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從源頭杜絕綠帽

字數:4353   加入書籤

A+A-


    天色漸暗,紫禁城變得愈發靜謐。

    仁壽宮內,燭光下的孫若微,今日她的衣著裝扮,雖說還是一如往日那般得體莊重,但觀其麵色,卻是稍顯憔悴。

    是為了徐濱,還是為了雙喜,現如今,恐怕就連她本人都有點搞不清了。

    “母後,此次您召孩兒前來,可是為了徐濱的事情?”

    皇帝詢問之際,不知該說些什麽好的孫太後,兩眼無神,微微發呆。好似神遊天外的她,愣愣地看著自家好大兒。

    隻不過,對於王迪而言,時刻惦記著一刻值千金的他,可不想陪著孫太後在這愣神發呆打發時間玩。

    趕緊將徐濱事講個明白,讓便宜親娘安下心來,再正兒八經陪她用完膳以後,還得返回乾清宮給沒吃飽的雙喜繼續用膳呢。

    “啊!哦…是了,本宮是想問問你,遠洋商務司總督一職如此重要,皇帝你為何將其敕封給了一個道士,難道就不怕引起滿朝臣子的非議嗎?”

    徐濱有多大能力,孫若微覺得,這天底下,應該沒人比她更清楚了。

    自己之所以有能力輔政監國了小二十年,除了當時仁宗的栽培以外,徐濱可謂是功不可沒。

    幼年失怙,身為靖難遺孤,又被流放至奴兒幹都司。

    在那吃不飽穿不暖的偏僻旮旯裏,若非徐濱堅持不懈的教導,何來現如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孫太後。

    甚至是說,在孫若微的眼中,知進退識時務的徐濱,其綜合能力,要比於謙還要強出許多。

    有時候,一個笑臉,一句客套話,或是隨手打賞的幾兩碎銀就能辦成的事情,徐濱使之,輕鬆自若。

    但放到於謙身上,若是讓他做出這種事,尤其是行賄的事情……

    依孫若微對於謙的了解,恐怕這比殺了他都要難上許多。

    正因如此,拋開個人情感因素,給出一個於謙不如徐濱的結論,孫若微還是比較認可的。

    否則,當初仁宗也不會委派徐濱下江南,隻身一人出使各個藩王,尋求這些人的鼎力支持,為當時的太子、後來的先帝謀得一線生機。

    在這期間,但凡徐濱的膽略、才識、情商、口才缺了一點,孫若微心裏明白得很……

    不光徐濱他本人會被某一個藩王給扣下交到漢王朱高煦手中換取賞賜,恐怕就連這大明朝的皇位,八成也早已是漢王的囊中之物。

    畢竟當初敵我實力懸殊,真要硬拚起來的話,先帝取勝幾率,不足十分之一。

    事情真發展到那個地步,先帝和自己的下場,絕不會比已故的漢王一家好到哪去。

    是以,對於徐濱擔任遠洋商務司總督一職,孫若微是一點都不擔心他的能力問題,僅僅隻是有點舍不得罷了。

    先帝…他早已龍馭賓天。

    皇帝好大兒,長大了,也親政了,且幹得還不錯。

    現如今,能和自己說說心裏話分享一下喜怒哀樂的,除了徐濱這個從小陪伴自己長大的親人,在這天底下,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人了。

    一旦徐濱正式擔任了遠洋商務司總督一職,孫若微也清楚,往後的日子裏,恐怕很難見到他了。

    別的且不說,他為臣子,自己身為太後,豈能私下見麵?

    況且重中之重的遠洋商務司,前期有多忙碌,孫若微又豈會不知?

    所以嘛,自打知曉皇帝好大兒敕封徐濱為遠洋商務司總督這事以後,她的心裏,不可謂不糾結。

    既想看著遠洋商務司能在徐濱手下盡快步入正軌,耽誤不了自家好大兒的新政落實。

    又希望徐濱能像現在這樣呆在丹房裏麵,方便自己可以隨時找他聊聊天,解解悶。

    為公,還是為私?

    就算選擇為私,皇帝好大兒能答應她的要求嗎?

    就在孫若微滿心皆是糾結之意的時候,自己好大兒講出來的話語,頓時讓她又驚又喜。

    驚的是,皇帝好大兒竟把遠洋商務司總督府設在了鬆江府!

    涉及到新政,且是如此重要的一個衙門,怎能放到遠在千裏之外的江南地區呢?

    好在皇帝給的理由也很充分,相比京師所在位置,很明顯的,鬆江府要好上太多。

    因為在至元十四年間,蠻元便已在鬆江府上海鎮設立了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寧波)、澉浦(海鹽)合稱為全國七大市舶司。

    不過相比蠻元時期的開海政策,自家的皇帝好大兒,開得要更徹底。

    在現有的基礎上,江北的海州(連雲港)、萊州(青島)、威海衛、天津衛這四地,也一同開海通商。

    遠洋商務司,是盤活新政全局的重點所在。

    打造、維穩開海通商順利的局麵,才是當下最為要緊的事情,其它都不足為慮。

    如此這般的話,在前期快速發展打基礎的情況下,居中策應的鬆江府,豈是京師之地可以與之相比擬的?

    況且有徐濱這位首任總督的壓陣,孫若微一點都不擔心他的能力與操守。

    至於喜嘛,則是好大兒的一番孝心了。

    她是萬萬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以內,還能走出皇宮,去往繁華富麗的江南,欣賞一下那的美景。

    最為重要的是,到了江南以後,皇帝好大兒竟然還允許自己代天子巡視民生民情,受理當地一切政務要事。

    這樣一來,與同樣就任於鬆江府的徐濱,豈不是多了很多見麵的機會?

    雖說有太皇太後隨行吧,不過孫若微心裏絲毫不慌。

    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怕啥!

    “這…這事,恐怕會引起滿朝臣子的蜚議吧……”

    撤簾還政,徹底閑了下來,出去逛一逛,孫若微豈會不想?

    然而想歸想,她身為大明朝的太後,又是孤兒身份在外沒啥親人,一旦走出皇宮,其他人能答應嗎?

    “怕什麽!”

    “母後是孩兒的親娘,您為了大明朝的穩固及天下萬民的安康,已是勞心勞力了一輩子…朕代表大明子民表一表孝道,有何不對?”

    “況且,漢、唐、宋時期,後妃出宮遊玩,也不是多麽稀奇的事情。前人能做,難道我大明朝就做不得?”

    說是這麽說,不過嘛,自今日起一直到自己死的那一天,除了孫太後和太皇太後可以出去玩耍以外,王迪可沒打算放任何一名後妃單獨出宮遊玩。

    安全啥的先放一邊,他是怕後妃出了宮,萬一按耐不住寂寞,或是著了他人的道,亦或是心思不純效仿胡善祥那樣借精生仔玩代孕……

    玷汙皇室血脈事小,給自己戴了綠帽子,那特麽才是不可饒恕的大事!

    先帝這麽明晃晃的例子擺在這,他才不要學!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