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預言
字數:4057 加入書籤
A+A-
宋都。公子卬府。
“公子,公子,三公子又不見了。”仆役一臉焦慮地找到公子杵臼,後者正捧著一本上古棋譜,屏氣凝神地琢磨,時不時還拍拍後腦,大呼玄妙。
“公子。”隨著杵臼憤怒的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仆役的音量漸漸下行。
“又不見了?”三公子覺得自己要是不殺一批人,這幫卑賤的人根本不會認真對待自己的使命。
他一躍而起,咬牙切齒地抽出自己的周刀。
仆役顯然嚇得不輕,頭如搗蒜,額頭上漸漸出現了血色。
劍拔弩張之際,公子卬如鬼魅般出現。
仆役一臉差異,公子卬指了指書房,領著哥哥入內。
公子卬醒來有一陣子,在確信自己魂穿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收集情報。
我身體的原主人是誰?我在哪個朝代?照顧自己的家人是誰?
然而語言的隔閡讓交流恍如黃河天塹般困難。
公子卬原計劃像日本教授金田一那樣,通過繪畫和他人交流,筆墨一定在書房裏。闖入書房後,他發現了大量的竹簡。
大篆、大篆和大篆寫滿竹簡的每一頁。
“我一定處在先秦。”宋國的宋篆同後世的印章上的大篆頗有些出入,畢竟嬴政這老小子焚書坑儒,隻留下了秦國的篆書,考古發現的戰國七雄的篆書藏量雖有,但不夠豐富。至於宋國這種早早被滅掉的撲街國家的篆書嘛,更是鳳毛麟角。
拉著眼前這個稠衣華服的貴公子,公子卬軟磨硬泡,指著書頁要他教授文字和讀音。
公子杵臼喜出望外,他原以為弟弟的失心瘋沒得治,但是肯潛心向學,定然還是有未來的。
他手把手教弟弟寫字和發音,從數字開始,仿佛時光倒流回到了童年的時候,兄弟在學室中修文誦詩的時光。
公子卬聚精會神地聽著,目光如炬,片刻不離開狼毫。
篆書和楷書實在太像了,畢竟係出同源。“一二三四”都與楷書一般無二,等到了“五”字,就變成上下各一橫,中間一個叉。
憑借後世的記憶技巧,他很快記住了數百個字,尋了塊木板,刻上字形、簡體字和國際音標的發音——畢竟拚音係統沒有收錄小舌音。
“沒想到,方者的羊鞭還真就這麽神奇。”杵臼親眼目睹弟弟是方者醫好失心瘋的第一例,感慨弟弟的福緣著實不淺。
見弟弟在木頭上鬼畫符,杵臼訝異地詢問,但略一想,驚覺自己要說的話,大部分的詞匯都沒有教過弟弟。
咕咕咕,數個時辰從筆尖悄然流失。天色在不知不覺間暗沉了下來,杵臼饑腸轆轆才在腸胃的抗議聲中吃晚飯。
小米粥、羊鞭、蔬菜和燉肉。公子卬一邊溫習木板上的字,一邊用筷子往嘴裏塞。十幾個木板上八百多個大篆赫然書就,公子卬覺得這一幕有些似曾相識。
“當初我就是這麽準備高考和考研的。”如果今天加把力,將八百個常用字銘記於心,差不多就相當於後世小學一年級的水平了。
先秦的食物實在是太難以下咽了,公子卬的眉頭越皺越深,他草草喝掉小米粥,就往屋裏鑽去。
“三公子真是向學啊。”見到這一幕,仆役由衷地讚歎道。
……
陽光透過絲綢的窗簾投入房間,蟬意與鳥啼爭鳴,交織成一閥頌歌。
“你是我兄弟嗎?”當杵臼睜開惺忪的睡眼,一張打臉像浮雕一樣引入眼簾。
杵臼大驚失色“你怎麽進來了?”
“你是我兄弟嗎?”公子卬重複道。
“額,是的,我是你仲兄,杵臼,你還有一個太子伯兄和一個公子季弟——鮑。”
“那我是誰?”
“你是公子卬,姓子,氏宋,字子瞻。咱們的父親是宋國的第二十代君主。”
“宋國,是微子之封,殷商之餘的宋國嗎?”
“然也。”
公子卬的大腦急速風暴。自己是宋國第二十代君主的兒子,他掰著手指頭數了數,宋襄公是十九代目,那自己的便宜老爹就是二十代目宋成公王臣咯?
左傳裏麵記載宋成公即位第十七年薨,他的弟弟公子禦殺死太子自立,屁股還沒坐穩,就被人民推翻,大位莫名其妙地就落到了眼前的便宜哥哥身上,是為宋昭公。
宋昭公無道,曆史書上的無道不是說他是無道昏君,忠奸不辨的哪種,而是沒有道術——治國禦臣的權謀,最終被四弟公子鮑,也就是二十二代目,宋文公弑殺。
公子卬記得,曆史上的公子卬在樂豫下台後繼任大司馬,也就是國防部長——宋國曆來是兄弟政治,哥哥當國王了,弟弟當宰相或者大將軍輔佐,不過公子卬當年就被公子鮑的姘頭——王姬給宰了,手持節杖而死,屍體被棄於睢水。
“既然我來了,公子卬的曆史就要改寫了。嗯。王姬、公子鮑,一個祖母、一個弟弟,得先下手為強,趁他們還沒做大,弄死他丫的。”
公子卬摸了摸下巴“仲兄,那咱們現在在哪,今天是什麽日子?”
“自然是宋都商丘,今天是君父登基十七年的四月最後一天。”
“什麽!”公子卬震驚道,“這麽說君父陽壽已盡,公子禦要弑殺太子奪位了?”
危機來得也太快了吧?史書上沒有記載公子禦是如何弑殺太子的,但既然太子都有危險,自己豈不是也很有可能身臨不測。
公子杵臼連忙捂住他的口鼻“三弟你胡說什麽呢?君父昨日才去圍場打獵,身體健碩安康,怎麽可能猝然不存於人世。公子禦是我們的叔叔,人品端正,眾人稱道,官拜少司馬。君父尚在,公子禦和太子又沒有仇隙,怎麽可能弑殺太子?你切莫再胡說八道,倘若被旁人聽去,輕則如箕子,廢為庶民,重則如比幹,性命不保。”
箕子是紂王的叔父,任太師,比幹也是紂王的叔叔,任少師,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下場極盡淒涼的。
公子卬也反省自己,方才的言語既孟浪,又泄露天機,無根無據別人怎麽可能相信呢。
按照哥哥的說法,父親的死因蹊蹺而離奇,背後必定有一場盛大的陰謀;公子禦在人前裝得萬般正派,邀買人心,定是覬覦王位、韜光養晦。
史家惜字如金,公子卬甫一分析,又反複思量,覺得邏輯縝密,毫無破綻。
“果然穿越者自帶金手指,預知未來的能力太變態了。”公子卬心中有些得意忘形。
那麽破局的關鍵就是保住太子。
“公子,公子,三公子又不見了。”仆役一臉焦慮地找到公子杵臼,後者正捧著一本上古棋譜,屏氣凝神地琢磨,時不時還拍拍後腦,大呼玄妙。
“公子。”隨著杵臼憤怒的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仆役的音量漸漸下行。
“又不見了?”三公子覺得自己要是不殺一批人,這幫卑賤的人根本不會認真對待自己的使命。
他一躍而起,咬牙切齒地抽出自己的周刀。
仆役顯然嚇得不輕,頭如搗蒜,額頭上漸漸出現了血色。
劍拔弩張之際,公子卬如鬼魅般出現。
仆役一臉差異,公子卬指了指書房,領著哥哥入內。
公子卬醒來有一陣子,在確信自己魂穿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收集情報。
我身體的原主人是誰?我在哪個朝代?照顧自己的家人是誰?
然而語言的隔閡讓交流恍如黃河天塹般困難。
公子卬原計劃像日本教授金田一那樣,通過繪畫和他人交流,筆墨一定在書房裏。闖入書房後,他發現了大量的竹簡。
大篆、大篆和大篆寫滿竹簡的每一頁。
“我一定處在先秦。”宋國的宋篆同後世的印章上的大篆頗有些出入,畢竟嬴政這老小子焚書坑儒,隻留下了秦國的篆書,考古發現的戰國七雄的篆書藏量雖有,但不夠豐富。至於宋國這種早早被滅掉的撲街國家的篆書嘛,更是鳳毛麟角。
拉著眼前這個稠衣華服的貴公子,公子卬軟磨硬泡,指著書頁要他教授文字和讀音。
公子杵臼喜出望外,他原以為弟弟的失心瘋沒得治,但是肯潛心向學,定然還是有未來的。
他手把手教弟弟寫字和發音,從數字開始,仿佛時光倒流回到了童年的時候,兄弟在學室中修文誦詩的時光。
公子卬聚精會神地聽著,目光如炬,片刻不離開狼毫。
篆書和楷書實在太像了,畢竟係出同源。“一二三四”都與楷書一般無二,等到了“五”字,就變成上下各一橫,中間一個叉。
憑借後世的記憶技巧,他很快記住了數百個字,尋了塊木板,刻上字形、簡體字和國際音標的發音——畢竟拚音係統沒有收錄小舌音。
“沒想到,方者的羊鞭還真就這麽神奇。”杵臼親眼目睹弟弟是方者醫好失心瘋的第一例,感慨弟弟的福緣著實不淺。
見弟弟在木頭上鬼畫符,杵臼訝異地詢問,但略一想,驚覺自己要說的話,大部分的詞匯都沒有教過弟弟。
咕咕咕,數個時辰從筆尖悄然流失。天色在不知不覺間暗沉了下來,杵臼饑腸轆轆才在腸胃的抗議聲中吃晚飯。
小米粥、羊鞭、蔬菜和燉肉。公子卬一邊溫習木板上的字,一邊用筷子往嘴裏塞。十幾個木板上八百多個大篆赫然書就,公子卬覺得這一幕有些似曾相識。
“當初我就是這麽準備高考和考研的。”如果今天加把力,將八百個常用字銘記於心,差不多就相當於後世小學一年級的水平了。
先秦的食物實在是太難以下咽了,公子卬的眉頭越皺越深,他草草喝掉小米粥,就往屋裏鑽去。
“三公子真是向學啊。”見到這一幕,仆役由衷地讚歎道。
……
陽光透過絲綢的窗簾投入房間,蟬意與鳥啼爭鳴,交織成一閥頌歌。
“你是我兄弟嗎?”當杵臼睜開惺忪的睡眼,一張打臉像浮雕一樣引入眼簾。
杵臼大驚失色“你怎麽進來了?”
“你是我兄弟嗎?”公子卬重複道。
“額,是的,我是你仲兄,杵臼,你還有一個太子伯兄和一個公子季弟——鮑。”
“那我是誰?”
“你是公子卬,姓子,氏宋,字子瞻。咱們的父親是宋國的第二十代君主。”
“宋國,是微子之封,殷商之餘的宋國嗎?”
“然也。”
公子卬的大腦急速風暴。自己是宋國第二十代君主的兒子,他掰著手指頭數了數,宋襄公是十九代目,那自己的便宜老爹就是二十代目宋成公王臣咯?
左傳裏麵記載宋成公即位第十七年薨,他的弟弟公子禦殺死太子自立,屁股還沒坐穩,就被人民推翻,大位莫名其妙地就落到了眼前的便宜哥哥身上,是為宋昭公。
宋昭公無道,曆史書上的無道不是說他是無道昏君,忠奸不辨的哪種,而是沒有道術——治國禦臣的權謀,最終被四弟公子鮑,也就是二十二代目,宋文公弑殺。
公子卬記得,曆史上的公子卬在樂豫下台後繼任大司馬,也就是國防部長——宋國曆來是兄弟政治,哥哥當國王了,弟弟當宰相或者大將軍輔佐,不過公子卬當年就被公子鮑的姘頭——王姬給宰了,手持節杖而死,屍體被棄於睢水。
“既然我來了,公子卬的曆史就要改寫了。嗯。王姬、公子鮑,一個祖母、一個弟弟,得先下手為強,趁他們還沒做大,弄死他丫的。”
公子卬摸了摸下巴“仲兄,那咱們現在在哪,今天是什麽日子?”
“自然是宋都商丘,今天是君父登基十七年的四月最後一天。”
“什麽!”公子卬震驚道,“這麽說君父陽壽已盡,公子禦要弑殺太子奪位了?”
危機來得也太快了吧?史書上沒有記載公子禦是如何弑殺太子的,但既然太子都有危險,自己豈不是也很有可能身臨不測。
公子杵臼連忙捂住他的口鼻“三弟你胡說什麽呢?君父昨日才去圍場打獵,身體健碩安康,怎麽可能猝然不存於人世。公子禦是我們的叔叔,人品端正,眾人稱道,官拜少司馬。君父尚在,公子禦和太子又沒有仇隙,怎麽可能弑殺太子?你切莫再胡說八道,倘若被旁人聽去,輕則如箕子,廢為庶民,重則如比幹,性命不保。”
箕子是紂王的叔父,任太師,比幹也是紂王的叔叔,任少師,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下場極盡淒涼的。
公子卬也反省自己,方才的言語既孟浪,又泄露天機,無根無據別人怎麽可能相信呢。
按照哥哥的說法,父親的死因蹊蹺而離奇,背後必定有一場盛大的陰謀;公子禦在人前裝得萬般正派,邀買人心,定是覬覦王位、韜光養晦。
史家惜字如金,公子卬甫一分析,又反複思量,覺得邏輯縝密,毫無破綻。
“果然穿越者自帶金手指,預知未來的能力太變態了。”公子卬心中有些得意忘形。
那麽破局的關鍵就是保住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