掏出麒麟金牌,拿在手中婆娑一陣,他想起了趙禎把金牌送到他手中時的情形。

    那日趙禎鄭重的拍著他的肩膀跟他說“賈卿,這塊金牌是父皇與朕對你的信任,是大周最後的底牌。太上皇老了,朕的也會有老的一天,你不同,你有悠長的生命。若是有一天,太上皇不在,朕不在,你要保護好太子,好好輔佐他……”

    這是趙家兩代帝王對他的信任,突破了國朝製度,賜給了他可以調動大周整個朝廷所有力量的麒麟金牌。

    哪怕朝野沸騰,勸諫的奏書堆滿了勤政殿都沒能讓皇帝改變主意。

    賈珩咬咬牙,不就是一個親王一個郡王,他賈珩堂堂道武雙修,天下有數的高人,難道這點膽子都沒了?

    “三位相公,既然太上皇不宜驚動,那就由本侯直接出手。此事不能讓太子出頭,那位畢竟是殿下的親叔叔,一會本侯就讓羽林衛暫時封鎖忠禮王府和北靜郡王府。”

    賈珩的話,讓尚洪元等人心中不禁感歎,怪不得宮中二聖如此器重信任這位冠軍侯。

    要知道間不疏親,更何況趙曙可是皇帝的嫡親三哥,太子趙泓乾的親叔叔。

    朝臣中更是有很多人與其關係非凡,北靜王水溶更是開國一脈如今領頭的人物。

    無論哪一位,內閣都不能直接拘禁。可賈珩如今隻憑一封沒頭沒尾的密奏,就要封鎖忠禮王府與北靜王府。

    這事要是傳出去,怕是要引起軒然大波了。而且事後若是查不到具體的證據,賈家今後與忠禮王府、北靜郡王府怕是要結下大仇了。

    尚洪元躊躇的說道“君侯這樣做,會不會有些過了,要不還是暗中調查,畢竟如今也沒有確鑿的證據。再說,若是直接封鎖王府,今後對你家與兩府的關係……”

    “大相公,單說他們得到宮中之事的消息來源,本侯就不相信他們會沒有不臣之心。而且此時正是關鍵時期,若是出了一點岔子,都會引發一係列反應。”

    賈珩把金牌緊緊握住,對著幾人鄭重的說道“本侯就是要殺雞儆猴,讓那些居心叵測想要火中取栗的人心有忌憚,讓他們不敢再這個時候輕舉妄動。一切風雨,隻要等陛下醒來,都將會煙消雲散。至於得罪人,嗬,就他們這樣的人,賈家不屑與之來往!”

    賈珩說的話,讓尚洪元等人刮目相看。自古文武之間,總是有些分歧。往常內閣說起賈家,除了得中進士的賈敬還好些,剩下的子孫後輩中,一個賽一個的紈絝不堪。

    直到賈珩在北境崛起,更是如同先漢霍去病、前唐李靖一般,孤軍滅國,一掃大周北境的敵患。

    尚洪元是親身經曆過先太子一事,對於賈家曾經的情況更是一清二楚。

    他走到賈珩麵前,拍了拍賈珩的肩膀“賈珩啊賈珩,你真是像極了你的父親!”

    隨後他沒有再說什麽,領著王拓往內閣走去。賈珩既然要派兵封鎖王府,那內閣就要提前準備應對明日早朝的風波了。

    作為內閣首輔,尚洪元必須親自去勤政殿坐鎮,至於皇帝這裏,就讓次輔李天益與包龍星陪著吧。

    王拓在路上詢問尚洪元“首輔,您為何說賈君侯與他的父親賈敬很像?那位不是喜好修道,連家都不願意管了麽,這哪裏像了?”

    王拓是從地方入京,並不清楚當年之事。隻聽尚洪元笑了笑,對他說道“當年賈家兩府,寧國府賈敬從文,榮國府賈赦習武。兩人自小在東宮學習,一文一武就如同先太子的左膀右臂。”

    尚洪元想起那是還是翰林院掌院學士,也看到過賈敬賈赦意氣風發的樣子。

    對比如今兩府的情況,心中暗歎真是時移世易,歲月如梭。

    他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賈敬年紀輕輕,便二甲入仕。當年在東宮是智囊般的存在,賈赦也是武道資質極好,年輕一輩從無敵手。兩人對先太子忠心耿耿,可惜一著不慎,被奸人所趁,先太子自盡,從此他們兄弟也退出了朝堂。”

    王拓想著自己來到京城後,耳中聽到的關於賈敬賈赦的情況,與尚洪元若是那是天壤之別。

    “這可真是眾口鑠金,跟我聽到的完全是兩個樣子!”

    尚洪元笑了笑,繼續說道“賈家人如何想的,我不知道。不過從那個時候起,賈敬就出家修道,賈赦更是紙醉金迷。知道去年賈珩一戰功成,受封冠軍侯,賈家才重新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