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險況突生
字數:4990 加入書籤
南宮宇望著司寇繼昭氣哼哼離去時的臉色,笑容頓失。
壞了,本是尋常訪見之事,讓自己這一刺激,以司寇繼昭那性子,必是要與那東方姑娘糾纏不休。
這這這……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啊!
他撥轉馬頭,打馬向著皇宮所在之處而去。
他要去找皇祖父,討個主意,實在不行,就……
就幫東方姑娘討個封賞吧?
治好了自己的母妃,論理亦當有賞。
對,就這麽辦!
……
皇宮,禦書房內。
年邁的慧元帝,聽著自己一向疼寵的三皇孫說出的話,一口茶噴了出去。
南宮宇“……”
他滿臉哀怨地看著自家的皇祖父,抬手抹掉臉上的茶水,起身去給皇祖父撫摩後背。
老皇帝嗆咳了幾聲,打開他的手,沒好氣地瞪著他,拍著案幾說道
“一介草民,一個普通的女醫者,就給你提醒了一下你母妃病狀的症結所在,你就敢來找朕,要替她討個公主的名銜!
南宮宇,你是怎麽有膽子敢開這個口的?啊?
是不是皇祖父平日來待你疼寵太過,竟將你給慣出了這般無法無天的性子?是不是!”
南宮宇麵對皇祖父的斥責,非但不怕,反而笑嘻嘻地露出滿口的大白牙。
蹲下身,伸手給皇祖父捶起了腿,笑著道
皇祖父,您就別在孫兒麵前裝嚴厲了。您那麽慈祥、和藹、親切的皇祖父,做出這副樣子來,很難看的知不知道?“
老皇帝聞言氣結,一巴掌拍在他的腦袋上。“滾滾滾,滾回你母妃身邊去,別再在朕跟前礙眼!”
南宮宇一聽就跳起身,就向外走,邊走邊扁嘴嘟囔。
“您一直教導孫兒們要知禮懂孝。孫兒知曉了啊。
這不?人家救了孫兒母妃,孫兒就能一抹臉當不知?真要如此,可見也是您教導不當之過。
救母妃多大的恩情呢,不就是個公主虛銜,這都不肯給……”
老皇帝“……”
左右看了看,脫下龍靴,照著南宮宇的後背就扔了過去。
被砸了一下的南宮宇回頭,看看地上的靴子,再看看座上的老皇帝,撇撇嘴。
走了。
一心等著他撿起靴子,回身給自己穿上的老皇帝“……”
一旁的太監總管齊公公,掩唇輕笑。
上前將靴子撿回,蹲身給老皇帝穿上。
老皇帝長歎一聲。
“朕老了,眼看皇孫們都長大成人,都要娶親生子了。”
齊公公抬頭,望著老皇帝笑。
“多好啊,個個兒生龍活虎的,尤其是這定小王爺,心思純良、活蹦亂跳的,您能看著他長大,還能看著他娶親生子。
到時候啊,您等他的孩子出世了,您就再可勁兒地給慣著,也讓他嚐嚐您現在這滋味兒。”
“哈哈哈”,老皇帝放聲大笑。
手指虛點著齊公公,笑不可抑。
稍頃後,老皇帝終於收住笑聲,歎口氣道
“罷了,念在這孩子一片純孝、又很能討朕歡心的份上,就給那個什麽……”
已退至一邊的齊公公急忙接口“東方姑娘,東方楠嬰。”
“對,就給那個東方楠嬰一個鄉君的虛銜也便是了。什麽都不給,那小子該幾月都不見朕了。”
老皇帝說完,望著大門外對著的晴空。
登基前,他領兵作戰,經曆大小戰陣無數。
最後,殺了父皇及太子和一眾兄弟們,殺成屍山血海,才終於殺到巔峰,坐上了這把椅子。
如今,歲月不容人,一生殺伐果決的他,再對著這些孫兒、重孫兒輩們的時候,總是難免心軟幾分。
可惜,無論是兒輩、孫輩還是重孫輩,皆是在自己麵前戰戰競競、小心翼翼的,隻有這個三皇孫南宮宇,才敢對著他,如普通百姓的孫兒對祖父般,親親近近、熱熱鬧鬧的。
但是,正如小齊子所言,南宮宇,還是太過純善了,一眼就能從內看到外的人,於帝業無望、於祖宗江山社稷無望啊。
否則,倒也是自己最心儀的繼位人選了。
罷了罷了。
在自己升仙之前,總能為他籌謀、安排,好讓他做一世逍遙王爺也便罷了。
……
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已成了一個鄉君的水銀,正抬頭望著前方高高的大山。
爬上這座山,跨過疆界線,就能回到自己的國土了。
然後再下山,再左轉,半日便可到達敖國邊關重鎮,捍山鎮。
父親,就在那兒!
她蹲下身,重新係好自己的綁腿,再伸伸胳膊,展展腰。
出發!
來時前路渺渺、艱難困苦;
回時心情激悅,高山坦蕩。
快點,快點,再快點!
水銀大步、大步地向上攀登著。
忽然,一道令她如墜冰窟、全身冰凍、冰凍到由內而外,不斷顫抖的聲音,在林間響起。
“東方神醫,你,這是要去哪兒啊?”
司寇繼昭!!
水銀一聽到這聲音,心裏就是“咯噔”一聲。她輕咬著牙關,循聲望去,果然就見那刑獄左官長——司寇繼昭,從一棵大樹後轉了出來。
畫眉聞聲時已立刻抽刀戒備,此時心頭卻在暗凜。這個司寇繼昭,武功如此之強?挨離自己身邊十步之距,自己竟毫無察覺!
“見過司寇大人。”水銀強忍內心的驚懼,正過身,對著司寇繼昭拱手施了一禮。
再對著渾身毛發都似要豎起來一般的畫眉說道“畫眉,收刀,不得對司寇大人無禮。”
說完便垂下眉眼,心念卻在電轉。怎麽辦?司寇繼昭肯定會懷疑,自己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自己說是出門采藥,他肯定會猜疑為何要跑這麽遠來采?
自己得趕緊想一想什麽藥是隻有這山有、別山無的?能治什麽病症?必須急症、重症,方才能有說服力。
可是……自己二人此時身上是獵戶短褂,手裏連個小籃、背筐都沒有,采藥?誰信?
都怨自己!直接拿著買完藥鋪後重新登記的身份文牒便出來了,隻換衣衫未改相貌!
到了此地,又急於翻山,想著進了山裏不容易再遇見人、想著過了疆界後還要易容,嫌麻煩,就……
遇到誰不好?偏偏遇到這個昭閻王!
水銀啊水銀,你的謹慎之心去了哪裏?
你一慣小心、細致、步步為營的習慣究竟去了哪裏?
事急從緩!你怎麽就能給忘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你非得要親身實踐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