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八章 和約

字數:3617   加入書籤

A+A-


    獵騎兵拿了曹伯,報捷於田單。

    他們把曹伯押解到亭中歇息,侯獳和曹伯一樣被捆成了粽子。兩個戰俘自以為死期將至,眼淚簌簌地往下掉落。

    這一對獵騎兵的主官是車胄,見狀哈哈大笑:“不想曹國君臣如此膿包。太傅將旌旗與櫜旗往地上那麽一丟,一國之君就惶惶然到要棄國。”

    他拍了拍曹伯的肩膀,奚落道:“放心吧,太傅早已下過命令。如果曹伯配合,殺戮大可不必。”

    曹伯遂止住了啼哭。

    田單快馬加鞭趕來,不過一個時辰。

    “好小子,這裏居然還有個涼亭歇腳。”田單看見亭子有一副空空如也的牌子:“敢問曹伯,此是何亭?”

    “未名之亭,權作商賈歇腳之便。”

    田單道:“既然國君臨行此亭,若還岌岌無名,豈不可惜?”獵騎兵聞言哈哈大笑,曹伯也麵如苦瓜。

    “正好我帶了炭筆,我來為此亭提名吧。”田單炭筆飛舞,在木牌上龍飛鳳舞,上書四個宋篆:“捉曹伯亭”。

    公子卬得知曹伯被擒後,心裏頗為自得:“我原以為還要挖一天地道,嚇唬嚇唬他,曹國才會投降,不想曹軍如此膽怯。不過癮,不過癮啊。當年李靖‘空船計’嚇降蕭銑,亦不過如此吧?”

    ……

    “曹伯,別來無恙啊?”

    曹伯被擒獲後,陶丘開城而投,公子卬把曹國的庫存搬了個精光,陶丘的內殿裏,值錢的不值錢的玉石珍玩,通通都被公子卬裝載上船。

    此刻的公子卬和五十三歲的曹伯勾肩搭背,曹伯嚇得頭也不敢抬。

    “曹伯慳吝一言呢?昔日曾作俘於晉文公帳下,人言,一回生,二回熟,曹伯當有經驗才是。”

    公子卬拉著曹伯的手,扶著顫顫巍巍的老年人坐上大殿的君位。

    往日天天端坐的座位,今日卻如坐針氈。

    公子卬捉弄道:“曹君之座,業已盛放有一十六位君主之高臀了,曹伯可想明日再坐一回否?”

    曹伯再也繃不住了,匍匐於地:“孤一人垂涎宋境,是孤之過錯,敢情公子饒命,曹國此後再也不敢與宋為敵,年年納貢,歲歲稱臣,絕不敢歇。”

    公子卬笑道:“曹伯誤會了。我無疑貪圖曹國財富,今日提兵至此,是為一表善意。”

    善意?曹伯蒙圈了。府庫搬空,宮殿清空,不全是眼前這個笑容可掬的人幹的嗎?

    公子卬道:“我兵強馬壯,早可以屠滅曹叔振鐸五百零二年社稷,為何遲遲不下刀?是因為我對貴國抱有善意啊。”

    “對,對,孤感謝貴國的善意。善意就要用善意來回報,貴國有什麽需要的,孤一定竭力滿足。”曹伯討好地笑道,他現在如同刀俎下的魚肉,希望能夠破財免災。

    “曹伯真是爽快。”公子卬聞言拍了拍手,一份條約被呈了上來。曹伯定睛一看,但見抬頭上書《宋曹陶丘條約》四個大字。

    “茲因曹、宋兩國,欲以近來之不和之端解釋,止肇釁,為此議定設立永久和約。便議擬各條,陳列於左:

    一、嗣後宋國、曹國永存平和,所屬子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國者必受該國保佑身家全安。

    二、自今以後,曹伯恩準宋國之人帶同所屬家眷,寄居陶丘,宋人一旦獲罪,曹國當與宋國行人一同審理,絕不可單獨不公強辦。

    三、此番兩國不睦,均因曹國太子輕啟戰端,擅開邊釁,不宣而襲,為償宋室巨額軍費、人員撫恤,曹國須償以糧食每年六萬兩千五百石,共計償還四年。

    四、以上議和要約各用朱、親筆批準後,即速行相交,俾兩國分執一冊,以昭信守。

    周天子三十二年、辛醜年。”

    曹伯仔細通讀一遍,心道:“每年六萬兩千石頭,就能活得性命,這條件未免也太寬厚了。”

    曹國人口二十五萬,十人一戶,八戶合力耕作一百周畝公田(今30畝地),如果不計算征稅的成本的話,這筆錢不過是曹國每年歲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曹伯身為一國昏君,當然不知道征稅成本的高昂,自以為死中得活,滿心歡喜,無不答應。

    曹伯提筆刷刷刷簽下自己的大名,感恩戴德地把和約高舉頭頂,與眉毛相齊。

    “公子仁厚,孤與曹國銘感五內。孤一人情願指天發誓,今後絕不敢背棄和約,否者,俾墜其師,天厭之,天殛之。”

    曹伯拍著胸脯,賭咒發誓,公子卬笑吟吟地讓人把和約收迄,道:“隻要曹伯肯合作,絕無性命之虞。”

    “不錯不錯。”公子卬心裏歡欣鼓舞:“租界、治外法權和戰爭賠款都談妥了,封建君主真是膿包啊,如此喪權辱國的條約,想也不想就簽了。”

    曹伯正不及長籲一口氣,公子卬一言,懸著的心又提了起來:“另外還需要曹伯與我濟水上走一遭,勸勸一些不識時務的家夥。”

    ……

    “這幫宋國人都是土撥鼠嗎?”

    梁丘城樓上的太子壽陰沉著臉。

    武功自從大破曹兵後,就咄咄逼人,帶著海量步兵穩打穩紮,在梁丘城下安營紮寨,每天也不進攻,隻是圍著梁丘城不斷挖掘戰壕。

    挖掘戰壕的作用並不在於阻止敵人的騎兵逃竄,而是阻止對方的輜重外流。武功手下都是步兵,對方要是騎馬逃竄,武功的兩條腿根本就沒有什麽可能攆上四條腿。

    但是沉重的運糧緇車是不可能跨過戰壕的。

    前方情報傳來,敵人的糧草基本上都囤積在梁丘,即使從陸路跑出去也會被活活餓死。

    況且太子壽一旦出逃,那麽梁丘的渡口就無人把手,宋兵大可從此處行舟,直接兵臨陶丘城下——曹人和武功都還不知道現在陶丘的情況如何。

    與其退到陶丘堅守,還不如在梁丘堅守。秋收即將到來,陶丘的秋糧可是一大筆收獲,太子壽情願等待楚國打開戰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