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欲脫樊籠
字數:4141 加入書籤
水銀聽聞門房稟報後,也是腦子裏“嗡”地一聲。
她努力地深吸了一口氣,眼見老夫人暈倒,眾人手忙腳亂之際,她便起身,快步走到門房跟前問道
“傳聞可有說西北軍如何了?”
三城皆失且被屠,西北軍……西北軍可還好?父親可還好?
跪在地上的門房搖了搖頭。
“城裏現在都亂哄哄的,說什麽的都有,各家各戶都已派人在四處打探消息。
奴婢隻知道連失三城,且被屠戮的消息是真,其他的,道聽途說也沒個準信,故未稟報。”
“你速速去尋外院管事的,讓他安排人去街上探聽消息。如有準信,立刻回報。”
水銀捏緊了手裏的帕子,快速地交代道。
門房將將要爬起身,水銀就見外院的管事,正快步地跑進屋來,將手裏拿著的一張字條遞給了她。
水銀展開字條一看,隻見上麵寫著一列小字
敵軍繞過關隘奇襲三城,西北軍無恙,請府上不必擔憂。
落款是蘇。
水銀頓時長長地鬆了一口氣,這時才拿起手帕,拭了拭額際滲出的汗珠。
她轉過身,將字條遞給正快步迎來的四叔水茂瑜,然後走到祖母的榻前,高聲地將字條上的字念了一遍。
屋內齊唰唰地、一片大出長氣的聲音。
這時,府上供奉的大夫也趕了來。
經他一番緊急救治後,老夫人終於悠悠醒轉,聽聞這個好消息,精神立時便好了許多。
不過,大夫囑咐,老夫人需得靜養幾日方可,眾人便都一臉喜意、放鬆地一一散去了。
柳氏本想留下伺疾,但是,老夫人一看到她那淚眼漣漣的模樣,就甚覺心煩,便趕了她回去,二房高氏和三房黃氏留下了。
水銀早已快步回了自己的院子,一進院門便立刻輕聲吩咐道
“紅柳,你速速和沙棘收拾行李,將我帶下山的銀票,分別縫進我和你的褻衣,銀袋裏裝些散碎銀兩。行囊裏,帶著的物事越輕便越好,天一亮,我們就出城。”
“小……小姐?”
紅柳剛隨小姐進屋,正準備幫小姐換鞋,就聽到了這聲吩咐,頓時有些吃驚地看著自家小姐。
這是怎麽了?不是說西北軍無恙嗎?小姐為何還如此著急?
還是說小姐終於忍受不了這府上的壓抑氣氛,要回山上去了?
“不必多問,照做即可。不得泄露任何消息。”
水銀摘掉身上的大氅,隨手扔在椅子上,轉身坐回榻上,滿含警告意味地,對著紅柳說道。
一進冬日,父親對外防守的那個延國,就特別的不安分。每每都要趁著大風雪天,幾百或上千兵士,輕騎突進,四處入關進入本朝劫掠燒殺。
弄得邊關將士和百姓皆苦不堪言。
那麽長的邊境線,守不好守,防不勝防。之前聽聞邊關起戰事,就是本朝疆域內的村鎮,又遭了那些強盜的襲擊搶殺所致。
本朝敖國和他們延國,之前還一直開著邊貿,指望與他們互通有無,緩和邊境關係。
誰知,他們竟還不知感激,此次居然大舉犯邊屠城!!這已是多少年未有之事了?
水銀隻感覺自己的心裏有點亂。戰事一起,父親就算現在無恙,但他肯定也是要去迎擊延軍的,這數冷寒天的。
還有本朝那被延軍屠戮的三城,亦不知還有多少傷者。
她習得有醫術,或許,能幫得上些忙。
醫乃賤業,父親和師父都叮囑過她,不要讓都城之內、尤其是老夫人知道,故而,回來這兩年間,她從未在人前展現過分毫。
而離開了都城,應該就可以派得上用場了吧?前線需要醫者,她得去!
一旁的紅柳見自家小姐一臉嚴肅,便低下頭,默不作聲地拿出替換的鞋子,蹲身給小姐換下腳下那雙、被雪泥汙了的繡花鞋。
小姐做事一向就是這樣,隻需要她們聽,不需要她們懂。
她本已是早就習慣了的,隻是之前過於吃驚,才忍不住動問了一句。
現在,心內再有疑惑,也不敢開口了。
水銀沒管紅柳在做什麽,她坐在榻上,手指不停而又快速地、輕輕地在腿上連連點著,腦子裏的念頭轉得飛快。
父親曾是皇上的伴讀,可以說他們兩人是自小一起長大的,感情很是不錯。
否則,以將門世家出身、三代執掌兵權的水府來說,早該上交兵權,或是低頭縮腦、關門閉戶、小心度日了。
哪裏還能像自家的父親這般,大權在握、執守一方、定邊國防了?
水銀不是太懂他們那代人的交情,但是她隻要知道,皇帝仍然對父親信任有加即可。
今晚蘇大總管的突傳字條,就能說明皇上的心思。
皇帝這是想要穩定父親的大後方?還是怕她們水府受了驚嚇,老夫人會出變故?皆不得而知。
不過那些於眼下並不重要,皇上能在百忙之餘還想著安穩水府,這份人情她水銀是心領的。
而這個年關,父親肯定是回不來了的,那麽,她正好可以趁機離開都城。
一是她從無有嫁與人婦、囿於後宅的想法;
二是,她想和父親一起分擔家國的重擔。
三城連失,敵軍凶狠,父親此時一定在想辦法如何打退敵軍,奪回失城。
所以她得立刻趕往西北前線。
山上學醫十數載,不能白白憋死在這都城,做一隻--隻知四方天空、無用武之地的小家雀兒。
而自己一旦去了前線,她就能放開手腳,一是能救人,二嘛,誰說醫者隻會救人?
麵對敵軍,她不能手刃,卻能放倒比手刃更多的數量,沒準,就能在父親奪回三城的戰役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家中雖無子,但女兒亦可勝如男。
水銀想定,便站起身,跟著紅柳和沙棘快速地收拾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