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號草
字數:3554 加入書籤
A+A-
“我聞那孫媳,終日宮中守望,不見君顏;才到夜幕,杵臼孫兒觸枕即眠。”
公子鮑搖搖頭道“當這國君有甚好處,引得操戈相搏。何如親親與我,連理枝生,喜孜孜日日如新婚,同心帶結,美甘甘如嚐飴甜。
他見得粗漢相傍,我消受朱唇緊貼;他見得冷甲貫體,我猶得粉臉斜偎。
縱使他千山入圖,萬水為疆,我獨愛羅裙玉足,肩膀上彎彎新月小露;寶釵金墜,枕頭邊朵朵烏雲蓬鬆。
我獨愛美人不愛江山,羨鴛鴦不羨君位。但求親親歡好於側,不學他鵪鶉旁落脂粉。”
“好達達,小嘴兒忒甜。隻盼你日後莫要見了青春更淺,模樣更周正的女子,厭棄我這蒲柳之姿、半老之儀。”
“我待親親,情真意切,豈容凡塵女子撥弄?”公子鮑於是賭咒發誓,情貞始終,如有違背雲雲。
“好啦達達,我相信你啦。真不枉我為你暗中奔走,散布謠言。你看我都為你棄了親生幼子,今時今日,達達有何報酬於我。”
……
宋都。桑林門。
大司徒鱗矔、少司徒公子盻驅車縱馬,東出城門行獵。
出郊入隧,肆意馳騁,身後隨從、武士相隨,人多車眾,兵戈鏗鏘,箭囊飽滿,遠看如同蜈蚣發足道上。另有走狗相伴於側,一路吠吠;有飛鷹往來期間,長鳴作響。
士人於隧外呼號,車攻矢發,擒獲野味無算,有犀、麋、狐、彘之屬,兵車滿載,下士徒行。兩司徒置酒高歌,高吟淺唱,嗚呼快哉。
俄爾,忽見一耄耋匍匐路中央,攔車告狀。
“大司徒,冤啊,大司徒,我有冤屈申訴,我有狀言要告!”
一時間,車駐馬歇,左右忿恚,登時感覺興致如青煙散盡,魁梧之士齊齊圍上。
“有刺客!”
兩司徒的手下把老者圍了個密不透風,長戈長矛齊齊指向老者的脖頸,此刻,若有人從天空俯視,活似個車軲轆。
“我非刺客,我是來申冤告狀的野人。”老漢溫順地垂首道。
“野人也敢攔車截架,麵不改色嘛?”
“就是!野人難道不應該免冠徒跣,以頭搶地,額首磕血,恭順如羊嘛?如此高聲縱語,伶牙利嘴,一看就知道是奸人,心懷歹意。”
左右紛紛鼓噪,要窮治其罪,不時有人怒目恐嚇,兵刃又逼向老漢,寒光淩厲,好不滲人。
“欸。”大司徒今日行狩頗有興致,伸手止住左右言語,戲謔道“人言,大凡物不能得其平則鳴,不如聽聽野人有甚說法,畢竟君子不阻塞言路,察納諫言嘛。”
老人見眼前人麵色豐潤,額頭平坦,耳朵迂闊,大腹便便,仿佛腹中藏了萬卷詩書教化,耳朵能聽八麵疾苦之聲,心中竊喜。
“這大司徒言辭友善,麵相也不甚猙獰,不似獐頭鼠目的歹人,興許是個好官。”
自古攔車攔轎、擊鼓鳴冤者都是需要莫大勇氣的。達官貴人十分反感這種行為,所告情勢若有分毫出入,即刻有肉刑伺候,輕則殺威重創,重則喪命九泉。
小老頭一身傴僂,褶皺的皮囊包裹著不大結實的骨骼,晃晃悠悠,仿佛水畔蘆葦,風吹見倒,又如水中浮萍,見波瀾而為之遠驅。
這個老頭已是風燭殘年,幾鞭子下去,恐怕沒幾滴血好濺,這身子骨軟如鼻涕膿如醬,想來一鞭子下去,癱作黃土,嗚呼哀哉去也。
小老兒豁出性命,也要行險,左右覺得一定是盤剝得過了,方才出此下策。不過野人不是生來就給君子盤剝的命嗎?這個道理宛如一加一等於二一般簡單。
道路兩側漸漸收攏了一圈圍觀之民,暗暗吞咽唾液者,有之;麵皮如弓弦般繃緊者,有之;手中大汗分泌不休,如浴睢水者,有之;眼皮狂跳,心如軍鼓亂敲,惴惴不安者,有之。
“大司徒,恐怕這老頭兒是附近野人公推,冒死喧鬧之人。小老頭兒已是半腳出陽間,半腳入陰曹的把式,賤命喪之,如棄雞肋,不值得幾根柴火錢。
外麵一圈青壯,定是始作俑者,不如……”
大司徒再一次大度地止住左右的暴力設想,談笑自若“都收起兵刃來,區區野人,不習技擊,有甚值得惶恐戒備的,莫要風吹草動皆以為兵。”
手無寸鐵的野人,大司徒覺得殺之易如反掌,還沒有圍殺禽獸來得難。
左右收迄兵刃,豎起武器,矛頭朝上,觀之如林。
“汝有何言與我?”
老漢仿佛黃河水開了閘門,一泄萬裏,一腔委屈,如同豆子倒出布囊。
“今日有輿人往來郊隧,收集號草……”
這事鱗矔是知道的,宋公杵臼要重建近衛部隊,造車養馬,自然需要草料,也就是號草。
“挨家挨戶,人人攤派,限期繳納……”
宋公杵臼拿出不少錢,采購民間的草料,這事情自然由大司徒負責統籌,隧正負責執行。不過,杵臼撥下的鏟幣自是被大小司徒,輿人、隧正貪墨如洗。
大司徒轉手就添來了一佾歌姬,好不快活。不過收集號草的事情還是要辦理的,於是輿人得令在野人中間攤牌。
“輿人收號草有兩條不公平。大秤不準,七八十釿號草上秤,秤不起花,此一也;戶戶人家須向收草之輿人繳納使費,不然不收。此其二也。”
使費,就是下麵官吏收取的跑腿費,當官的要辦事,怎麽能不收錢,左右都覺得這個好漢太不識時務。
“有交不齊號草者,輿人上門毆打,戶牖濺血,石階見紅,婦人哭號,兒女作泣……”
交不上號草的,都被輿人認定為刁民抗阻,於是施加“合法暴力”,打不死人,卻教人吃些苦頭。
公子鮑搖搖頭道“當這國君有甚好處,引得操戈相搏。何如親親與我,連理枝生,喜孜孜日日如新婚,同心帶結,美甘甘如嚐飴甜。
他見得粗漢相傍,我消受朱唇緊貼;他見得冷甲貫體,我猶得粉臉斜偎。
縱使他千山入圖,萬水為疆,我獨愛羅裙玉足,肩膀上彎彎新月小露;寶釵金墜,枕頭邊朵朵烏雲蓬鬆。
我獨愛美人不愛江山,羨鴛鴦不羨君位。但求親親歡好於側,不學他鵪鶉旁落脂粉。”
“好達達,小嘴兒忒甜。隻盼你日後莫要見了青春更淺,模樣更周正的女子,厭棄我這蒲柳之姿、半老之儀。”
“我待親親,情真意切,豈容凡塵女子撥弄?”公子鮑於是賭咒發誓,情貞始終,如有違背雲雲。
“好啦達達,我相信你啦。真不枉我為你暗中奔走,散布謠言。你看我都為你棄了親生幼子,今時今日,達達有何報酬於我。”
……
宋都。桑林門。
大司徒鱗矔、少司徒公子盻驅車縱馬,東出城門行獵。
出郊入隧,肆意馳騁,身後隨從、武士相隨,人多車眾,兵戈鏗鏘,箭囊飽滿,遠看如同蜈蚣發足道上。另有走狗相伴於側,一路吠吠;有飛鷹往來期間,長鳴作響。
士人於隧外呼號,車攻矢發,擒獲野味無算,有犀、麋、狐、彘之屬,兵車滿載,下士徒行。兩司徒置酒高歌,高吟淺唱,嗚呼快哉。
俄爾,忽見一耄耋匍匐路中央,攔車告狀。
“大司徒,冤啊,大司徒,我有冤屈申訴,我有狀言要告!”
一時間,車駐馬歇,左右忿恚,登時感覺興致如青煙散盡,魁梧之士齊齊圍上。
“有刺客!”
兩司徒的手下把老者圍了個密不透風,長戈長矛齊齊指向老者的脖頸,此刻,若有人從天空俯視,活似個車軲轆。
“我非刺客,我是來申冤告狀的野人。”老漢溫順地垂首道。
“野人也敢攔車截架,麵不改色嘛?”
“就是!野人難道不應該免冠徒跣,以頭搶地,額首磕血,恭順如羊嘛?如此高聲縱語,伶牙利嘴,一看就知道是奸人,心懷歹意。”
左右紛紛鼓噪,要窮治其罪,不時有人怒目恐嚇,兵刃又逼向老漢,寒光淩厲,好不滲人。
“欸。”大司徒今日行狩頗有興致,伸手止住左右言語,戲謔道“人言,大凡物不能得其平則鳴,不如聽聽野人有甚說法,畢竟君子不阻塞言路,察納諫言嘛。”
老人見眼前人麵色豐潤,額頭平坦,耳朵迂闊,大腹便便,仿佛腹中藏了萬卷詩書教化,耳朵能聽八麵疾苦之聲,心中竊喜。
“這大司徒言辭友善,麵相也不甚猙獰,不似獐頭鼠目的歹人,興許是個好官。”
自古攔車攔轎、擊鼓鳴冤者都是需要莫大勇氣的。達官貴人十分反感這種行為,所告情勢若有分毫出入,即刻有肉刑伺候,輕則殺威重創,重則喪命九泉。
小老頭一身傴僂,褶皺的皮囊包裹著不大結實的骨骼,晃晃悠悠,仿佛水畔蘆葦,風吹見倒,又如水中浮萍,見波瀾而為之遠驅。
這個老頭已是風燭殘年,幾鞭子下去,恐怕沒幾滴血好濺,這身子骨軟如鼻涕膿如醬,想來一鞭子下去,癱作黃土,嗚呼哀哉去也。
小老兒豁出性命,也要行險,左右覺得一定是盤剝得過了,方才出此下策。不過野人不是生來就給君子盤剝的命嗎?這個道理宛如一加一等於二一般簡單。
道路兩側漸漸收攏了一圈圍觀之民,暗暗吞咽唾液者,有之;麵皮如弓弦般繃緊者,有之;手中大汗分泌不休,如浴睢水者,有之;眼皮狂跳,心如軍鼓亂敲,惴惴不安者,有之。
“大司徒,恐怕這老頭兒是附近野人公推,冒死喧鬧之人。小老頭兒已是半腳出陽間,半腳入陰曹的把式,賤命喪之,如棄雞肋,不值得幾根柴火錢。
外麵一圈青壯,定是始作俑者,不如……”
大司徒再一次大度地止住左右的暴力設想,談笑自若“都收起兵刃來,區區野人,不習技擊,有甚值得惶恐戒備的,莫要風吹草動皆以為兵。”
手無寸鐵的野人,大司徒覺得殺之易如反掌,還沒有圍殺禽獸來得難。
左右收迄兵刃,豎起武器,矛頭朝上,觀之如林。
“汝有何言與我?”
老漢仿佛黃河水開了閘門,一泄萬裏,一腔委屈,如同豆子倒出布囊。
“今日有輿人往來郊隧,收集號草……”
這事鱗矔是知道的,宋公杵臼要重建近衛部隊,造車養馬,自然需要草料,也就是號草。
“挨家挨戶,人人攤派,限期繳納……”
宋公杵臼拿出不少錢,采購民間的草料,這事情自然由大司徒負責統籌,隧正負責執行。不過,杵臼撥下的鏟幣自是被大小司徒,輿人、隧正貪墨如洗。
大司徒轉手就添來了一佾歌姬,好不快活。不過收集號草的事情還是要辦理的,於是輿人得令在野人中間攤牌。
“輿人收號草有兩條不公平。大秤不準,七八十釿號草上秤,秤不起花,此一也;戶戶人家須向收草之輿人繳納使費,不然不收。此其二也。”
使費,就是下麵官吏收取的跑腿費,當官的要辦事,怎麽能不收錢,左右都覺得這個好漢太不識時務。
“有交不齊號草者,輿人上門毆打,戶牖濺血,石階見紅,婦人哭號,兒女作泣……”
交不上號草的,都被輿人認定為刁民抗阻,於是施加“合法暴力”,打不死人,卻教人吃些苦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