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幅對聯
字數:3244 加入書籤
A+A-
巫龍心裏猶豫,不知該不該攔阻小幺去參加文會,聖教將會在荊蠻楚地有所行動,他們針對的是鎮邊王府和駐地邊軍。至於什麽時候動手,會不會在端陽節期間動手,都不知。
但想來這些人在利用端陽節的人多混雜,攪擾之餘,對王爺劉耀輝進行刺殺,然後占據荊蠻楚地,作為他們的後方,再往府城撲去。這樣推進,對他們更有利。
巫龍擔心小幺安危,也擔心楊家那個小秀才出事。楊繼業是巫家寨夜校的教授,雖說,也可請其他人來做這種教書的,模式已經出來,但其他文士、書生,誰會答應這樣教書?
與楊家的合作,以後會怎麽樣並不能斷言,可巫龍覺得,這個人肯定會給熟蠻帶來不一樣的東西。不然,他也不可能為對方提供這樣多人手。
雖說危險較大,但又不能將聖教的事情泄露出去。熟蠻和聖教之間從來都不是朋友,但也不想與之成為敵人。
與文朝的漢民、駐軍、官府、王府等為敵、對抗,那是要為自身的生存空間而抗爭,千百年來,彼此之間都有了底線,隻要不超越底線,就不會發生戰事。
但聖教針對的不是地盤,而是熟蠻的人群,對方一旦報複起來,可殺人泄恨,可鼓動熟蠻人對抗蠻王,鼓動熟蠻和生蠻亂戰,甚至鼓動熟蠻的人殺向漢民。
這才是巫龍和曆代蠻王始終與聖教之間,保持這樣互不幹擾的關係原因所在。對於聖教這樣的存在,熟蠻真沒有更好的應對之策,他們在熟蠻這裏,進退自如,哪怕你滅掉他們一批人,還會有更多的教民以及骨幹成員,潛伏到熟蠻中來,防不勝防。
不過,在荊蠻楚地這裏,巫家寨要保護幾個人,還真沒問題。
這幾天,從巫家寨上遊一直延伸到縣城幾裏之下的江麵上,都非常熱鬧。三十六支龍舟隊伍,大家都在操練。鑼鼓震耳,號子聲聲,閑著的人在江岸上觀看操練的盛景。
即使在城內,人們也被這種氛圍帶起來,十字街那些擔著擔子的人,開始售賣粽子、售賣菖蒲。
眼看端陽節到來,龍舟賽牽連到十多個村子,十多條街,王府、駐軍、縣衙、熟蠻等等,而組織龍舟賽、以及出資獎勵的商鋪、商會、一些富有人家,甚至居住民也為獎勵捐贈了一把銅錢,他們自然為龍舟賽而掛心,操持。
端陽文會也受到大家關注,每一年的端陽文會,都會有好詩詞出來,揚文士學子名氣,聚攏荊蠻楚地文脈。商家們的子弟是不能參與科考的,但商家背後,誰沒有文士名家的照護?
都希望照護自家的文士更上一層樓,文名傳揚,彰顯,地位便會提升,反過來也會給商戶們更多的回護。
縣學的夫子們、學政、教授、教諭等也都在忙著準備,敲定端陽文會裏品評詩文的前輩、名宿名單,這些人自身必須有名望,學識淵博。周夫子受到委托,再一次往楊家,請右丞相為端陽文會最終評判者。
周夫子也知道,右丞相不會參與這樣的文會,甚至楊繼業都可能不參與。右丞相到荊蠻楚地這幾年,每一年都是再三相請,再三推辭。但縣學和其他多方麵的人,也知道右丞相在文朝的文名,必須尊重。
祭天是端陽節最嚴肅的大事,同樣也會將荊蠻楚地的名宿請到場,一起參與,才顯得莊重、有誠意。官府和王府一起主導這個事情。
整個端陽節裏,三個活動的時間其實都安排很恰當,畢竟是百來年的傳襲,總結、歸納做到了很好。
龍舟賽前後共三天,前兩天決出八隻最強隊伍,五月五那天,進行決賽。而同一天,端陽文會也在龍舟賽時舉行,等龍舟賽決出冠軍,受獎時將龍舟賽冠軍、文會精選最好的幾篇詩詞,同時進行,然後,才是祭天的環節。
整個端陽節的活動,安排得比較緊湊。到得這幾天,節日的氛圍更熱烈,方方麵麵都在緊密接洽,把一件件細務安排下去,與相關的人等核對。這是組織人的忙碌,作為少年,楊繼業和巫小陸等人完全不在意有誰在忙。
碼頭三三兩兩成群的人站著,看江裏緊急訓練的龍舟。巫小陸嘻嘻哈哈地在江邊碼頭跑,不時地問楊繼業,要他斷定哪一支龍舟更強,會衝入決賽,甚至拿到冠軍。
一直到巫家寨那邊,是巫家寨的三支龍舟隊伍在江麵上集訓,巫小陸大聲對江麵喊加把勁,把他們都甩在後麵——
江上的龍舟,自然聽不到他的聲音。所有集訓的選手,全神貫注地聽著龍頭上的鼓點,統一地將號子喊出來。而每一個人的力量,也就在嘶吼之時迸發,劃動長漿,揚起一串串水花。
“楊大哥,你說我們巫家寨的船,能不能進入前三?”巫小陸也不在意楊繼業的答案,看著江上集訓的龍舟。
楊繼業自然不會去否定巫家寨的船隊,他們的人手本身就強,但每一年,巫家寨卻拿不到冠軍。
兩人進寨,巫小陸說,“楊大哥,你的詩詞準備好了嗎?”楊繼業搖搖頭,說,“不急,明天才預賽,還有三天哦。”
下午要進行夜校授課,巫家寨這邊已經選了一些六七歲的兒童,請楊繼業為他們啟蒙。對這一批人的授課,與那些大人不完全相同,少爺的啟蒙,會以科考為目標的,但楊繼業覺得不能目標單一地科考。
到村子的曬穀坪,這邊還空空的,人都沒來。估計是都去看龍舟集訓隊熱鬧了,巫家寨和熟蠻的人,對自家的龍舟隊更為關注,總期望著拿到一次冠軍。
人沒來,無法直接授課。巫小陸有些惱火,楊繼業笑笑,說,“就放幾天假吧,沒事。”
隨後,找了紙和筆,寫一幅對聯
站三尺講台,傳李杜韓柳詩文;
握一支粉筆,授孔孟老莊學問。
這一聯與楊繼業此時所作,倒是非常切合。巫小陸見了,大聲說,“楊大哥,好聯、好聯,好意境啊。”
但想來這些人在利用端陽節的人多混雜,攪擾之餘,對王爺劉耀輝進行刺殺,然後占據荊蠻楚地,作為他們的後方,再往府城撲去。這樣推進,對他們更有利。
巫龍擔心小幺安危,也擔心楊家那個小秀才出事。楊繼業是巫家寨夜校的教授,雖說,也可請其他人來做這種教書的,模式已經出來,但其他文士、書生,誰會答應這樣教書?
與楊家的合作,以後會怎麽樣並不能斷言,可巫龍覺得,這個人肯定會給熟蠻帶來不一樣的東西。不然,他也不可能為對方提供這樣多人手。
雖說危險較大,但又不能將聖教的事情泄露出去。熟蠻和聖教之間從來都不是朋友,但也不想與之成為敵人。
與文朝的漢民、駐軍、官府、王府等為敵、對抗,那是要為自身的生存空間而抗爭,千百年來,彼此之間都有了底線,隻要不超越底線,就不會發生戰事。
但聖教針對的不是地盤,而是熟蠻的人群,對方一旦報複起來,可殺人泄恨,可鼓動熟蠻人對抗蠻王,鼓動熟蠻和生蠻亂戰,甚至鼓動熟蠻的人殺向漢民。
這才是巫龍和曆代蠻王始終與聖教之間,保持這樣互不幹擾的關係原因所在。對於聖教這樣的存在,熟蠻真沒有更好的應對之策,他們在熟蠻這裏,進退自如,哪怕你滅掉他們一批人,還會有更多的教民以及骨幹成員,潛伏到熟蠻中來,防不勝防。
不過,在荊蠻楚地這裏,巫家寨要保護幾個人,還真沒問題。
這幾天,從巫家寨上遊一直延伸到縣城幾裏之下的江麵上,都非常熱鬧。三十六支龍舟隊伍,大家都在操練。鑼鼓震耳,號子聲聲,閑著的人在江岸上觀看操練的盛景。
即使在城內,人們也被這種氛圍帶起來,十字街那些擔著擔子的人,開始售賣粽子、售賣菖蒲。
眼看端陽節到來,龍舟賽牽連到十多個村子,十多條街,王府、駐軍、縣衙、熟蠻等等,而組織龍舟賽、以及出資獎勵的商鋪、商會、一些富有人家,甚至居住民也為獎勵捐贈了一把銅錢,他們自然為龍舟賽而掛心,操持。
端陽文會也受到大家關注,每一年的端陽文會,都會有好詩詞出來,揚文士學子名氣,聚攏荊蠻楚地文脈。商家們的子弟是不能參與科考的,但商家背後,誰沒有文士名家的照護?
都希望照護自家的文士更上一層樓,文名傳揚,彰顯,地位便會提升,反過來也會給商戶們更多的回護。
縣學的夫子們、學政、教授、教諭等也都在忙著準備,敲定端陽文會裏品評詩文的前輩、名宿名單,這些人自身必須有名望,學識淵博。周夫子受到委托,再一次往楊家,請右丞相為端陽文會最終評判者。
周夫子也知道,右丞相不會參與這樣的文會,甚至楊繼業都可能不參與。右丞相到荊蠻楚地這幾年,每一年都是再三相請,再三推辭。但縣學和其他多方麵的人,也知道右丞相在文朝的文名,必須尊重。
祭天是端陽節最嚴肅的大事,同樣也會將荊蠻楚地的名宿請到場,一起參與,才顯得莊重、有誠意。官府和王府一起主導這個事情。
整個端陽節裏,三個活動的時間其實都安排很恰當,畢竟是百來年的傳襲,總結、歸納做到了很好。
龍舟賽前後共三天,前兩天決出八隻最強隊伍,五月五那天,進行決賽。而同一天,端陽文會也在龍舟賽時舉行,等龍舟賽決出冠軍,受獎時將龍舟賽冠軍、文會精選最好的幾篇詩詞,同時進行,然後,才是祭天的環節。
整個端陽節的活動,安排得比較緊湊。到得這幾天,節日的氛圍更熱烈,方方麵麵都在緊密接洽,把一件件細務安排下去,與相關的人等核對。這是組織人的忙碌,作為少年,楊繼業和巫小陸等人完全不在意有誰在忙。
碼頭三三兩兩成群的人站著,看江裏緊急訓練的龍舟。巫小陸嘻嘻哈哈地在江邊碼頭跑,不時地問楊繼業,要他斷定哪一支龍舟更強,會衝入決賽,甚至拿到冠軍。
一直到巫家寨那邊,是巫家寨的三支龍舟隊伍在江麵上集訓,巫小陸大聲對江麵喊加把勁,把他們都甩在後麵——
江上的龍舟,自然聽不到他的聲音。所有集訓的選手,全神貫注地聽著龍頭上的鼓點,統一地將號子喊出來。而每一個人的力量,也就在嘶吼之時迸發,劃動長漿,揚起一串串水花。
“楊大哥,你說我們巫家寨的船,能不能進入前三?”巫小陸也不在意楊繼業的答案,看著江上集訓的龍舟。
楊繼業自然不會去否定巫家寨的船隊,他們的人手本身就強,但每一年,巫家寨卻拿不到冠軍。
兩人進寨,巫小陸說,“楊大哥,你的詩詞準備好了嗎?”楊繼業搖搖頭,說,“不急,明天才預賽,還有三天哦。”
下午要進行夜校授課,巫家寨這邊已經選了一些六七歲的兒童,請楊繼業為他們啟蒙。對這一批人的授課,與那些大人不完全相同,少爺的啟蒙,會以科考為目標的,但楊繼業覺得不能目標單一地科考。
到村子的曬穀坪,這邊還空空的,人都沒來。估計是都去看龍舟集訓隊熱鬧了,巫家寨和熟蠻的人,對自家的龍舟隊更為關注,總期望著拿到一次冠軍。
人沒來,無法直接授課。巫小陸有些惱火,楊繼業笑笑,說,“就放幾天假吧,沒事。”
隨後,找了紙和筆,寫一幅對聯
站三尺講台,傳李杜韓柳詩文;
握一支粉筆,授孔孟老莊學問。
這一聯與楊繼業此時所作,倒是非常切合。巫小陸見了,大聲說,“楊大哥,好聯、好聯,好意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