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吐蕃

字數:2867   加入書籤

A+A-


    “楊將軍這是……”吳隗有些不解地問道。
    隻見楊雲帆不答反問道:“知州大人,府衙可有西北周邊地形圖?”
    吳隗聞言一愣,但還是回答道:“自然是有的,”他一邊吩咐衙差去取地形圖,一邊吩咐下人抬過來一張木案長桌。
    待得衙差取過來地形圖攤放在木案長桌上之後,楊雲帆伏案尋覓,皺眉沉思起來。
    一旁的吳隗與薛廣成麵麵相覷地對視一眼,一時鬧不清楊雲帆葫蘆裏賣的什麽藥。若說是準備防禦黨項人的犯邊,可是剛才二人還在有理有據的分析出黨項人肯定不會來襲。
    正在二人疑惑不解之時,楊雲帆開口解釋道:“李繼遷之所以放出口風,說是要舉兵犯我邊境,其意思就是讓我們提心吊膽,時刻繃緊神經防禦敵襲,若是此時我們將計就計,借防禦之名,做些文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為將領出身的薛廣成率先領悟楊雲帆的意圖,皺眉問道:“你的意思是說,主動出擊?”
    ——————————————
    靈州城,西夏王宮
    李繼遷召集文武重臣齊聚王宮,商議出兵之策。但此次出兵的目的地非是前幾日宣傳的宋地鳳翔府,而是打算聲東擊西,攻擊黨項西南側的另一個敵人——吐蕃。
    吐蕃是一個曆史悠久的部落,其源頭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吐蕃所在高原上,原來的居民稱孟族。戰國以後,有些羌族部落,如發羌、迷唐等部,逐漸遷移到今雪域高原地區。他們和當地人民相融合,繁衍發展,形成了吐蕃族。
    吐蕃最初的幾百年間一直都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古羌人小部落,在吐穀渾、黨項、白蘭和大小勃律等部族間苟活求存。在青藏、康藏地區各族中屬於無足輕重的一支。
    直到唐朝初期,吐蕃部落的一代雄主鬆讚幹布,登上讚普之位後,才扭轉了吐蕃的命運。
    初登讚普之位的鬆讚幹布,審時度勢,分析出了吐蕃王朝需廢除奴隸製度的需要。他依照漢人和羌人的法度,製定律法及職官、軍事製度,統一度量衡,創製文字,與天竺、尼婆羅廣泛交往,引入封建文化,佛教也於此時正式傳入吐蕃。
    吐蕃在鬆讚幹布的精心治理之下,開始變得強盛起來,先後征服、兼並了蘇毗、羊同、白蘭、黨項、附國等古羌人部落,建立起了強大的吐蕃王朝,建都邏些。吐蕃在與唐朝作戰,被唐朝擊敗之後,鬆讚幹布深知吐蕃非大唐的對手,於是沿用匈奴與漢和親的傳統,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和親的請求,唐太宗同意和親的請求,把宗室女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同時授鬆讚幹布為大唐駙馬都尉、封爵西海郡王。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帶去了中原各種先進的技術與能工巧匠,大大地促進了吐蕃的發展。
    從此,青稞、蕎麥和犛牛與瓷器、茶葉和書法,在雪域高原上碰撞出了絢爛的火花。
    然而,縱然強如盛唐,也會在時間的摧殘之下盛極而衰,偏安雪域高原的吐蕃更是難逃盛衰輪回的命運。
    在鬆讚幹布死後的幾百年間,強大的吐蕃王朝因為頻繁的對外戰爭,導致國力衰弱。吐蕃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日趨激化。王室內部互相爭奪,使吐蕃陷於分裂。吐蕃將領之間又發生混戰,給雪域高原的百姓帶來了更大的災難。
    終於,在唐朝大中二年,沙洲人張議潮發動起義,周圍各族群起響應,很快占領了沙州。接著,張議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等十州。唐朝大中五年,張議潮遣其兄張議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圖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歸義軍,以張議潮為節度使,河隴地區又重新為唐朝所控製。
    吐蕃王朝崩潰解體之後,吐蕃各個部落因為爭奪勢力範圍,陷入了混戰之中,雪域高原上再也沒有能形成一個集權的部落統治。直到大宋建立初期,河西走廊西部的吐蕃部落,大部遷到涼州城外的"六穀","六穀蕃部"之名遂興,北涼州吐蕃眾多部落皆受六穀蕃部大首領潘羅支統率。
    此時的吐蕃實力大不如前,而且處境十分凶險。前有李繼遷的大夏國虎視眈眈,後有回鶻部鷹顧狼視在後。為求自保,環顧四周的潘羅支,目光望向了東方。他決定全麵倒向大宋,背靠大樹好乘涼。為表忠心,潘羅支親自率領吐蕃騎兵進攻李繼遷的營寨重地,截獲牛羊馬匹無數,大大地消耗了西夏的實力。大宋朝廷見狀大喜,參知政事張齊賢製定了“以夷製夷”的策略,給吐蕃部輸送了大批的物資軍械,並授予潘羅支為朔方軍節度、靈州西麵都巡檢使。
    吐蕃的屢屢犯邊,讓李繼遷十分頭疼,在拿下大宋西北重地靈州城之後,李繼遷終於有了一個堅城為後盾,他把靈州城改名西平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徹底消化之後,李繼遷決定出兵吐蕃,徹底消除這個肘腋之患。於是,李繼遷采用了“聲東擊西”的策略,放出要攻打宋境的消息,以牽製宋人、麻痹吐蕃。
    “王上,一品堂傳來的消息,潘羅支正在整頓吐蕃士兵,準備趁我們攻打宋境的時候,從背後偷襲我們。”李繼衝拿著一品堂傳來的密信,俯身對西夏王李繼遷說道。
    一旁的大臣張浦,聞言微微一笑,直了直身子,似乎胸有成竹的樣子。
    李繼遷聽罷冷笑一聲,開口說道:“果然不出張卿所料,那潘羅支真的想找死!既然如此,那就成全他吧!”
    就這樣,李繼遷率領大軍出賀蘭山,在向東南佯動三十裏後,又繞行銀州北側的烏白池,忽然調轉行軍方向,以急行軍的速度,令兩千黨項騎兵為先鋒,率先趕到了吐蕃軍隊行軍的必經之地——地斤澤。
    原本想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潘羅支,怎麽也料不到,想象中已經進攻宋境的黨項士兵,竟然出現在了地斤澤,而自己竟然成了那隻捕蟬的螳螂。