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架空
字數:3614 加入書籤
A+A-
“農民已經夠苦了,再征收農業稅無異於自掘墳墓。”公子卬喟然長歎。
自古以來,任何一個不廢除農業稅的國家都必然趨於滅亡,或是十年,或是百年。
隻要有天災,農民為了完稅不得不出賣土地,然後土地被兼並,進入治亂循環。
抑或是,農民選擇不納稅,逃避賦稅,官府為了維持公共收入,不得不增派稅吏,增加稅率,然後農民更加活不下去,土地被兼並。
隻要征收農業稅,農民一定沒有活路。這種成本高收益小的稅種,誰征收,誰就要飽嚐勞苦大眾的鐮刀大棒。
“以後長丘不允許有農業稅,都廢除了,公田交給八戶農民自己處理,或是平分,或是贖買。”
“萬萬不可啊!”管理與索尼急切地勸諫“若是不征收農賦,拿什麽養活主君和官吏,拿什麽上貢給中央的宋公?”
“我若是與你們說,曾經有一個官府,當他還是地方勢力的時候,在灣區開墾土地,自己生產糧食,不僅養活了軍隊,還讓不斷投奔的農民吃得飽飯,你們信嗎?”
管理和索尼一臉不可置信。
“這個官府不僅無償把開墾好的土地分給百姓,還帶著百姓抗戰八年,善用外交和軍事的手段把異族的統製驅逐出海外,你們信嗎?”
“這個官府甚至有一個光著腦袋寫日記的對手,敵人武器有外援、財政有外援,最終還是被流放到大海的另一邊,你們信嗎?”
“太傅,世界上怎麽可能有這樣的官府?”
“你們不曾見識過,不代表我沒見識過。一個偉大的官府,一定要代表著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一定要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一定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他必須有獨立的產業,能夠在百姓離亂的時候匯聚人心,一定能在異族鐵蹄下挺戈亮劍,一定能在百廢待興的時候養育嗷嗷待哺的生靈。”
“太傅,大話空話誰都會說,沒有賦稅,哪裏來經濟和財政?憑什麽建軍護國,憑什麽在大災之年撫養萬民?”
“所以說,官府一定要有自己的產業,自己的生產力,官府的產出不一定要超越這個國家一半的收入,但至少要滿足全體百姓的溫飽。
誰說我們沒有經濟來源。官府掌握著國家的開礦大權,掌握著山川沼澤之利,掌握著偌大的軍隊。有人,有地,有資源,再不能組織生產,與魚腩何異?”
管理與索尼還要再勸,公子卬擺擺手“我們有軍隊,可以抓戰俘,讓他們廉價地為我們生產,即使是戰俘種田,按照井田製度,每歲每人有二十五石,如果販賣,亦有五十五石之數,此一也;我們可以尋礦,冶煉,販賣泗上諸侯,此二也;如若山窮水盡,我們尚可以讓士人開荒,此三也。”
“太傅,士人開荒聳人聽聞,士人尊貴如何開荒?如此辱沒士子,必然失去人心。”
“是丫。”索尼幫腔道“況且開礦冶煉何來如此暴利?”
公子卬笑了笑“幾千年後,恐怕大部分國家都要倚仗礦業得存了。”
俄羅斯的油氣、敘利亞的石油、澳大利亞的鐵礦、兔子的稀土,還有兩伊、沙特、委內瑞拉……公子卬見識過太多礦藏的暴利。
“另外,我聽說農民還要服勞役,為士人鑿冰、建房,凡此種種,可有此事?”
管理承認後,公子卬道“統統廢除掉!隻保留兵役。農民太苦了,田地太少了。讓農民有時間和精力多開墾點土地,才能讓長丘有更多人溫飽。”
想到昨日秀吉和家康講述的野人慘狀,公子卬不禁心疼——一天就一斤糧食,無衣無褐,瘦骨嶙峋,農民苦啊。
後世的封丘縣有一百三十萬畝耕地,而今的長丘城僅僅三萬畝,劈荊棘,驅野獸,開新田才是發展的硬道理。
“太傅,不現實啊,野人手裏隻有石器、木具,一年能開墾五畝都不容易。”
“我會組織冶煉銅質的農器,低息貸給他們,如此野人增產,銅匠得賞錢,官府增收,一舉而三惠。戰俘營的長狄也不要歇著,統統給我去開地修壩。
長狄的吃食比乖順的野人還要高,這本就不合理了,不把野人、國人養得身強體壯,孰人與我共長丘?”
…
宋都商丘,太後慈宮。
雲鬟疊翠,粉麵生暉,白衫紅裙,這婦人哪有一番母儀天下的太後姿態,活脫脫水裏白蓮,含羞待暉不自繇。
繡戶斜光入深宮,斜坐對飲有郎君。一雙白淨淨細手如玉箸,青玉案上斟酒壺。那素手篩完兩盞更兩盞,與婦人且共飲其中醇厚。
“隻願歲歲如今日,不枉千金也難銷。”公子鮑的眼睛涎瞪瞪凝望著王姬。
王姬咬著衫袖口兒,纓桃之口格格駁駁作響,宛如絲縫的俏目斜溜他一眼兒,輕笑道“那杵臼孫兒不比你父親,終日忙碌於宮外,隻待夕陽西垂方才入大內。”
“我那鵪鶉似的兄長忙活啥呢?”
“還能忙啥?變賣禁中玉琮、玉璋、青銅器皿,還有一些絲帛、輕裘,統統販與行商,以求寶甲利刃、寬車良駟,延攬武人義士相從,建為貳廣,重填左師、右師唄。”
“宮中物什值得了些許銀錢,供以調教兵乘,重振君威嗎?”
王姬細細剝下水果皮,塞一口甜膩果肉進入情郎口中。公子鮑一口下去,汁水四溢,舌尖上下舔舐,連帶著果汁與婦人柔胰的滋味一同品鑒。
“達達,壞。”王姬輕輕推搡了一下,戲作一團。
公子鮑呆裏撒屈,少頃王姬又道“當初杵臼孫兒俘獲穆族、襄族之士,押於黑獄,引為戰犯,愣是從兩族口中盤剝出好些贖金,鬻士人好似販賣驢子一般,因而獲了不少財帛。”
“那穆襄之人能善罷甘休嘛?”
“杵臼孫兒哪裏管得了這個。眼下朝堂,公族隻手蔽日,隻消欺負杵臼手裏無人,營裏無兵,令不出大殿,民不知有公,可把杵臼孫兒氣壞了。宮裏人言,杵臼販了最愛的鎏金棋盤,與那公子江潛邸舊人公孫孔叔終日謀劃,往來民間,求士如餓殍受嗟食。”
自古以來,任何一個不廢除農業稅的國家都必然趨於滅亡,或是十年,或是百年。
隻要有天災,農民為了完稅不得不出賣土地,然後土地被兼並,進入治亂循環。
抑或是,農民選擇不納稅,逃避賦稅,官府為了維持公共收入,不得不增派稅吏,增加稅率,然後農民更加活不下去,土地被兼並。
隻要征收農業稅,農民一定沒有活路。這種成本高收益小的稅種,誰征收,誰就要飽嚐勞苦大眾的鐮刀大棒。
“以後長丘不允許有農業稅,都廢除了,公田交給八戶農民自己處理,或是平分,或是贖買。”
“萬萬不可啊!”管理與索尼急切地勸諫“若是不征收農賦,拿什麽養活主君和官吏,拿什麽上貢給中央的宋公?”
“我若是與你們說,曾經有一個官府,當他還是地方勢力的時候,在灣區開墾土地,自己生產糧食,不僅養活了軍隊,還讓不斷投奔的農民吃得飽飯,你們信嗎?”
管理和索尼一臉不可置信。
“這個官府不僅無償把開墾好的土地分給百姓,還帶著百姓抗戰八年,善用外交和軍事的手段把異族的統製驅逐出海外,你們信嗎?”
“這個官府甚至有一個光著腦袋寫日記的對手,敵人武器有外援、財政有外援,最終還是被流放到大海的另一邊,你們信嗎?”
“太傅,世界上怎麽可能有這樣的官府?”
“你們不曾見識過,不代表我沒見識過。一個偉大的官府,一定要代表著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一定要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一定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他必須有獨立的產業,能夠在百姓離亂的時候匯聚人心,一定能在異族鐵蹄下挺戈亮劍,一定能在百廢待興的時候養育嗷嗷待哺的生靈。”
“太傅,大話空話誰都會說,沒有賦稅,哪裏來經濟和財政?憑什麽建軍護國,憑什麽在大災之年撫養萬民?”
“所以說,官府一定要有自己的產業,自己的生產力,官府的產出不一定要超越這個國家一半的收入,但至少要滿足全體百姓的溫飽。
誰說我們沒有經濟來源。官府掌握著國家的開礦大權,掌握著山川沼澤之利,掌握著偌大的軍隊。有人,有地,有資源,再不能組織生產,與魚腩何異?”
管理與索尼還要再勸,公子卬擺擺手“我們有軍隊,可以抓戰俘,讓他們廉價地為我們生產,即使是戰俘種田,按照井田製度,每歲每人有二十五石,如果販賣,亦有五十五石之數,此一也;我們可以尋礦,冶煉,販賣泗上諸侯,此二也;如若山窮水盡,我們尚可以讓士人開荒,此三也。”
“太傅,士人開荒聳人聽聞,士人尊貴如何開荒?如此辱沒士子,必然失去人心。”
“是丫。”索尼幫腔道“況且開礦冶煉何來如此暴利?”
公子卬笑了笑“幾千年後,恐怕大部分國家都要倚仗礦業得存了。”
俄羅斯的油氣、敘利亞的石油、澳大利亞的鐵礦、兔子的稀土,還有兩伊、沙特、委內瑞拉……公子卬見識過太多礦藏的暴利。
“另外,我聽說農民還要服勞役,為士人鑿冰、建房,凡此種種,可有此事?”
管理承認後,公子卬道“統統廢除掉!隻保留兵役。農民太苦了,田地太少了。讓農民有時間和精力多開墾點土地,才能讓長丘有更多人溫飽。”
想到昨日秀吉和家康講述的野人慘狀,公子卬不禁心疼——一天就一斤糧食,無衣無褐,瘦骨嶙峋,農民苦啊。
後世的封丘縣有一百三十萬畝耕地,而今的長丘城僅僅三萬畝,劈荊棘,驅野獸,開新田才是發展的硬道理。
“太傅,不現實啊,野人手裏隻有石器、木具,一年能開墾五畝都不容易。”
“我會組織冶煉銅質的農器,低息貸給他們,如此野人增產,銅匠得賞錢,官府增收,一舉而三惠。戰俘營的長狄也不要歇著,統統給我去開地修壩。
長狄的吃食比乖順的野人還要高,這本就不合理了,不把野人、國人養得身強體壯,孰人與我共長丘?”
…
宋都商丘,太後慈宮。
雲鬟疊翠,粉麵生暉,白衫紅裙,這婦人哪有一番母儀天下的太後姿態,活脫脫水裏白蓮,含羞待暉不自繇。
繡戶斜光入深宮,斜坐對飲有郎君。一雙白淨淨細手如玉箸,青玉案上斟酒壺。那素手篩完兩盞更兩盞,與婦人且共飲其中醇厚。
“隻願歲歲如今日,不枉千金也難銷。”公子鮑的眼睛涎瞪瞪凝望著王姬。
王姬咬著衫袖口兒,纓桃之口格格駁駁作響,宛如絲縫的俏目斜溜他一眼兒,輕笑道“那杵臼孫兒不比你父親,終日忙碌於宮外,隻待夕陽西垂方才入大內。”
“我那鵪鶉似的兄長忙活啥呢?”
“還能忙啥?變賣禁中玉琮、玉璋、青銅器皿,還有一些絲帛、輕裘,統統販與行商,以求寶甲利刃、寬車良駟,延攬武人義士相從,建為貳廣,重填左師、右師唄。”
“宮中物什值得了些許銀錢,供以調教兵乘,重振君威嗎?”
王姬細細剝下水果皮,塞一口甜膩果肉進入情郎口中。公子鮑一口下去,汁水四溢,舌尖上下舔舐,連帶著果汁與婦人柔胰的滋味一同品鑒。
“達達,壞。”王姬輕輕推搡了一下,戲作一團。
公子鮑呆裏撒屈,少頃王姬又道“當初杵臼孫兒俘獲穆族、襄族之士,押於黑獄,引為戰犯,愣是從兩族口中盤剝出好些贖金,鬻士人好似販賣驢子一般,因而獲了不少財帛。”
“那穆襄之人能善罷甘休嘛?”
“杵臼孫兒哪裏管得了這個。眼下朝堂,公族隻手蔽日,隻消欺負杵臼手裏無人,營裏無兵,令不出大殿,民不知有公,可把杵臼孫兒氣壞了。宮裏人言,杵臼販了最愛的鎏金棋盤,與那公子江潛邸舊人公孫孔叔終日謀劃,往來民間,求士如餓殍受嗟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