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省心省力的好日子

字數:5777   加入書籤

A+A-


    朝議過後,生活在紫禁城內的日子,愈發變得無聊起來。

    政務處理,王迪給自己,也給滿朝文武百官及天下所有食明祿的臣子們,化了一道隱形杠杠。

    但凡到了他這的,良好的,升職加薪;及格的,繼續努力;不及格的嘛……

    輕者,罰俸革職;重者,抄家滅族。

    畢竟這年頭,就算沒有新政,候補等著走馬上任去當官的,都大有人在。

    更何況新政實施過後,單是明麵上入賬到手的合法收入,就已讓不少人眼紅,更別說以權謀點合情合理的小私了。

    再結合後世那麽多俸祿不高卻又搶著幹的臨時工,王迪估摸著,關係到天下官員升遷罷黜的考成法,可以適當提前幾年放出來。

    如此這般的話,借助官員自身的層層督察與監察製度,想必新政落實的速度及效果,要更快更好。

    不過在此之前,王迪要從衣食住行這幾方麵,再次提高全國官員的隱形福利。

    讓他們知曉,一旦成為食明祿的人,哪怕官職再低,也是個人上人的存在。

    無論是名,亦或是利。

    到了那個時候,隻要難以舍棄眼前的這根胡蘿卜,除了好好幹活做事,便再無任何捷徑可走!

    首先是衣,結合現有的官服樣式,王迪準備給天下官員配上一年四季的公服與常服。

    榮譽感,這不用說。但凡是個穿官服的,至少在王迪的眼中,現如今大明朝的底層百姓,少有不羨慕或是不怕的。

    當然了,除了榮譽感這種虛頭巴腦的事以外,拉動內需,整活經濟,才是王迪比較看重的事情。

    曆史學得再不好呢,王迪都清楚得很,英國工業革命,貌似就是從紡織業這一行當最先興起的。

    想想吧,大明朝的官員何其多!

    光是滿足這些人的衣物,王迪可以想象得到,這定帶動一大批紡織手工業。

    甚至是說,為了利益最大化搶奪更多的單子,有些腦子活泛的,沒準還能借機研製出更為先進的紡紗紡織設備。

    而後,上繳朝廷作為專利,快速普及全國,再以質優價廉貨物傾銷的手段,瘋狂掠奪他國財富。

    沒準到了那個時候,以大明朝的經濟總量而言,都能以兵不血刃的方式,整垮周邊番邦小國。

    畢竟在這個年頭,大明朝的瓷器和紡織品,絕對是一等一的硬通貨。

    操作好了,這事,絕對是大有可為。

    是以,作為大明朝的皇帝,王迪要做的,就是頒布一項可以達到一箭多雕的政策,加速這種社會變革進程。

    至於食嘛,全麵開海通商以後,最不缺的,便是香料。

    當然了,王迪準備用來搞福利的,還有精鹽這玩意。

    現如今,普通含有雜質的粗鹽,二三文錢便可買入一斤。

    說貴吧,不算多貴。

    但要說便宜吧,照比一斤豬肉才七、八文錢這麽算的話,一斤粗鹽貌似又不怎麽便宜。

    至於更白更細價格翻了幾十倍乃至近百倍的精鹽,等閑人,就沒那種命去享用這類奢侈頑意了。

    粗鹽提純這種事,對於王迪而言,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是有點難度的。

    如果隻是為了過濾泥沙一類的不溶性雜質,那麽經過幾次簡單物理過濾便可將其完全根除。

    閃閃的紅星這部電影裏麵,潘冬子鹽水浸濕棉衣熬煮成鹽,便應用了這種原理。

    隻不過,想要大規模普及後世那種精鹽,在王迪看來,就比較困難了。

    因為,食鹽當中略帶苦味的硫酸鈉和氯化鈣,想要將這兩類頑意徹底除去,目前來說,還是不大現實的。

    好在是,這兩類頑意苦歸苦,卻是不含毒性的。

    至少以食鹽當中的那點含量,是不含任何毒性的。

    唯一有點犯愁的就是,王迪暫時還拿不準,粗鹽提純一事,是徹底普及開來惠及天下萬民呢,還是選定幾處試點先斂一波財富?

    畢竟在鹽鐵專賣的大局下,隻要前期保密措施做得足夠好,那麽單借精鹽這一類頑意,就能聚斂海量的財富。

    不過不管是徹底放開還是推行試點,天工所建成之日,粗鹽提純一事便會提上日程。

    其他地方暫且不論,精鹽這比較奢侈的頑意,王迪打算先給京官們整上一波福利。

    衣食完了,便是住行這一方麵了。

    行嘛,暫時沒有多少講究。

    每年給點可有可無的交通補貼,這絕對稱得上是天恩浩蕩了。

    不過住嘛,考慮到集中起來好管理這一因素,王迪打算效仿後世的家屬大院那樣……

    在東江米巷還有西江米巷這兩處坐落著各個衙門的地盤,劃出一片地,先弄出連成片的一套套二三層帶院小樓,裏麵再配上食堂、高檔優質私塾及消遣娛樂設施,供給京師之地的官員免費入住。

    原則嘛,就是沒有原則,王迪沒打算勉強任何官員入住此地。

    不管怎麽說,滿朝文武在京置辦豪宅大院的,不在少數。

    之所以還弄這種免費住房,王迪是為了照顧較為窮苦也較為年輕且位卑的那批官員。

    他所圖的,從來不是現如今位高權重的那批老臣。

    王迪還年輕,他想要做的事情,是從住房這個源頭,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斷了這批年輕官員貪汙受賄的念頭。

    往後的日子裏,隨著大明帝國日漸強盛,別的地方暫且不說,但對於身處京師之地的所有京官而言,王迪要讓他們不再為了衣食住行再掏一兩銀子。

    最後嘛,結合西山不缺煤這一因素,王迪打算先在京師之地額外再弄上三十個澡堂子。

    十個民用,十個軍用,十個官用。

    秋冬季一到,順天府算是個苦寒之地。如果能讓生活在此的人,泡個小澡搓個小背,那絕對是件難得的享受。

    當然了,王迪考慮的,也不光光是為了萬民的享受一事而已。

    首先是肥皂。

    天工所落成之日,諸多項目都會提上日常。

    涉及到強化新軍的外掛,甘油,也不例外。

    作為一同生產出來的肥皂,除了免費這種辦法以外,將其應用在澡堂子裏麵,應該也算是一種較為快速的推廣方法了。

    一文錢,洗個澡,還能免費使用肥皂祛除一身的油汙,這事,絕對是便民之舉。

    當然了,這隻是民用及軍用的澡堂子而已。

    官用的,王迪打算照著後世的洗浴中心去弄。

    洗浴桑拿按摩一條龍,這是最基本的,也是免費的。

    教坊司那些能彈會唱的小姐姐們,也拉進去增添點氣氛,該有的服務,樣樣不能缺。

    順道呢,不管是民用的、軍用的還是官用的,王迪打算安插密探負責打探消息。

    僅憑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澡堂子,絕對是個不亞於茶館、酒樓或是青樓的公共社交場所。

    有些人,進了澡堂子以後,談天說地打開話匣子,一泡就是一整天!

    所以嘛,隨便一想便知道,在這種場合裏麵,三教九流的人,絕對猶如過江之鯽。

    不好好利用一番,豈不太浪費了。

    再者說,京師之地,好歹也是個國際性的大都市。

    底層百姓的衣裝容貌,這也關乎到了形象麵子問題。

    雖說王迪不怎麽清楚現如今的歐洲,是不是還處在中世紀,但在他的記憶當中,在近代醫學有了長足進步以後,髒亂差這三個字,才算將將從歐洲地盤少了許多蹤影。

    所以嘛,本著天朝上國的至高思想,京師之地,方方麵麵,王迪都要將其整到最好。

    搞基建,可以拉動內需這種優點就不提了。

    王迪想要的,是讓生活在京師之地的所有人,不管是民是軍還是官,都有一種無上的自豪感。

    可以的話,三五年之後,不管是大明子民還是外來旅遊、朝拜或是覲見的老外們……

    王迪要讓煥然一新的順天府,閃瞎這些人的眼睛。要讓踏入順天府的這些人,即興奮,又後悔。

    興奮的,與後悔的,可以算作一件事,那便是……

    要讓他們能在有生之年以內,來一趟順天府,瞧一瞧大明帝國令人流連忘返的都城,是何等得壯麗繁華!

    也讓有幸成為京官的那些人,更是打心眼裏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而後,再將京城模式一點點複製到較為發達富庶的省府,通過考成法的約束力,讓滿朝的京官與地方官員成為相互監督監察的良性關係。

    如此這般的話,一旦底層辦事效率提高上來,他這個當皇帝的,豈不就能既省心又省力了?

    閑下來的功夫一多,好日子…這不就來了嘛!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