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五章 殷武
字數:2902 加入書籤
“鬥士!鬥士!”郜不群的心中,宛如回音一般共鳴,他跟著呐喊的人潮,一次次振臂高呼,灼熱的呼吸,猩紅的眼,高舉的奮臂,狂熱的心緒。
公子卬再一次提高了他的聲貝:“個別人或許要說‘太傅,我隻想好好種地,抑或是好好經商、好好做工,我隻想吃飽,和妻子家小呆在一起。’
是的,踏踏實實的生活實在是太重要了。但是我要告訴你們,如果不能擊垮來寇的進犯,上至於卿大夫,下至於黔首,誰也沒有好日子過!沉重的貢賦像枷鎖一樣,緊緊箍住我們的脖頸,楚人會榨幹我們每一年的盈餘,讓我們陷於饑饉與困頓,我們的孩子沒有吃食,我們的家業抵禦不住一次天災。
楚王的剝削!像利劍一樣,懸在我們的頭頂,讓每一個明天都有可能陷於饑荒和死亡!你們當中,頭發花白者經曆過楚成王盤剝宋人的時代,加冠者、總角者亦多多少少聽聞過屈服楚國的日子是如何難捱如半死。
有誰還想咀嚼那段苦楚的滋味,回溫那段不堪的歲月?
隻要泓水的南岸一日還飄揚著紅色的旌旗,那楚王的剝削就無處不在!隻要楚國的使者還在宋境催逼討貢,那楚王的剝削就無處不在!隻要在中原的版圖上,這個叫宋國的國家依舊積弱不堪,那楚王的剝削就無處不在!隻要楚國武士在說道宋人這個字眼的時候,會發出一聲輕蔑的笑聲,那楚王的剝削就無處不在!
我們需要的,不是一粒粟,而是一個生存空間!一個民族的生存空間!這生存空間從來不是牽羊、屈膝、臣服所能實現的,而必須依靠流血的戰爭來爭取的。
在過去,別人欺侮我們,哪怕是最弱小的民族也來踐踏我們,我們隻能仇恨地詛咒,悲戚地落淚,宣泄著口頭的憤慨。但是這樣有用嗎?丹水一線的陷落已經無聲地闡明了一個道理。
一個拿不起武器的人,是沒有骨頭的,是低賤的,能表達憤慨的,不是上下兩片的唇齒和饒舌,而是震耳欲聾的榆木大炮,是騎兵衝鋒時的呐喊,是漫天箭矢的嗖然。我們應該碾碎敵人的生命和叫囂,用肌肉和鎧甲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一群隻會悲戚的懦夫!
我很驕傲,你們當中,鮮有沒有骨頭的人,在我的麵前,是一個曾經主宰中原的民族的後裔,是一個千年不屈血液的軍團!中原諸侯中,隻有我們宋國不必給周天子稱臣納貢,在諸侯會盟中稱公而位列第一,於周為賓。
這王者之後血液,曾經在我們的祖先的血管裏流淌過,現在,他們在我們的身體裏汨汨奔湧,你們告訴我,誰願意讓他冷卻下來嗎?
能夠團結人的有兩件東西,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血液。我們有繪製在玄鳥旗幟上的偉大理想,我們會在這裏為了共同的理想流幹最後一滴血液!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拯救我們的祖國,攘除致命的盤剝。泓水之敗,一座聳立的恥辱柱,我們有拒絕他卷土重來的理由和決心。
去戰鬥吧!像先祖武丁一樣拿起兵刃,就像他帶領他的袍澤們高舉著天命的玄鳥大旗英勇殺敵一樣。
撻彼殷武,奮伐荊楚。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赫赫厥聲,濯濯厥靈。
這難道不是《商頌·殷武》的詩句嗎?六百年前,難道不是他統兵南征,深入不毛,把楚人驅逐至荊山腳下的一隅之地嗎?難道不是他一身轉戰數千裏,建立起西起隴右,東至海濱,北及大漠,南逾江、漢的泱泱大國嗎?難道不是他的赫赫兵威,打出了一個殷人安居樂業的‘武丁盛世’嗎?
就像在楚丘剪滅山戎一樣,在陶丘生擒曹伯一樣,我,宋卬,依舊會像先祖武丁一樣,舉著屬於我們的玄鳥旗衝鋒在軍隊的一線,哪怕是戰死,我也會微笑著進入黃泉,我會見到殷人曆代榮耀的祖先們,我可以昂著透露走到殷高宗的跟前,驕傲地對他說,我,你的子孫後裔,沒有給你丟臉,我為我們的民族流幹了最後的血液。
我們不是垂首的牛馬,我們是人,是不願屈服的宋人,是玄鳥誕下的奇跡的後裔!我們以血脈的名義團結起來,為一個沒有戰火、沒有異族盤剝的國度而戰,我們為年年有餘,不再忍饑挨餓而戰,為那些曾經奴役我們的楚人滾出我們的土地而戰!
我們為祖先的榮耀而戰,為憧憬的未來而戰,為不再罹受苦難而戰,為我們的子孫能驕傲地誕生在中原民族之林而戰!
擁戴我吧!把國君的冠冕加在我的頭頂上吧!把玄天纁地的廣袖之袍披上我的肩膀吧!把你們的力量都借給我吧!把你們的血氣之勇通通加諸我身吧!
我將在泓水上水戰,在巍峨的城樓上鏖戰,在廣袤的平原上馬戰,在敵人的後方襲擾。隻要我尚有一口喘息,隻要我的身體猶有餘溫,隻要我的臂膀揮舞得起長矛,隻要我的眼珠能夠捕獲敵人的蹤跡,楚軍的屠刀就不會落在你們妻孩的背頸,楚王的使者就不能從你們手裏征取一針一線!
擁戴我吧!把一切交給我,讓我用拳頭幫你們打開一片人間樂土!”
郜不群聽罷,再也不能按捺住內心的波瀾,失去家小的痛苦,喪失家園的遭遇曆曆在目,愴然淚下:“社稷無主,社稷危亡在即,伏請公子早登大寶!”
“請公子早登大寶!”
山呼聲闔城不絕。
……
自從那日之後,郜不群就久久未見宋公卬了。照理來說,擁立之後,會有一係列的登基禮儀。首先是小斂,把先君杵臼的骸骨收迄,再是哭拜,舉國縞素,禁肉禁樂,然後典喪,公子、公孫、公族哭踴如禮,扶著靈柩下葬,借著是祭服衣送,在亳社告祭先祖,鳴鞭進贈,把四寸長的玉珪,三寸長的紫巾和一應明器,封入給杵臼陪葬。(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